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明月-第2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老大深深看了林凡一眼,皱眉问道:“此话怎讲?”

“朝廷官员多数是勋贵,多数是大家族,家中开销大,他们家里不可能只靠一人的奉禄度日,多多少少都在做些生意,但碍于朝廷对商贾的态度不是很好,他们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做,一是怕朝廷怪罪,二是担心同僚取笑,所以基本上都是偷偷摸摸的进行。

如果此刻朝廷放宽制度,这些人也就能够明目张胆的做了,到时。。。锐制一旦改革,这些人又得多交一份锐了,漏锐之人就少了一波。”

李老大明白了林凡所言,顿时释然,指着林凡笑道:“你可真是朝廷百官的克星呀,最初蝗灾就宰了百官一笔,这次。。。哈哈哈,有你这个克星,朕这朝堂就有趣多了。。。。。。”

林凡一点都不觉得有趣,从宫里出来,瞅着头顶湛蓝的天空,他只有无奈地长叹一声,又得得罪文武百官了。

不过很快他就释然了,做大事不牺牲一部分人,不得罪一些人,怎么可能呢,既然自己有这能耐就为大唐多做一些吧,这不像上战场杀敌那么苦,只不过动动脑而已,自己授学不也是脑力劳动么,这种事最适合自己了。

即使不为大唐所有百姓,私心地说,算是为自己的后代能有一个更好的社会环境。。。。。。。

林凡又回归到快乐的授学中,他授医学,不过如此总得接触些生物学,人体学,有些观点是不能够教的,尤其是人体学。

特别是针对女性人体学,一些观点就更不能教授了,比如在林凡的观念里,音道是通往女子心灵的通道,又是音经的通道。

这种观点林凡有脸说,他的脸皮向来就很厚,只是他不想教坏这些单纯的唐人,前世的一些污浊观念还是不要带进大唐,前世那个社会发展那么迅速了,人们对这方面的观念还是依然没有什么大的进步,哪怕开个生物课,也都是偷偷摸摸的。

林凡还有自己的一个更污浊的观点,什么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便是女子的教床声。

这话又是被小桃红听到,免不了又被戴上浪荡子的称号。

林凡不会这么做,如今班里多了一个只有八岁的小武,不能给她灌输这种思想,虽说她骨子里是一个耐不住寂寞的女子,但林凡不想把她以后的人生轨迹的最终缘由强加到自己身上。。。如果她的人生与历史原有轨迹差不多的情况下。。。。。。。

第四章旨意的效用

林凡在大唐过的不是那种金戈铁马的生活,也不是那种与人勾心斗角的日子,更不是一个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的苦命孩子。

平凡而快乐的日子才是他所想要过的,如今的他虽只有十五岁,但在大唐已算是个小大人,不过身体的限制并不影响他生活的质量,他的心理年龄如今算来也有三十多岁了,这种时候的年龄就开始享受生活也不为过。

前世那个社会,有人一出生就注定开始享受一辈子,他们从来都不会考虑生计问题,只是有些人喜欢刺激,铤而走险的做些违法之事,也给自己美好的人生增添了一道黑影。

城市里的年轻一代,经历不了上一代的打拼日子,在他们成年之际,基本都可过上逍遥日子,拆迁款或者包租的收入,足以让他们生活无忧,懂得享受的人年纪轻轻就开始享受人生,而不像那些涌入城市的外地人而言,一切的努力都只是为了生存,为了如何能在这座城市。。。存活。

林凡不靠前人,不靠贵人,靠着自己优于大唐的思想和知识,从而过上了这种衣食无忧的日子,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比前世那些人活得有意义多了,至少。。。他所拥有的一切是打拼出来的,而不是像寄生虫一样只会懂得攫取前人的收获。

他在林氏学府授课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朝九晚五的日子,但这种生活让他很充实,也不是很累,他这么做。。。就是打发日子罢了。

林凡很满意如今的生活,也很满意林氏学府如今现状。

自从小武勇敢的做出女子主动入学的表率后,也有一两个本地勋贵的女儿入学,只是年龄有些大,学不了多久就要嫁人了。

嫁人的姑娘基本上不会再来学习,在唐人的观念里,一个女人一旦嫁人了,就得承担起相夫教子的责任,她们是没有其他心思做其他事。

这种事可以理解,哪怕是千年后的大都市,女人依然摆脱不了这个命运,如果没有上一辈或者保姆为你教子的情况下,女人结了婚,生了子,就得自己动手。

相夫一说已经逐渐淡化,教子却将亘古相传。

这还不是令林凡最满意的,让他高兴的是学府迎来了南方来的造船巨人赵二,听说长安的林氏学府广纳天下英才,他就主动来投靠了,主要是想让自己的造船技术永远流传下去。

赵二让林凡给送进武研院,与墨老他们一起,很有可能激发他的灵感,他们在一起,林凡不想看到他们生出恶趣味的火花,只想看到令他震撼的火花。

也不知是造船巨人的加入引得李纲妒忌还是高兴,这位老人家把林凡叫过去,说林氏学府不能只关注技术上的研究,教育也不能落下。

他给林凡推荐了两个人,听说这两人的来历和学问后,林凡就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他们既然是弘文馆的十八学士之一,我们怎么请得动呢,弘文馆可是皇上当年敛才之所,能成为弘文馆学士是他们的荣耀,您确定他们会来学府授课么?”

李纲虽已老态龙钟,但他的双眸依然明亮,尤其说到才人的时候。

“若是以前,弘文馆的地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只是如今皇上的目光逐渐转移到林氏学府,弘文馆的地位自然不如以前了,从几位皇子入学府情况看,皇上的喜好已一目了然。

老夫认为虞世南和褚遂良不会呆在一棵树上吊死,他们如今默默地在弘文馆度日,只是因为文人的骨气在那里作祟,你没有去请他们,他们是不会来的,一,皇上没有旨意,二,在他们看来,林氏学府是以技术性为主,与书法挂不上边,所以他们也就没有来凑热闹。”

李纲忽而长叹一声,瞅着天空叹道:“如今老夫已没多少时日了,唯一能为学府做的就是将有才能之人尽可能的收进来。。。放心吧,只要老夫出马,他们不会不给老夫面子。”

“可您的身体。。。。。。。”

“无妨。”

李纲笑道:“虽是老骨头了,走一两步路还是可以的。”

弘文馆在长安城里,长安比较大,要是走路肯定要走很长的一段路,林凡自己都不肯走,更不能让李纲走路。

他将自己的宝车开到门口,载着李纲直奔弘文馆,对于林氏学府突然来人,弘文馆的学子们比较奇怪。

因为林氏学府的崛起,让他们感觉到失宠,所以潜意识里,他们除了奇怪外,更多的是一种排斥,这种心理在年轻一辈又不是很有作为的学子中最为明显。

弘文馆的学士对于李纲还是比较敬重的,对林凡就没有那么友善了,面对比自己还年轻却有一身才华,深受皇上恩宠的少年,他们的心理情不自禁地浮起一股嫉妒。

只有嫉妒,看不到丝毫羡慕。

林凡对此不以为然,挺胸踏入,更是故意放出一些神气,让那些嫉妒他的人更加气愤。

虞世南和褚遂良很惊讶李纲居然会来弘文馆,而且还是专门来请他们去林氏学府教书法的,他们是大唐书法家,家,不过对于太傅还是比较敬重的。

他们热情地接待了李纲和林凡,没有一丝身为大家该有的架子。

看到虞世南时,林凡真不明白他的身体为何还如此健朗,精神还那么抖擞,怎么看也不像是七十来岁的老翁,与李纲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褚遂良相对就年轻了,大概三十五六岁的样子,他居然也是书法家,倒让林凡刮目相看,虽然他是模仿前人如欧阳询,王羲之,虞世南等人的文体,却也不是完全模仿,他会结合前人的长处,自创一体,可见此人的聪慧过人。

李纲的面子还是很大的,他说出的话远比林凡有力得多,没有犹豫,这两个一老一少书法家就欣然答应了,愿意将毕生所学流传下去。

这也算是了却了李纲的一番心愿,从此,这位老太傅的身边又多了一个可以聊得投机的人,他的晚年也就不那么寂寞了,尤其是林凡将虞世南安排在李纲身边居住,又给他们配备棋牌的情况下,李纲想寂寞都很难。。。。。。

李老大鼓励商贾经商的旨意终于下发了,这道旨意最初还受到中书省的扣留,他们琢磨不定这种做法究竟对不对,毕竟是有关改变几千年来商贾的地位的情况。

皇上的旨意如秋风般席卷整个大唐,侵袭至每个角落,每座城池。

这道旨意就好像一颗炸弹一样在各个城池炸开了,这绝对是一件大事件,是继去年打胜仗之后的又一影响整个大唐的大事件。

大约半年前,李老大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态度,让一些商贾看到了一些希望,只是在没有明文规定前,他们都不敢有大动作,不过他们已嗅到了一丝政策放宽的味道。

李老大这种放纵的态度所起到的效果并不如何,许多商贾都没有什么动作,直到这道旨意下发后,曾经那些蠢蠢欲动最终却没动的商贾终于动了。

速度并不快,还有些胆小的人在观望,他们怀疑这是否是皇上的一时脑热而做出的决定。

直到那些最先放得开的商贾赚了一大笔钱后,嫉妒心趋势下,不少商贾纷纷放开手做买卖,以前不敢明面卖的商品如今都摆上台面,满街呦喝。

李老大还鼓励务农的百姓在闲暇之余亦可经商,旨意里明确规定,此后的商贾地位与农民无异,往日人们对商贾的偏见不能再拥有,商、农将一视同仁!

一道政策的实施并非一日而蹴,它需要时间去考验,经过一个多月的推行,商贾,农民们都渐渐接受了这个新变化,大家纷纷大胆地步上经商之路。

反应最快的是胆大的商贾,最慢的是那些朝廷命官,一个月了,他们还处在观望的姿态中,没有哪位官员敢掏心掏肺的将全部家底搬出来。

以他们对李老大的了解,以他们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