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乡村首富-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然是累,但是张文林却也进步神速,任何书本知识都没有亲自参与实践来得快,实践中碰道一些具体的问题那是家常便饭,对于自家老子从一个工程管理变成了工程师,张晨也乐见其成。

老张家要想在以后走建筑这条路,老头子能够深入下去,懂一些东西那肯定好处是多不少。

在6月初的时候,经过乡里的协调以及县里的清查,4月份何刘宝案总算是告了一段落。

何刘宝最终被判了刑进了监狱,张文林也懒得去理会这些已经过去的事情,工程的接收日期越发将近了,他根本就没有时间来操心。

但是就在何案结束不到三天的时候,乡里再次发生了一件令张文林摇头不已的意外。

王胜病退了!

王胜是在5月末的时候发病进的医院,不到一个礼拜的时间,病情便恶化到无法控制的地步。

随即乡里的干部和王家凑钱把王胜转到了上海的医院。

作为坝头乡的一把手,王胜已经为坝头奉献了二十几年的青春,也算得上是善始善终了,在临近退休的时候还一力促成了张坝公路的修筑,这是了不起的政绩。

虽然坝头乡在这个过程中是被动的,但是如果没有王胜在中间一力推动,张文林要想修成这条路也绝不是那么简单的,有时候也并不是有钱就能办成事。

王胜的病退对张坝公路的工程影响并不大,乡里仍旧每天都由胡德平亲自下去督促修路的事宜。

对于胡德平这位排名靠末的副乡长,张文林还是几句好感的,胡德平为人很有风度,虽然是城里出来的高级知识分子,但是身上很少看得到那种高高在上的气质,反而很有股子“土”感。

王胜的病退,对胡德平来讲,其实是一个进步的好时机,但是胡德平却并没有轻举妄动,在乡里的几位副乡长纷纷去县里争取的时候,他也只是极为淡然地早出晚归,坚守在公路的工地上。

就这样一直持续到将近7月的时候,县里终于有了动作,这一次,县里对坝头乡的安置却令人大吃了一惊。

第二十九章胡乡长的三把火

“什么?你说什么?常委会提名胡德平为乡党委书记、代乡长?”

“完啦完啦!怎么会是这样!”

“为什么会是胡德平--”

放下手中的话筒,刘明整个人像瘫了一样坐到靠椅上,整个人都犹如被抽干了气力一般提不起任何精神。

他没想到也根本就没有料想到最终被扶上位的竟然是胡德平。

这样的情形在坝头乡政府大楼内几个副职的办公室里已经不止出现了一幕。

坝头乡的情况极为特殊,王胜为人极为强势,这种习性也带到了工作上,极少有人能够跟他唱对台戏,一人肩负两职的情况已经持续了近一年的时间,

这次王胜因病提前去职退休,乡里顿时就空出了乡长和书记两个正职,按理说像坝头这种情况,县里肯定会从本土的干部中间选出一个来作为正职,即使不是党委的一把手,那至少政府的一把手会由本土的干部晋升担任。

结果也的确是这样,县委的确是从本土干部中提拔了一个,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的是,被提拔的人竟然是胡德平。

为什么会是胡德平?凭什么是胡德平?

这两个问题一时之间不知道困扰了多少乡政府大楼甚至是各个村里关系坝头乡人事的人。

只有张文林一听到这个任命后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坝头乡的地方主义作风盛行是不假,而且还是全县收入排名倒数的乡镇,连年洪灾泛滥,外派的干部根本就镇不住下面的一群大老粗,即使是胡德平刚来的时候也不行,而是足足适应了好几年之后才练就了一身“大老粗式”的习性,这才扎根在民间。

但是对于本土干部来说,这既是优势又是劣势,优势很明显,劣势同样是一目了然。

本土作风太强这绝对不是一个好现象,现在坝头乡经济上不去,群众的条件得不到改善,坝头乡政府的责任和压力太大。

县委县政府自然也已经看到了这一点,而且极有可能已经思考了对策,这次之所以把胡德平提拔上来就是第一步。

胡德平不仅仅是坝头乡政府学历最高的干部,也是最年轻的乡镇级干部,最重要的是,胡德平不是本地人,一旦胡德平在坝头乡稳住了阵脚,那么坝头乡政府的本土派就有可能被瓦解。

到时候县政府想要达成意愿中的人事任命,压力就会小很多,甚至不存在任何压力。

如果是以往的话,胡德平根本就没有资历也没有条件能够上位,但是在这次事件中,胡德平的表现实在是太好了,即使是县委也没有反对的意见。

有张湾张家尤其是张文林的支持,张坝公路的这个政绩肯定是要算在胡德平头上的,王胜既然已经病退了,自然就不存在争政绩的问题,这对于胡德平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尤其是王胜在病退辞职报告中,就已经跟县委组织部推荐了胡德平作为继任者,这就更加坚定了县委的决心。

至于照顾坝头乡其他副职干部的情绪,王胜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让胡德平一肩挑两职,让下面的人多个盼头,不至于整日里勾心斗角一事无成,毕竟书记乡长一肩挑的情况不会持续很久。

下面的副职干部,人人都有机会上位,这一决定也就表明了县委的决心,只要你踏实工作,县里自然会权衡的。

但是无论如何,胡德平都成了这一次事件的最大受益者,坝头乡也终于迎来了胡氏时代。

按照以前的印象,张晨知道胡德平在坝头乡任职的时间恐怕会多上几年,原本96年底的时候他就会出任百崇城区重镇的一把手,随即进入了县委副职,既然现在已经书记乡长一肩挑了,恐怕离他进入县委的时间也不会太久。

毕竟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尤其是胡德平这种有能力有精力又有想法的年轻干部,一旦进入领导序列掌握决策权力,恐怕很快就能搅动局势,做出成绩。

事实证明胡德平的确值得王胜的大力推荐。

就在胡德平被宣布担任坝头乡党委书记和乡长不到两天后,乡政府的领导工作便进行了重新分工,刘明被分配去管文化等产业,这在坝头乡几乎就是一个没有任何实权的领域。

而两个年久经验丰富的副职,则被胡德平安排作了最适当的工作,乡政府进行了作风学习和整顿。

接下来的一件事更令坝头乡上上下下都首次领略到了这位新任书记的实干作风。

作为书记乡长一肩挑的强势领导,胡德平在整顿完政府内部后,三把火立即烧到了下面各个行政村和大队。

他极为迅速地将白湖湾的管理权下放给了张湾大队,并重新考量了民意,撤消了一大批不干实事专挑刺儿的村干部和大队书记,几乎是亲自监督完成了各个村的选举工作。

白鹤村委会也正式选举张文林担任白鹤村村委书记,并让选举了张湾大队的老队长,年近六十的石进才做了白鹤村的村长。

何刘宝独霸一方的时代也一去不复反了。

“村村通?这是一个大工程,现在乡里的财政十个什么情况你也清楚,这个工程很不错,但是我们实施不了。”

在书记办公室。

张文林坐在胡德平的对面,与王胜的土气相比,胡德平的办公室布置得更文雅些,但是很实际很干练。

张文林如今也算是坝头乡响当当的人物了,胡德平在这次选举中,一度想让他进入乡政府任职,算是破格推荐和提拔,但是张文林果断拒绝了。

老张家的人不从政,这是张文林一早就坚定了的想法,做个白鹤村的村支书已经是顶天了,真正的工作其实还是村长石进才在做,他最多也就负责一些村里实在是拿不定主意的大事。

这次提出村村通的想法也是张晨想通过自家老子给胡德平送政绩,除了这个想法外,张晨的真正目的其实还是想让胡德平在任的时候为坝头乡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坝头乡从地理位置上就像是一柄杆三尖两刃刀插入白湖之中,白鹤村张湾就是那剑尖,而刘杨村则是一侧的刃,另一侧是白湾村,其余的各个行政村紧紧靠着这三个村一直延续到坝头乡政府。

由于是在长江流域、靠江的平原上,所以坝头乡境内除了刘杨村后面有一脉延绵到很远的山林以外,其余的地方可以说都是极少见的平坦地势。

可以说这就是一个得天独厚的福地,水资源充足,土地肥沃,靠山沿江,湖泊面积广袤,交通虽然不便利,属于交通的最尽头,但是张坝公路一修,足足就改变了原本的不足。

如果在任期内能够将村村通的目标实现,恐怕坝头乡就真的能够趁势崛起了,要知道这时候坝头有着接近十万人的庞大人口,跟坝头乡相邻的其余三个乡也都有不下于7到8万的人口。

也就是说这么一个环湖的沿江地带,已经有了三十几万的庞大人口,这足以支持一个小型化的城市了。

最重要的是,现在还没有形成大量的人口外迁,一旦进入新世纪,整体经济形势得到好转之后,整个百崇境内的人口都会大量流失,纷纷搬迁到沿海地带。

张晨还记得百崇原本八十余万近九十万的人口,在二十年后已经流失得只剩下七十余万了。

大量的劳动力在90年代末期到21世纪头十年这段时间里,外出务工后便在各地纷纷落户安家,留下的都是一些经济条件较弱的人群。

作为最偏远最贫穷的乡镇,坝头乡的壮劳力外出最早,也最多,流失的人口自然最多,张晨并不想这一次仍然是这样,老张家除了发迹以外,或许还多了一份责任,那就是建设一个美丽的家乡。

胡德平自然知道村村通的意义,他也非常惊讶张文林竟然会有如此令人叫好的想法。

在张文林描述的村村通建设项目中,不仅仅是要建设一个能够沟通整个坝头乡各个行政村和大队的三米宽乡级公路,还要在将来把电话通信网络覆盖整个坝头乡。

可以说这是一个很庞大的工程,但是一旦张文林设想的这个项目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