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亿元,但1981年,总投注额只有1。3 亿元,然后逐年下降,1982年不到1 亿元,1983年跌到6000万元,1984年更跌到了
4400万元,使得赛马车公司连年严重亏损。
叶汉实在不甘心,他不能让旧冤家看自己的笑话,于是不断追加投资,想尽招数。1984年8 月,澳门马会车成立4
周年之际,叶汉专程从泰国请来四面佛铜像,供奉于马场,希望藉此吸引游客,带旺赛事。这也可说是黔驴技穷了。
即使求助佛祖,赌客也未见增多,马车会照旧亏本。面对叶汉这种惨淡经营的境况,有些好心的旧友开始责备他,
讲他不该赌气退出“娱乐公司”,不该出卖股权,并说霍英东、郑裕彤等人眼下如何大把大把赚钱。
这些话不啻于朝叶汉的伤口上抹盐粉。叶汉说:“何鸿燊向来只把我当个摆设,我看不过眼。我为什么不干了?第
一,我不是为了钱;第二,是免得时时摩擦。不如让他发啦!真的,如果不是何鸿燊争权,我不会走,也不会退股不捞!”
1986年,叶汉和何鸿燊之间又大闹了一场,由于事头是何鸿燊惹出来的,结果难辞其咎,只好赔钱息事。
这年,春风得意的何鸿燊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 )电视采访。谈到开赌场,自然谈到叶汉。在谈到叶汉为何退出
“娱乐公司”时,何鸿燊说叶汉不肯引进新技术和外国的赌博方式,故而退休,并出售其赌场股权。其间还历数了叶汉
诸多不是。
这个采访节目播出之后,在一些关注赌业的人士中间,产生了较大反响。叶汉在英国的一位朋友看到这个节目,特
意复制下来,拿给叶汉看。
叶汉不看则已,一看怒火冲天,他对着电视中的何鸿燊破口大骂。骂完之后,叶汉逢人便替自己辩护:“他老母!
以为在伦敦讲没人知道,以为我不懂英文,就讲我的闲话,说我是乡下仔一名。其实赌场一开张,我们就穿制服、打领
带,年年旧历年请客,一定留张台给澳督赌第一铺百家乐,伙计个个穿礼服,在旁边侍候澳督,这些都有照片为证!”
BBC 的电视节目中,何鸿燊说为了开赌场,亲自6 次跑往里斯本疏通关系。叶汉听了哈哈大笑,说何鸿燊全是“车
大炮”、“讲大话”。
此外,有一位BBC 记者还写了一本书,书中说世界上最会赚钱的有6 个人,何鸿燊是其中之一,里面有段话提到叶
汉,说叶汉在“娱乐公司”时,把赌场搞得一塌糊涂,又不肯引进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方式,他手下的荷官对客人毫无礼
貌,时常抢客人的茶钱。这些说法与何鸿燊同出一辙。
因此,看过这本书后,叶汉坐不住了,愤然道:“放屁!澳门赌场所有新的东西,包括轮盘、21点,买喷射船……
都由我搞出来,何鸿燊不熟行,怎么会由他搞?我人都走开了,还继续诬蔑我,是什么意思?”
叶汉认为何鸿燊在电视里的讲话毫无根据,是存心诽谤他,毁坏他的声誉,于是不依不饶,马上找来律师,准备控
告何鸿燊。
据叶汉称,这一次何鸿燊也吓坏了,他托何添和邓肇坚爵士来向他讲情,说何鸿燊知错认错,承认出言有失,情愿
赔偿50万元律师费,以化解此事。
叶汉说:“何添和邓肇坚都是老朋友,他们来为何鸿燊求情,讲了几个钟头,我想,老友出面,事情就算了,我只
要他给50万律师费和一封道歉信,其他就不要了。”
至于何鸿燊是否亲笔写道歉信给叶汉,无法在何鸿燊处得到印证,但叶汉一口咬定:“写了,因为他知道自己讲错
话。”
如果叶汉所说属实,那么,叶汉算得是不大不小地出了一口气。
但是,痛快、过瘾,对这时的叶汉而言,只是一瞬之间的感觉,他的赛马车公司已经令他焦头烂额了。
营业情况以每年亏损1 亿元的数字发展。按照叶汉与澳门政府所签的专营合约,假如电脑记录的总下注额每年少于
1。5 亿葡币,则免缴博彩税。自马车会开业以来,每年总投注额从来没有超过1。5 亿,所以叶汉也就从没有向政府缴过
税。
直到1988年1 月30日举行最后一场赛马车,叶汉总共亏蚀10亿元。
亏蚀的客观原因,就当时的条件来说,可能是由于赛马车场地理位置不佳,开设在凼仔岛,离澳门闹市区较远,前
来澳门的一般赌客懒得光顾;其次,港澳人士以为赛马车的比赛节奏太慢,来得不够刺激;另外,还受到香港每周两次
赛马的影响,许多香港赌客感到顾此失彼,于是干脆放弃到澳门赛马车场下注。
在这种困境之下,叶汉决定正式退出马车会,并将马车会卖盘。
叶汉承认自己搞赛马车是失败的,他的性格就是承认失败,毫不掩饰,要输也输得起,而且输得洒脱。他是这样解
释自己的失败的:“我见北欧赛马场免费送饮都无人光顾,以为不行,后来才知道,原来北欧整天下雪,跑马整天失蹄,
便无人赌马;赛马车就不会失蹄,所以在北欧大受欢迎。但澳门同北欧完全不同环境,赛马车引不起人们兴趣,这就失
败了!”
1988年,在中间人的斡旋下,叶汉把赛马车会股份卖给台湾财团——朕伟集团,售价4。4 亿元,叶汉保留其中的500
万股权益。
接手叶汉的赛马车会的人,是台湾朕伟财团的曾晓村。
连在赌海浮沉了数十年的叶汉都只好放弃的赛马车公司,朕伟财团竟敢于接手,那么,朕伟财团有何背景,而曾晓
村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下面作一个简单的交待。
台湾朕伟财团是一家“地下”投资公司,与另外两家“地下”投资财团“鸿源”、“龙祥”并称台湾“三大公司”,
其性质类似于一些地下银行、基金组织和信托公司,即筹集、管理和利用社会各界股东的资金,用于其他方面的投资。
但是,对于地下投资公司,台湾当局采取的是取缔政策。当时,“三大公司”之一的“鸿源”正被政府查封,其负责人
沈长声也被政府扣押。所以,朕伟财团在台湾是一家非法黑道组织。
当朕伟公司来澳门投资并接手叶汉的赛马车公司时,其公司大本营正被台湾法院起诉。台湾方面称,朕伟公司已腹
背受敌,前往澳门投资,无异于孤注一掷,最终只会把“朕伟”推向更危险的境地。
接手澳门赛马车会后,“朕伟”把它改为赛马会。1989年1 月,“朕伟”成立“澳门赛马有限公司”,首期投资为
7 亿元,曾晓村出任主席。后又把投资额追加到10亿元。此后,马会扩建工程顺利展开,1989年3 月完成填海,5 月建
成跑道,随后聘请了练马师、骑师,并正式申请参加国际赛马组织。1989年4 月,曾晓村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称:赛马
会董事会投资已达20亿,其一切赛事将遵照国际惯例进行,全年赛事最少有660 场,还透露,该马会已在香港、台湾等
地分别成立了马会会员会所,并准备用卫星转播澳门赛马实况。1989年6 月20日,曾晓村又向新闻界宣称,马会已增资
到30亿元,此外,澳督文礼治(第126 任澳督,1987年8 月9 日到任)也已接受邀请,出任澳门马会的名誉会长。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曾晓村一跃而成为澳门的大红人,几乎与何鸿燊平起平坐。
曾晓村曾一度邀请何鸿燊注资马会,参加马会董事局,但何鸿燊要求获得控股权,曾晓村又不同意,于是两人展开
了明争暗斗。
曾晓村邀请何鸿燊入股是有其目的的,因为他经营马会有一个策略,就是重点吸引香港和台湾的赌客,方法是向港、
台地区现场转播澳门赛马实况,让两地赌客通过长途电话下注。这里便有求于电视台,而澳门的电视台,除了澳门政府
之外,何鸿燊是最大的股东,持有澳门电视台16% 的股权。
尽管何鸿燊没有同意投资马会,但曾晓村依然需要求助于澳门电视台。经过双方或明或暗的磋商,澳门电视台提出
了苛刻的条件,要求每场赛事收6 万元,一年共举办660 场,须支付转播费4000万元,此外,马场的广告收益也完全归
电视台所有。
曾晓村无法接受,最终双方未达成协议。于是,暗中报复开始了。
1989年7 月17日,澳门立法会通过一项新法案,立即禁止澳门电视台播放香烟广告,并限制播放酒类广告。
这对烟酒类广告占总收入三成以上的澳门电视台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为此,作为大股东的何鸿燊必然蒙
受很大的经济损失。
最初提出这项法案并极力使之通过的,是澳门马会的大股东们,不仅包括曾晓村等人,据说叶汉也有一份“功劳”。
1989年9 月11日,澳门马会开幕,盛况空前。但是不久,“朕伟”财团便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困境。主要是因为“朕
伟”属于非法公司,政府有意对其进行封杀和取缔。
何鸿燊则认为,澳门电视台如果不向港台转播赛马实况,单靠澳门赌客,澳门马会必败无疑。他坚信,只有他能救
活澳门马会。
果然,澳门赛马开办半年多来,每次赛事投注额都偏低,最低的一天全日投注额只有900 万元,最高也仅有1700万
元左右,与香港赛马会无法相比。
与此同时,台湾当局公开宣称,绝不容许澳门的赛马在台湾发展。这意味着澳门马会无法争取到原计划中的主要客
源。
在重重危机之中,澳门马会熬到了1990年。
12月14日,马会潜伏已久的危机全面爆发。这天上午,澳门法院和警方带人强行关闭了赛马场。并宣布,澳门马会
从这天起无限期停赛。
在这段时间,外界曾一度风传叶汉要打回澳门,收购马会的股权。但是叶汉很快对澳门新闻界说:“我年纪已老,
再无兴趣购买澳门马会,传说我会购买1 亿元股权一事是不正确的。老实说,我目前仍然持有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