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功高权重-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增♀些都是通过实践取得的成绩,并不是从某人的书里,从哪个文件里得到的。”
    郭知言点了点头,脑海里琢磨着怎么写好这篇文章。
    随着县城里其他考生的录取通知书一份份到来,郭拙诚家里的客人也逐步增加,来的客人都是他教过的那些考上大学的学生,大家都提着土特产来表示感谢。
    提来的土特产千差万别,人也各不相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个个兴奋不已。
    最激动、最对郭家表示感谢的是那些右派的子女,他们往往一家一家的到郭知言家来说着感激的话,有的还跪在郭知言甚至郭拙诚面前表示感谢。
    让郭家激动的同时也不免有些尴尬,郭家三人不断地向客人说着谦虚、鼓励的话语。
    到三月初,录取通知书基本都下发到考生后,人们惊喜地发现水甸县的中榜率是全省最高的:参加高考的三百多名考生竟然有近二百名考上大学,比率超过百分之六十。远比省城的高考中榜率高得多,更大大超过全国平均录取水平。
    如果将所有报考的人数做分母,最后考上大学的做分子,水甸县的录取率也超过百分之五十♀个比例更是惊人,要知道当时全国的录取率只有可怜的百分之…四。也就是说每二十九个报考,只有一个人被录取。
    水甸县的录取率是全国平均录取率的十四点七倍
    不但舒巧、梁凉都收到了第一志愿填报的大学,就是郭拙诚那个短暂的同桌魏红旗也收到了河南一所邮电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虽然只是一所中专,但魏红旗一家依然喜出望外,郭拙诚也替这个不怎么爱学习的家伙高兴了好久:这个时代的中专生含金量绝对超过前世的研究生。
    有心人仔细分析了相关数据,发现如果将右派子女单独剔除出来进行统计的话,他们的录取比例更高达百分之七十六
    这个数据传出来,更是让右派们感恩戴德。很有人痛哭失声,看向郭知言、田小燕、郭拙诚的眼光更加充满了感激,他们不厌其烦地教育子女一定不要忘记郭书记一家的恩情。
    看着一张张喜笑颜开的脸,看到许多人眼里含着的热泪,郭拙诚不由感叹一番,感叹自己的重生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当然,在这个世界上,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有让所有人高兴的事情。某些心里阴暗,特别是那些喜欢用阶争眼光看待别人的人很气愤地放言:县委书记郭知言包庇右派
    于是,小小的水甸县又出现了一次状告县委书记郭知言的**。一封封告状信接连不断地飞向地委、飞向省委。
    让这些人极度失望的是,这次告状效果为零,连一点点水花都没有激发出来,反而让知道这个消息的右派们更视郭知言为他们的恩人,他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更是飙升。
    看到郭知言一点也不避嫌,右派们更加大方地跟他来往。
    一段时间里,郭拙诚家门庭若市♀种事虽然是好事,但郭拙诚和母亲田小燕也有苦说不出,又开始了“逃亡”生活。
    这天,郭拙诚正在县新华书店看书,他站在墙壁斜靠着墙壁,拿着一本《电子》期刊慢慢地看着。不时有一个年轻人经过他身边,客气地喊一声郭老师,也不管郭拙诚听没有听见,答不答应,就很小心地走到一边去了,脚步放得轻轻的,生怕打扰了郭拙诚的学习。
    对于这种招呼,郭拙诚有时抬头笑着回应一下,但更多的时候他专注于书的内容中。
    注意他好久的那个年轻售货员犹豫了一下,拿着一把椅子轻轻地走到郭拙诚身边,客气地说道:“郭老师,坐着看吧。”
    郭拙诚抬头看了对方一眼,笑问道:“那你呢?我站着没事。”
    女售货员见他笑看着自己,脸微微有点红了,说道:“我还有椅子,你坐这里好好。”
    郭拙诚见她如此客气,坐不坐都无所谓的他还是坐了下来,说道:“谢谢。”
    女子心里有点激动和自豪,有点慌乱地回应道:“谢谢郭老师。”
    郭拙诚笑了一下,继续看书。他知道她是补习班的一个学生,今年考上了大学,在这里只上几天班后就去大学读书。
    第一五九章报恩
    第一五九章报恩,到网址


第一六0章 重要的一环
    第一六0章重要的一环
    俞燕点了点头小脑袋,又随即摇了摇头,小脸通红地说道:“我也在这里看书。……,郭老师,你看那种书,能看懂吗?你一定看得懂,对不对?”
    郭拙诚笑道:“装呗,装深沉而已。我只要拿起那种书看,有的人就会以为我很有水平。不想喊我郭老师的也只好喊了,呵呵。”
    当然,郭拙诚这是跟这个小女孩开玩笑。
    他在前世的时候就喜欢看有关电子方面的书籍,现在这些属于科普形的电子书籍在他眼里几乎没有任何难度,看它们连“复习”都算不上。他现在之所以拿着它们看,一是为了给其他人一个他爱学习、苦钻研的印象,最重要的是为了掌握现在电子行业的水平,对现在的电子行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进入大学请教老师的时候能循序渐进,不给老师有突兀的感觉。
    他之所以报考滇南大学而不是京城那两所著名的大学,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到滇南大学结识一个人♀个人叫粟广笙,他年青时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取得自动控制博士学位。归国后一直从事微电子研究,参与过国家757工程项目攻关,在计算机和集成电路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是国内这个领域的顶尖高手。
    只可惜他在1987年就因病辞世,在计算机和微电子领域取得的成果因为他的死去而慢慢失去名气,特别是后来外国的计算机全面占领中国市场后,连他的名字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如果不是后来有英特尔的资深副总裁虞有澄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提起他的成就而赞叹不已,恐怕国人都忘记有这么一位牛人存在。
    听虞有澄的这堂课时,郭拙诚时任机床厂下属的设计所所长。好奇的他开始搜集了粟广笙的有关资料,不但知道了他的生平事迹,更理解了粟广笙孤独而行,不顾身边领导、同事、朋友的规劝而执意开发自己的集成电路,最后牺牲在研究岗位的那种心态。
    前文提到中国在半导体研究方面与日本同时起步,远远早于韩国、台湾地区,但最后被这些后来者甩下,与此相同而同样遗憾的是,中国在集成电路研究方面也起步较早,开始时成绩斐然,有一大批专家分布在相关领域,与世界级专家并驾齐驱。那时候中国自己设计和制造的芯片有部分已经成功地应用在我们的导弹、卫星、雷达、工业控制系统等领域上。
    只不过生产的芯片数量很少,更多的芯片还是需要动用大量资金、通过各种渠道甚至不惜用特工从美国偷偷购买。
    1974年4月美国英特尔公司研制出一款可以商用化的8080芯片,这是一款很先进的8位微处理器。在1979年上海元件五厂和上海无线电十四厂就复制成功了该款芯片,而德国在1980年10月仿制出类似产品,而前苏联则是在1986年仿制成功。
    虽然不能就此说明中国与美国的pu发展只相差五年,但可以说明中国整体水平并比落后西方国家多少。当时中国还向日本出口集成电路生产中最重要的设备——光刻机。
    中国在该领域真正落后西方,或者说与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反而是后来出现的,因为国家经济困难,资金都往民生项目、见效快的项目上转移,导致这些项目一个个下马。
    没有资金注入,想活也活不成啊。
    除了有一个银河巨型计算机项目撑门面外,其他有关计算机研究的项目基本都砍了。加上后来中国在对待个人计算机方面的产业政策失误,没有看到个人电脑爆炸似扩展的前景,在这方面毫无作为。以至于后来眼睁睁地看着外国公司在这个领域大赚其钱,中国只能乖乖地将嚎的真金白银奉献给美国人。
    知道前世中国计算机发展历史的郭拙诚心痛那些被时代抛弃的科学家,痛心科学家们取得的成果被无情的抛弃。虽然他决意这一辈子走从政的道路,也没有树立带领中国科学家在计算机领域将美国压在脚下的雄心,毕竟就是再愤青也知道中国想在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硬件制造技术上超越美国很难,就算他是穿越者加天才也不容易。但是,他觉得在某些领域紧跟美国的技术发展是可能的,利用他前世记忆中的技术和理念,完全可以赚取一笔不菲的利润,至少可以将国内一部分利润收入自己的囊中。
    如果运作得好,也许这些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也能在世界计算机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也能分享计算机技术进步所带来的部分红利。
    不管怎么说,至少比小小的韩国、狡猾的日本多赚取一点金钱吧?
    前世他在大学学的是机电一体化,学了不少计算机不少基础知识,也懂得几种编程语言。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在机床厂里也少不了数控机床的研究,对ad软件、办公软件都很熟悉。
    完全可以说,他对计算机的发展并不陌生,即使成不了计算机硬件、软件方面的专家,也可以给其他专家以指点,至少可以告诉他们朝哪个方向进行研究,至少可以告诉专家们某些著名应用软件的界面情况,肯定可以减少他们的失误、节省他们的时间。
    不要小看了这个指点,这个价值绝对是无法估量的,就如黑夜里失去方向的渔船在茫茫大海里挣扎时突然看到了远处的灯塔一样。灯塔本身不能帮渔民划船,但它能给渔民信心,能防止渔民浪费力气划向其他方向甚至划往大侯处。
    前世技术高超的粟广笙失败了,这一世的粟广笙在自己的引导下,未必会失败。
    郭拙诚决心将这个孤独的教授培养成为自己恢宏布局中的最重要的一环
    俞燕看着郭拙诚在走神,她等了好一会,最后忍不住推了他一下:“你干嘛?神经兮兮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