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明月-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两人都是酒鬼,拼起酒来也比较狠,有时候林凡看得心里都发麻,不过,还是很刺激的。。。。。。

林凡过着温暖舒适的日子,外面出征的将士就未必那么好过了,林凡相信那些将士一定比突厥兵难过多了。

在北方这种极寒之地,常年已习惯于这种天气的突厥人比唐人更加的耐寒冷,这是一个自然现象,突厥人对阴寒有了一定的抵抗力,轻易就能忍受得了,唐人就不同了,他们能坚持下来完全靠的是精神支柱。

虽然突厥人耐寒,但突厥人在这样的天气里,也会冻死,每年这个季节都会有死人事件发生,只不过他们表现的十分漠然,清早发现有死去的同伴,他们就把同伴的衣服扒下来,顺手穿在自己身上,然后再把冻得硬邦邦的尸体如同摞砖块一样摞起来,等待有人把他们送到营地外面去。

相对而言,唐人则不同,一旦有冻死的同伴,他们会把悲哀表现在脸上,没有丝毫掩饰,有的人甚至会解下自己身上的衣物给死去的同伴穿上,没有人会把同伴的衣服扒下来穿在自己身上,也不会把尸体随便丢在外面,要么用火烧成灰,要么有关系好的同伴,会在这寒冷的天气里,自己拿着工具拼着老命在土地上刨个大坑,把同伴埋进去···他们这是尊重死者,因为他死得不容易,一路上都是靠强大的意志苦苦支撑着。

寒冷是用来扛的,这是突厥人的经验,他们穿着透皮露肉的破皮袄很多人挤成一大堆,很奇怪,最强壮的在最里面,老弱在外面,孩子妇女被夹在中间。最好的位置给了强壮者,再次一些的位置给了孩子,女人和老弱就在寒冷的雪地里不时的发出一声嚎叫。他们的脸上没有忿忿不平的神色,只有一种类似认命的麻木。

这和他们常年经受寒冷有关,只有保住最强壮的人,来年侥幸活下来的人才会有希望。这是野兽的本能。

这是突厥人的道理,如果是汉人,他们只会把老弱放在最里面,最强壮的一定在外面。汉人把突厥人的行为称之为禽兽行径,或许突厥人也在笑话汉人的迂腐吧。

“那个年轻酒鬼跑哪去了,老子今天非要赢他一次不可。”林凡在想着边塞将士时,老程急匆匆的进来,手里还提着两壶酒,李靖这位大总管不在军营里,谁都管不了这个老杀才,张公瑾这位副总管显然嫩了些,还管不了老程这个老油条。

“他应该上茅厕了吧。”

“老子这就去找他。”老程兴致冲冲的走了。

瞅着他真的往茅厕那里走,林凡只有哭笑连连,这老杀才有时候有些可恨,有时候有些可爱,有时候又有些讨厌,唉,老顽童也没有他这么多变吧。

第二十六章君子与小人

林凡的军旅生活很平静,起初是奉旨前来当军医的,可颉利太弱,基本都不敢应战,唐军士气大增,唐军方面受伤的将士也不多,到现在,林凡也只不过治愈不到五十个伤员,而且都是小伤,没有动大手术治内伤。

当然,也有一些当场殒命的将士是救不回来的,纵然林凡在这个世界医术高明,但也没有起死回生之术。

由于职业习惯,他按例去各个营帐里巡视了一圈那些伤员,知道他们基本恢复得差不多后,心中也宽松了一些,他们可以出院了,无需他再多关心,在军营里没有出院一说,只是交代一些事项,任由他们干自己的事。

回到营帐的林凡准备睡觉过日,却没想到居然会来客人,说是客人是因为他与这位客人不熟悉,他的营帐里经常都有人进出,不过都是他熟识的人,但眼前这位浑身腥膻味、满脸胡须的家伙,林凡有些陌生,只知道他是投奔过来的亡国之将康苏密。

他一进来就放下手里的用黄绫子包裹的木盒,朝林凡微微一躬,林凡对于这位裹挟着萧皇后和元德太子来到唐军大营的丧家之犬没有多么大的感觉,不鄙视也没什么好感。

不过大唐的军人最看不起的就是背主之人,纵然康苏密背叛的是大唐的敌人,他们也瞧不起,大唐的军人早就习惯用暴力让敌人屈服,不屑于阴谋诡计,不屑于背叛之法,所以他们对待康苏密除了鄙视之外,就再也找不出其它神情了。

林凡不是那些好战的杀才,对于康苏密没有那么深的鄙视之情,倒是觉得他是一个识时务的聪明人,既然之前的主子没有什么前途了,那就另择他主,聪明人都会这么做,人···天性都是自私的,尤其对待自己的性命更显得自私,谁会为了义而失去性命呢,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只是当时头脑发热说出的狂言壮语,真正到了生死攸关之际,他们都会优先选择自己的性命,而不是要与你一起陪葬。

这种人在唐军看来有些鄙视,他们是有鄙视的资格,林凡相信他们会做得出来,这些杀才从小所受的教育熏陶,已经深深地让他的脑子里存着这种愚蠢的思想。

林凡做不出来,如果大唐现在也接近灭亡,他就会选择他乡,带着一家人,去过自己的逍遥日子,谁会陪你一起死呢,基于朋友道义,最多就是在每年的祭日来到你的坟前祭拜你。

深受后世冷漠都市的影响,他的思想已根深蒂固,不会因为在唐朝过活了几年快活日子,接触了那些豪杰,就会改变最初的思想,一个人,思想一旦定势,是很难改变的,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都已形成,难道会因为时代的变化而有太大的变化?

“年年怪事有,今年特别多,想不到颉利的亲密大将康苏密居然会来到我的营帐里,都说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找我有什么事?”林凡没有起身,慵懒地靠在床上,淡淡看了康苏密一眼,就继续埋头看《庄子》,睡前看看书是他的惯例。

康苏密躬身道:“尊贵的侯爷,康苏密所来是为求您一件事,这件事困扰我已久,想请你帮忙解惑。”

“哦?”

林凡有些好奇地看了康苏密一眼,这个投降者能有什么困惑,心中好奇,但他只是淡淡地问道:“有什么疑惑先说吧,如果我真能帮到你什么,我也不会吝啬不帮你。”

康苏密面露喜色,兴奋地弯腰将刚才提进来的盒子扯开,当黄菱被扯下时,一方晶莹剔透的方形玉印出现在两人面前,这个玉印有点缺陷,缺了一角,是用黄金补齐的,金晃晃的与晶莹剔透的白玉显然格格不入,有些显眼,不知这是什么印,这么奇怪,这还是林凡第一次遇见这种残缺的印,莫非这个印很重要,残缺了还用黄金补齐?

“这是什么印,怎么残缺了?”

“林候,这不是普通印。”

康苏密微微笑道:“此乃传国玉玺。”

“玉玺?谁的玉玺?”林凡心中疑惑,放下手中的《庄子》,接过康苏密递过来的玉玺左看右看,轻轻抚摸着有一种揉腻的感觉传来,这块玉玺做工真精致啊。

在林凡欣赏玉玺之时,康苏密没有立即回答林凡的问题,见他对此玉玺毫无所知,于是就给他讲解玉玺的来历。

“此玉玺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楚国人卞和获得美玉献给楚文王,雕琢成壁,此壁冬暖夏凉,百步之内蚊蝇不近,乃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后来秦统一中国后,此壁被秦始皇所得。

始皇令人将其雕成玉玺,镌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再雕饰五龙图案,玲珑剔透、巧夺天工,始皇自是爱不释手,视为神物。再后来汉灭秦后,此壁又落刘邦手中,刘邦将其作为传国玉玺世代相传,一直传了十二代。

直至西汉末年,两岁的孺子婴即位,藏玉玺于长乐宫,当时逢王莽篡权,王莽欲胁迫孝元皇太后交出玉玺,太后不从,一怒之下取出玉玺摔在地上,将之摔掉一角。

王莽见玉玺受损,连声叹息,忙招来能工巧匠修补,那匠人倒也聪明,想出用黄金镶上缺角的奇招,修补后竟也愈加光彩耀目,遂美其名曰“金镶玉玺“。”

康苏密顿了顿又道:“此金镶玉玺传到原隋萧皇后那里,萧皇后担心带着此玉玺回长安会被误认为有谋夺之心,就将此玉玺交给我,可我也不敢手握此重要玉玺,我乃亡国之徒,持此玉玺实在不合适,所以想请林候帮忙解决我的这个困惑。”

林凡淡淡笑道:“你说的让我帮你解疑惑,其实就是想让我保管这个玉玺吧,你怎么就觉得我适合持有玉玺?军营中那么多人,那么多大佬偏偏不找,却来找我,难道···你觉得我比较随和好说话?”

康苏密苦笑道:“相对而言,林候比我适合多了,至于不向其他人帮忙,我想林候也该清楚,他们看不起我,对我如此鄙视又怎会相帮呢。”

林凡长叹一声,有些无奈,传国玉玺这鬼东西,只要是臣子,谁沾上谁倒霉,哪怕你没有一点觊觎之心,在皇帝的眼里也永远是可疑的,弄不好全家的性命就会完蛋,这家伙在军营里就是不讨其他大唐将士的好,他们看不起这种背主之人,所以康苏密只能去找林凡。

他的主意打得不错,思路也算得上正确,其实,军营里最适合携带传国玉玺的就是林凡。因为他是和皇家关系比较亲近的人,这时候不能看功劳,越是功高盖世的英雄和玉玺沾边就越是死的快,这绝对是真理,相反的,越不是英雄的和这东西沾边就没多少关系了,说不定还会有重奖。

这是一个烫山芋,康苏密现在想把它交给林凡,只可惜林凡对这个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他不敢冒险,虽然李老大待他还不错,虽然他现在也没达到功高盖主的地步,没有那种可以造反的实力,但拥有这种传国玉玺,也就意味着存有天子之心,李老大不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他可以给你吃,给你爵位,但如果有一个人要与他争位的话,他就会毫不留情的取下你的人头,还有与你关系亲密的家人后代,防止他们来争位,他能对亲兄弟下手,没理由不对一个外来臣子下手。

这险不能冒啊,就算你持有玉玺并将此玉玺送给李老大,也许当时他会很高兴这个传说中的金镶玉玺落到他的手中,但难保之后他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