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科学家-第4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月之前参议院曾制定《临时约法》,规定人民之身体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试问军政执法处,你们所依据的是哪一部法律?再问大总统、黎宋卿、段芝泉,你们是凭什么身份做出此等裁决?难道你们二三人的签字命令,就可以随意枪杀民众么?如此目无法纪、草菅人命,形同破坏约法、推翻共和,实属罪大恶极。故而我等四十五人联名提出质问案,并弹劾副总统兼领鄂督黎宋卿君。敬请参议院审议!”

不待议长吴景濂说话,湖南参议员彭允彝就站起身义愤填膺地说道:“追求法治的共和元勋竟然在革命成功之后死于人治之手,天下还有比这更荒诞的么?如果我等参议员对此事坐视不理,那国家还要参议院何用?”

话音一落,黎元洪嫡系的参议员立马不干了,孙发绪反唇相讥道:“张春山为现役军人,所犯罪行也都是在担任军务司司长期间所为,事情关乎军事机密,而且他身边警卫皆携带有长短枪支,自然不方便由警察厅逮捕、审判厅审判。改由军政执法处逮捕,根据军法从事,完全合情合理。议长、诸位议员,请大家心平气和认真思量,不要受某些人挑拨,动摇国家根本!”

张伯烈目眦欲裂,戟指叱道:“你这是什么话!难道军法比国法还大?你口中所谓的军法,不过就是黎宋卿的一纸电文,算哪门子‘军法’?以副总统一纸电文而杀民国首义功臣,足可见民国虽然建立而人治犹在,共和虽然肇端而专制犹存!张春山,你毁家破产,力造共和,不成想民国居然如此黑暗,最终竟然死于乱命之下。你死不瞑目啊!”说完不禁嚎啕大哭起来。

见到张伯烈痛哭,和他关系好的赶紧上前劝慰,也有人对孙发绪痛加斥责,孙发绪的好友则帮忙助拳,结果现场一片混乱。

吴景濂前几个月刚竞选成功。对参议员来说还没有什么威信可言,此时只好拍着桌子大声说道:“诸位!诸位议员请冷静,我们现在正在讨论张春山一案,还请各位同仁保持克制、保持冷静,认真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责!”

闹了半天,参议院里才渐渐安静下来。四川参议员李肇甫这时候站起身发言道:“议长先生、诸位同仁。虽然民国成立以来,政府藐视参议院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很多次,但以此次最为恶劣。因为从此事可以看出,对人民的生杀予夺完全可以依据大总统、陆军部的命令,而不必依据法律;参议院及其制定的法律根本不能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所以依法严格追查张振武案主要当事人的责任非常必要。恳请参议院对质问并弹劾副总统的议案做出合理裁定!”

陕西参议员也表态道:“副总统与张春山之间颇有仇隙,此事人所共知。两位都是首义元勋。为国家、为民众计,本应互相包容;即便不能包容发生冲突,也应该按照法定程序来处理,毕竟国家、法律俱在,一府两院(大总统府、国务院、参议院)绝对会给出公平公正的裁决。谁知副总统却目无法纪,私自向大总统府发电,请求将张春山立即正法。大总统收到电文后。一则骇异于副总统在电文中给张春山罗织的罪名,二则顾及副总统颜面和南北统一大局,只好命军政执法处捕杀张春山,使得首义元勋饮恨九泉。

“此事关系到国家根本,追根溯源,首要责任在副总统一人。副总统以空空一电,毫无实据,便促令政府杀人,不仅违背共和政体、法治精神,也违背参议院制定的《临时约法》。罪无可绾。如果参议院不予以严惩,则将来副总统可以用电文杀天下人,包括在座你我。所以依法严格追究张振武案主要当事人的责任此举并非为张春山君一人,更是为天下民众、为民国前途起见!”

黎元洪代言人孙发绪马上反驳道:“纯粹一派胡言!张振武飞扬跋扈、吞蚀巨款、蓄谋叛乱、破坏共和等罪行皆查有实据,副总统为了国家安定才隐忍至今。之所以没有在湖北把他明正典刑。而是趁他北上电请大总统捕杀,是因为他在武昌招降纳叛,手下有乱党数千人。如果依法处置,必然会引发大规模叛乱,为祸鄂省不浅!

“副总统这一举措虽然不够周密,但也经过大总统、陆军部、参谋部、军政执法处等同意,而且事发突然,只好事急从权。从效果上看,此举不仅消弭祸乱于无形,而且是只诛首恶、不究胁从,可谓善之又善。某些人只盯住其中的瑕疵,信口雌黄,大肆攻击副总统,真不知是何等用心!”

广东参议院梁孝肃是同盟会中的激进派,闻言有些不耐:“既然如此,那就投票表决,看看大家是不是赞成黎宋卿!”

结果几乎不用猜。这一提案本身就得到共和党和新中国党45个参议员的联署,再加上同盟会和统一共和党的大力支持,绝对能达到《临时约法》中规定的“总员四分三以上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二以上”条件,把黎元洪这个副总统给罢免掉。

一听要“投票表决”,支持黎元洪的参议员顿时鼓噪起来。孙发绪大声宣称道:“如果现在表决,那我们马上退席!”——如果他们退席,出席人数就低于总数的四分之三,投票自然无效。

眼看孙发绪等参议员已经起身,议长吴景濂赶紧和稀泥道:“诸位!诸位议员请冷静!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我们在讨论张春山一事的议案时涉及到副总统,如果不听副总统的辩解就投票表决,岂不是也违背法定程序,有失公平公正?我看不如今天就讨论到这里,先把质问议案发给副总统,请他自辩。等收到复电之后,我们再讨论表决如何?”

“好!”“赞成!”孙发绪等人胡乱答道。

就这样,参议院虎头蛇尾地结束关于张振武案的首次会议。

第三六七章试问天下谁敌手

首次会议虽然草率结束,但参议院中一边倒的局面还是让黎元洪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机感。接到参议院发来的质问案后,他连发数封长电,详细胪列张振武的罪状,极力为自己辩解,企图扳回一点印象分。

但他知道,虽然现在参议院中乱如蜂衙,对自己大肆声讨,但主要着力点并不在此,问题关键还在袁世凯、孙中山、黄兴、孙元起等四五人。只要这几个人里有两到三个明确支持自己,那么自己的副总统之位就会稳如泰山。

可是这几个关键人物的态度如何呢?

先说袁世凯。

别看之前黎元洪帮着袁世凯化解内阁危机,现在袁世凯又帮黎元洪除掉心头大患,一副你侬我侬的亲密样子,其实不过是“明知不是伴,事急且相随”。现在双方合作结束,彼此之间山是山、水是水,再也没有半点牵扯。

而且袁世凯帮忙杀掉张振武,其中用意也不是那么单纯。此举不仅可以打击湖北革命党的势力,而且还离间了黎元洪与同盟会之间的关系,迫使黎元洪不得不向袁世凯靠拢,从而在南方革命党盘踞的地盘上打入一个楔子。而且在杀掉张振武之后,袁世凯马上贴出公告,将两人来往密电公开刊布出来,使黎元洪一下子陷入千夫所指的境地,严重损毁了副总统的名望,之前湖北拥护副总统的文武官员也出现意见分歧,甚至有群相解体的危险。

端的是一石三鸟的妙计!

现在袁世凯还指使陆军部电复黎元洪,让他把杀张振武的责任承担起来,自请处分。其中阴谋味道,黎元洪在千里之外的湖北武昌都能嗅见。由此可见。袁世凯是靠不住的。别说请他出面支持,如果他不落井下石,黎元洪就该烧高香了!

次说孙中山。

孙中山自从卸任临时大总统之后,一直在武昌、上海、福州、广州等地流窜,名义上是考察修建铁路事宜。其实是到处演讲,宣传自己的三民主义,顺便刷刷存在感。

黎元洪自忖和孙中山的关系还比较密切。四月份的时候他曾邀请孙中山来武昌视察,全程以高规格接待,确保孙中山一行吃好玩好,临行又有好礼相送;孙中山则极力肯定黎元洪的首义功劳。称赞他为“民国第一伟人”。双方各得其所,一时间宾主尽欢。而且孙中山是典型的没有关注会死星人,非常喜欢对国内政坛大事发表意见,本身还没有多少节操。这种人最适合拉拢!

听说最近孙中山准备邀请黎元洪、黄兴联袂北上,与袁世凯、孙元起就当前国家大政方针举行会晤。当下黎元洪派人卑辞厚币前去拜会孙中山,希望他能出面“主持公道”。

再说黄兴。

表面上看。黎元洪和黄兴是武昌首义时一起扛过枪、一起加过班、一起逃过难的亲密战友,而且黄兴为革命向来是谦让为怀、不计名利,应该属于黎元洪的统战目标。但黎元洪自己知道自家事,他跟黄兴的关系远没有传说中的那么融洽。

话说武昌首义成功之后,时任陆军暂编第二十一混成协协统的黎元洪被强推上湖北都督的宝座。最初黎元洪是非常不乐意,谁知坐上之后发觉都督可比原先的协统好了不止一点半点,顿时就不想动了。偏偏此时黄兴来到湖北助阵。

黄兴是谁?那是同盟会中能与孙中山较一日短长的革命领袖。他来了,还有黎元洪什么事儿?而且在前往湖北的途中,黄兴就跟同行诸人商量好了:“黎宋卿并未革命党人,我到武昌后,当取而代之,暂称两湖大都督。”尝到甜头的黎元洪自然不肯让出都督宝座,而且湖北地域观念较重、与同盟会不大对付的文学会和共进会头脑也不愿意外人居上,于是就谋划了一出“登台拜将”的闹剧。

史书所载的登台拜将,是刘邦为了提高韩信威望而搞出的仪式。然而黄兴威望卓著,远在黎元洪之上。何须通过“登台拜将”来提高?其中玩这一出的真实目的,就是把黎元洪比作刘邦,将黄兴比作韩信,明确两人的上下级关系。黄兴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不过为了革命大局。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认了是认了,但不代表他心中没有怨言。等湖北局势稍微,孙中山抵达上海准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