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羊肉的膻香跟迷迭香的特殊清香,出奇的绝配,仿佛再肥美的羊肉有了迷迭香叫人头脑清醒的平衡,怎样吃也不怕胖。英文称为rosemary的迷迭香,意即圣母玛丽亚的玫瑰,十分富有宗教的神圣味道——当然我们的教派的圣经大抵是一本食谱。
源出地中海沿岸地区的迷迭香,拉丁原名就是“海之露水”的意思。原作药用植物的迷迭香,提神健脑帮助增强记忆力,在法国南部及意大利的家常食谱中,处处见得到迷迭香的踪影,烤肉炖肉连枝应用不在话下,叶片切成做成各种酱汁配鱼配家禽也绝妙。浸泡在橄榄油中自制迷迭香油作凉拌或跟面条配搭都很好,也有作甜点用的牛奶,先来撒点迷迭香叶提提味。
谁可以告诉我,“迷迭香”这个绝美的中文名字,是谁人翻译的好主意?
m
忽然上海
小。说。t。xt。天。堂
…
忽然上海
…
忽然上海——鲜虾葱油开洋拌面
身边的一群人早已在这十年八年进进出出成为上海通之际,我才第一回到上海。
上海是什么?
是外祖父母当年旅居上海的叱咤和风流?是母亲儿时在法租界西门路吕班路口山东会馆齐鲁小学上课的点滴回忆?是老佣人口中上海沦陷的逃难惊惶岁月?还是香港尖沙咀那几间早已迁拆的老牌上海馆子里有坚持也有变调的上海口味?是咸肉百页的浓淡互渗?是酱炒鳝糊的甜和稠?是蟹粉小笼包的油和烫?又或者是简单便宜得有如葱油开洋拌面?
老实说,小时候跟着家里大人上上海馆子,一定不会点葱油开洋拌面,因为碗中几乎没有看得见的料,不像排骨面、嫩(又鸟)煨面、三鲜凉面……直至很晚也记不起何时何地,吃到小小一碗很油很香的热腾腾的葱油开洋拌面,面条雪雪入口依然细致地知道拌料里有蒜末有香醋有麻油有炸得酥透的称作“开洋”的虾米,当然还有焦焦甘甘的葱。
第一回正式到上海当然仔细用味觉求证,吃过大小馆子不下十碗八碗口味些微差异的葱油开洋拌面,当然也每次确定最简单的这一碗面最考工夫最看得出主事者用不用心。
至于偷师学艺回家后自行变调的这一碗加了鲜虾的拌面,是用来讨好身边那一群始终嘴刁的上海帮——与我同龄的这些南来第二代,还是海派得很,聚在一起的时候还是会说我一句也听不懂的上海话。要沟通?得诱之以色香味。
.xiAoshUotxt。cOm
半饱后记
小。说。t。xt。天。堂
…
后记
…
后记——继续吃
有登堂入室的《回家真好》,有一屋杂物的《设计私生活》。
其实这许多年来,我一直最想写一本跟饿跟饱跟食物有关的书。
说起来,“半饱”这个名字来自五六年前的一次嬉戏。还记得那个晚上知己三两在做梦,要为理想中自己的一家餐厅取一个名字,爱高兴热闹的她马上就想到“仓库”这个名字,我想了一想,为自家餐厅取名“半饱”。
当然,做一本书看来比做一家餐厅相对简单得多,但这接近半年的筹划、设计、写作、下厨、拍摄,后期制作过程,却是一次异常丰富的宝贵经验。当中还碰上那犹有余悸的sars事件,半被迫乖乖在家的日子,照样忙碌之余叫人再三反思何谓理想生活品质的追求,叫我更珍惜能够相互关心扶持的家人朋友,更凸显了家作为最后阵地的重要。
如果此刻你问我家里哪个角落最重要,不用问,肯定是厨房!哪些物件最重要?肯定是我的杯盆碗碟、锅子、烤箱、菜刀、砧板、食物材料……说到家里最重要的人,当然就是餐桌旁围围坐的他们——负责摄影的情钟番茄炒蛋的小包,负责设计制作的嗜爱甜点的阿德,稳定大局的不吃肥肉的m,指点方向的偶尔喝醉的h,当然还有是比我更馋嘴的妈妈和弟弟,怎样吃也不怎样胖的爸爸,好久不见看来要减肥的妹妹……
在此更怀念作为我餐桌启蒙的外祖父外祖母,以及至亲至爱的掌厨的老佣人,那真的是个好饱好饱的童年。
应霁二○○三年八月
。;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