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妇山泉有点田-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电子书下载
    年轻人心性活泼,打完电话,看着自己的伙伴都和赵静一般模样,鼻涕眼泪一大把的,禁不住又相互取笑起对方来,却不知自己和他们的表情并无二样。笑闹声很快就冲淡了伤感,冲淡了沉闷,一群年轻人便在打打闹闹中回了宿舍。
 第四十四章饲料啊饲料
    说实话,码这么一章出来,头发都白了好多,魔障啊!嗯嗯……我要的不是寂寞,而是收藏和票票!
    “好臭!”胡磊带着口罩,还是能感觉得到面前的那堆沼肥正在春日里和煦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浓烈的氨臭。发了句牢骚,看着在旁边一言不发挥汗如雨不停地将沼肥往板车上铲的杨伟,再看看几个都不做声只是埋头苦干的同学,嘴巴里动了两下,却又不好开口了。
    经过这些天的发酵,排入沼气池的那些猪粪便早就已经腐熟。这天吃过中饭,杨伟便带着这些学生将沼气池的盖子打开,把里面的沼肥转移出来。沼液早就拿桶装好运到果林里去了,这是上好的有机肥。整个农场里都弥漫着一股强烈的臭味。幸亏离周围的人家距离上都隔得很远,要不然只怕是还未曾开始就有人要过来说闲话了。
    昨天,农大的百里教授来过一趟,对目前的发展很是看好。不过,作为整个华中屈指可数的农技方面的专家权威,百里教授还是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首先,目前农场里并没有什么种植诸如紫花苜蓿、白三叶草、紫云英、美国籽粒苋之类的可以用来充作青饲料的农作物,这样不行。虽然接手这个共大农场的时候已经是年底了,时间上来不及播种一些可在冬天播种生长的品种,不过现在正是春播的好时节,这个问题一定要抓紧。
    然后,百里教授也看了一下果苗的生长情况,要求杨伟以后尽量地使用沼液沼肥等有机肥料,这对促进果树苗的生长及其缓解因使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的情况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地预防病虫害,提高果树防病能力,这样也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将农药残留率降到最低。~~~~
    最后就是这个蛋白饲料的问题了,蚯蚓作为蛋白质含量高达百分之七十的**最佳饲料,不管是养鱼喂猪,还是鸡鸭黄鳝包括近三十亩水域面积的螃蟹,都可以用的上。同时蚯蚓还可以有效地疏松土壤,处理各种重金属污染,而蚯蚓的粪便又是果园里的高级肥料。一举数得,怎么就没见农场里有养殖这种东西?这些学生都一个个来了这么长时间了,一天到晚都不知道在搞些什么,怎么连这么低级的错误还会犯?
    百里教授的话很是严厉,训得几个学生抬不起头来,还是杨伟拼着自己挨骂,上前劝了老半天,方才让老教授的情绪平复下来。到得最后,老教授连饭都没吃,直接丢下一句“等这些东西都搞好了再给我打电话。”便回了学校,那倔强劲只怕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本来农场与学校是相互合作的关系,作为联系人的百里教授是不应该发这么大的脾气,不过杨伟倒也清楚这百里教授的为人。东北人本来就性格直爽,心里没那么多弯弯道道,都是有什么说什么,加上百里教授对这些学生都很是看重视同子侄,要不然第一批过来的名额中怎么会有他们的名字?这次犯了这么一个低级的错误,七八个人十几只眼睛都看不到,那就很是说明问题了。这么一想,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老教授会暴跳如雷大声训斥,就连杨伟也不放过,实在是恨铁不成钢啊!
    于是乎,今天上午例行的投食检查工作完成后,一吃过午饭,杨伟便一人发了一个大的劳保口罩,带着这些学生清理沼气池了。
    将沼气池里面的沼肥全部清了出来,再将盖子盖好重新密封起来。几个人用板车将沼肥拖到果林中堆放,好让这些刺鼻的气味快点随风散掉。随后便是挖沟了。这沟挖的也有诀窍,沿着果树间的行距开宽四十公分到半米,深十五到二十公分的沟槽,太窄太浅了不行,土地利用率不高,太宽太深了也不行,太宽的话便会碰到载好了的果树的根苗,太深又容易积水。这不符合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却讨厌积水的地方。
    把坑挖好之后,便要将已经没什么气味的腐熟了的沼肥放进去,再到上面盖上稻草和塑料板遮阴挡雨,同时也是为了防止沼肥中所含的水分大量蒸发。最后便是放蚯蚓种苗了。
    这回的种苗是杨伟从洪湖排水闸那边一个专门的蚯蚓养殖场进过来的,按照学生们给他提出的建议,最后选的是太平二号。原因在于这个太平二号红蚯蚓个头大,生长迅速,周期短,最重要的还是它的繁殖力要比野生蚯蚓以及其他诸如湖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之类的品种要高得多。具有趋肥性强、繁殖率高、定居性好、肉质肥厚及营养价值高等优点,在一般的养殖条件下一年繁殖率最高可以达到一千倍以上。
    按照一万条一百二十元起订行价,杨伟买了三万条这种太平二号蚯蚓。本来是不需要买这么多的,以这种蚯蚓的高繁殖能力,不到两个星期最少就可以一万变十万。可是考虑到以后都不从街上购买饲料了,需要蚯蚓的地方多着呢,多买点回来留着做种也好,谁还怕这蚯蚓多得吃不完?
    蚯蚓的事基本上是告一段落了,过个把星期之后重新堆加腐熟沼肥,并铲走蚯蚓粪便就好。等到那街上杨老板家送来的正大饲料吃完,自己农场里种植的的青饲料再加上蚯蚓,差不多可以保证到整个农场里的饲料供应了。
    青饲料杨伟选的是美国籽粒苋和苦荬菜。籽粒苋对播种时间要求不严,在江汉平原上一年四季都可以播种,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又被人成为“蛋白草”。至于苦荬菜,那是典型的高产优质的多汁青绿饲料,叶大叶多,脆嫩多汁,稍稍带上一点点的苦味,是养殖鸡猪鸭鹅等畜禽的优质饲料。
    还有,关于海子池中水草的问题,这个就简单了。河里面多的是那种状如鸭舌头的水草,拿两根竹篙子在中间扎起来,撑个小木船到河中间半天就可以搅上一船来,投到海子池中任它生长,够那一池子螃蟹吃上半年的。其他的玉米之类的主食,马上农场里就可以种了。等到了夏天螃蟹开始吃粗料的时候,这些苞谷也就都老透了。至于螃蟹饲料中最主要的豌豆,由于季节已过,只好先买一年的了,等到下半年再行播种,这个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了。
 第四十五章采访上(求收藏)
    一连忙了好些天,好容易才将农场的这些事给理顺了一点。接下来的日子,又恢复了原来的悠闲。是的,的确是这个词。将湾子里的那些人一个个羡慕的要死,同样是种地,同样是养鱼,为什么这几个小家伙就要比自己轻松那么多?
    于是就有人过来看了。这些人来的时候心里的想法都不一样,有的是来找学生们询问农业上的问题的,有的就纯粹是过来看热闹的了,花了那么大的本钱搞这个东西,到现在却是一天到晚悠哉游哉,难不成这就是典型的那种望天收?不管来的时候这些人都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最后走出农场是就剩下一个感叹:“不服不行啊!”
    不服还真的是不行,人家偌大一个农场,除了当初的本钱下得有点大之外,这还没两个月呢,基本上就能做到自给自足了,每天的成本差不多除了人工费就剩下那些小猪娃的饲料钱,同时还不累人。据说再过得个把两个月,连喂猪饲料钱都可以省下来。这一切怎么能让这些种了一辈子地养了一辈子鱼的村里人不震撼?
    来来往往的人多了,知道这种生态循环养殖的人也就多了起来。这一日,杨伟刚从海子池里面捞完螃蟹昨天晚上没吃完的饲料爬上岸来,就看见一辆挂着市电视台台标的小面包停在了小屋门口,几个学生也都刚做完手头的事情,见有人扛着个炮筒一般的摄像机从车里出来,赶紧围了过去。兴高采烈地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杨伟隔得远,就看见那扛着摄像机的是个近一米九的大个子,其他的倒都被学生们围住了看不到。将破桶里面的东西倒在一颗小果树下,杨伟就穿着水裤走了过来。
    原来,电视台的一个记者前两天到他们镇上的亲戚家吃饭,然后就听说杨家湾又出了个大能人。本来上次刘家才回家省亲自己没资格采访,让这位小记者很是郁闷了一段时间,倒是记下了杨家湾这个村名。这一回,又是杨家湾的新闻,怎么着也得轮得到自己了吧?说不定这两个能人之间还有些联系呢!
    做记者的职业习惯其实和警察有些差不多,总是不愿意放过任何一条有用的线索。不过警察找线索是为了查找犯罪嫌疑人,而记者呢就是为了根据一些蛛丝马迹来寻找到事情的真相,然后公诸于众。没有新闻敏感度的记者不是一个好记者,而刘雨却绝不缺乏这种敏感。只不过因为没有后台没有很好的家世,所以到现在为止,她还只能够在这个县级市里做一个小记者。
    回到台里和主管领导把这件事说了一下,领导当场就拍板决定了。这是一个好新闻啊,依靠科技知识勤劳致富奔小康,又和国家鼓励发展循环养殖生态养殖的政策相结合,比起往日里采访的那些下水道堵了四五天没人管,七家商铺一夜之间被人盗个精光警方寻找目击者之类的负面新闻来说,这是相当让人感到振奋的。新时代的致富先锋,农民种植养殖的领头雁,学习的好对象。
    不得不说,这位领导的业务水平还是很高的,在肯定了刘雨积极地的工作态度之后,便要求这位小同志赶紧写出个采访纲要来,并恶补一下这方面的知识,以求到时候采访可以在最大的程度上收集到更多的材料。
    这天早上,采访车开进杨家湾,随便找了个人问一下,便知道了农场的方向。同时,通过这些村里人的描述,刘雨对今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