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01-1880集-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教没有别的,学教的人成功,一生永远感激护法。护法对你什么恩?给你倒一杯茶来供养你,你一生都不能忘记,你才能成佛作祖。忘恩负义,没有一个是成就的。才学一点点就自己很以为了不起了,端起大法师的架子来了,这是失败的。所以这一方面,要好好学学弘一法师,他是我们近代的一个好榜样。他学佛之后,谦卑,真的做到了,真正是万缘放下,一心向佛。这些,这个导演、演员,我要是有缘跟他们见面,我会提醒他们,有几个重要的环节好像疏忽了。这些电影、电视剧都是佛门最好的教学。我们看这个,是把它当作一堂课来学习,不是用娱乐的态度来看它,是教学。我们现在人学习,所忽略掉的、疏忽的,读他的书,看他所示现的榜样,能给我们启发,能够修正我们错误的想法、看法,这个利益就大!
  《宗镜录》里面,后面还有几句话说,「学人若能置前四阴,但观识阴,则生死之苦芽永绝,烦恼之重病不生」。这几句话说得好,我们都希望有这样的果报,那你就要重视什么?重视起心动念。后面又说,「如此悟入,名住真阿兰若」。阿兰若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意思就是清净的道场,在过去多半是小茅蓬,真正清净,正修行处。「不取诸境,名为识灭」。这两句话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境界,只要你不执著,心就得清净了。你还有分别、有执著,你就得不到清净。真正做到对外面境界,六根对外头六境,我们常讲不起心、不动念,这不容易做,那是法身菩萨,我们现在要学的是不分别、不执著,就在这里下功夫。如果我们六根对六尘境界,分别执著年年轻,那就有进步。一年比一年轻,你会自己感觉到,你的智慧一年比一年增长,心愈来愈清净,身体愈来愈好,容貌也愈来愈光彩,它确实是境随心转,看相的说相随心转,身体随心转。这就是意念改变了我们的命运,真有效果,不需要花钱,绝对没有副作用。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八O六卷)  2007/8/1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806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用无方」第八段,明毛光照益三昧门。我们从第二十九「色清净光」看起。这有一首偈:
  【又放光名色清净。令见难思诸佛色。以众妙色庄严塔。是故得成此光明。】
  从这个以下有六光,一直到第四十四,有六光,是说六尘。清凉大师的科题,「外清六境」,这是境界,前面一段讲「内净六根」。根所对的是境界,眼对色,耳对声,鼻对香,舌对味,身对触,意对法。这个六种境界,在凡夫称为六尘,为什么称六尘?尘是染污的意思。如果你觉悟了,就像此地讲的诸佛色,根境是一不是二。所以佛法,不仅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三世一切诸佛所说的,都是讲的自性,也就是讲的真心。心很不好懂,也很不好讲,心到底是什么?心在哪里?禅宗的祖师说得好,他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假如一个人认识心了,大地无寸土是什么意思?就是「万法皆空」。为什么这么说?如果我们能够回忆到惠能大师开悟他讲的最后一句话,「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自性就是真心。你就明白了,为什么?整个宇宙一切万法是自性所生,《华严经》上说「唯心所现」,是心现的。
  心现的这些相,相是千变万化,这是什么原因?这是识,就是你有妄想分别执著,妄想分别执著千变万化,所以外面境界也就变成千变万化,就这么个道理;如果没有妄想分别执著,外面境界就没有变化。像佛跟我们说的,华藏世界、极乐世界,这里头没有变化,好像都是永恒的,它只有心现,没有识变。凡所变化的这些都不是真的,这个一定要了解。古大德跟我们讲,「一心」最灵、最妙,它是万物的主宰。所以在宗教里面讲天主,学佛的人听到这个名号,解释跟人家不一样。主是什么?主是主宰,就是能现、能变;天是什么?天然的、自然的,这里面没有一丝毫勉强,佛法里面讲「法尔如是」,是这样的解释。这样的解释跟宗教里面讲的天主有没有矛盾?你要往深一层去体会,没有矛盾,是一个意思。所以,一心是宇宙森罗万象的本体,哲学里面讲的本体。
  它在哪里?「竖穷三际」,三际是过去、现在、未来;「横遍十方」,这两句话就是中国人讲的宇宙,现在科学里面讲的时间跟空间。实在说,时间跟空间也是心现识变,这个心量之大,没有东西能够比喻。《楞严经》上佛说了一句话说得很有意思,佛把一心比作虚空,虚空大,把虚空比作一片云彩,虚空在真心里面就像一片云彩在虚空,从这个比喻去体会。那么你就知道,真心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在有情称为佛性,有情,我们还是用唯识来说,就是有妄想分别执著,有妄想分别执著这叫有情众生,称为佛性;在无情众生,我们现在讲的植物、矿物、自然现象,这个没有妄想分别执著,称之为法性。真心就称为法性,一心都是一个意思,一心就叫法性,在有情,我们讲动物,有情,称为佛性。实在说,佛性跟法性是一个性,这一定要知道,两个名词,是一桩事情。
  自心虽然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怎么知道它是心?佛在经上说,说心是从体上讲,说知是从用上讲,它有知,它有作用,作用是什么?见闻觉知。它能现,现的是什么?色声香味。这个决定不是因缘生,不是自然生,它本来就是这样的,这是很不容易体会到的。非常难得,江本博士做的水实验,我们知道水是矿物,它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著,决定没有,但是它有见闻觉知,这就是把佛经上讲的这句话证明出来。它有性,性本来就具足见闻觉知。你要晓得妄想分别执著是缘生,因缘生法,有因有缘,可是自性里面的心起作用的知,它没有因缘,它不需要因缘,它本来就是这样的。所以从这个实验上发现,矿物有见闻觉知,矿物有色声香味,这把佛经上这句话证明出来,相当不容易。
  佛性跟法性是一个性,如果我们从法相唯识上来说会更清楚一点,更明白一点。佛说阿赖耶的四分,阿赖耶是什么?阿赖耶就是一心,阿赖耶就是自性,不过这个一心跟自性迷了,就是说它带著妄想分别执著,所以称为阿赖耶。它要是不带著妄想分别执著,就称它做法性,像我们通常讲的,有情众生称佛性,无情众生称法性,没有妄想分别执著。一念不觉,无明就现起来,就迷了,这一迷,迷是妄想,从妄想就起分别,从分别就起执著,几乎是同时起来的。实际上是有先后次第,速度太快了,我们没有办法觉察到它还有次第。这就是佛经上讲的,一念有九十刹那,一刹那有九百生灭,这是佛在经上常讲的,说明速度太快。
  变成阿赖耶,阿赖耶就有四分,这四分有自证分、有证自证分、有见分、有相分。阿赖耶一变变成八识,八识每一个识,阿赖耶是体,它起用就变成第七末那,再变成第六意识,变成前五识,就是眼、耳、鼻、舌、身。八识每一个识都有四分,这称为八个心,叫八心王,八心王起作用就叫它做心所。心所复杂,实在讲太多了,天亲菩萨把它归纳,归纳为五十一类。每一个识相应的心所不相等,第六意识相应的最多,五十一个统统具足,阿赖耶只有五个心所,第六意识有五十一个心所。每一个心所法也具足四分,这个现象妙极了,灵妙至极。这些现象被现代科学家发现了,可惜的是科学家没有学佛,不能跟佛法相应起来,这就是我们曾经看到有这种全息的照片。这是科学家发现的,他是用两个激光照相机照出来的照片。
  这个照片照出来拿给我们一般人看,只看到线条,看不到影像,必须在激光照注之下这个照片就显出来,譬如照一张人像,这个人像就显出来。但是奇妙的是你把这个相片撕成两半,每一半里头都有一个完整的人像;再把它撕成一半,就是撕成四半,每一半里头还是一个完整的形像;把它撕成很碎很碎的碎片,每一片里头还是个完整的形像,所以称这个相片叫全息的照片。这是近代科学发现的,大中有小,小中有大。所以佛告诉我们,微尘里面有世界,世界并没有缩小,微尘也没有放大,就好像全息的照片一样。再大的一张照片,是一张,把它切成小的碎片,它还是一张,里面看到都一样的。
  所以佛经在三千年前所说的,都是讲科学,被现代科学家发现,真的,不是假的。所以说是心、性、识,分得再细它还是四分,四分的现象永远存在,这个四分就是自证分、证自证分、见分、相分。自证分是本体,就是一心,就是自性。证自证分、见分、相分,实在讲就是佛在《华严经》上跟我们讲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是自性本有的,不是因缘生的,所以不生不灭,本来就是这个样子。自证分是体,我们讲性,另外三分是它起用,我们讲知,证自证分就是自性本有的般若智慧,它能证、能知,要不然谁知道有个自证分?它能知。见分是什么?见分是德;相分就是相,智慧、德相,那个相就是物质,变成物质。见分,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精神,凡夫讲心,心理,实在讲是见分,妄心,不是真心,但是它是依真心变现起来的,还是真妄不二。你要把这些关系要搞清楚、搞明白。
  佛在大乘经上又告诉我们,法性是自证分,佛性是证自证分。《华严经》上说「法性遍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这是如来境界,明心见性的人就见到这个事实真相,一切众生是自己自性变现出来的。后面一句话说「三世悉在无有余」,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统统都在,十方三世都在一念之中。可是末后一句他说,「亦无形相而可得」,自性、法性没有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