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本人,而且就算他们把那些技术都吃透的时候,我们日本人早就已经开发出更加先进,更加领先的新技术了。
这就是三井之良的小算盘,可是他那知道,他那点小算盘根本就瞒不过李逸帆的眼睛。
三洋也算是日本电子制造圈子里的老前辈了,不过这家企业怎么说呢,就是一只不折不扣的跟屁虫,从来没有在一个行当里领先的时候。
最早的时候东芝开始造电视,并且靠着电视大赚特赚,他们也跟着造电视。
后来人家去造冰箱,空调,他们也跟着去造空调,冰箱,顺便还造了洗衣机,虽然每次都能跟在东芝,松下,夏普,索尼这样的企业后面吃上 那么一点,可是每次也就是捡别人的残羹冷炙而已。
从来没有想前面那几家企业那样,在某个领域里证实过自己。
最近日本各大电子设备 制造商,可是一窝蜂的涌入到液晶面板的制造领域,三洋当然也不甘于人后,于是也进入到这个领域里耕耘了起来。
不过人家夏普和松下的领先优势是无可争议的,他们就算想跟也跟不上,尤其是在大尺寸的液晶面板制造领域,三洋的 技术储备确实是有些不足。
于是他们就把脑筋动到了中小尺寸的液晶面板的制造上面,不得不说在这方面,他们还是很有天赋的。
前段时间,他们开发 出一款智能点反转输入技术,可以让液晶屏成像消耗的电量比起以前节省一倍。
这项技术,对于那些大屏幕的液晶电视来说,可能有点鸡肋,可是对于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来说,这项技术可就相当牛掰了。
而且这三洋还真就是专门主攻2。7英寸液晶屏,和十寸左右的小液晶屏电视的技术的。
其实如果他们要是坚持走 这样的发展道路,只要在挺个几年,还真就说不定能够做到企业在某个领域的第一次突破。
只可惜这次三洋又是在半途而废,也就是在今年,在原来的历史上,他们会选择和精工爱普生合作,开始专攻大屏幕液晶屏的制作,想要在这个领域和夏普,松下这样的传统行业巨头,掰掰手腕。
结果很悲剧,两年的时间过去了,他们在这个领域,一直 没能取得什么突破性进展,最后只能是解散了这个合资工厂。
三洋把他们手里的百分之四十五的股份,转手卖给了精工爱普生,然后灰溜溜的回去搞洗衣机去了。
可是在等两年过后,苹果的乔帮主就推出了第一代3。5英寸屏幕的智能机,从此掀开了智能手机的时代。
而且就在第一代苹果推出后没多长时间,乔帮主又推出了平板电脑,而最早的平板电脑的屏幕尺寸就是十英寸左右的。
这让最早做出七点一英寸大小液晶屏的三洋是情何以堪啊?
虽然他们做的液晶屏,和智能手机还有平板电脑所主推的触摸屏还是有相当大的区别的,但是作为后面基体材料的液晶面板,这方面总是没多少区别的,而这也正是李逸帆想要从三洋身上得到的东西。
液晶基体面板,lcd,和led ;以及等离子液晶等等,在成像方面,都是用不同的技术,可是他们有的相同的一点就是,在现象单元后面那最基本的液晶基体面板。
要么是通过电流刺激液晶排列顺序现象,要么是通过二级现象管来投影到这面板来现象,要么则是通过刺激气体分子排列顺序来现象。
总之各种手段虽然不同,但是放在最后面的哪一块液晶基体面板却大致都是一样的。
而这块板的技术,则就是李逸帆想要的东西,有了生产这玩意的技术,今后无论他是像进军电脑显示屏,还是液晶电视,或者是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等行业,他就都有了自己的基础技术。
只不过现在三井之良这个家伙,还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他几乎没怎么多想就答应了李逸帆的条件,毕竟在他看来,三洋的液晶面板制造技术,别说在国际上,就是 在日本都算不上最先进的。
更何况就算现在把三洋的技术给他们有如何,因为下半年三洋马上就要和精工爱普生一起合资成立一家新的液晶面板研发企业了。
倒时候整合了两家企业资源的新公司,难道在短短一年之内,还不能生产的出更先进的液晶屏 吗?
正是因为对未来的自信,和自以为是的以为自己对未来的先知,他才会这么大胆的答应李逸帆的要求。
对于这三井之良的配合,李逸帆还真是有点意外,不过他答应了那就最好,管他为什么会答应呢。
“好吧,其实这三洋的液晶面板制造技术,我就在给你估价五个亿美金,这样算下来,这次的交易,你一共是拿出了相当于二十亿美金的资金和技术,还有股份,这倒也还说的过去,不过这好像,还是有点不够啊!”
李逸帆坐在对面喃喃自语似的说道,而坐在这边的三井之良,这时候已经是在肚子里狂骂了。
尼玛的,你已经跟老子要了这么多的好东西,你还要怎样?
“好吧,我 能想到的,现在也只有这么多了,三井先生,请你回去尽快的准备吧,我希望我们能够在一个礼拜之内完成这笔交易,越快越好。这也是我为什么只要你二十亿的主要原因,如果你要是不同意的话,记得随时可以给我打电话,现在想要我手里这些股份的人和公司,还有很多。”
李逸帆微笑着对对面的三井之良说道,三井之良其实很想站起来说一声你这太强人所难了,这么多的技术资料,你要我一个礼拜给你准备好,哪有那么容易啊?
不过话到了嘴边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毕竟李逸帆那句还有其他很多人等着要的话,还是很吓人的。(未完待续。。)
1482。 招揽人才
月底本书即将完本,感谢大家一路支持,新书《警路仙途》已上传,七十多万字了,继续大家的支持,恳请大家莅临捧场,蚂蚁叩谢各位书友!
**************
三井之良带着诸多的悻悻走了,而李逸帆这边其实也是在心里打鼓,这可不是一笔小生意,按道理来说,这样的生意,没有个一年半载的扯皮是不会轻易达成的。
但是现在李逸帆可没时间和三井之良去扯皮,毕竟他现在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在日本他不能待太长的时间,而另外一方面,他也不能把这笔交易的时间,拖延到一个月之后,毕竟那两口油井什么德行,他是在清楚不过了。
在前两天,那两口油井,爆出了最高二万桶的日产量之后,他已经给油井那边下了指令,现在日产量最高,只允许他们产出一万桶,多了一桶都不行。
因为这两块油田,什么底子他在清楚不过了,按照后世发生事情的经历来看,这两口油井,完全就是一个有着大油藏外表的坑。
虽然井压很不错,出来的也都是高品质的轻质原油,可是这两口油井的储量其实也就能坚持一个多月,小心点来经营的话, 也能坚持两个月。
可是一旦过了两个月,那么这两口井的日产量,就会迅速的下降,最后甚至开始出产那些掺水的油,已经彻底沦为了两口废井。完全就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上辈子的时候,迪拉姆公司刚刚找到这两口油井的时候,还以为自己捡到了宝藏呢。当时他们找到大油田的消息才传出去没两天的功夫,就有很多大型石油公司像他们伸出了橄榄枝,想要收购他们手里的油田。
bp,壳牌,还有美孚,都给他们开了价,而且还都是高的匪夷所思的价格。但是最后迪拉姆公司那帮人实在是太贪心了,最终没有答应这些国际巨头的报价。
不过反过来想,倒也可以理解。换了谁找到这样的两块油田,都是不会轻易的舍得放手的。
可是一个月之后,迪拉姆公司就傻了眼,当他们美梦中的大油田。变成了垃圾的时候。他们绝对是越哭无泪。
他们公司的股价更是从最高峰时期的二十多澳元一股,迅速的下跌到了几块钱,回归到了原来的本色,最后甚至干脆跌破了一块钱,直奔五毛的底线去了。
最后眼看就要被摘牌的瞬间,就有华国石化这么一个煞笔冤大头主动给他们送上了前来,将近六个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这么两块即将面临枯竭的海上油田。所有人都感觉不是自己疯了,就是华国人疯了。
还好最后的结果证明。疯了的正是华国人。
四十几亿个的人民币就这样的打了水漂,这件事当然在国内是不会一点风声,但是在数年之后,国内的打老虎的行动中,i李逸帆亲自产于了此案的侦办,所以才会对这个案件记忆这么犹新,对这个迪拉姆公司的印象这么深刻。
不过这辈子,这迪拉姆公司可是没机会去坑华国石化了,因为现在他在李逸帆的手上,而他则已经是做好的完全的准备,把这个大坑交给三井财阀。
就算是让他们 偿还一些当年在华国东北搜刮的民脂民膏吧!
这个迪拉姆公司,现在在很多人眼里看来,就是一块在肥美不过的肥肉了,很多人都想来咬一口。
而日本人则是这些人里,最迫切的一群人之一,犹豫国土面积狭小,再加上国内资源匮乏,尤其是像石油这样的战略资源,更是极度匮乏。
现在只能花高价从国外进口,哪怕是帮美国人出了大把的军费,现在日本人在伊拉克,也只是获得了一点残羹冷炙。
从美国人手里接手的那点东西,对日本这样一个经济大国来说,完全不够用,可是他们有不甘心长期的话高价,从海外进口石油。
掌握一个像样的高产油田,对日本人来说,是他们长期以来的夙愿。
尤其是像三井这样以控制资源作为财团生存目标极限的大财阀来说,一个高品质并且高产的海上油田,对他们来说,是绝对不能抗拒的诱惑。
更何况,这次自己找来的还是三井之良,这样一个有野心,但是却正处于激烈未来财阀掌门人激烈竞争当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