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我马上开门给那些亲爱的朋友”,叔本华在一封信里描述 
当时的情形: 
      二十个身穿蓝衣服的波希米亚士兵涌了进来,从窗口向下 
面的暴徒射击。但很快,他们就发现隔壁房间更利于射击。一 
个军官从二楼观察街上躲在工事后面的暴徒。我马上把我的观 
看歌剧的大望远镜借给了他们。  
      叔本华还把一大笔遗产留给了在镇压暴动中受伤的士兵 
和死亡了的土兵的家属。叔本华的观点很明确: 
      人们总是对政府、法律和公共机构深感不满,但这主要不 
过就是人们把本属于人生的可怜苦处归咎于政府、制度等。  
      国家不过就是一个为保护整体人民免于受到别的国家的 
攻击,或者,为保护国家中的成员免子受到其他成员的攻击而 
设立。设立国家的必要性就在于人们已经承认:人与人之间并 
没有什么公正可言的。  
      只需想一想: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潜藏着无限膨胀的自 
我;要把这数以百万计的人控制在平和、秩序、法律的束缚之 
内,那是多么困难的一桩事情。而国家政府承担的就是这一困 
难的任务。事实上,看到世界上大部分的人还能够生活在秩序 
与平和之中,那真的是一件让人啧啧称奇的事情。  
      叔本华所住的屋子陈设极其简单。书房的主要装饰物就是 
书桌上的一尊镀了厚厚一层金箔的佛像。这尊佛像是叔本华花 
… Page 262…
  252                            人生的智慧 
重金托人从印度购回。然后,叔本华让人为佛像镀上金箔,“黄 
金要镀厚一点,不要为我省钱。”叔本华吩咐镀金匠。金佛像 
的旁边则是康德的半身塑像。沙发的上方悬挂着歌德的油画 
像。另外,还有莎士比亚、笛卡尔的画像,以及自己各个时期 
的照片、画像,和许多狗的雕刻。图书室里藏书并不多,这与 
叔本华在著作中的旁征博引有点不大相符。但叔本华早就说过 
了: 
      在挑选阅读物的时候,掌握识别什么不应该读的艺术就成 
了至为重要的事情。 
      读者大众的愚蠢和反常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因为他们把各 
个时代、各个民族保存下来的至为高贵和稀罕的各种思想作品 
放着不读,一门心思地偏要拿起每天都在涌现的、出自平庸头 
脑的胡编乱造,纯粹只是因为这些文字是今天才印刷的,油墨 
还没干透。  
      在完成了最后的著作 《附录与补遗》以后,叔本华写道: 
      我将封笔了,剩下的就是静观其变了。  
      当这本著作在 1851 年出版以后,叔本华又写下了这样的 
话: 
      看到我最后的小孩的诞生,我是多么的高兴。随着这一部 
著作的完成,我在这一世上的使命也就终于完成了。我的确感 
到了如释重负,这一重负在这 24 年来,一直沉重地压在我的 
双肩。没有人可以想象出这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对我来说意味着 
什么。  
… Page 263…
                             叔本华的生平轶事                                  253 
      叔本华在晚年终于和突然地名声大振以后,叔本华更加相 
信运气的作用了。他曾说过: 
      与明智、力量相比,我相信运气是更为重要的。我们的一 
生可比之于一条船的航程。运气——顺运或者逆运——扮演着 
风的角色,它可以迅速推进我们的航程,也可以把我们推回老 
远的距离;对此,我们的努力和奋斗都是徒劳无功的。我们的 
努力和挣扎只是发挥着桨橹的作用。我们竭尽全力挥舞桨橹数 
小时,终于向前走了一程。这时,突如其来的一阵强风一下子 
就能使我们倒退同样的距离。  
        
      叔本华成名后,1855 年,他的油画肖像在法兰克福博览会 
上展出,并吸引了大批的人。人们还要他做模特,准备为他做 
半身塑像。但众多的画像和塑像都无法生动、传神地显现出叔 
本华的智慧神采。只有一尊由美国女雕塑家纳依小姐制作的叔 
本华大理石塑像被视为最好的。这尊塑像制作于叔本华 71  岁 
的时候,现保存在法兰克福图书馆。在制作的日子里,叔本华 
和纳依小姐谈话、开玩笑、共进咖啡。叔本华打趣说,在这段 
 日子,他有了结婚和家的感觉。 
      1860 年 9 月20  日,叔本华起床时身体一阵抽搐,随即跌 
倒在地,并碰伤额头。但除此以外,叔本华感觉没有什么特别 
的不适。当晚他睡得很好。第二天,叔本华像往常一样地早早 
起来,用过早餐。他的管家打开窗子透进清新的空气以后,就 
按照叔本华平时的吩咐走出房间,不再打扰哲学家的工作。过 
了一会儿,当叔本华的医生进入房间时,叔本华已经与世长辞, 
… Page 264…
  254                           人生的智慧 
身体就靠在房间沙发的一角。无痛苦而终一直是叔本华所渴求 
的: 
      谁要是像我那样孤独地过了一辈子,自然更懂得那种孤身 
上路是怎么一回事。  
      一个牧师为叔本华举行了简短的仪式。然后,叔本华的密 
友、崇拜者格温纳致词: 
      现在这棺木中静静躺着的非比一般的人,已在人们的中间 
生活了整整一辈子,但他却是一直不为人知。现在到场的所有 
人当中,没有一个与他有着血缘的关系;他孤独地死去了,正 
如他之前孤独地活着。但此时此刻,在这个人的身边,某样东 
西告诉我们:他为此孤独获得了补偿。那种要了解永恒的热切 
渴望,伴随着这个人的一生;而这种渴望,对于大部分人来说, 
只是在死神临近之时,才罕有地、像梦一样地瞬间在脑海掠过。 
这个真诚热爱真理的人,从青少年起就厌恶表面现象,尽管这 
样做使他疏远了各种社会关系。这个深不可测的人,胸膛里跳 
动着的是一颗温暖的心。他终其一生对造作都深恶痛绝,始终 
忠实于自己。他孑然一身、受尽别人的误解。因为得到出身和 
教育的帮助,这个有着天才思想的人得以免受人生世事重负的 
羁绊。他对此伟大的馈赠心存感激。他唯一的愿望就是要对得 
起所获得的这一馈赠。为了肩负起崇高的使命,他不惜放弃了 
所有其他人都会开心享受的乐趣。他现在头上的月桂花环是在 
他到了生命的黄昏之时,才终于戴到了他的头上。尽管如此, 
他对于自己要完成的使命,却是怀着铁一样的信念。在那漫长 
的、不公正的默默无闻之中,他从不曾偏离其崇高的孤独路径 
半步。在自己选定的事业中,他真可称得上恒兀兀以穷年。  
… Page 265…
                             叔本华的生平轶事                                   255 
      根据叔本华生前的意愿,叔本华的墓碑上除了刻着 “阿图 
尔·叔本华”的名字以外,再也没有多余的文字。 
… Page 266…
 叔本华哲学的神奇魅力与影响  
      俄国文豪托尔斯泰(1828~1910)在 1869 年完成了《战 
争与和平》以后,就一头扎进了叔本华的哲学世界之中,并马 
上为之深深陶醉。在托翁写给他的一位好朋友费特的信里,托 
翁是这样说的: 
      你知道这一个夏天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吗?那是对叔本 
华著作的心醉神迷和连续不断的精神愉悦,这种陶醉、愉快是 
我所从来不曾体验过的。我已经叫人把他的所有著作都凑齐, 
现在就正阅读这些著作(我还读康德的著作呢)。我看还没有 
哪个学生像我这样在一个夏天里,学到一门学科这么多的内 
容。  
      我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改变看法,但目前我敢肯定:叔本华 
是无与伦比的。  
      你说过叔本华就某些哲学问题写过一些东西,并且还写得 
不错。你的意思到底是什么?什么叫写出了一些东西?那可是 
反映了整整一个世界啊,那种清晰和美感令人难以置信。  
      我开始翻译他的著作了。你也开始这项工作,好吗?我们 
可以联名发表这些译作。我一边读着叔本华的书,一边就在想: 
这个人的名字怎么可能还不为人所知呢,这简直是让人无法想 
… Page 267…
                       叔本华哲学的神奇魅力与影响                                  257 
象的事情。  
      托尔斯泰买回一张叔本华的肖像,把它挂在了自己的房 
间,就像瓦格纳同一时间所做的那样。托翁始终没有改变对叔 
本华的看法,叔本华的哲学始终成为托翁看待事物的一个坐 
标。他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叔本华的哲学已把我们带至哲学所能把我们带至的极端。  
      另一位深受叔本华思想影响的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