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功高权重-第5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孙雪离开这里,她就可以眼不见为净,心情不会因为这些事而自生烦恼。
    “郭主任,这是上面转来的两份报告,请你看一下∠级等你的意见。”郭拙诚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秘书闫宇走了进来,将一叠材料递给他,同时指了指上面的几张纸。
    郭拙诚看了最上面那张纸的署名,笑了,说道:“行,我先看看。……,今后一段时间,我得把主要精力放这里了。你先去忙你的吧,到时候我喊你过来。”
    闫宇答应了一声,转身离开。
    郭拙诚所说的就是中国在伊拉克波哈兹地区正在进行的油田建设这件事。可以想象得到,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可以说关乎中国能否早日腾飞的关键。它非常重要,又擎甚广,国内的国际的,事情多得不得了,想省心是不可能的。将来他至少得分出三分一的精力关注这件事。
    因为郭拙诚已经知道那里的地底下蕴含了丰富的石油,郭拙诚并没有如其他人所想的那样急于勘探,急于在那里打出原油来,而是进行勘探钻井之前的准备工作。他要求在地质勘探前大肆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公路、铁路、输油管道、仓库、储油地、变电站、蓄水池、宿舍、研究所、蔬菜基地、养殖基地……
    为此,他亲自找上级领导,请求将褚绪基、文保衡作为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让中央大佬很是惊讶,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两个进了郭拙诚的法眼,被他赋予这么重要的涤。
    中央大佬虽然有疑虑,但还是批准了他的请求。
    于是这个现在53岁的褚绪基,未来共和国的铁腕总理,被郭拙诚任命为这里的董事长。文保衡,这个现在才39岁,未来共和国的总理,被郭拙诚任命为这个项目的总工程师。
    在中央提供的人员名单中,两个人的年纪都不大,特别是文保衡的年纪是很轻,资历也不老,加上现在的职位也不高,甚至属于“低级”干部,却被郭拙诚委以如此重任,不但其他人惊讶万分,就是他们自己更是迷惑不解:“为什么会这样?我们能够胜任这个工作吗?”
    不得不说现在大多数领导干部还是纯洁的,面对突然而来的职位,他们没有陷入狂喜中,而是先自问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
    现在他们两人,两个未来的总理,不约而同地写了一份报告,在报告里言明自己的资历太浅,对国外又非常陌生,恐怕难以承碘么重的涤,请组织上考虑让其他经历更丰富,职位更高的老同志担任,这样的话可以减少更多的麻烦,更能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而且能够更容易将所有人拧成一股绳。
    郭拙诚都没仔细看完,就龙飞凤舞地在上面批示了同样两句话:“这是组织交给你们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你们是共党员,面对组织的要求和信任,只有尽最大努力地去完成,你们没有当逃兵的理由和权力。”
    写完后,郭拙诚心里暗自爽了好久:前世的时候我就是当了市长,想见你们也只能打开电视看一看,想不到这世你们竟然是我的手下。嘿嘿,我可不能放过压榨你们能力的机会。
    写完之后,他又拿起他们的报告分别看了一遍,这才在办公室上按了一个按钮。
    很快,闫宇就走了进来。郭拙诚将两份报告递给他,说道:“马上找人送到他们两人手里,叫他们放手去干。干好了有奖,干糟了受罚。哼,想当逃兵?门都没有!”

第690章 配合中央下一盘大棋
    两个人自然不知道郭拙诚有这么腹黑,后来他们收到了郭拙诚写的批示后,只好咬牙上任了。惶恐的他们不敢有任何懈怠,带着前期赶赴伊拉克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开始了艰苦的基建工作,同时为大部队的到来做准备。
    这两个人的心里虽然还有狐疑,但是他们还是认真去做事,毕竟自己升官了,组织信任自己,自己就必须干出一个人样来,不让同僚看扁了,更不能让领导失望。
    他们两个人还好说,可是其他人心里未必就这么容易转得弯来。先期过去的很多工人就想不通:为什么国内有那么多原油没有开采,却偏偏花费无数的人力物力把笨重的设备运到热得要命的伊拉克来?说伊拉克的原油质量好我们承认,但相应消耗的成本也高啊,你们上级领导难道没看见这里的淡水竟然卖每吨五美元吗?用人民币算的话,可是八元钱一吨!
    我们在国内的时候,哪次不是就近从江河湖泊里抽?那可当时免费的。可在这里洗一下手都要花几毛钱,真是亏大了。
    五美元看似不多,但也受不了庞大数量的乘积啊,要知道中国人,特别是南方的中国人和东北的中国人,因为小时候从小在江河湖泊边长大,对节约用水的概念并不强烈,随便洗一下脸就是一大脸盆,随便洗一下澡十几分钟就是一吨多水。只要手稍微脏了。只要感觉脸有点蒙蒙的,他们首先想的就是要水洗。
    在这里却差点吓破了胆。
    五美元的水真的很容易用掉。五美元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学徒工八分之一的工资,相当于普通工人二十分之一的工资。如果按国内的标准拿工资,在这里把所有工资用来买淡水都少了。
    幸亏听说上级给这里的人的工资大大超过国内的工资,听说基本工资是国内工资的五倍,还有五倍的绩效工资。绩效工资什么的,他们不懂,只知道如果按照上级要求完成了任务进度,就有五倍原工资的绩效工资发下来♀就足够让他们心动了。
    领导还说,如果完成得好,还有更多的奖励,上不封顶。当然如果完成的不好,绩效工资就会打折扣,甚至有可能一分钱没有。
    中国的工人们有着故土难离的传统,他们真不想过来,真不想过这种背井离乡的日子。虽然上级许诺将来家属可以过来,但距离祖国这么远,老婆孩子过来一次该多不容易,一年最多也就是过来一次最多两次而已。
    如果不是看在这么高的工资水平上,他们还真不会动。
    有的工人开始的国家如此大手大脚有什么危害,的国家将来没有钱发出来。有知识分子还私下里给国家算账。怀疑国家到底有没有钱赚:
    首先要花费巨资建设公路、铁路,还要建住宿房子,特别是还要架设井架,还要进行大规模地勘探£探可是一件烧钱的大事,一口井不管有油没油都得烧掉一大笔巨款◎一没有打出油来等于是白扔进泥土里。而且,打出来的油还要给伊拉克缴税,就算运回国内,还需要油轮一船一船地运,这得多大的成本?这么算起来,国家还能赚什么钱?能不亏本就算不错了。
    这个时代的工人们很有主人翁思想。他们都站在国家的立场考虑问题,很想不通国家为什么这么做,他们在国内干得好好的,地下的原油如水一般涌出,然后送到炼油厂去加工,之后送到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手中,他们很自豪。现在在这里浪费国家的钱,他们很无奈。
    至于有人说把中国地下的原油保存下来留给子孙后代用♀不是扯蛋吗?地下的原油多的是,这里抽完那里还有。就如煤炭,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以来,什么朝代没有挖煤的人,煤矿都挖了几千上万年,还不是一样还有?很多新发现的煤矿还不是一样挖不完?在他们想来,这个理由实在幼稚而可笑。
    “国内不要钱的原油不抽,花钱来抽国外的原油,害我们工人都远离家乡,实在是穷折腾。”有人因此断言,“出这个主意的人一定是一个投机分子,一定是一个为了当官而不惜浪费国家钱财的坏家伙。我们必须要告他!”
    工人们每次凑在一起,思念国内的亲人,想其自己在国内自豪地行走在街道上接受众人羡慕的时候,他们就都这么说,把郭拙诚这个始作俑者骂上几遍。
    幸亏郭拙诚听不到,否则的话他还被人家骂死?
    领导干部比工人的表现好一点,不是他们心里不想骂,只是因为他们组织纪律性强一些,知道祸从口出的道理,不敢轻易发表意见,只是静心地观察。
    开始的时候,这些干部以为上级是发配他们过来的,不知道是因为得罪了领导,还是因为站错了队,以至于被派到这里的沙漠来受苦。可是,慢慢地他们发现不是这么一回事,这些来的人基本都是单位能力出众的人,都是有本事的人,一个单位排挤有本事的人可以理解,不可能有这么多单位把有本事的人都挤出来吧?这说明什么?不但说明他们不是被发配来的,而且说明这里的事情真的很重要。
    干部们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心里越来越亮堂:既然这里很重要,只要在这里工作好,将来不就是一种资本,就是将来升官的本钱吗?这可相当于人们常说的镀金性质。虽然这里的条件艰苦一些,虽然这里的气候跟国内的气候不一样,一时间很难适应,但只要想起在这里苦几年,回去之后就会被重用、被提拔,有什么不能忍受的?更何况工资收入是国内的五到十倍?此外听说还有什么高温补贴、野外作业补贴、出国补贴,甚至还有学外语的补贴,这些零零星星的补贴加起来,再加上正常的收入,在这里干一年相当于国内干十年。
    随着时间的延长,这些到伊拉克的中国人中产生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工人们在这里想的、说的、唠叨的都是国家大事,就是两个人闲下来下象棋,争论得眼红耳赤的都是有关国家这么做到底是亏还是赚的问题。
    他们时而痛心疾首,时而慷慨陈词,有骂朝中有小人作祟的,有骂领导瞎指挥的。当然,也少数工人在算计什么时候回家,回家能带多少钱回去,能够给老婆孩子添置点什么东西,不过,这种人很少,为同伴所不耻,他们只是偷偷地、羞愧地躲起来计算。
    干部们凑在一起谈的反而都是自己的事,什么昨晚蚊子咬人,要国内带花露水来〔么阿拉伯人戴头巾是适应环境的结果,我们戴头巾的话,很可能真的要凉快些……
    他们全没有工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