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0136-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头马公司为聂卫平助兴,搞了个小小的仪式,赠每人一瓶“路易十三”。那天我也在场,但后来才知道,他把这瓶“路易十三”也当成一个吉兆了,因为聂卫平只喝白酒,少喝洋酒;而马晓春不喝白酒,独钟洋酒,正中下怀。可见他对聂马决战,用心之深之险。
  几天后,他在东京干脆利落地战胜加藤正夫,而聂卫平则被韩国的刘昌赫淘汰。我想,马晓春肯定又从其中发现了秘密。
  4月13日,聂马的天元战第一局,在中国棋院特别对局室进行。古色古香的对局室里不少棋手现场围观,比赛显得不那么庄重。但这却是一支结构宏大的交响乐的序曲。这盘棋聂卫平输了。
  复盘时聂卫平轻松自如,还与其他棋手开起玩笑,给比赛蒙上了某种神秘气氛。
  “他根本没有用力,”回到宿舍,马晓春对我说,“狡猾得要命,他只用了80%力气。”
  我有些诧异,转神问:“那你用了多少力气?”
  “60%。”口气更狡猾
  次日他们将去汉城,进行东洋证券杯的前两盘比赛,我问他会是什么结果,他说:“一人一盘吧。如果1比1,让我签字,我现在就签。”
  我问为什么,他说:“要是两盘棋我都赢,后边的棋就没法看了。”
  我大为惊讶,口出狂言,仿佛比赛结果已控制在他的掌中!其实设计这次决战,可谓苦心孤诣。不可能都输,也难以全赢,总是在于他很有心情放弃一盘,卖个破绽。他明白聂卫平的脾气,倘若把对方2比0逼到绝路,他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力量简直难以估量;输掉一盘,反而有可能使他背上包袱。写过《围棋与三十六计》的马晓春,开始用计。
  他颇有意味地笑了笑,叫一辆出租车,扬长而去。
  三
  和聂卫平一样,马晓春异常自信。比如他写《围棋与三十六计》就说:“这样的书只有我能写。其他棋书有什么意思?是棋手都会写。”比如三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提到芮乃伟赢他一盘棋。他看了十分恼火:“我从来没输过她!”怎么会错,芮乃伟高兴得在房间里流泪,我正好在棋队。后来我问他,他一笑了之:“我想起来了,但那盘棋对我来说称不上比赛,根本没上心!”
  他的自信,表现在他从不跟自己过不去。前两年有人说他“内战内行,外战外行”,他反驳说:“不就输了小林光一二次0比2吗?别忘了我在擂台赛挡住了对方五连胜。小林光一比我强,是历史造成的,可历史也给了我年龄优势,总有一天会证明这一点!”
  有人说他胜负心不强,他嘲讽说:“下棋又不是耍赖打架,死缠硬磨成不了大气候。”
  有人指责他不用功,弹琴,玩游戏机,他回击道:“只知道一条道路通罗马的人,没资格指点迷津。”
  他不仅自信,而且有点迷信。比赛日期,房间号码,对他来说都似有神谕。他发明了一整套暗示理论,比如单年吉,双年凶;比如赢一阵,就输一阵。中国棋院党委书记年维泗带团出国比赛,棋手运数不济,对马晓春来说,“书记”就跟“输棋”一样道理。一次比赛,他有意躲开年维泗,晚进赛场几分钟。而年维泗偏偏在门口守候他,追上他说:“好好比赛啊!”马晓春心想,坏了,果然坏了。
  这次东洋证券杯半决赛,领队是罗建文。马晓春又要求换人,使华以刚等很费周折。他的理由是,凡罗建文带团的国际比赛,棋手常输。其实这一难题已被曹大元在上海解决了,早成旧皇历了,但马晓春照翻。在汉城战胜曹薰铉,他的信条不攻自破,有棋手呼吁,“给罗老平反!”还提出“也得给年维泗平反!”
  说笑间,马晓春的弟子罗洗河点穿了玄机:“他给自己找精神力量。”
  他崇尚智谋。他占过智谋的便宜,也吃过智谋的亏。和聂卫平的七番棋,双方战成3比3平,第七局马晓春就上了大当。战到正酣,聂卫平抽烟、饮水、悠然自得。马晓春想,聂卫平肯定优势了。其实占优是马晓春自己。他走得过分,以至送掉了好局。当裁判宣布他只输了半目时,他呆了。
  十几年前,从杭州开往合肥的列车上,人们对陈祖德说:“有个孩子,不得了。”陈祖德和孩子下一盘让子棋,这个孩子对局时,眼睛在上方溜溜直转,棋却很有悟性。为此,陈祖德后来写信给浙江嵊县体委:“造成不要忽视培养马晓春。”
  十几年前,藤泽秀行也对马晓春的才气啧啧称奇,专门撰文,向日本棋界引荐。但第一届应氏杯两人相遇,秀行老人只用几十手棋,就制伏了马晓春。赛后他说:“马晓春用功不够,进步不快。”
  同样心情的当然还有陈祖德,后来他对我说:“我一直对他很失望,这次再不拿冠军,真该打屁股了。”
  四
  五番棋的前两局,果然平分秋色。4月17日的第一局,马晓春执黑中盘胜。按他事后的说法:“我不会速战速决。”所以他下得很有耐心,等待着聂卫平后半盘出错。他果然等到了。问题是18日的第二局,他执白棋,形势不错,但几乎让人费解的招法一出,局势急转直下。中国棋院里,棋手们接到传来的棋谱,都说马晓春的棋“看不懂了”。
  二人从汉城回来,有人对马晓春说:“第二盘输得很可惜。”我问他:“是不是你计划之中的输棋?”他说:“输了不一定不好,赢了也不一定好。”琢磨去吧。
  那些天他飞来飞去,到了一生中战事最为频繁的时候。在上海,他最终以3比1战胜聂卫平,再获天元对抗赛,他以2比0战胜新科状元柳时薰。我相信,马晓春的信心在硝烟中膨胀着。
  对聂卫平的天元战时,一天晚上,他给北京朋友打电话,得知大伙在为聂马之战打赌时,他劝道:“打呀,打我赢吧。”
  “这么自信呀?我偏赌聂卫平赢呢?”朋友说。
  “那你肯定输钱。”
  再说柳时薰,刚以2比0战胜林海峰,夺得天元,在日本棋界如众星捧月。但马晓春说:“他还是个小毛骚。”黄口小儿一个。
  第一局棋,马晓春进行了一次50多目棋的弃子转换,一举确立胜势,技惊四座。马晓春的棋以细腻见长,如此弃子,需要巨大的气魄。有专家说:“马晓春的棋风变了,这盘棋可以说是里程碑。”
  第二天休息,日本棋手们原定去苏州旅游,早晨6点出发,但前一天晚上10点,柳时薰也没拿出主意去或不去。棋输了,玩的心思也让风吹跑了。日方团长只好决定,取消苏州之行。马晓春进餐厅吃早餐时,见柳时薰在吃饭,便问:“怎么没去苏州?”
  有人对他说取消了。他说:“还有机会去。”见别人纳闷,他补充说:“明天他输了,后天还有一天时间。”原来,他根本没想让对手赢一盘。
  五
  马晓春获得世界冠军,从汉城回到北京的第二天晚上,在一家餐馆设筵,款待亲朋好友。他举起一杯“路易十三”,对众人说:“这杯酒为小林光一干杯,没有他我不会下到今天。”
  小林光一是他的“仇人”,苦大仇深。小林光一是他的“恩人”,恩重如山。
  1991年底的一天,第四届中日名人战在北京一家饭店举行,我去看棋。那届马晓春输了,而且还是0比2!观战的棋手脸上,似乎笼罩着抑郁乃至恐怖的神色。复盘时,我们进入对局室。小林光一正襟危坐,在棋盘上指点了几下,然后走了,俨然一位君王。马晓春则坐在一盘残局王发木。
  不少棋迷在饭店听讲棋,买了门票的。马晓春出饭店大门,被两个棋迷拦住:“马晓春,你能不能赢一次,一盘也行啊!”
  “马晓春,今天你得说清楚,能不能杀杀小林光一的威风?是钱少了吗?我出10万,能不能赢一次?”
  马晓春一语不发,挣脱纠缠,上了客车。华以刚挡住了两个棋迷,说:“其实他现在比你们还难过!”马晓春坐在车上,用衣服蒙住了头。雪上加霜的一幕。
  小林光一,中国棋手的肉中之刺,一台印着“日本制造”的围棋机器,几乎挑不出毛病。中日名人战,他曾说过,“中国棋手赢一局,我就算认输。”但聂卫平战胜过他。所以有人写信给中国棋院,给马晓春,让他主动把比赛退让给聂卫平。陈祖德接到信,撕了。马晓春也把来信当成一纸疯话,扔纸篓了。这是他的过人之处,经得起任何挫折,任何伤害。“我是打出来的;连我这一关都过不了,对小林光一也好不到哪儿去!”他说。
  据说马晓春输棋后,他会一个星期不说话。但有的棋手输棋,会伤元气,马晓春不,他总能找到安慰,不使自己倒下。就说对小林光一,从输两目,到输一目,最后输半目,他就认为是一线希望,火星出击撞击。那些天,马晓春早晨起床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有办法对付小林光一啦。
  1992年12月18日,在东京,马晓春以2比1突破了厚重的墙壁,迫使小林光一在败局谱上签名。天地豁然开朗。
  六 马晓春和聂卫平,彼此熟悉了。但从某种角度讲,马晓春对聂卫平了解更深,正如弟子知先生,甚于先生知弟子。
  他发现,聂卫平常常受制于曹薰铉,于是找来了曹薰铉的棋谱研究。对曹薰铉时,他就成功地借助了李昌镐的棋路。他发现,在聂卫平的势力范围内投去一子,对方就有力不从心之感,想吃吃不下,想吐吐不出。聂卫平后半盘常出昏着,按马晓春的观点,棋手的最佳年龄在28岁到35岁之间,聂卫平过了;所谓昏着,是棋力下降的别称。马晓春揣着自己的研究成果,与聂卫平一道去了汉城,感觉好得不能再好。
  5月22日,第三局棋,马晓春执黑,中盘获胜。
  5月24日,马晓春在决胜局,以六目半获胜。
  用陈祖德的说法,“他的棋针对性太强了”。尤其是第二局,与天元战的第一局如出一辙。马晓春先捞实地,然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