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功高权重-第1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个原因就是众所周知苏联是一个原油大国,他们拥有的石油存储量还是一个未知的天文数字,目前苏联经济困难,人力资源也紧张,无钱采购钻探设备、运输设备、提炼设备,导致地底下的石油抽不出来。
    可是,一旦原油的价格继续上涨,甚至涨到九十美元、一百美元一桶,无论是我们中国还是苏联,都会如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立即会扑上来,会使出浑身解数来生产原油。至少我们中国会加大伊拉克的产油量,会加快伊朗油田的开发。有钱不赚岂不是傻瓜?
    我们中国是如此,正缺资金的苏联更是如此,他们会进行战略大转移,会集中资金来发展原油生产,会尽可能地将地下黑色黄金换成实实在在的金钱从而采购粮食,采购生活必需品。这样一来,美国提高油价的初衷根本不能实现,反而帮了敌对国家的忙,帮了竞争对手的忙。
    所以,美国人必须在油价上取得一个平衡值,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油价太低了他们开发生产生物能源就会亏得太多,那些进行生物能源开发的企业就会倒闭,不愿意干。可是,如果油价太高了,太高了,会让中国和苏联大赚便宜,与他们的目的背道而驰。
    可以说现在的油价基本接近一个理想值,我们外面的人看起来他们是亏本的,实际上如原油价格高看起来美国会吃亏一样,都不是我们所想象的这一回事。
    我们说美国在现在的油价下发展生物能源是亏本的,是因为我们把眼光放在那些乙醇生产商本身。有资料显示一百五十加仑乙醇需一点八吨玉米,也就是说乙醇生产商花钱买十二公斤玉米进来只能生产三点七九升乙醇卖出去。按当前市场价,几乎无利润可言。加上销售、运输等费用,是亏本的。
    这些厂商很希望原油涨价,可是原油涨价的话,粮食价格也会随之上升,即使原油价格达到甚至超过了他们的亏损线,但因为粮食的上涨又会打破这个平衡,因为粮食上涨造成乙醇的成本上升。原油价格、粮食价格相互作用,也许原油只有涨到一百五十美元,甚至二百美元,而乙醇的生产才能有赢利。
    这样看来进行生物能源生产的企业是不是永远不可能赚钱了?
    不是!如果我们把美国当做一个整体看,乙醇生产并没有亏本。乙醇生产商买粮食生产乙醇的过程就是把利润向农产品生产者转移的过程。”
    (感谢漠孤烟、kel、夏(⊙o⊙)殇的打赏,感谢egk、寒冷若冰之冰冻的月票,感谢各位的订阅支持)

第1303章 两边赚钱
    郭拙诚说道:“粮价再高,乙醇生产商亏损再大,那些钱还是在美国国内,只是把钱从一个口袋移到另一个口袋。¤文学吧:wxba¤如果乙醇生产者和粮食生产者是同一个公司,那这个公司也许还有赢利。我们不要被乙醇生产者亏损这种表象迷惑了,他们整个国家并没有亏!
    只要美国加大对这些生物能源生产和开发的公司的补贴就行。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将高价粮食拉到国际市场,不可以赚得更多利润吗?不会,投入市场的粮食越多,粮食的价格就会下降,利润不见得会多。因为美国在国际粮食市场处于垄断地位,保持粮食市场一定程度的缺粮才能维持高的粮价,才能赚取更多的利润。
    美国很聪明也很歹毒。美国的战略就是打击自然资源匮乏、又有后起之势的亚洲国家群体,并乘机狠敲亚洲能源匮乏国家的一笔竹杠,搜刮各国的外汇储备,强化美国的世界一极的地位。提高油价,打压的是缺油国家;提高粮价打压的是缺粮国家。既无石油资源又无农地资源的国家当然是既受高价原油之苦又受高价粮价之苦。
    我们中国控制了伊朗的一个大油田而没有进行生产,美国在全世界控制的油田比我们更多,他们也有更多的油田没有进行生产。我们之所以没有急于将伊朗的油田、我们国内的油田开发出来,是因为我们现在不需要这么多的原油,是因为我们的技术还不高,是因为我们资金缺乏,暂时没有能力来开发它们,不想浪费太多。
    可是,美国手里那么多油田不开发。不是因为他们的技术水平不够,更不是他们的资金不够,而是这些油田是他们手中的缓冲器。只要原油价格还在他们可认定的范围内,他们就不会大规模开采这里的石油。当油价达到他们设定的警戒位时,他们才可能大规模开采以缓冲高油价带来的危机。美国大规模开采这些原油的条件是:
    第一、原油价格失去控制或者石油价格过高严重拖累美国经济,造成美国内大的社会动荡。第二、其他非美国盟友国家已经失去了腾飞的机会或他们失去与美国抗衡的能力。第三、中国等这些即使能源消耗大国也是石油贫泛大国实现了石油替代能源产业化,石油不再成为战略物质。
    这三个条件显然还远远没有出现,也就是说美国还有相当长的时间内要利用高而不太高的石油价格从其他国家榨取利润。美国会继续鼓吹石油已经‘供大于求’的言论,以掩盖他们的真实目的。
    如果说这些未开采的油田是美国战略的缓冲器。那么美国国内的乙醇转化厂就算得上是他们手里威力无穷的武器了。现在各国的农业几乎被美国绑架了,粮食的自由流通让其他国家无法采取多生产粮食的办法来抵抗美国的进攻。只要有大国准备大肆生产粮食,美国就可以让近二百家乙醇厂停工,粮食铺天盖地地倾销到那个国家,即使那个国家的农业不破产也会因为巨额亏损也停滞发展。如果真有国家生产出大量粮食。美国将可以利用粮食价格低而大量收购去生产乙醇。
    近二百家乙醇生产厂对其他国家而言就像是大海,无论别人生产多少粮食它们都可以吞下;无论别的国家想怎么保住粮食价格,它们都可以吐出海量的粮食来打乱这个价格,让那些国家亏得连短裤都没有。
    二百家工厂可以在一夜之间开工或停工,而粮食生产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短也需要三四个月才能从播种到收获,长则要半年甚至一年。别的国家田土里还是青色的庄稼。而国际粮食市场的价格已经变换好多几来回了。
    试想一下,假设二三月份很多国家还在播种的时候,美国减少粮食出口,粮价自然高涨。这些国家为了活命必须拿大量的钱进口粮食,美国自然大赚特赚。等七八月份各国粮食开始收割,有多余的粮食可以出口想赚回前段时间花出的那些钱时,美国一下将大量的粮食推向国际市场。粮价暴跌,甚至不要真正推出多少粮食就会使粮价大跌。
    这些国家的粮食生产者不是忍痛割爱就是无奈囤积。他们努力的结果只有亏损或资金被困死。多次折腾的结果是这些国家慢慢地在美国指挥下输出他们的血汗钱。
    利用这些乙醇工厂,美国可以随意操纵国际粮食市场以使他们赚取大量利润,从经济上控制无数的国家:世界粮食歉收,美国可以使它雪上加霜,粮食价格飞上天;各国丰产,美国可以使粮食价格一落千丈,丰产不丰收。
    迫使其他国家生不如死,美国只需指令那些乙醇生产厂关关停停就行。有钱的国家还可能用巨额的外汇储备来囤积粮食缓和一下,即使想赚钱也只能赚到美国的九牛一毛而已。无钱无粮的国家除了无奈还是无奈。”
    郭拙诚的话给中央大佬们描绘出一副恐怖情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美国竟然有这种手段。不过,中央大佬内心并不害怕,因为中国自己有广袤的土地,只要抓紧发展农业生产这条主线不动摇,不管国外的粮价如何变化,中国都潜心进行农业生产,不因外界的粮食价格高就出售粮食,倒是可以利用外界粮价低的时候收购粮食,那么中国人就不会挨饿。
    现在中国农业还没有进行商用化、公司化大生产,都是以单户农民为主体的个体生产,农民生产出来的粮食并非必须卖出去不可,他们完全可以留着自己吃,可以慢慢地卖,有的甚至可以留到第二年才出售,也就是说对国际粮价并不敏感。不会如其他国家一样,是公司化的大生产,这些大公司为了利润,为了发放雇工的工资,他们必须将生产的粮食尽快出售,仅仅是存放的仓储成本、新鲜粮食放久后的质量下降、银行贷款利息等等都不是他们能够淡然处之的,他们就不得不随着美国的指挥棒起舞。
    不过,在听了郭拙诚的话之后,大佬们开始思考是不是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大豆生产是不是进行财政补贴,不让中国的大豆减少产量和种植面积,毕竟大豆远比其他粮食作用大,农民也很少将它留着口粮,只有卖出去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而且优质大豆的价格也不是其他粮食作物所能比拟的,即使现在赚不到多少外汇,但总比美国挤垮了再从美国进口大豆强得多。
    虽然他们暂时看不到进口大豆与自己生产大豆有太多的区别,因为中国需要进口的商品太多了,不在乎多增加一点大豆;中国出口的产品也太多,不在乎少出口一些大豆,一台计算机出口换回的外汇需要很多大豆出口才能达到,但既然美国对农民种植大豆进行补贴,对中国大豆进行打压,那中国对自己的大豆种植进行补贴肯定没有错。
    不但要对大豆进行补贴,还要对其他农产品进行补贴,要把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完全不惧美国的粮食武器。
    对美国的粮食武器不害怕,对美国的原油武器,他们更不怕。因为现在中国原油的消耗量并不大,虽然现在也有小汽车开始进入先富起来的家庭,但总量很小,加上现在中央一直强调廉洁、强调压缩单位费用支出,单位用车的增加也不大,汽油柴油的消耗自然不高。
    在中央大佬想来,中国自有的原油就足以自给,而伊拉克、伊朗的油田也可以供中国使用几十年。现在中国国力正处在上升事情,将来在海外获得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