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被动心态。女主人公一旦恢复健康,就要失去上述的一切,因而她的丧失
是巨大的。至于恢复健康以后,正如杳子对S 所说的:“你是健康人,因而
不知道健康人生活的可怕。”然而,杳子又不能总停留在病态中,即总停留
在人生的幼年时期。人要成长,这个规律又是不可违的。小说的景物描写是
很出色的。如结尾处写道:杳子凝眸望着红色的夕阳。他走到她身边,右臂
抱在沓子肩上,并肩站立窗前,一同望着眼前的景色。在几幢房屋之间,一
条小路向远方伸延,秋阳泛着深红的余辉,在瘦削的树枝间往下沉。大地上
的一切,向阳面染得深红,背阴面拖着浓重的影子。这奇怪的景象在大自然
中显得十分寥寞寂静。“啊,太美了。这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了。”杳
子的声音微弱而又清澄,她象是自言自语。在S 来说,这也是他向这段生活
投下的最后一瞥,他怀着深沉的感情。小说用夕阳烘托人物留恋的心情,杳
子把这段主活看成是她生命的顶点,即使明天升起的太阳光芒四射,她也会
持否定的态度。这段景物描写有力地渲染了主题,紧密地为主题思想服务。
秋阳余辉、瘦削的树枝、浓重的影子、奇怪的景象、寥寞寂静等,字字都是
用心选择的。

(平献明)


有吉佐和子恍惚的人(1972)

作者简介有吉佐和子(1931—1984)日本战后一代派著名作家。主于
和歌山市真砂丁父。亲在横澡正金银行工作。1937 年有吉佐和子随父亲去了
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入了当地的日本人小学,1941 年归国,童年时期的国
外生活对作家有很大的影响。战后,1949 年考入东京女子大学英文科。1950
年父亲病故,由于经济原因有吉佐和子只好转入该校的短大。在校期间对日
本古典艺能和演剧活动发生浓厚的兴趣。1952 年短大毕业后到大藏出版社工
作,这时她成了文艺杂志《新思潮》的同人。1956 年发表的成名作《地歌》,
取村子日本的古典艺能世界,揭示了日本灵族的文化传统和现实世俗的矛
盾,流露了对处于占领下的现实社会风气的不满。小说获《文学界》新人奖
和芥川文学奖,她也从此登上了文坛。1959 年发表的长篇小说《纪川》,以
母亲的故乡纪州为原型,描述了明治、大正、昭和三个时代日本妇女的生活。
这是她的代表作。同年由洛克菲勒财团基金资助,有吉佐和子去美国纽约留
学。归国后,于1963 年发表《有田川》,1965 年发表《日高川》,也是描
述纪州妇女生活的,可说是纪州三部曲。1966 年发表《华冈青洲之妻》,获
女作家文学奖。1967 年发表《出云的阿国》,1968 年发表《暗海》。1972
年由新潮社出版《恍惚的人》,发行100 万册以上,1973 年由东宝电影股汾
公司柏成电影,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有吉佐和子一生的作品,大致可以分
为二类。一是以古典艺术题材为中心的抒情作品,如《地歌》、《绫鼓》、
《白扇》(1957)、《蚊和蝶》(1958)等。二是历史题材的小说,如《纪
川》、《出云的阿国》等。三是以社会问题为题材的人道主义作品,如《并
非由于肤色》(1963)、《我们不会忘记》、《暗海》、《恍惚的人》、《综
合污染》(1975)等。有吉佐和子对中国人民怀着深厚的友好感情,1961 年
以来曾先后五次来中国访问,1965 年在中国住了半年,以中国为题村的小说
有《墨》(1961)、报告文学《年轻的母亲劳动模范罗淑珍》(196J、报告
文学《孟姜女考》(1969)、《中国报道》(1979)等。1984 年8 月30 日
子自宅死于心脏病急性发作。

内容概要昭子一家住在东京杉并区,她在法律事务所作打字员。丈夫
立花信利也是个靠工资过活的人。儿子阿敏还在读高校二年级。在院庭的另
一所房子里住着公公茂造和婆母。昭子是家庭主妇,既忙着上班,又得忙家
务。每到星期六下午她便从商店抱回来一大堆冷冻食品,从下午起一直到深
夜,她要为下一星期全家的生活作准备,洗衣机和冰箱成了她的最好的帮手。
一个下雪的午后,婆母突然死去。公公茂造当时已84 岁。他自从在一个地方
的信用银行退休,便搬来了东京,二十年来一直靠信利和昭子给他的生活费
维持生活。茂造这人没有任何兴趣和爱好,也没有朋友,就是和孙子也说不
上几句话,只会整天板着面孔挑剔老妻的不是处,对儿媳昭子也是同样,一
贯刻薄,自从信利记享时起,父亲茂造就总对母亲和儿子说,自己胃肠消化
不好。他不断地去找牙科医生镶牙,最后换了满口的假牙。如今,茂造患了
老年迟呆症,不知是老妻死亡的刺激,还是从前的什么原因。症状很重,连
他的儿子信利、女儿京子都不认识了,但还认识昭子,因为是昭子一直照顾
他的生活。茂造时而闯出家门,到大街上疾步奔走,他自己不知道现在哪里,
也不知自己要去什么地方。每当这时,昭子或是阿敏便得追了去,有时叫一
辆出租车把他拉回家来。茂造反对抽水马桶,昭子每夜还得起床两次,照顾


茂造去庭院里小便。茂造即使一个人吃了十个人的饭,而且刚刚吃完,也要
大喊:“饿死我了,还不拿饭来。”并且委屈和痛苦得老泪纵横。医生诊断
结果,说老人身体非常健康。邻居门谷家的老太婆趁昭子上班的时候,把茂
造领去了敬老会馆。但是茂造的老年迟呆症过于严重,那里的人们都厌恶他。
昭子得知便把茂造接回到家里去。幸亏地区的老人福利机关,对此事很关心,
派了一应女主事来,并带来了东京都民生局印制的《养老院指南》,那小册
子中说,养老院共分四种:低收入家庭老人养老院、特别护理养老院、低收
费养老院、收费养老院。女主事说,老年迟呆症就是精神病,看你们住哪种
养老院?可是信利不愿把茂造送进任何种养老院。这样,昭子只好请假在家
里护理老人。茂造整天倦伏在室内的一角,两眼宜勾勾地望着天花板,在那
里寻找他的人生出路。一天,昭子在出去接电话的时候,茂造在澡盆里溺了
水。昭子忙着进行人工吸呼,然后去找医生。医生说,老人患了肺炎,过不
去三天了,昭子便日夜地拼命护理。但是,茂造的心脏很强,三天过去,奇
迹出现了。以前,昭子上班又忙家务,再加上照顾茂造,累得她半死,因此
也曾希望茂造早一天死。但是这次昭子下了决心:“今后,我要让他活下去。
谁也不行,只有我能办到。”过了一段日子,茂造的病更严重了,发展成为
人格欠缺型,把大便涂了一被,而且跑出了家门。昭子寻找了好久,终于在
警察派出所里把他找到。接回家来后,医生进行了检查,说老人情况不好,
还是送去住院为妥。可是,就在去住院的前夜,茂造死在了家里,身边只有
昭子等三人,昭子发现无一人为茂造的死落泪。

作品鉴赏有吉佐和子为写这部长篇小说准备工作长达六年之久。《恍
惚的人》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怎样对待老人、妇女参加工作、日本的家庭
制度、老人自身怎样对待自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首先,作者通过昭子这一
典型人物的塑造,表现了小说的“只要活着,人生就有价值”这一主题。老
人活在世上是否存价值,人们的认识是不尽一致的。立花信利说:“一片枯
叶咬着秃枝不肯落下,熟透的柿子挂在高技让人伸手摘不到,又不愿自己腐
烂,真是出尽了丑态。”但是昭子却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她去老人会馆把茂
造接回来,回家路上,她注意了老人的目光,茂造的视线停留在泰山树盛开
的花朵上。昭子心情很激动,她想:“泰山树的花太美了。那肥大的花瓣挂
着雨露。茂造在花前停住了脚步,说明他并未丧失美和丑的感觉。”护理这
样一个人,对昭子来说尽管困难重重,但她终于还是下了决心,“我要让他
后下去。”昭子的决心,来源于“只要活着,人生就有价值”的哲理。可以
说《恍惚的人》的主题感染了整个经济高速度发展中的日本让会,小说发行
突破百万册大关,在日本是空前的,这部小说有着广泛的读者,已不分年龄
和男女,许多人都用小说中的人物来对照自己,特别是引起了中、老年人的
特殊关心,“恍惚的人”一词成了社会上一时的流行语。同时促进了日本政
府对老年人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老人问题、老后问题是人入关心的问题,
因为青年人也要走进人生的老年阶段,因此这是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小说通
过立花信利这一艺术形象,批判了日本的家庭制度。所谓家庭制度,一般是
以夫妻为中心,由近亲血缘者构成家庭,按社会习惯、道德和法律,来维持
家庭的秩序,但日本第二次大战前的家庭制度,不是以夫妻为中心,而是以
父子为中心,即以男子为人选的一长制。战后虽经民主改革,但这种家庭制
度的残余亦然存在,这主要表现在日本人的心态上。尽管战后妇女已走出家
庭参加了社会工作,但在家庭中仍受丈夫大男子主义之害。立花信利便是这


样一个害人者。昭子在工作、家务、病人几付重担的压力下已经是疲于奔命,
而丈夫只轻巧他说了声“对不起,总让你受累”,而他自己在照顾他的生身
父亲茂造这件事上,绝不伸出一根指头,但他却有权决定:茂造不送养老院。
作家在阿敏的身上,寄予了深切的希望,满怀热情地塑造了这一少年形象。
阿敏用父母给他的零用钱,为茂造买来了哗啷棒、小乌、花和八音盒。“茂
造拿起哗嘟棒,摇了摇,听到那哗嘟哗郸的声音,顿感吃惊和不解,两眼盯
盯地望着。茂造完全变成了一个乳儿,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