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科学家-第3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量没有充分集结和有效整合之前就投入战场,导致出现与第一波次进攻相同的结果。这种添油战术确实是兵家大忌。但对此次入川来说,添油战术却不失为一条绝妙好计!”

“哦?”

赵景行分析道:“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中说过,‘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足见入川道路狭窄险峻、迂回曲折。由于这种地形限制,即便我们有千军万马,也不能一次性展开。现在四川一片混战,如果我们大军压境,乱党在恐惧之下可能会抱成一团,事先占据入川的重要关隘,我们只能被迫使用‘添油战术’,将大部队分解成小单位,逐一投入战场,确实会造成重大损失。但如果我们在西进过程中就使用‘添油战术’,每次只有三五百人,示敌以弱,乱党就会麻痹大意,对我们放松警惕。只要我们这些人占据入川隘口,便可以把各小队集结起来猛扑成都平原,大事可成!”

孙元起仔细想想,觉得赵景行说的也在理,便点点头:“那你们就辛苦一下?”

赵景行“啪”敬了个军礼:“是!我四十四混成协将派先期抵达洛阳的第87标第1营、马兵第44营,在副协统蒋志清带领下先期西进,请大人下令!”

孙元起道:“那好,我现在就用学务大臣、暂署四川总督的名义给你们写份路条。”

片刻之后,赵景行、杨度拿着盖有关防大印尚未干透的路条走出书房,两人相对会心一笑。杨度低声问道:“行止,此次西进你们能派多少人?”

赵景行回答道:“既然大人命我们派两个营,我们自然要凛遵命令派足两个营。一个步兵营满编是550人,一个骑兵营满编是220人,再加上随军前进的协部130人,总计900人。”

杨度摇摇扇子:“先头部队小一千人,应该足以吓西安城那帮哥老会了!那打算什么时候出发?”

赵景行面容一整:“军情紧急,哪容片刻耽搁?虎公,赵某失陪了!”说罢大步向院外走去。

三个小时后,马兵第44营的先头部队出洛阳城,向潼关方向打马飞驰。

第二六六章并蒂芙蓉本自双(上)

随后的一个星期里,第四十四混成协近2000名士兵分成三批,像浪潮似的一波一波涌进陕西,直逼西安。突如其来的军队如同一贴清心败火的清凉散,让蠢蠢欲动的哥老会、同盟会迅速冷静下来。毫无疑问,在第四十四混成协士兵没离开西安之前,仓促举行起义是非常不明智的。

陕西因为杨度、赵景行等人的故意泼冷水,所以革命之火没烧起来。但其他省份就没这么幸运了。

1911年10月22日上午,同盟会会员焦达峰、陈作新率领长沙新军相应武昌起义,占领军械局,围攻巡抚衙门,杀死巡防营统领黄忠浩,巡抚余格诚则带着家眷和大印逃之夭夭。湖南宣布光复,24岁的焦达峰出任中华民国湖南军政府都督。

湖南是武昌首义后第一个起来响应的省份,距离武昌首义只有12天。究其原因,在于近代湖南风气开化,民心思变。像黄兴、宋教仁、陈天华,都是湖南人。在1905、1906年同盟会早期会员名册中,湖南籍会员占16%,仅次于广东,位居第二。而且湖南、湖北革命党之间关系也特别密切,打断骨头连着筋,所以湖北一举事,湖南也乘势而起。

湖北、湖南的相继成功,刺激了各地年青热血的革命党。

10月23日夜,驻江西九江的新军第二十七混成协第五十三标标统马毓宝率部起义,攻占道、府衙门,以及湖口、马当要塞,成立中华民国驻浔军政分府,自任总督。九江光复。

10月25日,湖南岳州新军起义,岳州光复。同日,清廷新任广州将军凤山由上海抵达广东赴任,被革命党人李沛基用炸弹炸死。

10月27日,云南腾越同盟会会员张文光联络新军、防营起义,总兵自杀,官吏逃散。随后,张文光被推为滇西都督。

……

眼看革命已成燎原之势,湖北军政府上上下下是且喜且忧。喜的是革命胜利在望,自己作为首义功臣、开国元勋,以后必然飞黄腾达。忧的是自己很有可能死在胜利到来的前一秒,而且这种概率非常大。湖北是首先倡乱之地,清廷对它恨之入骨;湖北又是南下的重要通道,屏蔽着湖南、江西等南方省份,清廷要想平叛,首先就应该踏平位于武昌的湖北军政府。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袁世凯出山之后,立即调兵遣将,命令北洋军迅速南下。北洋军将校看到袁世凯出山,也一改之前的拖沓懒散,像上足发条似的向武汉方向狂奔,很快在距离汉口百余里外的孝感、黄陂完成集结。

10月27日拂晓,北洋军主力完成战前准备,在祁家湾、滠口一带对革命军展开猛烈攻击。萨镇冰率领海军舰艇也开到刘家庙附近,对革命军阵地进行猛烈的炮火覆盖,顷刻间阵地上硝烟弥漫,弹片横飞。

俗话说:“新兵怕大炮,老兵怕机枪。”革命军多半是新兵,根本不知道构筑防御工事,一听到炮声,顿时吓得从战壕里跳出来,像没头苍蝇一样在阵地上乱跑,结果不是被对面的机枪扫倒,就是被下一发炮弹撕成碎片,残肢断臂如同天女散花似的抛洒在阵地每个角落,刺激更多的新兵从战壕里惊恐地跳出来。被炸得松软的红土因为浸染鲜血而变成褐色,牺牲的士兵脸色变得惨白,早已失去青春的光彩,眼睛空洞洞地盯着被硝烟战火污染的天空。

不过十多分钟,被打懵了的革命军就有人从战壕里涌出来向后方撤退,大家有样学样,最后演变成乱哄哄的溃败。北洋军乘胜追击,一直推进到汉口市区附近。从刘家庙到汉口市区,一路上横七竖八摆满了革命军士兵的尸体,总数至少在2000具以上。

当晚,汉口军政府下令将刘家庙指挥官张景良枪决,另外委派姜明经为临时总指挥。姜明经刚到任不久就接到消息:冯国璋率北洋精锐已经抵达汉口郊外,准备次日凌晨三点水路并进,攻占汉口。姜明经顿时手脚发麻,不知所措,对身边人说道:“大势去矣!我也不愿担任这个总指挥了,大家各自逃命吧!”在午夜时分,他借口侦查地形、巡视岗哨,居然真的溜之大吉。

总指挥都逃跑了,这战还怎么打?得知消息,士兵也纷纷逃散。

不得已,军政府又任命谢元恺临时代理步兵指挥官,蔡德懋担任炮兵指挥官。谢元恺原来是第八镇步兵第十五协第30标第3营左队队官,蔡德懋则是第八镇炮8标2营的队官,都是类似于后来连长,还算有些本领。当然,也仅仅是有些本领而已。在28日的战斗中,两人双双阵亡,军中无主,总指挥一职只好再次易人。

就在前线局势迅速趋于恶化的时刻,黄兴带着宋教仁、冯自由等人从上海赶到武汉。黄兴大到来,受到武汉军民热烈欢迎。武昌军政府派人高举“黄兴到”的号旗,遍示武汉三镇,人民无不欢欣鼓舞。

黎元洪与黎元洪会晤之后,主动表示愿意过江督战。黎元洪正因为总指挥一职无人而烦恼,闻言大喜,当即命人制作了两面一丈二尺长的“黄”字大旗,挑选各机关、各部队的老兵以及自告奋勇的学生上千人,随同黄兴过江,队伍前面专门有人扛着一面大旗,目的是要人知道黄兴已到汉口督战;至于另一面,则插在黄兴的指挥部门口,借以振奋军心。——要是武汉军民知道黄兴的绰号是“无役不败”的“百败将军”,不知道这军心还能振奋的起来不?

综观黄兴一生戎马生涯,几乎从无胜绩,一方面是因为他时乖命蹇,几乎每次和人干仗的时候,自己军队都是兵不强、马不壮、武器不精、粮草不济,对手却是风头正劲;另一方面则是他属于投笔从戎者,从未进过正规军事院校,所以军事素养也不高。

反观此时的北洋军,装备精良,训练完善,在袁世凯、冯国璋等沙场老将的指挥下,挟战胜之威滚滚而来,又岂是黄兴这个秀才所能抵挡的?所以,败局几乎早已注定,关键只在于黄兴能撑多少天。

就在武汉战事正酣的时候,孙元起、杨度一行在第87标第3营护送下抵达了西安。陕甘总督长庚、护理陕西巡抚钱能训、西安将军文瑞等人看到孙元起抵达,好像见到了亲人,两眼饱含热泪,颤抖着声音说道:“孙大人,您可终于来了!”

他们的激动可不是作假。陕西虽是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由于地瘠民贫,根本没有能力编练出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来控制全省的局面。而陕西又和现在闹得纷纷扰扰的四川、湖北都接壤,偏偏前不久被全省大小官员视为主心骨的第三十九混成协又被调离陕西,他们能不恐慌么?

武昌起义后,全省为之一震,革命党更是蠢蠢欲动。官府侦骑四出,已经从各个渠道知道一点同盟会、哥老会最近要闹事的消息,但手中无兵可用,除了把剩余的新军全部调离西安外,只能坐困愁城。孙元起麾下第四十四混成协的入陕,局面顿时扭转。这如何不让陕西大小官员心花怒放?

杨度在一旁满脸含笑,肚里却暗暗腹诽:等过了十天再见孙大人的时候,不知你们还能不能笑得出来?

等众人寒暄已毕,蒋作宾朝陕西大小官员敬了一个军礼:“诸位大人,下官蒋作宾,字雨岩,任第四十四混成协第87标第3营管带,现负责大人的安全保卫工作。大人身负海内众望,前往四川平叛,安危非同小可。上次大人在东北遇刺,已是前车之鉴。为了提防四川乱党狗急跳墙,我等想在大人驻留西安期间暂时负责部分城防任务,不知诸位大人意下如何?”

陕西大小官员早就对本土的新兵大有戒备,恨不得孙元起能带领手下几千兵马一直留在西安,保护他们的身家性命。如今见蒋作宾提出这个要求,好比瞌睡遇到了枕头,立马满口答应,唯恐蒋作宾反悔:“好、好、好,在孙大人驻留西安期间,整个西安的城防都归你们!来人,带这位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