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小地主+番外 作者:郁雨竹(云起书院vip2014-12-05完结)-第2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木兰第二天就告诉傅氏李江会回来的消息,“……他大哥说县城的事多,但你生孩子也是大事,无论如何让他在那几日请假回来,你也别心焦,想吃什么,想要什么,就让春霞去和我说,有什么心里话可以和陈嬷嬷或是春霞说说也行,你身体素来好,又一直调养着,胎位也正,不要过多担心。”
  傅氏就差点落下泪来,就算她精于算计,此时也不由心中感动。她没见过别人生孩子,但也知道生孩子很痛苦,又是半只脚踏进鬼门关,要说不害怕是不可能的,偏偏这种害怕她还不知道与谁说。
  娘家离得太原的弊端就显出来了,若她的娘家离得近,她母亲也会像木兰对桃子和媛媛一眼,几乎每隔一天就要人去问上一声,她生孩子的时候还能亲自到场,真要出什么事,有娘家在也说得上话……
  也许是因为怀孕,孕妇的情绪多变,也有可能傅氏是真的很害怕,此时她脆弱的扶着木兰的手,低声哭到:“我就是怕,生孩子那么痛,还那么危险……”
  木兰理解的拍她的手,“我都懂,我生阳阳之前也怕的不得了,可真到了那时候反而不怕了。”
  木兰低声安慰着傅氏,一直陪着她到下午,许氏也过来拉傅氏说话,将之前她生孩子的心得和注意事项都和傅氏说了,这样傅氏的脸色才好些。
  第二天就是除夕,李家与苏家都要祭祖。
  苏文到底没能赶回来,因此只有李家这边帮着一块儿祭祖了。
  以往两家都是一起给三家祭祖,所以并不觉得有什么,但许氏与傅氏都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有些目瞪口呆,她们从不知道,祖宗也是别人可以帮忙祭的。
  而赖五却觉得理所应当,他在外十多年,不都是李家与苏家帮忙祭祖供奉香火吗?
  今年是赖五第一次在祖宗牌位前祭祖,因此非常激动,激动中又有些遗憾,“若是阿文能回来就好了,那样我们三家总算是不缺人了。”
  许氏只能安慰他看开一些,以后总会有机会的。
  一大早,许氏就和木兰傅氏一起准备祭祖需要的东西,傅氏挺着一个大肚子,不过是站着给许氏和木兰打打下手。
  而李石则与赖五一起将祭祀用的银器擦洗干净拜访好,从木兰等人手中接过祭祀所用的八大碗及猪头等物恭敬的放在案桌上,这才毕恭毕敬的在蒲团上给祖宗们磕头,而阳阳也被带到祠堂,李石手把手的教他给祖宗们磕头,奶声奶气的说了声,“祖宗保佑我。”这才完了。
  这句话是木兰教的,足足教了他三天才学会的,虽然说的磕磕绊绊的,到底说出来了。
  晚上大家一起守夜,他们家对守夜向来不是很严格,以前一家子骨肉,在一张大炕上窝着过一夜也可以,但现在显然是不可能了,所以吃过晚饭后,木兰就对傅氏道:“今天晚上大家各自在自己的院子守夜就行了,让春霞扶你回去吧,晚上想吃什么了,就叫人去厨房拿,今天晚上那儿都有人值夜的。”
  傅氏知道木兰是怕她困,找几口让她回去休息,傅氏看了许氏一眼,犹豫了一下还是笑着起身告辞了。
  现在没有什么比她肚子里的孩子重要。
  赖五与许氏则选择暂时留下来和李石等一起守夜。
  李石和赖五在一边下棋,木兰则和许氏在一边做针线,一边低声说话,阳阳趴在摇篮边看着旭儿吐泡泡,有时候小心翼翼的用手指戳戳旭儿的小胖脸,然后就快速的缩回手,一双眼睛滴溜溜的转着看四周。
  旭儿的奶娘看见了,见许氏只是含笑看着,而旭儿也没哭,只是转着头去找阳阳的手,也就没阻止。
  阳阳以为没人发现,胆子越发的大了,还小心的凑上去学着母亲亲他的模样小小的亲了旭儿一口,弄得旭儿满脸的口水,还自以为别人没发现的骄傲仰着头。
  木兰见了只觉得儿子蠢萌蠢萌的,现在还好,可难道以后长大了也要这样?那就不是萌,而只剩下蠢了。
  木兰正想当机立断的将阳阳拉过来教训他,许氏就拦住她的手道:“行了,让孩子们玩吧,好在他们叔侄玩的开心,我们就不要去打扰他们了。”
  旭儿才三个月大,能有多少精力?吃饱喝足玩了一会儿后他就打了一个哈欠沉沉的睡过去了,阳阳见怎么戳旭儿都不再理他,顿时有些失望和生气。
  而旭儿的奶娘也怕阳阳把小祖宗给戳醒了,所以小心的将阳阳抱到一边,让小红陪他玩。
  周春亦步亦趋的跟着阳阳,见状就拿出阳阳的各种玩具摆在炕上,将阳阳放到炕上让他自己玩。
  阳阳最喜欢玩的是丢沙包的游戏,不过在这儿不叫丢沙包,叫抢沙包。
  以前是阳阳丢了沙包周春捡,或是周春丢了沙包阳阳去捡,但不知道什么时候,阳阳嫌弃周春的动作慢,在周春还没开始丢的时候就扑上去抢,偏偏还总是能抢到。
  周春不管怎么躲避,十次倒有八次会叫阳阳抢走。
  赖五本来放在期盼上的眼睛也移到了阳阳身上,见他又快手的从周春手里抢了一个沙包,顿时眯起了眼睛。
  李石顺着他的眼睛看去,心中沉思。
  赖五落下手中的黑子,问道:“你以后打算让阳阳去做什么?总不能与你一样去开医馆做大夫吧?还是去读书科举?”
  “孩子自有他的选择。”
  “可孩子现在还小,只怕做不出选择。”赖五对李石的回答不满意,直接挑明道:“阳阳于武学一途中极有天赋,若是可能……”赖五见李石皱眉,笑着将话说完,“若是可以拜得良师,以后只怕是一员猛将。”
  “现在天下初平,以当今的励精图治,二十年后正当盛世,哪来的建功立业?我看读书就很好。”
  赖五却不以为然,“北有北蛮,南有南夷,怎么会没有战事?”
  李石落下白子,将赖五的后路彻底阻断,袖子下的左手却微微握紧,一时没有说话。
  赖五也没有紧追不舍,这的确是一个很难的抉择,他虽然看上了阳阳,但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说服李石和木兰,毕竟,从军一途实在是危险,一不小心就会在战场上送命。
  能在战场上活下来并一步一步往上走的,不仅需要本事,还需要运气,两者缺一不可,现在阳阳还小,虽然看着很有天赋,但以后的事谁也说不准。

  ☆、285。第285章 展望

  历来文臣武将就有些不对付,自然,政治抱负或利益上相同时,他们也会合作甚至成为好朋友,但大的方向上,两边人马一向都有些不对付。
  在春秋时,文臣与武将的分别并不明显,盛时为文臣治理方国,战时出任武将领兵卫国征伐,这是最平常不过的事,那时候的官员学习六艺,不管是哪方面都很出色,可自战国开始,国王为了削弱臣下的权利,就将文臣与武将划分开。
  文有丞相,武有将帅,从此两边分开来,一直到现在,文臣武将很难再混合在一起。
  倒也有弃笔从戎,或弃武从文的,但从事一职之后帝王就不可能让他再染指另一边。
  赖五提议让阳阳习武也只是一个提议,因为现在武将的地位到底如何还不一定,而当今就算正当盛年,二三十年后是怎样的光景也不知道。
  从来,文武之间的斗争就没停止过,而文武的地位到底如何是完全取决于皇上与当朝局势的。
  前朝时,除最开始的太祖皇帝外,其他帝王皆重文轻武,就是开国皇帝太祖爷在还有北蛮危险的晚年也流露出文能治国的欣赏来,而对武将的赏赐却苛刻起来,因此,武将的地位越发下降。
  这也造成了民间读书盛,习武弱的局势,当初战乱时,除了朱有德就是几个老牌武将世家还能拿得出一两个可以打仗的人来……
  而在前前朝,却是文武并重,历代皇帝对文武并没有多少好恶的感觉,也因此,文臣武将的地位一直相当。
  现今圣上是武将出身(似乎所有的皇帝都是武将出身,或是都有这方面的身份),可他对文武之间的地位还没有表态,而几位皇子之中,大皇子仁善,可以想见,他以后只怕会更倾向于文臣……
  但凡事总有例外,更何况,文臣有文臣的优势,武将也有武将的便利。
  作为文臣,他们的理想无非就是入内阁,实现自己的一番抱负,当然,最主要的就是光宗耀祖。
  文臣的进阶要顺利得多,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吏部的考核过关,一般升迁就是水到渠成的事,这让苦等着战事升迁,还要担心功劳被抢的武将嫉妒不已。
  而武将却可以建功立业之后封妻荫子,庇佑子孙。只要拼得功劳,获得爵位,至少三代之内是不用发愁的,而三代也足够子孙积累足够的能力更进一步或是维持住贵族一般的生活了。
  这一点也让文臣羡慕不已。
  就拿赖五来说,他先前是侯爷,回到京城后就是妥妥的公爷,就算降级袭爵,只要子孙不犯大错,不要太败家,至少能恩荫五代子孙,以后子孙们若是有出息,自然可以让爵位再回来,就算没出息,只要不十分败家,五代的积累也够子孙们再富足的生活几代了……
  而现在天下未平,赖五又得皇上看重,以后极有可能再进一步,那就是郡王……
  赖五并没有什么亲属,因此才想在朝中建立一些自己的势力,而阳阳表现出来的天资实在是出众,现在他儿子还小,看不出什么天赋来,但若是阳阳愿意走武臣这一途,有赖五的自愿在那里,赖五肯定可以给自己的儿子找一个好帮手。
  这件事既是从阳阳的利益出发,也是出于赖五的私心。
  夜深后,赖五一家就告辞回自己的院子守夜,李石让下人将炭放在炕脚,挥手让他们下去了,自己一家三口躺在大炕上一起守夜。
  阳阳已经忍不住睡过去了,他今天很兴奋,又吃了不少东西,早就犯困了,此时正侧躺在木兰的脚边,轻轻地打着酣。
  李石轻柔的将人抱到炕的里侧,给他盖好小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