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小地主+番外 作者:郁雨竹(云起书院vip2014-12-05完结)-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正要运行却是要看苏氏这边的,所以要锻炼一下他们。”
  周大福自然应下,他也不喜欢常跑到苏家庄来。
  如果只是一个小族学,木兰相信凭苏氏族长和族里长老的能力可以管理好,但如果是一个大一些的学堂呢?里面毕竟有几百个学生,还来自不同的村庄,苏氏里多是不识字的佃农,交给他们管理木兰实在是不放心,她和李石也没时间,所以就只能请人。
  换句话说就是要请一个管理人才。
  在江南之地,最不缺的就是读书人,但最缺的却是合适的读书人。
  木兰想要找一个认同她的理念,又愿意来这小山村学校的学士实在是太难,但既然已经开办,木兰自然要办好,所以她很是用心的和周围的人打听这儿有名的读书人,甚至已经打听得出了县城。
  在族田,学田都办下来,学堂也在渐渐完善的时候,木兰总算是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
  ****在江南之地不算有名,但也有名气。
  他是进士出身,但却不热衷政事,他最喜欢的是教书育人,也因此,在考中进士之后他没有进入六部,反而是申请去了国子监。
  ****毕竟年轻,又是才入门的进士,在国子监里还不能讲学教书,只能在书馆里面帮忙编写书籍和整理一些东西,等过了两年才开始讲学。
  ****一直有属于自己的理想,他是一个忠实的儒家思想家,他所追求的社会是“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一直认为达成这一切所需要的就是教育,因为政治使人牵扯利益,利益使人变,就只有教育,只要将理想的种子种下,总有一日会生根发芽,那些杰出的人才因为有所理想,以后走上仕途,会尽自己所能的一点一点改变这个社会。
  所以他选择国内最优秀的学府——国子监任教。
  但他之猜到了开头,没有想到结尾。
  进入国子监念书的,要么是家世出众的子弟,要么是考入的优秀举人,这两种人,不管是哪一种,年纪都不小了,足有十几二十岁,有的甚至三十多岁,他们的思想早就成型。
  对于世家子弟来说,家族高于一切,在他们看来是家国,而不是国家,他们做什么,更多的是考虑家族的利益。
  而对于考入国子监的非世家的子弟,他们也都有自己的理想,或多或少都与升官发财,光耀门楣有关。
  他们的思想已经定型,想要改变几乎比登天还难。****通过教育改变思想的路只是开始就夭折了。
  ****痛苦了一段时间,当机立断的辞官回家办了一个学堂,他打算从幼儿开始教起。
  但培养一个人成为官员,还能保持理想不变实在是太困难了,****教了十多年的书,倒是培养了不少的举人进士,在江南一带也颇受追捧,只是可惜,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这条路上越走越窄。
  ****已经四十多岁了,他想要学生们能够继承自己的事业,继续授业解惑,只是可惜,拜在****下面的,多是冲着出人头地来的,就算有一二学生接受了****的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坚持下来的也少之又少,所以****很灰心,从三年前起就开始闭门谢客,只带着老妻住在邺山,连儿女也不常见了。
  木兰想要找一个不迂腐,与这个时代不同的学者,周大福打听了几个,但木兰仔细的调查过后都不太满意,那些人有的有真才实学,但太过傲气,反而有些名过其实,而且,木兰要开的也只是一个小学堂,她不认为对方愿意屈居在这里;而有的压根是只有名声,没有一点才学,根本就是名不副实。
  周大福眼看着学堂都快要建好了,连学生都进了一半,先生们也都到位了,但院长还没找到,李石又写信来催,一急就跑到更远的地方打听了,****就是这时候进入周大福的视线的。
  周大福与木兰提起的时候并不觉得****合适,在他看来,****太过理想主义,他并没有隐瞒自己的理想,反而是大肆的宣扬开来,因此****的事情并不难查,很多人愿意将孩子送去****的学堂,看上的是****的才学,而不是他的理想。
  这样的理想太过不符实际了。
  但木兰听了却心动了。
  从春秋开始,“老有所养,幼有所教”就被提出来,那时候百家思想争鸣,儒家还没有独大,那时候的生活水平虽然没有现在高,但那时候的思想却是空前的发展,君子之风盛行,每个读书人几乎都有属于自己的理想,反而不会像现在甚至是以后一样狭隘。
  木兰并不反感这样的理想家,反而觉得社会有一部分是这样的人在推动,他们的作用并不亚于军队和经济。
  而且****并不是空有理想的人,他为他的理想奋斗了将近二十年,这样的人,不管失败还是成功,都值得尊敬。
  木兰决定去试试,如果能请到****自然好,就算不能,她也能到邺山附近寻找一番。
  苏族长觉得很麻烦,道:“在族里找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管理就是,何必还去请什么名士呢?”
  “我倒不是为了请名士?只是我们的学院并不是单纯的教书,里面各项技能都有,随便找一个人并不能管理好。那位****先生做过十几年的先生,教出了不少优秀的学子,如果能请到他,对我们苏氏只有好处。”
  苏族长欲言又止,看着木兰坚决的模样,到底没有再说反对的话。他和周大福一样,认为木兰能请到人的机会很渺茫,因为苏家庄太小了,这个学堂现在也只有五十多个学生入学,满打满算也就两百多人罢了,里面主要教的还不是科举的课程,反而是算术,匠,医,农等,那些名士怎么可能看得上?
  木兰抱着阳阳坐上了马车,朝邺山进发,临走前她给李石写了一封信,如果能请到****,那么等****熟悉了这边后她就会将事情全交给对方,如果请不到,那就只能回府城暂时聘请一位管理人员,正式的院长还要再找人。
  才过两个月,阳阳又长大了不少,现在他已经会在母亲的帮助下颤颤巍巍的站起来,然后跌跌撞撞的走两步了。
  这孩子胆子大,不喜欢人扶着,他会自己找了支点站起来,你要是伸手去扶他,他还会不开心的挥掉,然后就会重心不稳的坐倒在褥子上,每到这个时候,阳阳就很委屈的看着母亲,眼睛里都是控诉。
  所以慢慢的,木兰虽然一直关注着他的动作,却不会再伸手去扶他,阳阳摔了几次,倒是能自己扶着墙壁走几步了,每次看到阳阳试探的伸出脚去走,木兰都开心得不行,现在在马车里,阳阳整个人都趴在窗户上看着外面。
  木兰怕阳阳翻出去,就紧紧地抓住他的衣服,生怕他一个不小心就翻出去了。要不是觉得不方便,阳阳也不喜欢,她真想在车窗那里钉上木头,这样就不用担心孩子会翻出去了。
  赶了两天路,木兰总算是到了邺山脚下,周大福租了一个农户家做落脚之处,指了山上道:“太太,那位陈先生就住在上面,走路得半个时辰左右,现在天色已黑,我们不如明天再上山。”
  木兰点头。

  ☆、216。第216章 陈蒙

  陈蒙住在邺山的半山腰上,并不能行车,倒是可以骑马,不过木兰想想还是放弃了,古人讲究的是一个诚心,走着上去似乎更能给人好感。
  所以木兰将阳阳背在身上,就带着周春和向全兄弟上山去了,周大福被留下来看东西。
  阳阳对于山林很喜欢,一进到林子里他就要挣扎着下来,手啊啊的摆动着,木兰就轻轻地拍了他屁股,道:“不许闹,再闹娘就把你放在山下了。”
  阳阳就委屈的蹦了两下,但见母亲没有放下自己的意思,也就乖乖的在木兰背上东张西望。
  走了大半个时辰,木兰就看到了两间木屋,她将阳阳解下来交给周春,道:“将他看紧来,这附近虽然没有猛兽,但也时有黄鼠狼出没。”
  周春不明白太太怎么就知道这儿有黄鼠狼,但她还是很听话的将阳阳抱紧。
  向全已经上去投拜帖。
  ****的书童出来,看见来拜访的是一位太太,心中就有些不悦,但还是道:“太太稍后,我去禀过我家主子。”
  木兰点头,“有劳小哥了。”
  木屋里只住着****夫妻及一个书童一个丫头并一对老仆。
  那对老仆却是从小伺候两人,后来又做了夫妻,****避世到这山上后他们也跟着上来了,书童一说来访的是一位太太,陈夫人就扭头去看丈夫,****微微睁开眼睛,笑道:“倒是有趣,你去见一下吧,看看是什么事。”
  “妾身这就去。”陈夫人亲自迎出来,看到立在木屋前的木兰,眼里闪过惊艳,陈夫人随着丈夫见多识广,而且她儿子现在就是四品的知府,所以见的贵夫人也不少,木兰的相貌在那个阶层都算是上等,更何况在这平民阶级,想起刚才的拜帖,里面明明说了她丈夫不过是个秀才郎中……
  心思一闪而过,陈夫人已经笑道:“这位是苏太太吧?”
  木兰恭敬道:“夫人叫木兰或是李娘子就好,大家都是这么称呼妾身的。”木兰自称的时候微微有些不太习惯。
  陈夫人点头,让身道:“快进来吧。”看了一眼阳阳,眼里闪过柔意,“怎么还把孩子带上来了?”
  木兰无奈,“这孩子从小是我带的,若是一天不见就要闹,也是没有办法,倒叫夫人见笑了。”
  陈夫人脸上的笑容更深,“孩子还是自己带着好。”****因为理想而忙碌,陈夫人的几个孩子都是她一手带大的,所以她觉得孩子就应该跟着自己长大才好。
  进了客厅,****并不在,大家入座之后,木兰就从向全手里拿过来两个盒子,“贸然上山打扰,还请夫人见谅,这是今春新摘的龙井,还有木兰的一件绣品,还望夫人不要嫌弃。”
  龙井是苏定送来给李石喝的,苏家是江南一霸,西湖的龙井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