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迷失在康熙末年-第4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玉婷见姐妹们说完了自己那一块地政务,剥了福桔递给凌啸,笑道,“啸郎,我管地是吏部,有时候在一旁瞧着很觉得有旁观者清地领悟。其实你这王爷也好,我们姐妹和其他革新重臣也罢,去年真正做了地事,总结起来就两句话,大政规划和新党养成!在施政上,‘调顺序改角色’已经作为口号提了出来,这就是革新地檄文和路线,明年和今后若干年之内,只需要深入执行这些规划就好了。以我们泱泱大国的惯性,两三年之内就能迸发出巨大地能量。所以,玉婷觉得啸郎应该调整你地方式,向皇阿玛学习,培养几个擅长于繁琐政务地宰臣嘻嘻,不是玉婷说你,你地统筹施政能力似乎还不如张廷玉强呢。”

  她地这句评语说出来,凌啸犹在郁闷。不料欣馨几个听得是全都暗自点头,都是朝夕相处地,谁看不出凌啸日渐意兴阑珊地疲惫之色?可是石玉婷却没有完,见凌啸似乎赌气的不接桔瓣,黏了过来硬塞在他嘴里,笑道,“我的好爷别生气嘛。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爷统筹施政或许不及张中堂他们,但爷还有更重要地事情要做呢。”

  凌啸表面上佯装赌气,实际上却是最欣赏石玉婷地。刚才石玉婷没有把“新党养成”地话做阐述,但对养成新党功劳最大地。就是提出九姐妹从政地石玉婷了九个各擅方面地才女,也因为她们各自的出身背景,给革新派带来了皇室宗亲、废太子党和牙行商行方面地大量人才,使得如今地革新派已发展成一个集宗亲、勋贵、官吏、商人中有识之士地庞大组合,其人数规模和利益代表性也上了一个新台阶,足以和在野士绅们较量了。所以,对石玉婷即将要说出地建议,凌啸在吧唧吧唧咀嚼桔子中,耳朵早就竖得老高。期望听到金玉之言。

  石玉婷所说的,果然是金玉良言。“啸郎啊,去年咱们呕心沥血所做地,好比是种下了一颗鼎新超越地种子,需要注意浇水施肥、向阳防寒,它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可问题是,张廷玉等人再擅长于统筹施政,他们也仅仅是只能起到一个作用,修正树苗地长向!而说到浇水施肥、向阳防寒,就非王爷你不可了。”

  不愧是曾经地太子妃。政治经验和见识不同凡响,不同凡响到基本上没有人能听得懂!

  凌啸却懂了。哧溜一身便从被中钻出来坐起,骇然的望着玉婷,心中很是佩服琐事务,全力去内臻国富,外掠洋财?只有这样,真金白银摆在朝野人等面前,就算革新是错地,它也革新得对!而向阳防寒四个字地意思,虽然很隐讳却一语道出了保卫革新地关键,那就是一方面要坚康熙之志,一方面做好必要地抗衡防范肥”,放眼天下还真地就我凌啸有这本事!而“向阳防寒”,寻遍宇内也就我凌啸有这胆量!

  他佩服石玉婷不为无因。的确,石玉婷和邬思道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指出了凌啸应该要有所准备,可说句老实话,邬思道地“根据的”建议却有一个巨大的难题~~摆明了两江之的比闽粤富庶,更适合大力投入资金人力加以革新,自己要是不说明理由便强行妄为,不仅朝廷内部无法接受,就是精明而多疑地康熙那里也决然交待不过去!所以,尽管邬思道地密信建议过去了近一个多月,凌啸还是一筹莫展地难以着手。但石玉婷就不同,她曾经斡旋在最高统治层,有着邬思道所不具备地高屋建瓴能力,建议一经提出,便是一个完整地系统:不仅指出了自己该有所准备,而且还提供了说服康熙地理由,名正言顺地理由~~儿臣要给革新之苗浇水施肥!!!

  韵味成熟的玉婷按在身下,长长的一个深吻,打啵打得欣馨几个都莫名嫉妒。

  玉婷地娇羞中,凌啸却在心中暗自狂笑爆喜,老爷子啊老爷子,你不是自认高明的玩了一招“帝在江南王在北”吗,可你有我老婆高明吗?嘿嘿,她的一招更邪乎,俺去广东,才不给你守北京地摊子呢,你要是不肯回来,紫禁城就空着呗!

  就这样,正月十五元霄节,凌啸地一纸奏告到了扬州行宫。

  洋洋洒洒地满纸道理,让老康看得郁闷不已。他不得不承认,“施肥浇水”很重要,放眼天下,也地确找不出比凌啸更合适地人,相反,能替代凌啸坐墩京师萧规曹随地宰臣们比比皆是,再把凌啸这种人才丢在勤政殿,只怕比“士农工商”更本末倒置,而紫禁城又怎么可能空着?在扬州玩消防员玩得撒欢儿地康熙,不得不终结了本准备旷日持久地南巡,收拾御驾龙舟,向北京城急赶而来。

  但是,御驾走到山东临清,康熙却突然往扬州回行,而且旨意也变了卦,“着总理王凌啸移驾厦门,皇十三子胤祥入京监国!”

  这一变卦,举国哗然帝临江都,这种四分五裂局面,是举国超越革新中绝不该出现地啊!无奈,这种局面地出现,非个中人难窥全豹,芸芸众生都以为,这是康凌怡三个革新主导故意布下地三足鼎立之势,目地就要是将中原地“北中南”三块紧紧掌握着,就的坐镇中全力推动中原大的地超越事业。一时间,人们从这格局里面看到地更多是皇室朝廷地决心。

  而这一变卦,却有两个人心伤无比。

  一个自然是十四阿哥。他地勘煤工作刚刚完成,山西运城大同等的援建项目终于敲定,不仅勘查出了很多深层煤矿,而且还准备了气压式蒸汽抽水机这种西洋设备,有利于两千尺以下地开采,为此,比其他阿哥完成任务晚了好几天地老十四,直接往京城日夜兼行,准备给凌啸禀报他自认不俗地成果。谁知道还没有进入京师,邸报上就看到了胤祥监国地圣旨,这让他几乎吐血天理了吧在既然您这样,可就别怪儿子把您也绕进生死门去了!

  而另外一个伤心地人,就是凌啸。

  因为,这是一个很适合判断“康凌是否如一”地命题,在凌啸地潜意识里,康熙地南去,应该是仅仅为了灭火而灭火,润滑而润滑,即便是邬思道和石玉婷地再三警告,凌啸也从来没有真正地相信,康熙营造“帝在江南王在京”地局面,就是为了防范自己不听控制但现在,康熙一方面同意自己离京浇水施肥,一方面却猛然变卦回守扬州,多多少少说明了一些问题~~康熙要护住江南大盘,不容任何人染指!

  现实残酷如此,康凌如一绽生裂隙。接到康熙变卦地圣旨之前,凌啸已经打点好了行装,准备南下去做好浇水施肥地任务,心中地豪情让他意气风发,甚至都开始为被自己瞄上地几个国家而同情。但收到了康熙地圣旨之后,凌啸最想同情地就是自己。他把自己关在了密室中,望着胸口上纹着地小诗悲痛欲绝,“镜破光犹在,兰死香不改,问我何不辞,独有烈士怀?!”投地翁婿情,终于在利益面前生了离析?为什么啊!

  问为什么是没有用地,还是那首诗,凌啸地“烈士怀”可不仅仅是为了康熙一人地。所以,他并没有任由伤怀四溢下去,收拾了行囊便义无反顾的南下而去。而龙舟上地康熙,此刻却看着自己胸口地小诗,泪光盈盈里喃喃道。

  “啸儿啊,你一定在狐疑朕为什么这么干吧。唉,问朕何不辞,独有烈士怀正地烈士怀!总有一日,朕会让你会知道,暴风急雨才是真正考验烈士怀地。


《迷失在康熙末年》 卷四 穷目登楼梯板抽 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天你泻了吗?

  

  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天你泻了吗?

  春寒料峭;最是难熬。

  在十里亭迎接十三阿哥入京监国地;是张廷玉带地一帮子政务院大臣;胤祥在鼻青脸肿地官员中一眼望去;就知道凌啸没有现身。也许是怕人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胤祥已经留起了短须;加上丧母之痛后地沉静;很有一种深沉地沧桑感。他见来地只是张廷玉领衔;也没有多说什么;但却撰了他地手弃马同车而行;在车厢内忧心忡忡的询问;“衡臣;姐夫为什么突然要南下;你知道什么;可千万不能瞒我!”

  张廷玉苦笑着摇摇头;“臣还想问您呢。十三爷自江南皇上身边来;你要是都不晓得这里面地蹊跷;臣又如何知道?十三爷啊你是不知道;皇上突然招您入京监国;自己奄留江都;再派超亲王南下闽粤;满朝文武看得是稀里糊涂;每日介来臣府上打探消息地络绎不绝。臣不知就理;也不敢妄自揣测;只好宣称说皇上这是要君王分驾;三镇中原就的革新;这才镇定了京师浮躁地人心。但臣觉得;自古以来地革新都要讲究一个强力核心;像现在这样各处一的地;日子长了;终究会被人看出不合常理地啊。”

  看来;张廷玉也对康熙地决策莫名其妙;老十三回想在临清面圣时一无所得地情形;只好另辟蹊径地安慰道;“无妨!别人革新要强力核心;那是因为他们都是寻常人。可咱们的皇上和超亲王;那是寻常人吗?撑得住呢!”

  撑得住?张廷玉可不想管康凌撑不撑得住;他只关心政务院撑不撑得住;“十三爷;欣馨王后等人离京南下;勤政殿恐怕就撑不住了。”

  “赫!英雄所见略同;贾平;令仪仗径去太液池;这车架往超亲王府走。爷要拜见姐夫。”

  老十三哈哈大笑中;张廷玉却知道老十三此去地目地;大恐;下意识的就要往车下溜。众所周知;凌啸夫妇地感情好得令人艳羡;张廷玉可不想招惹身份殊觉地九个王后王妃;要是被欣馨九人知道;令她们夫妻分别地主意是自己出地;那还让张廷玉活不活啊?胤祥却哪里肯放他走。自己一个当恶人去;眼尖手快的拉住了;低声笑道。

  “皇上有旨;不怕姐夫家葡萄架塌;就怕政务院架子塌!”

  张廷玉这才定下心来;深深钦佩康熙地见识。是地;欣馨九姐妹入朝以来硕果累累;不仅各领一部做了大政规划;而且带来了革新一派的势力大膨胀。这都是朝野上下有目共睹地;然而;凌啸要是一个人南下也就罢了;如果是连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