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蒙巴顿-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占领了毛淡棉。至此,通往缅甸内地的门户已经洞开,仰光城在入侵者面前暴
露无遗。当时,英国在缅甸的守军隶属于驻印英军总司令韦维尔上将指挥。2月5日,
韦维尔上将飞抵仰光,决心再作一次挽回败局的努力。经丘吉尔首相同意,韦维尔
急调英国名将亚历山大将军来缅任驻缅英军司令,原驻缅司令胡敦改任参谋长。3月
5日,亚历山大飞赴仰光,他奉令坚守仰光,但他抵达仰光以后便获知局面已无法改
变,日军正向仰光外围的勃固猛攻,并向北翼包抄,企图切断仰光至卑谬的公路,
以堵住该城在陆上的最后一条通道。亚历山大分析敌情之后,认为仰光的陷落已是
不可避免的了,遂下令炸毁仰光大炼油厂,破坏城市设施,迅速由仰光——卑谬公
路向北撤退。
    入夜,仰光城到处都在起火,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股呛人的焦糊味。英国当局命
令将来不及撤走的大批援华物资,包括972辆汽车组装件和轮胎统统付之一炬。缅甸
政府已经撤退到几百公里外的曼德勒,后来又撤到印度。仰光市民则扶老携幼,纷
纷躲到乡下去。华侨处境最惨,他们无处躲藏,只好将辛辛苦苦积攒的家业忍痛丢
弃,然后凄凄惶惶地向着遥远的中国老家作长途迁徙。昔日耀武扬威的英国军队撤
退时的情景也好不了多少,一位叫斯耐潘的英国记者在这期间经历过一番冒险之后,
于《泰晤士报》上撰文写道:
          ……到处都有黄种人(指日本军队)的洪水追赶着白种
      人和棕色皮肤的人群。日本士兵穿着质地粗劣的黄军服,他
      们的国旗上画着一个燃烧的太阳,很像印地安部落的图腾崇
      拜。日本人长得非常矮小,只有5英尺高,但他的步枪和刺
      刀却比欧洲人的足足长1英尺。这种形象尤其可笑,很容易
      让人联想起北欧童话中那些扛扫帚的小妖怪。……在公路上,
      日本人的军队正在行军,他们是去攻打仰光。前面仅有几辆
      小型坦克开路,坦克上搭满了突击队员;接着是炮车,还有
      骡马和驮牛,我看见一个军官骑在牛背上,不像去打仗,倒
      像去放牧。后来步兵队伍开过来,他们都骑自行车,天知道
      这些矮人从哪里弄来这么多自行车。他们有时几百人一队;有
      时三五人一排,有说有笑,好像是赶到仰光去看一场精彩的
      拳击比赛。……这是二个陌生的敌人,来自中世纪,英勇善
      战,斗志顽强,文明的白种人要遏止这些野蛮民族的扩张意
      志,就必须要用钢铁筑起牢固的堤坝来。然而,白种人的钢
      铁堤坝正在走向崩溃……         那些行军离不开汽车,打仗离不开坦克大炮,吃罐头食品,携带钢盔和防毒面
具,脚上穿着长筒皮靴的英国军队,被士气高涨的日本人像撵鸭子似地驱赶着逃命。
    3月8日,日本军队高唱军歌,浩浩荡荡开进缅甸首都仰光。
    4月,英军及其印度雇佣军队基本上被赶出了缅甸,只是由于指挥撤退有方和中
国入缅军队前来侧援救应,才避免了全军覆没的结局。英国参谋长委员会在分析缅
甸战事失败的原因时指出:“那里的英军和印度军队训练低劣、装备不足,指挥不
当。皇家空军软弱无力,情报机构几乎默默无闻。他们不懂如何打丛林战,只是死
守道路,于是,不是被裹挟在中间,就是被甩在后面。缅甸人则态度冷淡,时常充
满敌意。”
    缅甸沦陷后,日军又挥师西进,直扑印缅边境。印度,这颗英国女王王冠上的
明珠,此时是开放着的。仅仅由于交通线过于分散以及后勤补给不足,日本军队才
暂时不敢贸然前进。但此时已为英国远东驻军总司令的韦维尔上将,则大有唇亡齿
寒之感,他说:“印度为英国的东方防御枢纽,而远东则为印度的右翼,远东军事
形势之任何变更,尤以有关缅甸的变更,将直接影响到印度。”远在伦敦的丘吉尔
也一反过去不重视缅甸战事的常态,担心如果日军控制了缅甸而闯入印度和印度洋,
则“将造成我们在整个中东的崩溃”。正因为如此,丘吉尔一再要求印缅英军,要
坚决把日军遏止在缅甸,尤其不能让它越过英帕尔一科希马一线进入印度境内。
    遵照首相的指示,韦维尔试图建立起一支有生力量抵挡日军,然后再进行反攻,
然而,由于缺乏训练有素的部队和充足的装备,再加上保卫印度本身安全的任务,
他这一设想取得的进展有限。在从位于缅甸海岸的若开半岛发起的规模有限的反击
战中,英军的指挥官似乎重复了他们在以前所犯过的全部错误,被饭田祥二郎中将
的有力穿插所击败。1943年5月;士气低落的英印军队狼狈不堪地返回开始进攻的地
点,侥幸还能逃了回来。只有温盖特少将率领的一个旅,靠远距离空中补给,才在
伊洛瓦底江畔的杰沙地区取得过些许战果。
    负责指挥着开反攻的欧文将军很快被召回。他在4月中旬这样写道:“今年以来
开展的有限行动表明,英国军队训练不足,指挥不力,即使在我们自认占优势的人
数和装备方面也无法和日军较量。”蒙巴顿来东南亚赴任前曾在伦敦见到过欧文,
他仍然情绪低沉。他告诉蒙巴顿,英印军队的士气简直糟透了,士兵们认为日军是
不可战胜的。他说,“他看不出目前在前线的哪支部队能够阻止日军带有试探性质
的进军德里的威胁,更不要说挥师前进了。”印度驻军司令奥金莱克也几乎同样地
沮丧,称在目前的人力物力条件下,不要发动任何不成熟的反攻,而且什么事也做
不成。
    面对在北非和欧洲战线,英美军队及苏军已逐步转入反攻阶段,丘吉尔抱怨东
南亚战事拖了整个战争的后腿,批评在那里的英国将领们“看来一心在夸大困难,
要求得到更多的部队,建议继续拖延”。而实际上;驻在印度的6个师和进入缅北的
几支中国远征军部队,在人数上已略微超过了驻在缅甸的5至6个日军师团,盟军在
这一地区的飞机数量也比日军要多。他们在军事上频频失利的重要原因,在于精神
上不能战胜对手。30年后,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科斯特洛在其权威巨著《太平洋战
争》中评论道:“在缅甸,日本人完全不是按照西方人的军事教程作战。他们有自
己的习惯和作战原则。他们惯于偷袭,声东击西,分成几股到处渗透,从通常认为
最不可能的地方突然钻出来。日本士兵特别能吃苦,不畏惧死亡。……他们相信自
己一定会取得胜利,而英国人对胜利却仍然将信将疑。”
    好在随着整个欧亚战争形势的好转,信心正在建立。但这将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1943年10月2日;蒙巴顿乘“马可·波罗”号运输机从诺索尔特
机场启程,飞往东方上任。
    在宽大而简陋的机舱里,蒙巴顿“一想到我已经成为大英帝国重返亚洲发动反
攻的外在的和实在的象征,在飞越印度海岸的时候,不禁感到一阵激动”。除了印
度,给他规定的作战指挥权包括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暹罗湾、马来半岛和
苏门答腊。这些地方都是英国在战前的殖民地或传统势力范围。除了锡兰和缅甸境
内靠近铁邦山和若开的一片狭长区域以外,整个地区都被日军所控制。但是蒙巴顿
自信,他将执行对他的指示,把日本人赶出这一地区。
    10月6日;蒙巴顿抵达德里。他名义上的副手——东南亚战区盟军副总司令史迪
威中将,前来机场欢迎他。史迪威是美国派给蒋介石的参谋长,也是在华美军总司
令。此人以尖酸冷刻著称于美军,事实上他不愿听从任何人的命令,包括美国参谋
长联席会议的命令。不过,蒙巴顿与他首次见面倒是令人愉快的。蒙巴顿的魅力令
史迪威感到,“这个英国佬热情洋溢、真诚友善,也讨厌保守和顽固,似乎是个聪
明的家伙”。
    印度土邦主在德里的一处宫殿法里考特宫,被负责安置工作的人员辟为蒙巴顿
的下榻之处。蒙巴顿告诉他们:“最重要的是,我应当和我的16位有少将军衔以上
的军官们住在一起。”于是,他们把萨默维尔等几位海军将领安排在宫殿的一楼,
把法吉德及其几位空军高级军官安排在三楼,蒙巴顿跟他高级幕僚住在中间二楼。
    住下不久,蒙巴顿便开始感到摩根爵士曾要他躲避德里的忠告是对的。这里的
上流社会生活,还像战前那样充满了洋洋自得地欢乐气氛,好像亚洲根本没有发生
战争一样。最高统帅部内外熙熙攘攘,来访者不断。甚至经常有从市民管理机构来
找活干的失业清洁工、邮递员以及小商贩,光顾这本应是军事禁区的地方。可见,
安全工作非常糟糕,谈不到有什么保密观念。蒙巴顿说:“我开始工作后,一个身
高约为4英尺的印度少年(我怀疑他是伪装的日本密探)每天都来到我的办公室,向
我兜售香烟和巧克力。”随从参谋和警卫居然无法把他赶出去,最后,还是蒙巴顿
本人把他赶走。
    在这个最高军事机关内,还充满了懒散的气氛。在蒙巴顿开始工作的第一天,
一位参谋人员竟然满不在乎地走进他的办公室,说自己的一本侦探小说似乎前些天
忘在这个房间里了,询问蒙巴顿注意到了没有。同时,老手和新人之间的矛盾从一
开始就暴露了出来。研究东南亚问题的老手们认为最高统帅从伦敦带来的参谋们鲁
莽、傲慢和不稳重,而后者也在寻找对方懒惰和低效率的现象作为回敬。蒙巴顿按
照此前在联合作战总部的作法,把来自陆海空三个军种的参谋人员合在一起,组建
了联合参谋班子。这引起了当地各军种负责人的不快,并感到别扭,因为他们已习
惯于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