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材料帝国-第13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几家厂子凑一凑。应当能够凑出来的。”
  “可是我们村现在别说三千万,连三十万都凑不出来了。各家的设备加上原料,倒是值点钱,可是卖给谁去呢?”鲁大双说道。
  秦海淡淡地说道:“如果我要呢?”
  “你?”鲁大双一愣,“宗老板,你是什么意思?”
  秦海道:“我想和鲁老板以及东道沟村的其他各位老板做笔生意,我替你们找3000万的贷款,帮你们联系一套二手的炼钢、连铸和连轧设备。你们用手头的材料做抵押。设备到位后,李教授可以指导你们炼出合格的钢材。你们用钢材销售的收入。偿还我的贷款,你们看如何?”
  “什么条件呢?”鲁大双冷静地问道。秦海提出的方案,简直就是从天下掉馅饼这样的好事,以鲁大双多年的商场经验,是断然不会相信这种平白无故而来的好处的。他本能地感到,秦海的好意背后肯定伴随着阴谋。至少是要从他们身上捞回更多的好处才行。
  “我的条件就是我们之间需要签订一个战略合作协议,你们承诺在未来五年内与我的企业形成战略同盟关系,在矿石采购、钢材销售以及定价方面,服从我的安排。”秦海说道。
  “宗老板的企业是做什么的,你不是辛老板的手下吗?”鲁大双诧异地问道。
  秦海道:“鲁老板勿怪。上次来我没有说清楚,其实我和辛老板并不是一家的,他是搞房地产的,我是搞钢铁的。”
  “原来是这样。”鲁大双点了点头,“宗老板应当是做大买卖的吧?一年恐怕得有一两百万吨的产量吧?”
  秦海笑道:“一两百万吨,那是十五年前的事情了。我手上有几家钢铁公司,去年的总产量是5000万吨。”
  “5000万吨!”鲁大双下意识地站起身来,死死地盯着秦海,心里还存着几分怀疑。他自己就是做钢铁生意的,好的年景,一年能够做到几万吨的业务,就非常满意了。5000万吨意味着什么,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作为一个坐拥5000万吨钢铁产能的大老板,却坐在自己面前聊着小钢铁的事情,这让他如何敢相信。
  “我正式地自我介绍一下。我不姓宗,我的本名叫秦海,是安河省大秦工业集团公司的董事长。顺便也向鲁老板道个歉,这次中央工作组查扣杏川的小钢铁,就是我带队的。”秦海坦率地说道。
  “你就是……秦海?啊不不不,是秦董事长。”鲁大双目瞪口呆,秦海的大名他当然是听说过的,毕竟是同行。钢材市场上谁不知道大秦钢铁的名头,秦海说自己有5000万吨的产量,在鲁大双看来,没准都是有所隐瞒的,即使他自称能够生产1亿吨,鲁大双也绝不会觉得奇怪。
  “是的,我就是秦海。”秦海说道,要整合小钢铁,没有一定的号召力是不可能做到的。大秦集团是一块金字招牌,足以让这些小钢厂俯首帖耳地服从。他也并不忌讳承认查扣钢材这件事是出自于他的手笔,这是一种力量的展示,能够让鲁大双这样的小企业主不敢挑战他的权威。
  “秦董事长,这我就不明白了。”鲁大双在经历了最初的震惊之后,开始平静下来,他问道:“你是这么大的大老板,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管我们杏川这点小事?你刚才说愿意给我们提供贷款,可是我们能给你什么呢?”
  秦海道:“这事说起来就话长了。首先一个原因,治理小钢铁这件事情,并不是我主动要做的,而是中央首长点了我的名,让我来做这件事,你说我能推辞吗?”
  “首长也是看中了秦董事长的才干,才会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做。”鲁大双恭维道。
  “我有什么才干。”秦海谦虚了一名,然后继续说道:“首长把这件事交给我,我自然要想办法做好。有些手段显得过激了一点,也给鲁老板带来了麻烦,还请鲁老板原谅。”
  鲁大双自嘲地笑了笑,说道:“这是我们自己造的孽,不能怪秦董事长。”
  要说鲁大双不恨秦海,那是不可能的。但事到如今,恨又有什么用呢?人家秦海愿意跑来和他商谈,就是给他面子了。如果秦海根本就不出面,只是卡着交通要道,他鲁大双过不了几天就要带着全家去要饭了。双方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上的对手,鲁大双觉得自己连仇恨的资格都没有,只能是逆来顺受。
  还有另外一点,那就是鲁大双开始重视秦海先前提出的方案了。在他不知道秦海的真实身份之前,他一方面觉得这个方案是异想天开,另一方面则担心其中有诈,因此兴趣并不很大。但现在知道了秦海的身份,这个方案的含义就完全不同了。鲁大双可以相信,秦海对于这个方案是认真的,人家是每分钟都能够赚到多少万的巨富,哪会闲得无聊来跟他开这样的玩笑。
  如果秦海的方案是真实而且有保障的,那么就意味着他和东道沟村的其他小业主们都有了从泥潭里爬出来的可能性。秦海是能够拿得出改造设备的必要资金的,如果他愿意,随时都可以让检查站把查扣的钢材还给他们,用于冶炼合格的钢材。这样一来,他们手上积压的废钢和地条钢就有了去处,而且能够换来足够的利润。
  想到这里,鲁大双忍不住有些兴奋起来,他问道:“秦董事长,你刚才说首长的指派只是一个原因,还有其他的原因是什么呢?”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大秦集团需要你们的配合,所以我要用战略同盟这个条件作为帮助你们起死回生的前提。”秦海直言不讳地说道。
  鲁大双道:“你们这么大的企业,要我们配合什么?秦董事长,你不会是在安慰我吧?”
  秦海笑道:“当然不是。如果仅仅是你同鑫钢厂这么一家企业,我们大秦集团的确不需要你的配合,说不好听点,你的能力不够。但你知道吗,全国有数千家小钢铁厂,总产能也达到了几千万吨,这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你们的钢铁产品质量低下,全靠打价格战来赢得市场,这样也就使得整个市场陷入了混乱,对我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希望通过整治小钢铁,能够让你们这些小钢铁厂回到规范经营的路上,这样对于整个钢铁行业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
  “原来如此。”鲁大双听明白了,人家是嫌自己搞乱了市场秩序,所以要出头来管一管小钢铁的乱象,以便为自己企业的发展铺平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秦海管小钢铁算是公私兼顾,这就好理解了。
  “那么,我们需要做什么呢?”鲁大双认真地问道,他已经打好了算盘,如果秦海开出来的条件不是那么苛刻的,那他就准备向秦海投诚了。(未完待续。。)


第七百四十三章 优惠的条件

  秦海的方案非常优惠,而且几乎没有什么让鲁大双难以接受的条款。
  首先,秦海愿意出面为鲁大双等人筹措3000万元的贷款,用于采购一套包括冶炼、连铸、连轧的成套设备,有了这样的设备,鲁大双他们就可以冶炼出合格的钢材,从而摆脱一味生产地条钢的状态。同样的建议,在一个月以前秦海曾经向他们提出过,但没有人响应,如今,面对着国家治理小钢铁的坚定决心,鲁大双以及他的同行们就不得不考虑选择这条出路了。
  秦海承诺,各家小钢厂现有的设备可以由他出钱收购。当然,由于这些设备都是国家强令要求淘汰的落后设备,所以收购价是要打一个折扣的。对于鲁大双等人而言,即使是这样一个打了折扣的价格,也是极具吸引力的。在此前,他们在考虑升级设备时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原有的设备无法处置,现在有人愿意出钱购买,他们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这种作法,就是在耐用消费品行业中常见的“以旧换新”策略。一些消费者家庭中的家电、手机、汽车等使用寿命可以高达20年以上,但这些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却是非常快的。为了促使消费者淘汰旧货,扩大新品的销售量,许多厂商都会推出以旧换新策略,用一个比较低的价格买入消费者家中的旧家电,使其没有处理旧货的负担。
  对小钢厂的设备进行以旧换新,目的不在于推销新设备,而在于促进不符合当前环保和节能要求的旧设备尽快退出市场。这部分资金来自于国家的环保投入,相比在污染发生之后花费重金去进行清理,这种通过淘汰高污染设备以减少污染发生的方法堪称是釜底抽薪,是一种治本的方法。
  秦海为小钢厂提供这些帮助。并不是没有条件的。他的条件就是所有接受上述帮助的企业必须与大秦集团签订一份战略同盟协议,协议中规定这些企业将服从大秦集团的管理,在原料采购、产品定价等方面与大秦集团保持一致。
  全国的小钢铁企业有数千家之多,在原先,这些企业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无法与大钢厂竞争,只能占领低端钢铁市场,对大钢厂的竞争威胁并不大。如果按照秦海的方案进行改造,这些小钢铁企业将会合并成几百家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中小型钢厂,成为大钢厂的强劲对手。如果不对这些中小型钢厂进行约束,它们很容易陷入恶性竞争,最终使整个钢铁产业都为之所累。
  还有一点原因,是秦海没有向鲁大双说明的。他知道,未来10年内将是中国基础建设突飞猛进的时期。钢材需求量会在当前的基础上再翻上一番多。中国是一个铁矿资源短缺的国家,钢铁产量要进一步扩大,必然需要依靠进口铁矿石来提供支持。在真实的历史上,国外的铁矿石巨头看准这一情况,不断提高铁矿石价格,迫使中国接受。由于国内各家钢铁企业各自为战,不能形成一个同盟与国际铁矿石巨头进行谈判,结果被对方各个击破。最终蒙受了数千亿美元的损失。
  秦海此次治理小钢铁,便带有整合整个产业的动机。大秦集团的产能。加上所有小钢铁企业的产能,足以占据中国钢铁市场的半壁江山。如果小钢铁企业能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