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改,还使我学会使用一个叫做“生活中心”的通讯程序。这是由加利福尼亚太阳谷峨而
兹·帕拉斯公司的瓦特·沃尔托兹捐赠的,我可以用它写书和写论文,并用语言合成器
对人讲话。这合成器也是由加利福尼亚太阳谷的语言及其他公司捐赠的。语言合成器和
一个小型的个人计算机由大卫·梅森装在我的轮椅上。这个系统使我有了巨大的变化:
实际上我现在能够通讯得比我失声之前还要好。
我从大量看过最初稿的人那儿得到如何改进此书的建议,特别是我的拜泰姆书社的
编辑彼得·古查底送给我厚厚的一迭关于他觉得我还没有适当说清楚的地方的评语和疑
问。我必须承认。当我收到他长长的要修改的地方的清单时相当恼火。可是,他是完全
对的。我相信在他的酷使下,最终使这本书变得更好。
我非常感谢我的助手柯林·威廉斯、大卫·托玛斯和雷蒙·拉夫勒蒙;我的秘书朱
迪·费拉、安·若尔夫、谢锐尔·比林顿和舒·马赛以及我的护士班。若没有龚维尔和
凯尔斯学院、科学工程研究协会、赖佛荷尔姆、马克阿瑟、纳菲尔德及若尔夫·斯密斯
基金会所提供的我的研究和医药费用,所有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对此谨表谢意。
——史蒂芬·霍金
1987年10月20日
北极星书库|| ebook007/ 导言
我们在几乎对世界毫无了解的情形下进行日常生活。我们对于使生命得以实现的阳
光的产生机制,对于将我们束缚在地球上,否则我们就会以涡旋的轨道被抛到太空去的
重力,对于我们由之构成并依赖其稳定性的原子思考得很少。除了小孩(他们知道太少,
会不知轻重地问重要的问题),我们中很少人会用大量时间惊讶自然界为何这个样子;
宇宙从何而来或它是否总在这儿;时间会不会有朝一日倒流,并因此导致果先于因;或
者人类认识是否有一最终的权限。甚至我曾遇到一些小孩,他们想要知道黑洞是什么样
的?物质的最小的部份是什么?为何我们记住过去而不是将来;如果早先是紊乱的,则
今天显然是有序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存在一个宇宙?
在我们社会里,父母或老师仍然依惯例用耸肩膀或借助模糊回想起的宗教格言去回
答这些问题的大部份。有一些人则对这一类的问题感到不舒服,因为它们如此生动地暴
露了人类理解的局限性。
但是,哲学和科学的大部份即是由这种好奇心所驱动的。越来越多的成年人愿意问
这类问题,并且他们偶尔得到一些使其惊奇的答案。我们这些离开原子和恒星同样远的
人类,正在扩大自己探索的视野去拥抱这非常小和非常大的对象。
1974年初,大约在海盗空间飞船登陆火星之前两年,我参加在英国由伦敦皇家学会
主办的关于探索如何寻找天外生命的会议。
在会议中间休息时,我注意到在隔壁的大厅里正举行一个更大得多的会议,出于好
奇心我进去了。我很快意识到自己见证了一个古代的仪式,是一个新会员参加皇家学会
——这个本行星上最古老的学术组织的授职式。前排一位在轮椅中的年轻人正非常缓慢
地将他的名字签在一本书上,而这本书的最前页是伊萨克·牛顿的签名。当他最后签好
时,大厅里响起了一阵响亮的掌声。史蒂芬·霍金,甚至在那时就是一位传说中的人物。
现在霍金是剑桥大学的卢卡逊数学教授。这个职务曾为牛顿,后来又为狄拉克,这
两位非常大和非常小的世界的有名的探索者担任过。他是他们的毫不逊色的继承人。这
本霍金首次为非专家写的书,会给外行读者以多种类的酬劳。和这本书的广泛的内容一
样有趣的是对作者智力工作的浏览。物理、天文、宇宙学和勇气的前沿被清晰地呈现在
本书之中。
这又是一本关于上帝……或许是关于上帝不存在的书。处处充满了上帝这个字眼。
霍金着手回答爱因斯坦著名的关于上帝在创生宇宙时有无选择性的问题。正如霍金明白
声称的,他企图要去理解上帝的精神。这使得迄今所有努力的结论更加出人意外:一个
空间上无边缘、时间上无始无终、并且造物主无所事事的宇宙。
——卡尔·沙冈
康奈尔大学
绮色佳,纽约州
北极星书库|| ebook007/ 第一章 我们的宇宙图象
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据说是贝特郎·罗素)曾经作过一次关于天文学方面的讲演。
他描述了地球如何绕着太阳运动,以及太阳又是如何绕着我们称之为星系的巨大的恒星
群的中心转动。演讲结束之时,一位坐在房间后排的矮个老妇人站起来说道:“你说的
这些都是废话。这个世界实际上是驮在一只大乌龟的背上的一块平板。”这位科学家很
有教养地微笑着答道:“那么这只乌龟是站在什么上面的呢?”“你很聪明,年轻人,
的确很聪明,”老妇人说,“不过,这是一只驮着一只一直驮下去的乌龟群啊!”
大部分人会觉得,把我们的宇宙喻为一个无限的乌龟塔相当荒谬,可是为什么我们
自以为知道得更多一些呢?我们对宇宙了解了多少?而我们又是怎样才知道的呢?宇宙
从何而来,又将向何处去?宇宙有开端吗?如果有的话,在这开端之前发生了什么?时
间的本质是什么?它会有一个终结吗?在物理学上的一些最新突破,使一部分奇妙的新
技术得以实现,从而对于回答这些长期以来悬而未决问题中的某些问题有所启发。也许
有一天这些答案会像我们认为地球绕着太阳运动那样显而易见——当然也可能像乌龟塔
那般荒唐可笑。不管怎样,唯有让时间来判断了。
早在公元前340年,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论天》一书中,就已经能够对于
地球是一个圆球而不是一块平板这一论点提出两个很好的论据。第一,他认为月食是由
于地球运行到太阳与月亮之间而造成的。地球在月亮上的影子总是圆的,这只有在地球
本身为球形的前提下才成立。如果地球是一块平坦的圆盘,除非月食总是发生在太阳正
好位于这个圆盘中心之下的时候,否则地球的影子就会被拉长而成为椭圆。第二,希腊
人从旅行中知道,在越往南的地区看星空,北极星则显得越靠近地平线。(因为北极星
位于北极的正上方,所以它出现在处于北极的观察者的头顶上,而对于赤道上的观察者,
北极星显得刚好在地平线上。)根据北极星在埃及和在希腊呈现出来的位置的差别,亚
里士多德甚至估计地球大圆长度为 400斯特迪亚。现在不能准确地知道,一个斯特迪
亚的长度究竟是多少,但也许是200码左右,这样就使得亚里士多德的估计为现在所接受
数值的两倍。希腊人甚至为地球是球形提供了第三个论据,否则何以从地平线外驶来的
船总是先露出船帆,然后才是船身?
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是不动的,太阳、月亮、行星和恒星都以圆周为轨道围绕着它
转动。他相信这些,是由于神秘的原因,他感到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且圆周运动最为
完美。在公元后两世纪,这个思想被托勒密精制成一个完整的宇宙学模型。地球处于正
中心,包围着它的是八个天球,这八个天球分别负载着月亮、太阳、恒星和五个当时已
知的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图1。1)。这些行星被认为是沿着附在相应
天球上的更小的圆周运动,以说明它们在天空中被观察到的相当复杂的轨迹。最外层的
天球被镶上固定的恒星,它们总是停在不变的相对位置,但是总体绕着天空旋转。最后
一层天球之外为何物一直不清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不是人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的
部分。
图1。1从最里面往最外面顺序为月亮球、水星球、金星球、太阳球、火星球、木星球、
土星球和固定恒星球。最中心为地球。
托勒密模型为预言天体在天空的位置提供了相当精密的系统。但为了正确地预言这
些位置,托勒密必须假定月亮轨道有时离地球比其他时候要近一倍,这意味着月亮有时
看起来要比其他时候大一倍。托勒密承认这个瑕疵,尽管如此,他的模型虽然不是普遍
地、却是广泛地被接受。它被基督教接纳为与《圣经》相一致的宇宙图象。这是因为它
具有巨大的优点,即在固定恒星天球之外为天堂和地狱留下了很多地方。
然而,1514年一位名叫尼古拉·哥白尼的教士提出了一个更简单的模型。(起初,
可能由于害怕教会对异端的迫害,哥白尼只能将他的模型匿名地流传。)他的观念是,
太阳是静止地位于中心,而地球和其他行星绕着太阳作圆周运动。将近一个世纪以后,
他的观念才被认真地接受。后来,两位天文学家——德国的约翰斯·开普勒和意大利的
伽利雷·伽利略开始公开支持哥白尼的理论,尽管它所预言的轨道还不能完全与观测相
符合。直到1609年,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理论才宣告死亡。那一年,伽利略用刚发
明的望远镜来观测夜空。当他观测木星时,发现有几个小卫星或月亮绕着它转动。这表
明不象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所设想的,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必须直接围绕着地球转。
(当然,仍然可能相信地球是静止地处于宇宙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