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功高权重-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看着水泥路前面问道:“夏国荣,这条路通向哪一个军工厂?前面是我们县的地盘吗?”
    带路的小伙子叫夏国荣,去年冬天从部队转业回家,目前在大队做事。他笑着回答道:“这条水泥马路不是通往军工厂,前面是通往攀甸水库,后面那一头则通到攀枝县。我们这一带没有军工厂,说是因为山体不结实,挖进去容易产生塌方。只有攀甸水库附近的那几座山是花岗岩石头的,其他山体都是碎石山。经不住飞机扔下的重磅炸弹轰炸。”
    到底是军人出身,随便说几句就说到了与军事有关的事情。
    “攀甸水库?”郭拙诚心里似乎被什么触动了一下,虽然不很强烈但总让他心里不安。
    “是啊,它位于我们水甸县和对面的攀枝县之间,所以叫这个名字。实际上整个水坝都属于攀枝县,只有一些淹没区属于我们县的。要不这条水泥路就不会大部分建在攀枝县了。”夏国荣是一个开朗的小伙子,刚才见他们两个都不说话,心里气闷得不行,现在有了说话的机会,自然就多说一些。
    郭拙诚哦了一声,随口问道:“你到水坝上看过吗?”
    夏国荣说道:“去过。当年我还随我爸一起参加过建坝劳动呢,真是一个气派。可惜它发的电不是送到军工厂就是送到攀枝县,我们也就用一点水灌溉农田而已。这个水库对我们县的贡献不大。”
    郭拙诚笑道:“既然淹没区有一部分是我们县的,你们还可以在里面养鱼啊。”
    夏国荣也笑了,说道:“不行。全部由水库管委会管,鱼都是他们养的,我们见不到。”
    一路上,主要是由夏国荣说话,郭拙诚时常插上一句,而熊癞子几乎不说,只当夏国荣或郭拙诚问他的时候,他才说几声。对于夏国荣的问话,他每次回答都是瓮声瓮气的,好像与夏国荣有仇的样子,让郭拙诚有点奇怪,但他没有问。
    在水泥路上走了一公里左右,前面的水泥路转向大山的边缘。马路左边是深不可测的深谷,右边是几乎垂直向上的悬崖。
    走在马路上,郭拙诚感到一丝丝寒意,不由抬头看了看大山。心里担心从上面滚下一块石头,路上的人还不粉身碎骨?
    夏国荣指着大山说道:“这座山叫野狗坡,是进入水库的一道关卡,无论是我们水甸县的人还是他们攀枝县的人要进水库都必须经过这里。以前的时候这里还驻扎了部队,防止敌人炸毁大坝,直到前年才撤走。你们看,前面那里还有遗留下来的检查站,旁边还有水泥工事呢。”
    他指着前面一个陈旧的水泥房说道:“小时候我好几次都看见那里架设了机枪。这里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只要放一个排在这里,敌人就是一个团也攻不过来。”
    熊癞子说道:“用不着放一个排,就是喊几个人跑到上面往下扔石头就行。”
    夏国荣也不生气,说道:“可不是吗。这里每年都死伤几个人,都是被山上滚下的石头砸的。以前部队驻扎在这里,一是为了防止敌人破坏水坝,二是下雨天不许行人通过。还有就是出现死伤人的时候,他们救护那些伤者。”说到这里,他突然说道,“快走!你们看,路面上有跌落下来的石头呢。”
    果然,在他们前面几米处有好几块青色的石头,水泥露面上还残留着一块白色的痕迹。那是石头滚落下来砸出来的,尚没有被雨水打湿。
    看到那些碎石,郭拙诚全身有点发紧的感觉,急忙跟着夏国荣跑了起来。三人一路小跑穿过了那五百米的危险区。等过去后,再回头,他们都还心有余悸。
    夏国荣喘着气,看着野狗坡说道:“晴天没什么事,雨天就危险。主要是山上的石头太脆了,雨水一泡就会滚下来不少。”
    走了约六公里,前面的夏国荣大声喊道:“看!水坝!”
    开始的时候,郭拙诚和熊癞子都没有看见什么大坝,顺着他所指的方向,前面只有一团雾汽。但随着一阵山风吹过,一座巍峨壮观的大坝呈现在他们的面前,让人倒抽一口冷气。
    让人不由自主地从心底里感叹:人类真是伟大啊,在这野山沟里竟然建起了如此大的工程!
    雄伟大坝的上方是无边的湖水,湖面碧波荡漾、周围群山环抱。大坝的下方则是炊烟与树木相缠、鸡鸣与狗吠相应的乡村,站在他们所在的位置看出,眼前是好一副大师描绘的极美的国画。
    !~!

第七十九章 爷棺救孙
    显然,熊癞子没有什么艺术欣赏细胞,他看着高高在上的湖水,又看着深藏谷底的农舍,嘀咕道:“玛的,相差这么高,若是这坝一垮,这些人还不都死翘翘?都喂了老王八。”
    夏国荣瞪了他一眼,说道:“乌鸦嘴,傻叉!这么大的坝怎么可能垮?”
    但郭拙诚听了熊癞子的嘀咕后,突然想到了什么,也明白了自己为何刚才听到“攀甸水库”时心里为什么不安。
    熊癞子也白了夏国荣一眼,说道:“就是山都垮,大坝又什么了不起?哼!淹死你!”
    夏国荣笑道:“你真是杞人忧天。这么大的坝都是水泥浇筑的,不说这点水,就是飞机扔重磅炸弹炸,也炸不垮它。它可比山坚固得多。人家都有胆子在下面住,你不会连看的胆量都没有吧?”
    熊癞子瓮声瓮气地说道:“你就知道没有万一?万一垮了呢?”
    看来两人是对上牛了,反正都是无法验证,若想争赢就看谁的嘴巴厉害了。
    郭拙诚脑海里迅速思考着前世的记忆,可是搜寻了好久,也只搜寻到“攀甸水库”因为水位太高而出事的粗略印象,只知道前世有这么一回事,但不知道是哪一年,更不知道是哪一天,至于出事的具体情况更是一无所知了。
    他问道:“夏国荣,这个坝从建起到现在出过事吗?我怎么听说过……”
    夏国荣心里很不忿,觉得县委书记的儿子和这个粗鲁的熊癞子都故意与他为难。他很肯定地说道:“没有!”接着他又强调道,“这么大的坝不可能出事!出事的最多是刚才我们经过的野狗坡。肯定是有人把那里砸死人的事算到水坝这里,说水坝出过事,对不对?”
    郭拙诚摇了摇头,不顾夏国荣的气愤而追问道:“如果垮坝,损失最大的是哪里?”
    夏国荣心里更是有气,觉得这个孩子比那个熊癞子的心里更阴暗,好像希望这里出事似的:难道死了人你们就高兴?
    但考虑到郭拙诚是县委书记的儿子,自己又是领导派人护送的,他只好耐心说道:“损失最大的当然是下坳大队。其实,下坳大队损失也没有多少,最麻烦的是攀枝县。因为下游区都在他们那边,我们这里因为山体阻挡,没有多少事。而攀枝县至少有六七个大队会被淹没,连他们县城都可能进水。如果真是这样,那问题可就大了,上级肯定会枪毙好几个人。”
    郭拙诚心道:“怪不得我脑海里没什么印象。原来这事发生后,损失都在攀枝县,我们水甸县只是被波及,影响自然不大。加上我当时年幼,听到的消息也是别人传来传去的,怎么可能有清晰的印象呢。”
    他一边努力回忆着,尽可能多地寻找相关信息,一边跟着忿忿不平的夏国荣往前走。
    路上,他们遇到了一个来自下坳大队的农民,询问时他告诉他们,县委书记一行到了上坳大队。
    于是,三人笔直朝上坳大队走去。
    过了大坝不远,专门为水库修建的水泥路就没有了,道路重新变得崎岖难走起来。
    在路上,夏国荣告诉郭拙诚,上坳大队是一个自然村,已经算不上一个大队,只比平常的生产队稍微大一点。上坳大队的主体因为农田耕地被淹没而移民到其他地方去了。按照政策要求,这里剩下的人大部分也要迁移,但很多人就是不愿意走,加上一些土地并没有真的淹没,政府对他们的行为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半公开地容许他们耕种随时可能淹没的土地。
    说到这里,夏国荣感叹道:“那些土地也能养活不少人不是?”
    突然,郭拙诚失声喊道:“爷棺救孙!”喊出这一声之后,他不由激动起来。
    夏国荣和熊癞子被郭拙诚这四个字弄得莫名其妙,两人都转头看着他。
    郭拙诚朝他们两人笑道:“没事,没事。突然想起一件事就喊了出来,太激动了。”
    夏国荣问道:“什么‘叶罐九笋’?”
    熊癞子看出郭拙诚脸上的尴尬,很不满地对夏国荣说道:“你问这么清楚干什么?有必要向你解释吗?”
    夏国荣也是无心随口问一句,见熊癞子责备,连忙说道:“不是好奇吗?算我没问就是。”
    郭拙诚没有参与他们的对话,他心里在认真回忆着儿时听到过的那个“爷棺救孙”的故事,因为这个故事有点神奇,当地农民对此事津津乐道,对这个故事不断地进行艺术加工,最后变成了一个当地人人皆知的传说:
    故事说的是攀甸水库大坝被大水冲垮,巨大的湖水从几十米高的山上冲下来,横扫一切,村庄、田野、树木、人、牛……
    当时有一个公社干部的父亲死了,他家正在办丧事。村民正抬棺上山时,汹涌的洪水铺天盖地地冲了过来,无论是孝子孝孙还是帮忙的亲戚邻居还是看热闹的人都吓傻了,但很快就做鸟兽散。
    最后现场只留下孤零零的一口棺材和散落各处的葬礼用品,当然还有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一个十几岁的小孩。
    不知是小孩吓昏了头还是太聪明,聪明地认为这口棺材是这里最大的一个能浮起的物体,能够保护他,反正这个小孩不但没有随着大人逃跑,反而爬到棺材上,死死抱住棺材。
    当洪水没顶的时候,很多逃跑的人被洪水卷走了。他则随棺材一起跟着洪水朝前冲,不少人看见他的身影慢慢消失在远方。
    当时所有人包括他的家人都认为他和很多遇害的人一样被洪水吞没了,连尸身都找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