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①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颖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
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开元三载,余尚童稚,记于
郾城②,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③,洲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
二伎坊内人④,洎外供奉,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玉
貌锦衣⑤,况余(按:蘅塘退士云:“况余二字,当是晚余之讹。”又按:《读杜心解》
评云:“玉貌忆公孙,白首悲今我,则况余二字不谬矣。”'白首,今兹弟子,亦匪盛
颜。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抚事慷慨,聊为 《剑器行》。往者吴人张旭
⑥,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
感激,即公孙可知矣。
昔有佳人公孙氏, 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看如山色沮丧⑦,天地为之久低昂。
如羿射九日落⑧,矫如群帝骖龙翔⑨。
来如雷霆收震怒⑩,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颖美人在白帝(11',妙舞此曲神扬扬(12'。
与余问答既有以(13',感时抚事增惋伤(14'。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15',风尘澒洞昏王室(16'。
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17'。
金粟堆前木已拱(18',瞿塘石城草萧瑟。
玳弦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19'。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20'。
① [公孙剑器]《明皇杂录》:安禄山献白玉箫管数百事,陈于梨园。
诸公主及貌国以下,竞为贵妃弟子。时公孙大娘能为 《邻里曲》及《裴将军
满堂势》、《西河剑器浑脱》舞,妍妙皆冠绝于时。②[临颖郾城]《唐书·地
理志》:临颍、郾城二县,俱属许州。按:许州在河南。③ [剑器浑脱]《乐
府杂录》:健舞曲有 《棱大》、《阿连》、《柘枝》、《剑器》、《胡旋》、
《股腾》等,《正字通》:《剑器》、武舞,用女伎雄妆,空手而舞。《文
献通考》:或以剑器为刀剑,误也。 《唐书》:中宗宴近臣及修文学士,诏
遍为伎。工部尚书张锡为 《谈容娘》舞,将作大匠宗晋卿为《浑脱》舞。注
按:《五行志》:长孙无忌以乌羊毛为浑脱毡帽,谓之赵公浑脱,因演以为
舞。 《居易录》按:陈旸《乐书》云:乐府诸曲。自古不用犯声,唐自则天
未年,《剑器》人《浑脱》,为犯声之始。《剑器》宫调,《浑脱》商调,
以臣犯君,故为犯声。又:唐多解曲,《朽枝》用《浑脱》解之类。观此,
则《剑器浑脱》自别为舞曲之名。今人误读《社诗序》,以“剑器”为句,
而以“浑脱浏漓顿挫”六字为句,以为极赞舞器之妙,讹谬沿袭,文字中往
… 页面 65…
往以“浑脱浏漓”四字连缀用之,可笑也。又阅李中麓《开元太仆塞上曲》
云:“黄河万里障边隅,点卤年来谋计殊。不用轻帆并短悼,浑脱飞渡只须
臾。”自注云:脱音驼,然后知浑脱舞、浑脱帽皆当作平声。按:朱中丞《续
谈》云:予于役三关,次太子滩,隔岸群彝来,乱流而渡,见有骑一物浮水
面者,问之,曰:“浑脱也。”盖取羊皮去其骨肉而制之,故以为名。浑脱
帽义应尔。④[高头宜春]《教坊记》:右教坊在光宅坟,左教坊在延政坊。
右多善歌,左多工舞。妓女人宜春苑,谓之内人,亦日前头人。按:高头疑
即前头之谓。[梨园]《唐书·礼乐志》:明皇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
坐部伎子弟三百教干梨园,声音有误者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⑤[玉
貌]鲍照 《芜城赋》:东都妙姬,南国丽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⑥[张
旭] 《国史补》:旭常言:“始吾见公主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
氏舞剑器而得其神。”⑦[观者]《礼记》:观者如堵。[沮丧]《庄子》:
嗒焉沮丧。⑧[九日]《淮南子》:尧时十日并出,尧令弄射中九日,乌皆
死,坠其羽翼。⑨ [群帝]夏侯玄赋:又如东方群帝兮,腾龙驾而翱翔。⑩
[雷霆]《易》: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 [震怒]《书》:皇天震怒。
(11'[白帝]《元和郡县志》: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因号鱼复为
白帝城。《寰宇记》:公孙述括蜀,自以承汉土运,故号曰“白帝城”。胺:
白帝城在四川夔川府东。(12'[扬扬]《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13'[有以]《史记》:信陵君不耻下交,有以也。(14'[感时]《楚辞》:
余感时兮凄怆。(15'[五十年]接:自开元三年至是,凡五十三年。[反掌]
《汉书·枚乘传》:易于反掌,安于泰山。(16'[澒洞]《淮南子》:未有
天地之时,鸿濠澒洞。按:澒音汞。澒洞,相连貌。(17'[寒日]陶潜诗:
惨惨寒日。(18'[木拱]《左传》。穆公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
矣。”(19'[哀来]魏文帝乐府:乐往哀来摧肺肝。[月东出]《诗》:日
居月诸,东方自出。(20'[足茧]《战国策》:苏子足重茧,日百里而后舍,
注,茧,足胝也。
… 页面 66…
元 结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①
漫叟以公田米酿酒②,因休暇则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欢醉中,据湖
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肪载之,遍饮坐者。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
洞庭而坐,酒肪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③。
山为搏,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④。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我持长瓢坐巴丘⑤,酌饮四座以散愁。
① [石鱼湖]元结《石鱼湖上作诗序》:潓泉南山有独石在水中,状如
游鱼。鱼凹处,修之可以贮酒。水涯四匝多攲石相连,石上堪人坐。水能浮
小舫载酒,又能绕石鱼洄流,乃命湖曰“石鱼湖”。镌铭于湖上,显示来者。
又作诗以歌之。② [漫叟]《唐诗纪事》:元结始号猗樱蟪评耸俊S帧
曰漫郎,更曰聱叟。《唐书·元结传》:酒徒又曰:“公漫久矣,可以漫为
叟。”③[君山]《博物志》:君山上有美酒数斗,得饮者不死。《水经注》:
是山,湘君之所游处,故曰”君山”。昔秦始皇遭风干此而问其故,博士曰:
“湘君出入则多风。”按:君山在岳州府西南洞庭湖中。君山有石穴,潜通
吴之包山,郭景纯所谓巴陵地道是也。④ [酒徒]《史记·郦生传》:郦生
瞋目按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⑤[巴
丘]巴丘湖亦名青草湖,北连洞庭南。按:汉湘东纳汩罗之水,巴丘山在岳
州府南。弄屠巴蛇于洞庭,积骨为丘,故名。
… 页面 67…
韩愈
愈,字退之,昌黎人。三岁而孤,兄会嫂郑鞠之。随兄官岭表,兄卒。
愈自知刻苦学儒,比长,通六经百家。贞无八年摧进士,累调四门博士,迁
监察御史。上疏极论宫市,德宗怒,贬阳山令。元和初,擢知国子博士,分
司东都。改都官员外郎。寻复为博士,改比部郎中,进申书舍人。为裴度行
军司马,平蔡,迁刑部侍郎。宪宗迎佛骨人禁内,上表力谏。帝怒,将抵以
死。大臣皆为愈言,乃贬潮州刺史,量移袁州。召拜国子祭酒,转兵部侍郎。
王廷凑乱,召愈宣谕,极论顺逆利害,廷凑畏服之。归,转吏部侍郎,转京
兆尹兼御史大夫。后以李逢吉、李绅交构,遗患于愈,罢为兵部恃郎。后复
为吏部侍郎。卒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文。
山 石
山石荦确行径微①,黄昏到寺蝙蝠飞②。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③。
僧言古壁佛画好④,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⑤,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人扉⑥。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⑦。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⑧。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⑨。
嗟哉吾党二三子⑩,安得至老不更归。
① [荤确]《正韵》:硗确,石地。亦作确。按:荦确,亦石地不平
貌。②[黄昏到寺]按:肄园居上注:《韩文公外集·洛北惠林寺题名》云:
“贞元十七年七月二十二日宿此而归。”诗云:“哺时坚坐到黄昏。”与此
正一时事。[编幅]《尔雅》:蝙蝠,服翼。注:或谓之仙鼠。曹植赋:明
伏暗动,尽似鼠形。按: 《乌台诗话》:燕以日出为旦,日入为夕。幅以日
人为旦,日出为夕。争之不决,③ [芭蕉]苏颂《草木疏》:芭蕉叶大者二
三尺,围重皮相袭,叶如扇生, [支子]《西阳杂俎》:诸花少六出看,惟
桅子花六出,即西域薝卜花也。桅与支同。④ [古壁]卢照邻诗:古壁有丹
青。⑤ [疏粝]《诗》:彼疏斯粺。笺、疏:粗也,谓粝米也。按:《汧国
夫人传》:李娃曰:“今夕之费,愿以贫窭之家,随其疏粝以进之。”⑥[清
月]王融诗:清月回将瞎。⑦[烟霏]《广绝交论》:烟靠雨散。⑧[松沥]
《南都赋》:其木则怪、松、楔、 、槾、柏、杻、橿、枫、柙、栌、枥,
帝女之桑。⑨[]《楚辞》注:马缰在口曰。《汉书·刑法志》:是以
犹而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