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乡村首富-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家族式企业的弊端也开始让老吴家陷入了巨大的财务困境,开初几年积累的财富吴永年的确很满足,但是作为一个并不成熟的企业,或者说,没有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它甚至没有一个具有前瞻性的目光和经过现代管理知识体系培训的领导人。

那时候老吴家的产业还不像后来,都会找职业经理人去管理。而是吴永年亲自管理,吴永年的经验能力是够了,但是差就差在没有经过系统的管理培训。

在巨大的利益和“虚假”的市场繁荣面前,吴永年动心了,不仅仅动心,而且动手了。

在97年,吴永年耗费巨资打造了一条应该说是国内最先进的生产线,甚至正儿八经的组建了一个技术小组,这一点应该说是一个企业转型和发展的关键。吴永年能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差,只是他转型的方向走岔了。

他没有依靠技术转型进入真正的移动通行领域,而是在四五年的原始技术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升级。继续做传讯行业。

这一个决策差点没让吴家整个都搭进去。

因为在新设备刚刚调试安装完毕,正准备投入生产的时候,手机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窜入市场并且很快就占领了半壁江山。老吴家的前期投资和巨额的技术升级投入无疑打了一个很大很连贯而且很好看的水漂,只是可惜。最后沉下去了,甚至没有泛起半点涟漪。

吴家要破产是近年来浙东金平市最轰动消息。

的确。吴家如果不算上置下来的家产的话,那肯定是破产了。

整个传讯生产设备厂的员工工资,技术投入,硬件设备的升级贷款以及早期的订单预付款,现在必须退回的部分款子加起来,老吴家足足欠账将近两个多亿。

这是两个亿,不是两千两万!

即使是老吴家的家底在那里,这两个多亿一出,恐怕就是不死也只剩下半条命了,而且现在厂子每多存活一天,老吴家的债务就会多增加十万计,这包括设备的损耗,人员的工资等很多东西。

最重要的是,现在早期下线的产品堆在仓库里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处理,这都是钱啊,只不过这些东西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堆废铁,甚至连废铁都算不上。

浙东金平市。

吴家的祖宅是一栋面积不小的院子,颇具江南水乡的那种青黑色屋檐,不过院子里倒不是那种老旧的古董房子,而是一栋三层的小洋楼。

除了儿子吴小龙以外,吴永年还有个女儿已经出嫁,当然,女儿女婿现在仍然在老吴膝下生活,女婿黎耀强平日里也帮着他打理家里的产业。

这一次回浙东,吴永年并没有带儿子吴小龙一起回来,反倒是他自己轻装简从。

吴小龙的母亲是一个很土气的传统妇人,皮肤白皙,虽然眼角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皱纹,但是仍然看不出真实的年龄。

“永年,小龙怎么没有回来?”

老吴家近来并不怎么太平,虽然家里的厂子还在继续转,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已经一日不如一日景气了,甚至隔上一段时间就会放假。

厂子里的几百号人还有技术人员想要养活并不容易,老吴家现在的情况也不敢轻易辞退他们,因为光是拖欠的员工工资恐怕就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如果是以往这自然不是问题,但是现在吴家除了固定产业以外,哪里还拿得出流动资金。

如果不是这个厂子还在运转着维持门面,恐怕债主早就上门了,这摊子铺得大,只有两种结果,不是彻底发达就是彻底灭亡,现在老吴家的苗头并不好,万一有什么幺蛾子出来恐怕就危险了。

“小龙留在沪城还有事情,我先回来看看厂子,这一次一定要把这个包袱扔掉。”

“扔掉?怎么扔?”

黄月娥很有些吃惊。

家里这个厂子到底投入了多少钱,她是一清二楚的,将近六年多快七年的时间,打一开始就投入了几千万的资金,中间又扩了一次产量,建了新厂房,少说也花了几千万,这前前后后两次就有上亿的投入。

前年搞研究中心,那就更不提了,这东西简直就是烧钱的祖宗,虽然成果也很好,吴家产出来的传呼机甚至一度在南方市场红透了半天天,但是产能摆在那里,技术是出来了,但是产能跟不上去。

一直到老吴再次下血本引进了最新的生产设备,更新了最新的技术,这才把产量提上去了,但是这又是一笔巨大的投入。

仅仅是技术中心就花了很大一部分,如果投入能够很快收回那倒还无所谓,但是产能刚刚提高,这市场就不景气了。

这如何不令人头疼。

现在吴家的厂房里,可以说摆着全浙东甚至整个南方都最先进的生产设备,但是这又怎么样?不光是设备,吴家还有一套成系统的软硬件传呼和即时通信技术,甚至连技术人员的力量都不薄弱。

但是事实上这不能改变任何东西,甚至连送人都没人愿意接收,真的是一步错步步错,方向错了害死人。

所以当她听到吴永年竟然要处理掉厂子时,不免有些惊讶,这东西绝对不是说处理就能处理的,处理不好可就要出大事了。

脸上的惊讶之色很明显。

吴永年也没有多说。

这一次沪城之行,的确是他吴永年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次际遇,也是老吴家祖宗保佑,才能有这么个机会再爬起来。

当然,他更感激白湖湾集tuan的那个年轻总裁,尽管并不知道张晨为什么这么看好他吴永年,或者说吴家手中的这个产业,但是吴永年也不是知恩不图报的人,张晨出于什么目的不打紧,关键是他能救吴家。

临行前的那一次谈话的确很让吴永年出乎意料之外。

他没有料到张晨竟会提出那样一个听起来异想天开的要求,因为事先没有任何征兆可言,他甚至不知道吴家的产业到底处于怎样的一个状况。

关于这一点,事实上吴永年想岔了,因为张晨早就让人去浙东那边搜集有关吴家传呼机生产厂的情况了,虽然由于太仓促并不齐全,但是大致的情况张晨已经清楚了。

最关键的是,他知道吴家现在已经没有退路。

吴永年并不掩饰吴家产业现在的处境,这一点张晨很欣赏,出于某些原因,吴家的产业他必须要收购到手中,而且将来甚至会成为白湖湾集团名下最为重要的一个投入方向。

所以最终张晨承担了吴家的债务,吴家产业中所有的东西在两个月后都会由白湖湾集团的代表去接收,包括企业的技术资料和所有设备甚至技术人员。

而白湖湾集团要付出的东西,除了承担吴家的债务之外,就只有吴小龙手中持有的新公司百分之二十的股份,虽然看起来吴家一分钱都没有拿到,但是吴永年很清楚,这一次白湖湾集团或者说那个年轻的张总给了他们吴家一个新的开始。

(抱歉,章节一直传不上来,我在这里要吐槽一下起点的技术支持真坑爹!另外,看完了月票要交出来!)

第229章门前冷落车马稀(三更求月票)

(第三更了,小白只有丢掉节操求月票了,乡亲们都看着给吧!今天月票打赏给力的话晚上继续加更!)

苗影是晚于吴永年一天抵达浙东金平市的。

这一次苗影将会作为白湖湾集团执行总裁的特派员,来金平市跟吴家签订一份正式的收购合同,并且将会出面负责将吴家的债务结清,将工厂正式停产,设备封存,人员遣散。

当然,最重要的任务是将整套的技术资料和技术人员留下来,这是张晨一再强调的事情,苗影自然是铭记于心。

不过今天吴家的情形似乎有些不对劲。

吴永年的沪城之行应该是被有心人透露了出去,现在外面有关吴家的传言很多,但是无一例外都是负面的。

先前在吴永年父子还没有离开浙东金平的时候,其实吴家还很平稳的,即使厂子出现了问题,但是吴家多年在金平市打下来的基础和积攒出来的名声仍然起到了极大的稳定作用。

但是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之举,吴永年昨天刚刚前脚到家,后脚外面就传出来吴家打算搬迁的传闻。

甚至愈演愈烈。

到第二天吴家的院子门还没有打开的时候,便已经有人在外面叫门。

当吴永年打开院门的时候,这才吓了一跳。

因为整个院子外面密密麻麻的全是人,挤得密不透风,整个院门都被堵住了。

“出来了出来了!”

“吴总出来了!”

“快快!,快进去啊!”

“吴总。你快给我们一个说法!”

“就是啊,给一个说法吧!”

“现在家里老老小小的就等着米下锅呢。吴总,厂里已经半年没发工资了!”

吴永年顿时就有些发蒙。但是还是把院子门打开让门外的工人们进了吴家的院子。

此时吴家的老老小小都已经被外面的动静弄醒了,一大群人站在院子里浩浩荡荡的有些吓人,院子的走廊下面,花坛上都沾满了人。

吴永年的脸色并不好,但是却仍旧摆出了一副笑意,他很清楚今天不给出个答复这些人是肯定不会走的。

但是到底是谁捅出了吴家要“搬”这个篓子?吴永年心里不清楚,但是捅出这个消息的人显然是用心不纯。

吴家在金平市这么多年,名声虽然一直都不差,但是自然也树敌很多。要想挣钱,断人财路这是避无可免的事情,吴家断然也不可能因为别人无法生存就将自家的产业全部停顿下来。

“吴老板,我们昨晚就听外面在传你们吴家人要搬出金平市,这件事你要给我们一个解释啊!”

“就是!不你不能拍拍屁股就走人啊!”

“我们都是厂里的老热人,在厂里做了最少也有三年功夫,你们吴家要讲良心啊!”

“………”

吴永年的脑袋都快炸了,但是仍旧装作一副很轻松的样子,吴家的人拿水瓶的拿水瓶。拿杯子的拿杯子。

但是显然几百人都挤进来,是不可能人人都够的,吴永年让他女儿先进了屋子,水也不倒了。

他的脸色也渐渐变得有些阴沉。

“我吴永年今天在这里发个誓。我要是搬出金平市,就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