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00个基层教师的口述 作者:作者:李默,刘肖等-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记录:高金才)
第四卷想读书而不得的年代
闫中祥,男,59岁
新蔡县今是中学教师
口述时间:2001年8月11日
    从初中入学到中招报名,可以统计一下,辍学率有多高学校上报的材料是为了突出个别领导人的政绩。有些孩子看人家打工挣了钱,他们丢了书不读,也想出去,可结果呢,好多都是两手空空而回。
    现在的孩子我真理解不了。
    我是50年代上的小学,国家才刚解放,一穷二白,当时l角钱能买六七个鸡蛋,为了l元钱的学费,一般的家庭都要翻尽家底儿,那是个想读书而不得的年代,更别说我这个由二姐带着要饭的孤儿,谁也想不到今天会成为一个所谓的知识分子。关于这中间的求学经历,我真想写本书。
    我一放学就出去要饭,同学都知道我的情况,没有谁取笑过我。当时有一个帮我交学费的教师,叫徐延辉,我的名字都是他给取的。后来学生家长说,以后不用到处跑了,你坐在树底下,我们轮流给你姐弟俩送饭吃。
    到了1954年,我上四年级。这年夏天,连降暴雨,汝河决口,村子全部被淹完了。老百姓都没啥吃的,在本地要饭不可能。朝北去十几里地有一片岗地没被水淹,我去了一个叫蔡湖的村子,当地一户人家没有男孩,就把我收下来当了义子。我二姐独自要饭去了……
    我义父家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让我好好学种地,压根儿就不想让我读书。我听大爷说过:“念书人都没有一个正经货!”就因为当地有个人,读了点书,会写写牌位什么的,但他爱慕虚荣,游手好闲,把家里祖上传下来的200亩地都快卖光了。
    我的义父说你实在想读书你就去吧,看他们要不要你。我自己去了,回来告诉说学校要收1元钱学费。大爷说没上学就要钱,要钱就不上了我记得最后还是凑到了9角3分钱,学校说另外7分钱不要了,我从9月份割豆子时一直读到放寒假。
    第二年春季开学,我就没能上学去,我想自己可能永远失学了……
    这一生我还有一个心愿,就是为我的班主任王老师立个碑。为了动员义父让我上学,他先后4次来我家做工作,成了我们家最不受欢迎的人。有一次他是淋雨来的,身上的棉袄都在滴水。真不知道他是受当老师的责任心驱使,还是因为“爱才如命”,当时的情景我永生难忘。
    我只能整天在野地里放牛,割草,转眼半年多的时间过去了。
    统购统销工作队进驻我们村,义父背上20多斤大麦到收购站去卖余粮,让我随他一起去。当时卖粮的人真是成群结队,偏偏收购站的会计不会打算盘。忽然听到有人说:“我的账算错了!”这句话像导火索一样在人群中传开了。
    卖完粮已是正午,义父正急着回家,但一听到这样的话,他不由地停下了脚步。他是个连乘法口诀都背不囫囵的人,只好求助我这个多少读过几天书的儿子了。
    我折了一根树枝,在地上划拉起来……我惊奇地发现,果然也少付了两角钱。
    因为信心不足,我还不敢把结果立即报告义父,怕他骂我无用。我颠过来倒过去地算了三四遍,这才咬咬牙说:少付我们两角钱哩。
    他一转身就排进了长长的队伍,队伍里排的都是账算错了的人。烈日当空,义父光着黑亮的脊背,慢慢挪动,直到太阳偏西,他才把两角钱要回来。
    在回家的路上,不善言辞的父亲嘀咕了几声,我听得出他很激动。最后,他几乎是用大彻大悟般的语气说了句:“还是上学有用!”
    接着他看着我说:“今日晌午,你就是割一满箩筐草,也不值这两角钱啊——这两角钱我不花了,给你买瓶墨水,买支笔——回去问你们老师还要你不?”
    父亲的话我字字听得真切,我一路小跑回了家。我重返校园,也从此没离开过校园,而且,我的儿女包括一个孙子都加入了老师队伍。有句话说:“知识改变命运。”最起码,我改变了自己家族的命运;如今我成了当地初中教师中惟一一位特级教师,这是对我所从事的事业,所作出的成绩的肯定,我坚信是知识使我改变了更多人的命运。
 (记录:徐结怀)
第四卷为爱深深地感动
王宝玲,女,37岁
安阳师范学院教师
口述时间:2001年8月22日
    说起我们中文系的“尊老协会”,那可是有年头了。1984年3月,全国第一个关心下一代组织——“安阳市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协会”成立,这在我们全校师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当年10月,全国大学生中第一个以“尊老、助老、学老”为宗旨的群众性组织——“尊老协会”就在我们中文系宣告诞生了。我们中文系的一届届学子把“尊老、助老、学老”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作为协会里的老师,我为其中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深深地感动。
    在活动中,同学们了解到,许多老红军、老干部戎马倥偬半生,他们很想写一写自己的革命经历,以激励后人。但因年事已高,眼花手颤,整理起文字材料来十分困难;有的老同志文化根底比较浅,整理出来的东西辞不达意。中文系的学生有写作特长,我们先后帮100多位老同志整理回忆录数十万字,其中部分篇目由市关协编印成《献给红领巾的故事》出版。
    在安阳军分区干休所里,有一位老红军叫吕文斗,他是市关工委名誉主任,从我们“尊协”一成立,他就担任校外辅导员。在多年的交往中,和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记得有一年,他患肺癌住进医院,我们得知老人动手术需要输B型血时,就在全系200多名同学中挨个儿进行血型登记。手术那天,七八个B型血的同学赶到医院。虽然后来没用上,吕老仍十分感动地说:“血虽然没有输进我的身体,但孩子们的精神却输到了我的心里边。”
    去年暑假,我们组织了“尊老宣传服务队”,队里有一位同学叫赵强,家在浚县。他可是个“活宝”,说、学、逗、唱,样样都行,一个人就参与了4个节目的表演。那时候,他的母亲已是重病在身,卧床不起,但他一直对大家隐瞒着,仍然坚持跟队员们一起排练,表演。只是到了晚上,悄悄地给家里挂个电话,询问母亲的病情,叮嘱妹妹好好照顾母亲,替他尽份孝心。7月14日开始,队员们要返乡对老年人生活状况进行调查。早晨走的时候,队员们都劝赵强在家多陪母亲几天,7月20日晚上的总结演出就不用参加了。可到了那天中午,他还是匆匆忙忙赶来了。见他眼圈都红了,几个女队员连忙借故躲了出去,可一出门,泪水却一下子夺眶而出。晚上,我们的演出非常成功。赵强还是像往常一样,节目表演得还是那么惟妙惟肖,逗得观众们捧腹大笑。
    第二天一早,赵强便往家里赶。已经3天没进食的母亲见到儿子时非常欣慰,中午还打起精神让儿子喂着吃了点饭。可谁能料到,当天下午,他母亲病情恶化,竟撒手去了……得知这个不幸的消息,我非常痛心。23日下葬那天,我委托几名队员赶到他家里吊唁。赵强守在母亲的灵前,说:“我妈知道我做的是尊老、敬老的事儿,她理解我。”多好的学生,多好的家长啊。作为老师,我为有这样的学生而自豪。
    不知不觉中,我做这项工作已近10年了,从中我也更加理解了老人的内心世界,懂得了该如何去孝敬长辈。就我的家庭来说,母亲去世后,父亲一直很孤独,我们做子女的工作忙,不能尽心尽力地照顾父亲。后来,我和两个哥哥张罗着给父亲找了个老伴儿。“尊协”的活动通常安排在节假日,我没时间料理家务,丈夫就主动替我分担。孩子丢在家不放心,我就带上他一起去参加活动。去年下乡活动期间,我儿子做了随队小演员,还自编自演了敬老歌《摘草莓》。我没工夫照看他,他瞌睡了就找了个饮料瓶当枕头倒在席子上睡了。看着孩子的可怜样儿,我的心里一阵愧疚。我想,如果没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我也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尊协”工作。
  (记录:陈伟民)
第四卷建校是我的福分
耿照国,男,56岁
淅川县厚坡镇四中学区
口述时间:2001年9月5日
    这里的老人们常说:为人一辈子不盖房,不买地,是前辈子的造化,是福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的上辈留下了房子和地,他可以坐享其成,这就是福分。我恰恰不是享有这种福分的人。从开始在自己家里办耕读班到办村小,从盖土坯房到集资盖砖瓦房,每当回忆起这几次盖房办学的情景,我都感慨万千。
    1964年,三年自然灾害刚过,许多人家孩子上不起学,我把村里辍学在家的12个孩子组织起来,挂起一块小黑板,办起了耕读班。由于家里条件苦,孩子们都很珍惜这个学习机会。孩子们的年龄相差很大,最大的有十五六岁,最小的只有七八岁,原来都在一起上课,后来分成了两级复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屋里挤进了38人。在我的要求下,当时的大队干部用170元买下了两间破房。两年后,大队研究决定,将这两间房扒掉,再添点料,在另一个地方盖三间房,并由我具体操办。我每天早晨4点半起床,要跑遍9个生产队的18户人家喊人上工。他们都很积极,一喊就起,随叫随到。每个生产队兑的和泥用的麦糠,我也得一背篓一背篓地从一个个生产队的仓库里往回背。没盖过房的人可能没有体会,真是大工上了架,小工忙不下,我什么都得想,什么都得干,跑烂了好多双鞋。
    1970年,随着生源的进一步扩大,小王营村小学生增加到100多人,发展到4个年级。这时,教室又不够了。大队经研究决定在村外建一所学校,并抽两名干部和我作为建校的负责人。我住得最近,因此征料、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