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向中国大学说不-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社会对“具有博士学位人才”的需求还体现在官场上、商场上。 《半月谈》杂志曾刊文揭露官员“博士大跃进”权学交易黑幕。

据该文披露,近年来,在中央提倡干部年轻化、知识化的背景下,很多地方在选拔干部时,已明确把博士学历作为一个优势条件。然而,这一原因本体现国家对知识和人才尊重的良好举措,却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走了形、变了味,“博士大跃进”之风愈演愈烈。

更有甚者,在这场由官员和高校担任主角的“二人转”中,官员以权力谋学位,教授以学历谋资源,“博士帽”变成了权力腐败和学术腐败同流合污的筹码。一些缺乏独立精神的高校将学位化为献媚的礼物,得到了项目、经费和资源,成为“博士帽”批发商;不少官员也凭借职权,将“博士顶戴”轻松加身,以图在今后的提拔升迁中,用“博士帽”换取到更高级别的“乌纱帽”。

有人分析官员攻博心态:一是在实际工作中确实感到还有知识欠缺,希望通过攻博开阔视野,提高对专业领域的研究水平;二是塑造个人形象,把高学历当做光鲜外衣包装自己;三是把攻博作为扩大社交范围,结识更多专家、官员和企业家的机会;四是想用博士学位把自己“武装”成拥有高学历的知识型干部,以此获得提拔晋升的优势条件。

一些国家部委领跑了“官员博士化”进程,有的部委博士比例已占到了总人数的一半左右。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高校集中的省份,省部级、司局级、县处级官员攻读博士几乎成为潮流。

是否拥有博士学位往往成为提升的先决条件和关键因素,直接导致一些

第一章 钱学森之问(6)


官员对博士学位趋之若鹜。由“学而优则仕”到“仕而优则学”,“官员博士化”渐成奇观。

全国政D委员、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曾经上交了一份“要遏制党政干部的文凭腐败”的提案。蔡继明认为:许多在校生十年寒窗才能拿到博士学位,但是一些党政干部凭借手中的权力,课也不上,稀里糊涂就混到了文凭,这很不公平。

蔡继明透露,已经获得学位和正在攻读研究生的党政干部,大多是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手中的职权,动用公款混取文凭。入学考试往往是瞒天过海,或者名义上报考统招生,实际上参加校外班单独考试;或者考试舞弊,甚至根本没有经过考试就取得了入学资格。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又投机取巧,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者由秘书代听课。在学期考试中,由秘书代考或者根本不考,反正总有办法得到高分。完成整个博士学业所必需的发表学术论文、接受答辩等诸多严格的程序,一些官员也有应对之策,论文可以找人写,答辩委员会的成员可以提前“做工作”。

凭借手中所掌握的各种资源,很多官员在博士考试中“脱颖而出”,一帆风顺摘得“博士帽”。

而且,博导与官员结成的“师生关系”成了一种“双赢合作”。有了这层“师生关系”,导师不仅可以顺利拿到很多科研项目,而且能借助官员的行政权力获得诸多社会资源。

有学者指出,“官员博士化”的迅速膨胀,不仅加剧了官员群体升迁道路上的彼此攀比,更加剧了权力腐败和学术腐败的媾和。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著名学者葛剑雄则指出:“ 博士大跃进 就是一种明显的官场学术腐败。”

一位网民撰文说:“咱们如今是论文大国,却多是自娱自乐逗家里人开心的玩意儿,在世界学术界终究只能沉默;另一个自豪的数据是中国已是博士最多的国家,可悲的是这其中相当多的博士只是机关里喝茶看报的角色,甚至一个村官的职位他们也会蜂拥而至;更有所谓专家学者以走秀、代言为主业。”

2009年初,广东省委一位领导在该省纪委的一次会上,曾针对这种现象批评某些干部,称现在有些干部学历越来越高,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弱。

由于社会需要的异化,不但官员争相读博士,企业老板也纷纷以交巨额学费跻身读博行列,为自己弄一顶博士帽,好以儒商形象游走于社会。

令人担忧的是,这些高官、老总级别的博士生进入高校以后,使得高校学风越发浮躁、功利,博士毕业生水平已远不如前。

?健指出,现在许多大学校长已经官员化,不再是教育家,且存在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不少商人都戴上了“教授”头衔,“这是可悲的”。

社会对高学历的畸形需求,使培养学术研究人才的博士教育背离了应有的轨道,批量生产的伪博士只能使中国的博士生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却不能使中国的科研实力得到提升。在痛定思痛后,一些高校为了捍卫博士学位的尊严和品质,已经开始对招收在职博士生提出了严格要求,包括引入匿名评审员制度、论文评审公示制度等。一些党政机关对干部文凭腐败现象已有所警觉,在公选干部时,对需要拥有博士学历的岗位,提出了必须是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要求。

在我国,目前博士教育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是提升学校的数据指标,以便“打造”研究型大学,从数据上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有学者指出,与美国大学普遍重视本科教育、以本科教育为核心不同,国内高校把申报硕士点、博士点作为学校上水平的标志性成果。在各高校的自我介绍材料中,一级学科博士点数、二级学科博士点数,必然是重点内容。有的高校为了获得博士点,高薪聘请外校教授,甚至把其他高校的整个学科引进来,还有的创设多栖教授、双聘教授等新的人事制度,壮大师资队伍力量,以利申请通过。

博士教育规模迅速扩大,而博士教育质量却急

第一章 钱学森之问(7)


剧下滑,博士严重贬值,已是不争的事实。

有人指出,对于国内博士教育来说,当前最须要解决的问题是,坚持学术价值,注重学术功能,实现学术价值的回归。因为博士作为学历教育的“塔尖”,其教育水平不仅反映一国最高教育水平和科研水平,也影响着一国知识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准。

2009年2月26日,武汉大学原因校长刘道玉在《南方周末》上发表《彻底整顿高等教育十意见书》。在《意见书》中,他历数目前高等教育的弊端并提出改进的意见。

他指出,本来研究生教育是为了培养少而精的理论型和研究型人才,以充实到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可是自1990年以来,研究生急剧膨胀,官员和老板也涌进了校园争戴博士帽。西方国家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淘ì率大约为30%,而我国基本上是零淘ì率,官员和老板考博是一路绿灯。为数不少的老板和官员,既不上课又不做实验或查阅文献,怎么能够达到博士水准的要求?有不少老板只有高中甚至初中学历,可见我国博士学位的含水量多么大!在职博士生已经异化和玷污了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他们用不菲的学费买博士帽,而大学以卖学位换取资源,是典型的权钱交易。

他建议,必须大力进行整顿。凡是没有参加统一的严格入学考试、没有全程上课和通过全部必修课程考试、没有写出具有创造性的论文、没有经过正规的论文答辩者,应一律取消已授予的博士或硕士学位。对严重造假者,应追究刑事责任。同时,除了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以外,一律不准再从社会上招收在职研究生。

同时,必须按照大学的功能定位,重新审查和规范学位授予点的资格。属于纯粹教学型的普通大学,不允许招收研究生;教学与研究型的大学,只能招收硕士研究生;只有少部分研究型的大学,才能招收一定数量的博士研究生,而且每位博士生导师每年只能招收一至两名研究生。

博士学位是为了培养少而精的理论型和研究型的人才,但是许多大学和攻读博士学位的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把它当做一种荣誉和身份,当做升官或求职的砝码。他建议严格整顿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要至少砍掉二分之一大学的博士授予资格,并且要保持长期的稳定,不允许普通大专乱升级,也绝不允许任何大学再搞所谓博士点零突破的攻坚战。

他指出,目前许多大学的独立学院名不副实,说它是二级学院,又不隶属于大学,说它是独立的,又受制于母体大学。说白了,它们的产生是利益均沾的结果,是不伦不类的怪胎。私人投资者想利用重点大学的牌子招揽学生赚钱,而大学靠出卖牌子换取“坐地分赃”的利益。由此他建议,大学必须与所谓“独立学院”脱离关系。

他指出,自21世纪初,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一些大学办起了跨地区的分校,有的甚至从东北办到了东南沿海。实际上,这些做法都是商业炒作行为,分校所在地,是à大旗作虎皮;分校举办者,是为了丰厚的利益,是变相的教育产业化。他建议停止大学办分校。

他指出,目前大学教师队伍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近亲繁殖。不少大学存在三代或四代同堂的情况,严重妨°了教师之间民主、平等讨论和争鸣学术问题的风气,窒息了创造精神;二是教授职称评定严重失范,致使不少教授名实不符。在上世纪50年代,大学中的教授多是博学强识的学者,无论是人文或是自然科学的教授,掌握多门外语,通晓诗词歌赋,有的甚至具有琴棋书?的专长。他们备受人们的尊重,成为学生们的楷模。可是,现在大多数教授,学历不全,知识面狭?,治学不严,人文素质低下,丧失了对学生的吸引力。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因有二:一是为数不少的人,只求表面上的学历、学位、头衔,不下真工夫做学问,落得了“名高实秕糠”的结果。二是大学之间相互攀比,看?的教授多、博导多,只追求数量,导致不少人滥竽充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