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科学家-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觉无法向天皇交待,临时从后面换了一今曰本学生作第三名,想想前四名曰本人不过半也尴尬,又增加了一今曰本学生作第四名,于是张孝谁得了第五。

增加的两今曰本人是谁呢?一个名叫荒木贞夫,后来的曰本陆军大将,陆相,甲级战犯:一个名叫真崎甚三郎,后来的台湾总督,陆军大将,二二圌六事变的幕后黑手。

此外,这一期里面的曰本毕业生还包括如下名字:小矶国昭,本庄繁,松井石根,阿部信行……堪称曰本陆军的一代精英,皆惨败于蒋百里、蔡镖之手。

从此以后,曰本陆军士官学校规定中国留学生必须与曰本学生分开授课,以免同样场面重演。

以上传闻,当然是以讹传讹了。实际情形是,蒋百里1904年入学,应该是17期:而蔡锷是1904年毕业回国,应该期,两个)人并不是同一期!而且陆士优等生的赏赐品一开始是望远镜,后来换成了银表,没说有赐刀!事实上,只有陆军大学前六名毕业生才有天皇赐刀,号称“军刀组”……而陆大报考资格,需要陆士前20%的成绩,在部队两年以上经历,未满3。岁的中、大尉军官。中国人不可能在曰本军队服役2年以上,最多只能是旁听或访问,所以中国没有哪个真是曰本陆军大学毕业的。

再者,荒木贞夫、真崎甚三郎、本庄繁、松井石根、阿部信行是陆士第九期,小矾国昭则是陆士第十二期的,根本不可能是蒋百里的同学。真正和蒋百里同窗的日军著名将领,有东条英机大将、后宫淳大将、前田利为大将、饭田贞固中将、莜冢义男中将、铃木重康中将、岩松义雄中将等人。

“而且””内田康哉顿了顿,“恐怕贵校推荐的学生,还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吧?”。

孙元起闻言点点头:像赵景行这种参加学校里面的军训,确实算不上是正规。

内田康哉道:“这样的话,不如暂时先进入东京振武学校,那是一所曰本陆军参谋本部所属、专为中国陆军留学生开办的预科军事学校。等毕业后,先下部队见习,然后再正式到曰本陆军士官学校里学习。您看如何?”。

东京振武学校创办于1900年,原名成城学校,1903年改名振武学校,开办到1914年。该校毕业生人才济济,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重要影响。蒋介石1910年冬天从振武学校毕业,见习期间分配到北海道新偶县高田镇的13野炮联队,主要工作是:喂马。

曰本公使的话非常符合实际,由不得孙元起不答应。

见孙元起面色和缓,内田又说道:“敞人已经和陆军参谋本部商议好了,在与贵校合作期间,将每年特许4人进入振武学校,成绩合格者直接保送陆军士官学校学习。”。

两下接着商定了一些细节问题,内田康哉才起身告辞离去。

孙元起先前没有得到肯定答案,就没有把这事儿告诉赵景行,如今已有了眉目,便让人把他唤来。过了一会儿,浑身泥土、满脸汗水的赵景行推门而入,朗声问道:“先生,您找我?”。

看他浑身脏兮兮的,孙元起不禁皱起眉头:“你这是干嘛去了?怎么弄成这样!”。



“嘿嘿,和那帮保安比赛匍匐前进来着。”。赵景行傻笑着挠挠头,旋即嘱咐道:“先生,你可别告诉我爹啊!他要知道,又得抽我了。”。

随着学校招生规模扩大,校内贵重物品增多,保密和巡守的需求日益迫切,这两年保安队伍也在不停地扩编。今时今日,保安数量已经近百人。平日里,当班的自然四处站岗巡逻,不当班的经常会在学校新辟的小操场上‘练,估计这赵景行是凑热闹去了。只是这三伏大热天的,他就不怕中暑么?

“还想带保安?”。孙元起若作无意的问道“想!”。赵景行应声答道,随即眼睛一亮,“先生,你答应我带保安啦?…”

孙元起摇摇头:“还不行!”。

“为什么不行?”。景行前时见孙元起松口姐姐的婚事,现在又问及自己的梦想,还以为能好梦成真呢,谁想答案依旧,不觉前行几步,凑到孙元起面前,“带保安不是要会《孙子兵法》么?我会,不信我背给您听:《始计第一》。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

孙元起听着琅琅书声,便抬起头打量着眼前的少年:一米七圌五的个头,皮肤被太阳晒得小麦色,嘴唇上已经有了一抹柔软的胡须,只有眼睛还和七年前一样,黑亮黑亮的。

见孙元起打量着自己,少年以为自己脸上有灰土,急忙伸手胡乱抹了几把。

“不用背了。”。孙元起扬手止住了他的背诵。

“……”赵景行不知孙元起是什么意思,应声停了下来。半晌见孙元起有没什么吩咐,急忙又道:“先生,您说的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我也有在看,只是、只是没有中译本,只能看德文版,我不太懂德语,如今才看了一半……不过,我一定会尽快看完的!真的,先生!”。

“行之””孙元起唤了一声赵景行的字,“我们认识快七年了吧?”。

“嗯!”。赵景行点点头,“二十四年冬天,我们全家在大栅栏那儿第一次见着您和终老爷子的。现在是三十一年初秋,马上就七年了!”。

“时间真快,一转眼,七年过去了。”。孙元起啃叹道,“老终过世都五年了!”。

赵景行道:“是啊,终老爷子是二十六年夏天没了的,到现在五年了!”。

“当年的小孩,现在都已经长成了大人。那我再问你一遍,你是真的想带保安么?”。孙元起正色问道。

赵景行立马站直身子,挺起胸膛,大声答道:“是!…”

“那好,你最近准备一下,可能要到曰本留学,读军校。”

内田康哉答应的是四个名额,给了赵景行一个,还剩下三个,自然不能浪费。趁着学校开学,孙元起在校内贴出一个通知:“近日学校与曰本政圌府达成协议,将在本校中学、高等学堂学生中,选派数名学生进入东京振武学校公费学习,毕业后成绩优良者保送曰本陆军士官学校。望有志学习军事者踊跃报名。报名条件:一、品学兼优:二、身体健康:三、十f周岁以上男子:四、……”

为什么在中学里选拔,孙元起是有自己的考虑:首先,在本校中学、高等学堂就读的学生未必都想读大学、搞研究,既然现在多出一条路来,自然要让他们自己抉择。

其次,大学生都是从全国各地辛苦招录来的,如果他们改行学军事,不免是对学校前期努力的否定。至生,根本还没有的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自然不能让他们过早地选择人生道路。

学校里面中学、高等学堂学生加起来,大约在七十人左右,听到这个消息报名的倒有三四十人。这个踊跃的场景不免让孙元起感慨良久:中华尚武之风复兴矣!

经过报名资格、文化考试、体能等几轮筛选,在九月中旬终于了圈定赵景行以外的三人名单。当孙元起拿到名单时,便觉得名字有此怪异,起先还以为自己看错了,急忙用手揉了揉眼睛。待确定自己没看错后,顿时以手扶额,呻圌吟道:哦,买糕的!请您告诉我这些都是巧合吧!

第一一九章同学少年多不贱

一一九、同学少年多不贱

前面几轮考试、筛选,都是请罗振玉、张元济两位副校长帮忙主持的,孙元起因为安顿各国络绎到来的留学生,很少参与其中。今天这是第一次接触名单。

“蒋志清。”

这是名单上的第一个人。孙元起表示从来没听过这个名字,所以反应倒也平平。

“程潜。”

这是名单上的第二个人。恍恍惚惚中,孙元起貌似以前听过这个名字,是电影《开国大典》里面出现过?还是《渡江战役》里面有?名字虽然不像孙中山、袁世凯一样如雷贯耳,可是能让自己听说过的,那都是民国时期不得了的大人物“阎锡山”

这是名单上的第三个人。孙元起看到这个名字时,已经惊呆了:这个人不是后来的山西王么?不对,不对这绝对是个巧合。学校从来没在山西招生过,那个老西儿怎么会出现在自己学校呢?呵呵,所谓“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一定是自己想多了把名单放在桌边,想利用编译教材冷静一会儿。还没写几个字,忽然又想到:万一就是历史上的那个阎老西,自己不是硬生生地改变了历史么?

又连忙拿过名单仔细端详,似乎这“阎锡山”三个字和后世的阎老西都是一样的。是巧合呢?还是就同一个人?

实践出真知。一念既生,连忙让人把赵景行和名单上的三人请到校长室里,希望就此发现一些端倪。

半个时辰之后个伙子陆续来到办公室。学生们虽然大致猜到可能是留学日本的事儿,可校长找自己要说些什么却揣摩不透,只能坐在椅子上,心中暗暗思量。

见人都到了,孙元起站起身给他们沏上热茶,同时暗暗审视这四个学生。赵景行平日看得多了,这回只是陪绑,自然不用在意。单看那三位,个个都有强大的气场,出类拔萃的人物果然不同凡响。

可是孙元起听过程潜和阎锡山的名讳,至于长相却是分不清;反倒其中最年轻的那个伙子看着颇为面熟,好像以前在哪里经常见过。

见孙元起端过茶杯人连忙起身接住。借着这个由头,孙元起说道:“大家既然到了这里,自然知道我就是谁,我就不用自我介绍了。虽然我是你们的校长,可你们四人之中,除了这位赵景行,其他三人却是不认识的。恐怕你们四人之间,也互相不太熟悉吧?不如这样,你们各自自我介绍一下,好么?”

靠近孙元起最近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伙子,长相本来倒也平常,不过因为那对充满英武味道的眉毛,整张脸都显得生动起来。见孙元起先看向自己,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