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眼-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眼”,又或是什么其他特殊含义,只是随着满人入关,慢慢取消了这种殉葬方式,因而我们现在并未听说过。此外我们又想到也许曾经存在一种现在久已失传的武功,能够发射出类似于现在子弹效果一样的暗器,在额头上造成穿孔?
  为了证明我们的想法,取证工作就要从三个方向入手,第一,用毒高手;第二,查阅早期女真人的殉葬习惯;另外就是寻找武林高手。好在我和高阳都是干记者这一行,关系非常广泛,商量了一下,三个人各有分工,由赵颖去找满人的风俗文化方面的资料和专家,而我和高阳则负责寻找用毒和武功方面的高手。
  赵颖那方面倒是比较顺利,清朝灭亡也不过百十来年时间,如今研究满族文化的专家很多,拜访过几位专家后,赵颖告诉我们,特殊殉葬习惯这种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因为几位专家口径都是一致的,他们从未听说过满人有这样的殉葬风俗。
  我和高阳的调查工作费时颇多,虽然今日科技已经发展到如此先进,中华武术已大大没落,但毕竟还是有人在潜心研究国术,所以找寻武术专家并不算难;难在我们要找的是在用毒和暗器方面的高手,而即便在过去,精研这两方面技艺的人也并不算多,何况今天随便找把手枪就比什么暗器都管用。
  直到三个多月后,我和高阳才在北京东郊九龙山找到了一位年近百岁的老人,是传说中三合门的惟一传人。说到这里,不得不说说三合门,相传在当年武林中,这个门派的行动异常隐秘,他们的拿手绝活儿就是用毒和暗器。三合门的成名绝技是飞锥,相传中者立毙,但据说这种飞锥倒是并不喂毒,不过三合门所用的细小暗器,全都喂有剧毒,因而武林中人谈之色变。故而武林对三合门一直视为魔头,打压得非常厉害,一见面下手毫不留情。因此三合门也逐渐没落,到民国初年就不再出现在江湖之中。
  老人虽然年事已高,但由于自幼练武,精神矍铄。谈起三合门当年之事,老人叹了一口气,向我们讲出了一段故事。原来三合门传自苗疆,是一位苗人所创,后又经过三合门数位前辈反复锤炼才致发扬光大。但由于历代规矩,小暗器必是喂毒,因而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伤人性命,所以门规甚严,三合门下师徒,轻易不能与人动手。但在清初年间,三合门一位反清大侠,一年的时间接连刺杀数位满人高官,都是毫无痕迹,但毕竟纸里包不住火,朝廷追得急了,最终查到了三合门,于是立刻派重兵追捕,但数次均侥幸逃脱。作为报复,那位大侠又接连刺杀了多位满人权贵,朝廷于是又派出数位大内高手追杀,但接连被三合门人杀死。
  由于这些被杀死的大内高手出自于各个武林门派,当时武林中人都是狂妄自大、眼光狭小,再加上朝廷的挑唆,于是视三合门为魔门,从此相互间恩恩怨怨、循环报复,直弄得武林中腥风血雨、白骨如山。毕竟三合门只是一个小小的门派,怎经得起武林之中如此众多门派的打压,从此一蹶不振。老人的父亲就是在他十八岁那年,被一位崆峒派高手打成重伤,侥幸逃回家中,嘱咐内人从此带着孩子隐姓埋名,不再循环报复。老人的母亲在丈夫死后不久,带他逃到北京京郊,从此隐姓埋名,不问世事,一住就是几十年。直到她临去世之前,才将这段经历讲与老人听,怕的就是他去报仇,因为这时再讲,仇家也早已不在,即便要报仇,也无人可寻了。
  听了这一番故事,我们也是唏嘘长叹、感慨万千。又谈起三合门的绝技,老人讲起家传武功。原来三合门武功分为四项:拳脚、兵刃、暗器和飞锥。之所以将飞锥从暗器中分离开来,就是因为三合门原来使用的都是细小暗器、阴损毒辣,为表光明正大,明末三合门一位高人创出飞锥绝技。这飞锥绝技,也是从细小暗器之中划分出来。相传老人的先祖一次无意之中看到木匠用木钻在木材上钻孔,颇有所悟,回去冥思数年,终于发明出飞锥绝技。
  老人从内堂取出一枚飞锥递给我们看,只见这飞锥大约有小拇指粗细,锥头异常锋利,锥身带有螺纹,尾部有平衡翼。老人道:“飞锥道理说来简单,类似今日的子弹。先人从木钻受到启发,想到:一般暗器都甚为细小,如果不喂毒,很难有什么杀伤力,而大暗器往往不便携带,并且尺寸一大,敌手易于躲闪,此外无论何种暗器,打在身上只要不是要害部位,还是不会致人于死地。而人的要害部位,最好打的就是头部,但一般暗器都不会轻易往人的头上招呼,因为头骨坚硬,一般暗器打不进去。”老人说到这里,掂了掂手里的飞锥,道:“而这件暗器则不同!它不仅有向前的冲力,还有旋转的钻力!”我和高阳听到这里,暗想:“说到正题了!”
  高阳问老人道:“您的意思是说,这枚暗器可以打进坚硬的头骨?”老人沉吟半晌,答道:“那时候……是完全可以的。”我看了一眼高阳,高阳搔搔头,又问道:“您说的那时候,是指?”

第八章 再入皇陵(2)
  老人叹了一口气,道:“现今国术已经远远不比从前,果真是科学越发达,国术就越没落。先父年轻之时有幸在广东结识号称广东十虎之一的黄飞鸿黄师傅,曾经见过黄师父出手。那一次黄师傅路见不平,与广州当地恶霸五虎帮动手,黄师傅并不让先父动手,对方一共四十三人,个个习武出身,为首的是五虎帮自帮主以下的五大金刚,都是神技惊人,黄师傅以一敌四十三,不到一盏茶工夫,四十三人全部伏地不起。后来先父每一次提到黄师傅,都叹道黄师傅的功夫深不可测。而据黄师傅自己讲,他的武功比起先人,如清初甘凤池、吕四 
娘等,根本不能相提并论,更不用说在再往前的武林前辈。”
  我和高阳不禁伸伸舌头,叹道:“如此厉害!”老人继续道:“先父的武功我曾见过,远非我能相比,先父所能达到的境界,我到今天为止穷毕生精力,也未能望其项背。可是记得解放之初,武功名震川陕的怪侠肖云鹏,曾经找我秘密比过一次武,当时我只用了一招就击败了他,要知道三合门一直不以拳脚见长,肖云鹏后来成了我的至交,我们在一起也常自感叹国术的没落!”
  听到这里,我不由得问老人道:“那么当年的国术能够到达何种境界?”老人沉吟了一会儿,道:“打个比方,自古以来学习分为‘文’、‘武’两项。习文,我们可以将之唤作‘文功’,就是通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研究科学,从而开发人类在智力上的极限;而习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武功’,就是练些刀枪棍棒,开发人体在体能方面的极限。你们两人可否回答我一个问题,若是以一个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大学四年,前后一共学习了十六年的普通大学生,他所练到的‘文功’为一百分,那么一个中科院普通院士,‘文功’是多少?”
  我和高阳一脸迷茫,不明白老人的意思,想了一会儿,高阳答道:“我看大约有两百分吧?”老人点点头,道:“好,那么中国杰出的科学家,如李四光、陈景润、钱学森一类人呢?”我答道:“我看要有不止五百分?”老人没有回答我,继续问道:“好,就算五百分,那么牛顿、达尔文一类全世界杰出的科学家呢?”我想了想,答道:“我看要不止一千分了,他们可都是杰出的科学家!”说到这里,我和高阳不禁同时惊讶于老人的知识面。
  老人沉吟了一会儿,又问道:“那么爱因斯坦呢?”我和高阳一愣,答道:“这可就不好说了,时至今日爱因斯坦的大脑还泡在福尔马林液里,存在美国研究室等待后人研究,他可是绝世的科学天才。”老人点点头,追问道:“可不可以给爱因斯坦的‘文功’打个分数?”我想了半天,才答道:“我看要有至少两千分?!”
  老人一拍大腿,道:“不错!从一个学习了十六年的大学生,‘文功’为一百分,到科学天才爱因斯坦,‘文功’为两千分,你们想过是为什么?就是因为这几百年来,人类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科学了,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功’方面。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人类在智力开发上面,自身有这么大潜能。而反过来,在‘武功’方面,由于不再有什么实际用处,于是不再有那么多人来钻研,因而武功会逐渐没落。而在古代,整个人类社会都是崇尚习武,可以说全民习武,在那时候,人类所能够开发出来的体能极限,远远不是现在人所能理解。”
  我和高阳恍然大悟,按照老人的意思理解:如果我们现在见到一个从六岁习武,每天习武十个小时以上,前后一共习武十六年的人,此人对我们来说一定是绝对武林高手了。而这种人的武功,在古代可能也就仅仅是普普通通,不值一提,就像现今的大学毕业生,满街都是。而在我们今天的科学界里面的绝世奇人,如爱因斯坦等等,依他们在“文功”方面的杰出,若是同等换到“武”的方面,那么历史上真的很有可能出现过像金庸武侠小说里提到的大侠郭靖、杨过,以及张无忌、萧峰那样震古烁今的武功。
  老人笑了笑,站起身来,说道:“说归说,我们试一试吧。”我和高阳备感好奇,也站起身来,问老人道:“怎么试?”老人走到院子中央,右腿上肩,摆了个朝天蹬的姿势,对我们两人说道:“你们两人可以全力推我,看推不推得倒。”我和高阳对视了一眼,心头疑惑,看老人弱不禁风的样子,谁也不敢上前。老人微笑道:“不用怕,试一试,我受不住自会叫你们停手。”
  我走上前去,先用右手轻轻推了老人前胸一下,但奇怪的是,手上的感觉是软软的丝毫使不上力,于是我将力量加了一倍,但还是一点都使不上劲,只要和老人的身体一接触,所有力量顷刻间仿佛全被化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