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真假_周恩来-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则不然,画得不像,画得失神,马上就会招致物议。何况这个还是个具有如此崇高和广泛的知名度的〃圣人〃 呢?
  当然,从另一个意义上讲,画圣人也不是那么难的。大量关于周恩来的回忆录、传记的出版就是证明,而且你很难说它们所回忆、所记述和描写的周恩来〃不是真的〃。这些画中,有相当数量是海外出版,或者干脆就是外国人写的。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跟写毛泽东的贬多于褒不同,它们对周是褒多于贬,而贬周还往往建立在贬毛之上。可见对〃圣人〃的认同,并不受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所限。
  韩素音的《周恩来与现代中国》,可以说是这样的一部代表作。韩素音出生于中国,有一半中国血统,受西方式教育,定居瑞士,是一位学者式的用英文写作的多产作家。从一九五六年起,她获准进入中国大陆,曾多次见到周恩来,对周极崇敬。为了完成这部传记,她争得了邓颖超的同意和支持,并对她进行访谈,访问数百位相关的民众,还参考一般人难以接触到的中共档案文件,费时多年。她的特殊身份、资力和关系,使她不至于像一般〃外国人执笔的传记,或因文化隔阂,或因资料缺乏,不是失之过浅,就是错误百出〃(见该书前言)。但即便如此,我们从这本书里看到的,仍是一位被描写为崇高、敬业和无私的领袖,一位深受民众爱戴的英雄。
  
  圣人也有形迹要向世人掩藏
  
  韩素音笔下流露出一股她根本就不想掩藏的温情,一种时时急于表达的赞颂之意。这在现代西方的人物传记中是不多见的,尤其是描写政治领袖的传记。她认为周恩来不仅是中国,不仅是共产党主义阵营,而是全世界都罕见的伟大的政治家。当然,她没有轻率地剥夺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事实上,她花在研究毛泽东上的工夫不会比花在研究周恩来上的工夫要少。她至少写过两本关于毛泽东的书:《早晨的激流》和《高塔的风》。她以一位医生的宽容和理解谈到毛泽东晚年对女色的沉迷,把它解释为脑血管病变使他改变了性格。〃毛泽东是个好人,〃她说。但这个〃好人〃只能给周恩来作作陪衬。
  《周恩来与现代中国》的中文版译者张连康,记下了韩素音与他见面后寒暄之外的第一句话:〃我们要过简朴的生活,否则就对不起周总理。〃这句话不仅使译者非常感动,也使我们非常感动,让我们再次想起他那补丁摞补丁的衬衫,墙角泛黄的西花厅办公室,豪华国宴前匆忙吃下的一碗〃垫底〃的面条。
  可是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崇尚简朴,把它当作一种美德了。简朴是有身份的人的奢侈品,就像古铜色的皮肤,一度是有钱和有闲阶级的特征一样。韩素音是知名教授、作家,可以到全世界旅行,〃多次〃出入平民百姓望而止步的中南海禁苑和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在富裕恬静的瑞士和繁华喧嚣的纽约拥有住所,自然会把〃简朴〃当作生活中最有品味的一种点缀。而一般的中国人,实在是被贫困的梦魔纠缠得太久,穷怕了。他们是真没钱,而不是怕〃对不起〃谁才去选择过一种质朴的生活。如果说有谁对不起别人的话,那首先应该是使人民长期无法摆脱穷困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事——其中就包括周恩来。
  一股怀疑主义的思潮,在思想文化界,尤其是在青年学子中泛滥。反思文革,进而反思整个中国近代史,反思中国共产党,它和它的领袖们的所作所为。从根本上动摇了多年来形成的信念。人们发现,真理原来是谎言,理想原来是童话,神原来和鬼同道,圣人原来也有那么多的形迹需要向世人掩藏!
  对毛泽东的大胆怀疑、批判和否定,终于不可避免到波及到他的忠臣、战友、最久的合作者和对手周恩来。
  
  跟毛泽东比私生活
  
  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是君子还是小人?是贤相还是奸臣?是光明磊落还是玩弄权术?是鞠躬尽瘁还是助纣为虐?是出于公心拼死保护部属和同僚度过危难,还是明哲保身甚至不惜落井下石?是才智过人的全才,还是庸庸碌碌的官僚?是坚持原则甘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英雄,还是唯唯诺诺委曲求全的懦夫?……
  仍不断地有各种各样回忆周恩来的文字面世,不断地正面描述他,评价他,和颂扬他。但它们已经不能再像以往那样令人激动,令人鼻酸、哽咽、泪花闪闪。人们平静下来,用近乎冷漠的目光扫过那些历史陈迹,从那里看出了许多戏剧的意味。我们曾经历过漫长的荒谬岁月,在其中谁都不可能不蒙上荒诞的色彩。民间流传一则明知是编排出来的〃轶事〃毛泽东接见美国总统尼克松,忽然从裤管里滚出一坨屎球,陪同接见的周恩来镇定地唤来工作人员:〃来,把这块榨菜捡走!〃
  更刻毒的版本是,周恩来用一个轻快的动作拾起那坨〃榨菜〃,从容地放到嘴里吃了下去。
  而周恩来的私生活,似乎也并不像人们以前认为的,〃纯洁得如同一张白纸〃。小道消息报导,在旅欧期间,从事革命工作之余,他跟法国房东老太太的女儿生下过一个混血私生子。驻重庆期间,邓颖超曾因吃醋,当着手下的面打过他一记耳光。在总理任上,他关心文艺界的发展事业,跟许多文艺战士交往非同一般,尤其是一些当红的女演员,关系暧昧。
  有一种说法在女人方面,周恩来比毛泽东的品味要高得多。毛泽东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周恩来却是有所选择,讲究质量。毛泽东的女人是年轻化,工农化;周恩来却要求成熟化知识化。毛泽东对喜欢的女人不讲资历大胆提拔,唯我是用;周恩来却把工作和感情份得清清楚楚,绝不任人唯〃亲〃。
  具体地说,毛泽东喜欢年轻单纯、容易驾驭的女性。喜欢在身边工作人员中发展对象。如护士、舞伴、机要员、秘书、服务员…。。等等。他最后宠幸并付以重托、权倾一时的机要秘书张玉凤,就从专列服务员一步步越级提拔起来的。文化程度低下,只念过小学,性格和修养也都不怎么样,动不动就耍〃张飞后代〃的脾气,一触即跳。
  周恩来则喜欢成熟文静、富于内涵的知识女性。一般他是不会打身边工作人员的主意的。这和他温文的言谈举止也比较一致。他不是毛泽东那样索性而为的作风。人们认为,只有电影明星才能与他相配。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那些在银幕上扮演工农形象而浑身〃文艺味儿〃的女演员们,后来也果真写出许多回忆《敬爱的总理》的文章,
  感情充沛,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私生女炮制〃划时代的伟大作品〃
  
  但这些都只是猜测,或者小道消息,不具有〃震撼性〃。
  一九九三年年底,一位文学界朋友来家聊天。那时我住在纽约长岛,房子后面是一大片高压电线经过的草地,寒风拂面,颇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苍凉。我们就穿过高压线,沿着土路散步,一边漫谈文学。我抱怨这些年没有出版什么值得非读不可的好作品,朋友则郑重宣布,一部划时代的伟大文学作品即将问世了。他的话惊得草丛中的野兔颠簸逃窜,也令我感觉欢欣鼓舞,忙问作者是谁?
  〃她住在加州。你肯定不认识,在文坛没有什么名气的。〃
  那么,大概属于哪种类型的作品,是小说还是?…
  朋友想了想,停下脚步:〃你读过斯大林女儿写的《给友人的二十封信》吗?〃
  我马上猜到了他心目中〃伟大作品〃的那位作者:〃是不是周恩来的私生女?〃
  我那时并不知道她的名字叫艾蓓,或者说并没有记住她的名字。我是从加州一个跟她过往甚密的著名诗人那里第一次听到她的,他就叫她〃周恩来的私生女〃。一天深夜,我的车在新泽西的一条小道上被警察拦下来,没开罚单就放我走了。坐一旁的诗人讲了个故事:〃一次,周恩来的私生女吃了警察一张罚单,她很生气,认为自己没有违规,反倒开车追踪那个骑摩托的警察,走哪跟哪,警察吓坏了,又把她拦下来,要吊销她的驾照。这时她又反过来求情,请警察放她走。
  〃后来呢?〃
  〃还是放她走了。〃
  这个故事给我的印象深刻。因为在美国,很少有人会这样去对一个交通警察。同时我也知道了,原来,周恩来有这样一个私生女是作家。也许这样说更确切:原来有一个作家是周恩来的私生女。
  我那时并未去追究其是真是假。文坛的事,本来就纠缠不清。
  这就是《叫父亲太沉重》一书的作者艾蓓。
  
  侧面看都是〃噘噘嘴〃
  
  这本书一问世,就注定要引起轰动。其效益几乎不输于同年稍后李志绥出版的《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台湾、香港、海外媒体纷纷报导,大造生势,使它迅速成为最畅销的华文书籍之一。
  一九九四年三月,总部设在美国普林斯顿的《民主中国》杂志(总第二十期),发表了作家孔捷生的一篇长文《解咒年代:本世纪最后的〃黑匣〃》这是一篇感情充沛、文采盎然、夹叙夹议的书评——
  周恩来,褪色的神话里仅存的一尊偶像。他的油彩渐渐剥落,却仍屹立不倒。他的才干与风度,勤勉与忠忱;他忍辱负重,唾面自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无论对信仰和〃爱人同志〃都从一而终;他无子嗣,却收养了一群革命烈士的遗孤……
  殊不知,神话的终结者终于现世了——她就是周恩来的亲生女儿!
  一个在黑箱中封存了太久的秘密,一段长达三十余年的血泪时光,凝结和聚变成一部长篇《叫父亲太沉重》。
  众所周知,周恩来没有子嗣。这与其说是他人生的缺憾,毋宁说是他崇高人格的体现——一个如此完美的人。忽然冒出一个私生女!
  她把自己的玉照在书中大量发表,《民主中国》杂志也以独家版权拥有的方式发表了她的多张照片。当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