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智囊全集-第2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988、荀伯玉 
  【原文】 

  或言萧道成有异相。宋主疑之,征为黄门侍郎。道成无计得留。荀伯玉教其遣骑入魏境,魏果遣游骑行境上,宋主闻而惧,乃使道成复本任。

  【译文】 

  有人说萧道成(即南齐高帝,字绍伯)有天子的相貌,南朝宋帝听了心里不舒服,就将萧道成调为黄门侍郎(官名,散骑官别称)。萧道成无可奈何,只有接受新职。

  荀伯玉(南齐人,字弄璋)向萧道成献计,让他暗中派遣骑兵侵扰魏国边境。魏兵果然立即派骑兵加强巡防。宋帝听说萧道成刚一调走,边境情势就开始紧张,只好撤消原命,要萧道成留任原职。

   

 

 

989、高欢 
  【原文】 

  欢计图尔朱兆,阴收众心。乃诈为兆书,将以六镇人配契胡为部曲,众遂愁怨。又伪为并州符,征兵讨步落稽,发万人,将遣之,而故令孙腾、尉景伪请留五日,如此者再。欢亲送之郊,雪涕执别,于是众皆号哭,声动地。欢乃喻之曰:“与尔俱失乡客,义同一家,不意乃尔。今直向西,当死;后军期,又当死;配胡人,又当死。奈何?”众曰:“唯有反耳。”欢曰:“反是急计,须推一人为主。”众愿奉欢,欢曰:“尔等皆乡里,难制,虽百万众,无法终灰灭。今须与前异,不得欺汉儿,不得犯军令,否者,吾不能取笑天下。”众皆顿首:“生死唯命。”于是明日遂椎牛享士,攻邺,破之。

  【译文】 

  北魏高欢想起兵讨伐尔朱兆,为暗中收买人心,就假造一封尔朱兆的文书,说尔朱兆准备把六镇的人发配契胡为部属。于是众人恐惧不满的情绪油然而生。

  高欢又假造并州的兵符,征调士兵一万人讨伐步落稽。即将出发前,孙腾和都督尉景春为士兵们求情,请再停留五天,前后一共两次。最后终于起程,高欢亲自送士兵到郊外,流着眼泪挥别,士兵们个个悲恸号哭,哭声震动原野。高欢这才开口劝喻士兵说:“我和诸位都是背井离乡客居异地的人,彼此的感情有如兄弟手足,没想到尔朱兆等人不体恤诸位的心情,仍征调诸位征战。现在诸位直向西行,一定战死;延误启程的军期,按军法又该处死;发配为胡人部属,生不如死。诸位看该怎么办?”

  士兵们纷纷说:“只有造反一条路了。”

  高欢说:“这是紧急况状,大家应该推举一位领袖。”

  大家当然一致推举高欢,高欢说:“你们都是我的乡亲,没有律法很难节制,以葛荣为例,他有上百万的兵力,但因没有军纪,最后还是遭到败亡,今天如果各位推举我为领袖,就必须接受和以前不同的做法,不可以欺侮汉人,不得违反军令。否则我不愿当各位的领袖,我不能让天下人讥笑我。”

  士兵们都低头行礼说:“生死唯命是听。”

  高欢于是杀牛犒赏士兵,接着起兵攻破邺州。

   

 

 

990、潘崇 
  【原文】

  楚成王以商臣为太子,既而又欲立公子职。商臣闻之,未察也。告其傅潘崇曰:“若之何而察之。”潘崇曰:“飨江芊成王嬖,而勿敬也。”商臣从其策,江芊果怒,曰:“呼,役夫,宜君王之欲废汝而立职也。”商臣曰:“信矣。”

  [评]

  阳山君相卫,闻卫君之疑己也,乃伪谤其所爱樛竪以知之。術同此。

  【译文】 

  春秋时,楚成王准备册立商臣为太子,后来又想改立商臣庶弟王子职。商臣得到这消息之后,不知道真假,告诉他的老师潘崇(春秋楚人,曾诱商臣弑成王),并且问:“怎么才能知道这消息是真是假?”

  潘崇回答说:“请江芊(楚成王胞妹)吃饭,但是态度不要太恭敬。”

  商臣照他老师的话去做,结果江芊大发脾气说:“你这奴才,难怪你父王要废掉你,改立王子职。”

  商臣说:“现在我知道传言不假。”

  [评文]

  阳山君为卫国丞相时,也曾怀疑卫君对自己不满,于是毁谤卫君所宠爱的樛竖,以刺采卫君的心意,两者是同一手法。

   

 

 

991、曹操 
  【原文】 

  魏武常行军,廪谷不足,私召主者问:“如何?”主者曰:“可行小斛足之。”曹公曰:“善。”后军中言曹公欺众,公谓主者曰:“借汝一物,以厌众心。”乃斩之,取首题徇曰:“行小斛,盗官谷。”军心遂定。

  曹公尝云:“我眠中不可妄近,近便斫人,亦不自觉,左右宜慎之。”一日阳眠,所幸一人窃以被覆之,因便斫杀。复卧,既觉,问:“谁杀我侍者?”自是每眠人不敢近。

  魏武言人欲危己,己辄心动,因语所亲小人曰:“汝怀刃密来我侧,我必说必动,执汝使行刑,汝但勿言,保无他故,当厚相报。”亲者信焉,不以为惧,遂斩之。此人至死不知也。左右以为实,谋逆者挫气矣。

  操少时,尝与袁绍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青庐中人皆出观,操乃入,抽刃劫新妇。与绍还出,失道,坠枳棘中,绍不能得动,操复大叫云:“偷儿在此。”绍惶迫,自掷出,遂以俱免。

  [述]

  《世说》又载,袁绍曾遣人夜以剑掷操,少下不着,操度后来必高,因帖卧床上,剑至,果高。此谬也!操多疑,其儆备必严,剑何由及床?设有之,操必迁卧,宁有复居危地、以身试智之理。

  【译文】

  曹操营中军粮短缺,于是私下召来军需官,问他有何解决之道。军需官说:“可用小斗秤量军米,士兵就不会怀疑米粮不足而动摇军心。”

  曹操说:“好,就照你的意思办。”

  过了几天,有人传出曹操在斗上动手脚,欺骗众人,一时谣言纷纷,群情汹汹。曹操又召来军需官说:“我想向你借一样东西,安定人心。”于是把军需官杀了,将军需官的首级展示众人,说:“军需官盗取军粮,竟用小斗秤米,欺骗各位,现已论罪处斩。”遂平息了军士不满的情绪。

  曹操曾对人说:“我睡觉时千万不要接近我,我即使在睡梦中,只要有人走近我身边,我就会不自觉的杀人,你们千万要小心。”有一天,曹操假装睡觉,有个亲信便上前替他盖被,曹操一刀把那名亲信杀了,睡醒后,还故意问旁人:“谁杀了我的侍从?”自此以后,只要曹操在睡觉,就没有人敢接近他。

  曹操怕有人会来谋害自己,便扬言说:“如果有人想对我不利,我的心就会有预感而心跳加速。”为了证明自己的话,曹操召来一名亲信,对他说:“待会儿你假装来行刺,我就说我心早有预感,如果抓你的人要杀你,你只要不说出是我要你故意行刺,我保证你没事,另外我还会重重的奖赏你。”那名亲信信以为真,于是毫无畏惧的前去行刺,结果被曹操下令给杀了,曹操的左右,以为曹操的预感灵验无比,想谋逆曹操的人也都不敢妄动。

  曹操年轻时,有一次和袁绍一起看人娶亲,半夜翻墙进入那对新婚夫妇的家中,大叫:“有贼。”屋中的人都跑出来察看,曹操趁机持刀劫走新娘子。曹、袁二人摸黑逃走,一时迷路,误闯橘子园,橘树多刺,袁绍不敢动,曹操怕袁绍被抓,坏了大事,就大声呼叫:“小偷在这里。”袁绍被迫,连滚带爬,一溜烟的跑出橘园。

  [述译]

  《世说新语》记载,袁绍曾派人用剑行刺曹操,但剑刺的高度不够,所以没有刺杀成功。曹操料想杀手下次出手行刺,一定会调整高度,于是就紧贴床面,后来刺客果真把剑刺向高处。”这段记载我无法相信是事实,曹操生性多疑,若有刺客行刺,一定加强戒备,刺客如何能近身?即使刺客能突破曹操的卫士,曹操也一定会迁离到其他卧室,哪有再冒生命危险与刺客斗智的道理?

   

 

 

992、田婴 刘瑾 
  【原文】 

  田婴相齐,人有说王者曰:“终岁之计,王盍以数日之间自听之?不然,无以知吏之奸邪得失也。”王曰:“善。”田婴即遽请于王而听其计。王将听之矣,田婴令官具押券斗石参升之计。王自听计,计不胜听。罢食后复坐,不复暮食矣。田婴复请曰:“群臣所终岁日夜不敢偷怠之事也,王以一夕听之,则群臣有为劝勉矣。”王曰:“诺。”俄而王已睡矣,吏尽偷刀削其押券升石之计。王终不能听,于是尽以委婴。

  刘瑾欲专权,乃构杂艺于武庙前,候其玩弄,则多取各司章奏请省决,上曰:“吾用尔何为?而一一烦朕耶,宜亟去。”如此者数次,后事无大小,唯意裁决,不复奏。

  【译文】 

  战国时田婴(齐威王少子,孟尝君父亲,封于薛,号靖郭君)成为齐相后,有人对齐君说:“有关国家一年来的各项财政税收,大王应该拨出几天时间,听听官员的报告,这样才知道官员的忠奸、好坏。”齐王觉得有理。

  田婴听说此事,也立即请齐王听取预算收支的报告,齐王答应后,田婴要各大小官员全部进宫报告,且准备好各种收支的详细单据文件。齐王听不胜听,吃过中饭又再坐下听官员报告,连晚饭都没时间吃。

  田婴对齐王说:“各官员一年来日夜尽心督办的事,大王肯花一个晚上听完,这种精神必能使群臣更加惕励勤勉。”

  不久,齐王累得睡着了,而有关官吏贪污不法的事件,齐王却丝毫听不出其中的漏洞缺失。齐王经过这次听政之后,大小朝政全交由田婴处理。

  明朝宦官刘瑾想要把持政权,就先挑选一批杂耍艺人在武宗面前献艺,等武宗看得出神入迷时,就要各官员呈上奏章,请武宗裁决。

  武宗说:“你拿这一件件小事来烦朕,朕要你何用,还不赶紧要他们走。”

  反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