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明月-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我要做这么多事,该不该花银子?”

陈老三轻叹一声,想了想道:“好,那就三七分,我七你三。”

“这一点还不够我逛窑子呢。”

“四六,已经很多了,不能再多。”

林凡想了想自己的处境,若是这般去与其他人商谈合作恐怕无法成功,于是只好委屈的接受。

“好吧,四六就四六,我少泡一个妞就是。”

说完,林凡就把已经准备好的‘合同’取出,在利润分成那边填上数据便交给陈老三签字画押,陈老三仔细琢磨了半天终于弄明白,签完字画完押,两人的合作正式启动。

从店铺走出的林凡心情极好,只要香水坊建成,他在大唐就有了第一个立足点,至少家人的温饱就不再是问题,只要手中有钱,哪怕再大的饥荒都影响不到林家。

忆林客栈正在清除每一间房间,明日就是清明了,老陈决定客栈暂停营业三天,好好去祭祖,临近清明,客栈的住客不多,就三间住着人,这三人也无法入住了,都被劝请出去,至于他们该何去何从不是老陈该考虑的事。

小雪和二狗忙里忙外,客栈大堂需要大扫除,下午时间客栈不营业,自午日之后,二狗就早早地在门口挂着歇业的牌子,关上门只留一个出口。

他们干得很力,三天的假给他们很大的动力,林凡就是一个清闲的人,躲在里间泡茶欣赏街上的来往行人,花娘看不过去,冲进来要数落林凡两句,话刚说两句就被老陈犀利的眼神给憋了回去,嗫喏两下,跺跺脚又出去了。

与老陈坐在一起并不陌生,只是林凡不知道老陈为何这么护着自己,好像陈老三被花娘骂的时候他也没这么在意吧,很有可能这个陈老三没有自己帅。

林凡暗暗自夸一句,哼着老陈听不懂的歌曲自娱自乐,老陈不说话,两人就这么闷坐喝茶没意思,老陈狐疑的看着林凡,想说什么,嘴唇动了动终究没说出口,他的脸虽伤痕累累看不出本来的面目,看起来不威自怒,不过他的眼神很温柔······

活终于忙完了,此刻夕阳正红,林凡与老陈花娘二狗告别后就带着小雪向街上走去,提前下班加上放三天假,让小雪非常开心,路上嘴就未停过。

逛了两条街,也买了两大袋东西,都是明日祭祀用的,吃的,母亲不舍得买,给她一贯钱只花了不到两百文,还是林凡下手狠,这一逛就花了近一贯钱,小雪知道哥哥如今有点钱,不觉得心疼。

看在小雪可懂事的份上,林凡给了她五百文作为零花钱,高兴得小雪在街上欢呼雀跃,路人瞅着小雪的目光都有些怪异,这是谁家的野孩子在大街上撒野的,也不知道害臊···

林凡拦了一辆马车,招呼一声,小雪急忙坐上来,脸上还是羞涩的通红······

第十二章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杜牧的《清明》非常适合现在的情景,细雨蒙蒙,说来也奇怪,之前两个月都未见一滴雨落下,今日清明竟有蒙蒙细雨绵绵落下,一点征兆都没有,昨日还艳阳高照。

这场细雨对经历旱灾的大唐百姓来说就是上天赐予的最大恩泽,这样的天气他们可是在梦里求过多少遍啊。

本对这种阴雨天气有些厌烦的林凡,今日却是满心欢喜,大清早就起来了,家里其他人也很早就起来,母亲起得最早,林凡起来时她已基本准备完祭品。

今年祭品丰厚多样,父亲看着两大筐箩的祭品心里乐呵呵的,祭品如何也说明了一个家庭的富裕情况,有些人家连一碗米饭都没有。

灶台冷冰冰的,没有一点炭火,自寒食节与清明节并拢后,清明这天也不能吃热食,往年都过习惯了,林凡并不觉得不适应。

父亲把两筐箩冷祭品搬上牛车,坐在老牛身上等待林凡等人上来,林凡和小雪早早就爬在车上等,母亲最后一个上来,爷爷没走,留在家看家。

牛车缓缓地在前面行驶,旺运在后面跑,它的速度比老牛还快,赶到老牛前面在草丛间嗅来嗅去也不知在嗅什么,多半是在玩,玩了一阵见老牛临近了赶紧又往前跑了几步,把老牛甩了几条大街后再继续玩耍。

清明扫墓是一件大事,家家户户在这天都要上坟祭祖,路上牛车辚辚,有的步行,有钱的人家乘坐的是马车,安阳里还没有,雅玉乡也就玉安里有一户人家每年祭祖都是马车随行。

里正的车也是牛车,不过比林家的牛车大一些,是两头牛拉的,小胖躺在宽敞的牛车上老远就朝林凡打招呼,林凡瞅了他车上一眼,真羡慕这胖子,一个人翘着二郎腿躺在牛车上比躺**上还舒服,嘴里还夹着一块鸡腿,里正这次为了祭祖算是下了血本,连鸡腿都有。

看他吃一口就偷偷瞅一眼前面的里正的样子,显然是在偷吃了,也不知是谁教的,祖宗没吃的东西一个小辈就先吃上,没大没小!

林凡鄙视的瞅了一眼就收回目光,他可不想让人知道小胖的行径是自己教的。

几乎每家每户的车上都有孩童相随,大人是借清明这个节日让孩子们知道以后该如何孝顺,这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大部分大户人家在这天并不会强留家里的丫鬟仆役过节,通常都会给他们两三天或者一天的假期回家祭祖。

前段时间雅玉乡被为奴的孩童基本都回了家,他们在父母身边叽叽喳喳说着在大户人家的生活,有快乐也有辛酸,当然,大人心里都清楚,辛酸居多,孩子多说快乐之事只是不想让大人难过。

很多母亲揽着自己儿女一路上都在说教,林家这边就没这回事,林凡和小雪都很乖巧懂事,大人不用怎么操心。

杜牧《清明》诗里的“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情景在这里看不见,周围都是热闹的景象,热闹中,林凡又看到了来自天理里的妇人,她的车上只有一个儿子,被她给王家的女儿没有回来,旁边一个多嘴妇笑呵呵的问妇人:“小竹他娘,你家巧巧怎么没回家呀,王府没放假吗?”

妇人笑了笑回道:“王府忙呐,巧巧能干王府需要她,抽不开身。”

多嘴妇道:“还是你有福气啊,能把闺女到像王家这种大户人家,我就没这命喽,小儿在一个小官家整天挑水呢,唉···命苦啊。”

妇人笑得很开心,很得意,昨天她去过王府询问能否让巧巧回家过个清明节,因为周围邻居的小孩都回了家,自己巧巧并未回来,所以她就上门询问下原因。

她没想到巧巧这么能干,诺大的王府居然离不了她,王府管家又给了她三贯钱,说对巧巧很满意,要把巧巧买断,以后就是王府的人了,妇人不能再见,从此巧巧生是王府的人,死是王府的鬼,妇人仔细想想这与嫁入王府没什么区别,于是很快就应承下来,捧着三贯钱乐呵呵的回家了。

一个闺女了七贯钱,这在雅玉乡算是最高的价位了,妇人很满意,天理里一个大姑娘出嫁还没有这么高的礼金呢。

“什么福气啊,还不是一样,都还不是给人家为奴为婢。”妇人嘴里虽这么说,心里却得意得很。

多嘴妇摇头道:“哪会呢,大户人家待遇就是不同,你看你家巧巧,忙都忙不过来,说明王家重视啊,说不定过不了几年还能嫁给王府管家为妾,哪怕嫁给仆役,也是生活在王家里,总比嫁给邻里一辈子为农强吧。”

妇人嘴都笑得咧开了,她瞅了瞅四周,低声对多嘴妇说了巧巧所高价,那多嘴妇惊讶得嘴巴张得老大,又奉承了两句,想想自己儿子只了一贯钱就唉声叹气,她开始有点讨厌自己当初肚子为何这么不争气,不能生个闺女出来。

“你也不必伤怀,你儿子虽一贯不到,不过可以多回来看你啊,你看,这清明佳节他都能回来祭祖,我家巧巧就不行喽,现在她恐怕在为王家的祭祀大典忙前忙后吧···只可惜啊,这辈子想见巧巧基本不可能了。”

“你虽不能再见巧巧,不过也只是暂时的,她都在王府里,只要你想见,偷偷去瞧一眼不就行了,女儿长大迟早都得嫁入,都是别人的人,没啥可惜的,就当做是被王家养了童养媳吧。”

多嘴妇想了想继续道:“王家墓地离这里不远,也许等下在路上还能碰见巧巧也说不定,小竹他娘你就偷着乐吧,找了这么好的大户人家。”

妇人客气的摆手,脸上的笑容却是充满得意之色,摸摸自己的肚子,真为自己感到自豪,竟能生出这么乖巧能干的闺女。

以后巧巧在王家立足了,长大了,就偷偷的见她一面,让她拿出私房钱多多救济下娘家···想想未来的日子,妇人心里又乐开了花,她相信不用多久,她家一定会在天理里是个大户人家,也有可能在雅玉乡也是有头有脸的家户。

林家的牛车走上另外一条小道,林凡听不到妇人与多嘴妇的瞎聊,他很早就想避开她们了,对于贩儿童为己牟利这种行为他非常鄙视。

第十三章小胖的梦想

牛车在前面往坡上爬,林凡、小雪、旺运在后面追,母亲提着篮子跟在后面,嘱咐林凡和小雪跑慢点,父亲挑着祭品走在最后,老牛已走了很长一段路,这道坡较陡,不能把老牛累坏了,春天即将来临,还要靠它耕地呢。

上了一道坡,往前约莫走千步,牛车便不能再继续前进,再往上就是山路了,父亲把老牛栓在一棵大树上,挑着两筐箩祭品就往山路爬去,母亲提着一袋香烛跟在林凡和小雪后面,她担心两个玩耍的孩子不注意看路摔倒那就麻烦了。

林家的祖坟就在山上,几乎整个安阳里百姓的祖坟都在这座山落根,没走几步都能见到一座祖坟,今天山上比较热闹,往日的阴森已被人气吹散。

每年虽然都有来清扫一次祖坟,但一年时间杂草依然长满,不过比起常年无人问津的野坟就好多了。

林凡和小雪纯粹是来玩的,锄一点草都锄不干净,还是父亲威猛啊,手持一把镰刀动作利索,片刻一片杂草便已倒下,母亲爬上坟头拔下长在石缝间的杂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