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示众,将领连罪。在北伐中郑成功严格执行军纪,杀掉了一些违纪的官兵。
这次北伐因在羊山遭受暴风雨的袭击,损失虽然不太重,但继续北上还是有困难的,便回师舟山,在浙东一带扩军筹饷,进行休整,准备再战。
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五月十三日,郑成功第三次率军北上。
出发前,他庄严地重申了〃恢复大明江山,上报国恩,下救苍生〃的决心,再一次颁布了对百姓要秋毫无犯的禁令。
六月十三日,郑军抵达镇江的金山,开始了有名的〃镇江大战〃。在镇江至瓜州10里江面上,清朝守将用豆木筑起长坝,截断江流,宽3丈,用泥覆盖在上面可以跑马。左右木栅有穴可以射箭放铳。在江心位置有大炮阵、火炮阵。修建这个水坝,花费了上百万的金钱。然而坝刚建成,就被潮水涌涨,立刻冲断。
清朝的南京部院郎廷佐亲自出来祭江,再把坝修成,设兵严守。操江是蒋国柱,满洲人。总兵是管效忠,抚顺籍,满州人。与镇江副总高谦共同防守镇江。
清朝又于谈家洲设下伏兵2000名,安上大炮。新操江朱衣助六月十三日到任,守瓜洲。
十五日,郑军的海船运兵2300人泊焦山。他们首先派出牛条船,外蒙白絮,内载乌泥,只用几个人撑舵,扬帆而上。清军望见了,就大量发射炮弹。海船驶近大坝,又从从容容回去了。
清军发射的炮弹像大雨一样密集,炮声昼夜不绝,像天上打轰雷一样响,300里地以外都能听见。
共发射炮弹500发,却没有伤着一艘船。郑军海船在江上上上下下,循环多次。一方面是为了诱使清军放炮,消耗其炮弹,另一方面是运送水兵潜入水中去破坏大坝在水中的一些设施。
十六日,郑军估计炮弹将用完了,便全部驶过镇江,结果清军没能挡得住。
十七日,郑军登上瓜洲,从后寨杀入。清兵出来抵御。原来东门外有高岸,清军骑兵在那儿排成排,拉开打仗的架势。可是郑军士兵却在两旁的水田里用大马刀砍马足,清军大败。
朱衣助刚到北门察院的衙门里,发令旗向安徽求救,忽然左右向他报告 :〃老爷,不好了,郑军杀来了 。〃话还没完,便进来两个人,把朱衣助抓起来去见郑成功,郑成功抚慰一番,把他放了。
郑将刘某,乘东门之胜,追进瓜洲城里,将沿江炮移向谈家洲向清军猛轰,把清兵打得一片混乱。这时有郑军20名士兵,忽从江中浮了上来,持长刀乱砍,杀得洲上的清兵乱跑逃命。郑军水师又到,以上千人追杀,清军2000人都被消灭。
郑军又把大炮移到瓜洲猛轰镇江,镇江向南京告急,南京派洪承畴麾下罗将军铁骑千人前来援救。铁骑兵铁甲如雪,南征中屡屡取胜。罗将军大言不惭地说:〃这些海盗不够我杀的 !〃便想入江剿绝郑军。
这时,苏、常四郡军队畏郑军如虎,见京军想居前队,都暗暗庆幸。常州王总镇、无锡守备张科、江阳守备施某,与罗将军、管提督等兵九队,共15000人,罗兵为第一队,管兵为第二队,常州王兵为第八队,无锡、江阴两营跟着。
京军骄躁,急着与郑军接战。可是郑军的海船在江上忽上忽下,见清军在南边,就停泊在北边;见清军在北边,就停泊在南边。郑军表面上看起来是畏惧清军而逃避,实际上是诱引清军。
就这样,清军跟着郑军兜圈子,走了三天三夜没有休息,弄得十分疲劳。当时正是酷暑,又连日多雨,热后下雨,雨过又热,热气薰蒸,清军将士穿着铠甲实在是受不了。况且是大热天,渴得厉害,大军云集,饮水供应不上,很多人喝马尿解渴。马走了三天三夜,也渴得直张口喘息。城中人送饭到江边,清军根本吃不下去。
这时郑军前阵用的是长枪,次阵用的是团牌,第三阵用的是倭铳。每一队50人,前面有五色旗一面领头。每队有滚被2人,团牌2人。郑军按鼓声缓急来调整部队前进速度。
因为郑军多为步军,清军很轻视。过去清军作战,凡骑兵遇步兵,后退数丈,加鞭向前突进,敌阵稍动,就乘势杀入。敌步兵自相践踏,进而清军骑兵游动砍杀,常常以此获得胜利。而这一次清军骑兵战术不灵了。
清军骑兵冲杀而来,郑军严阵抵挡,屹然不动,都用团牌蔽挡,看上去像一堵墙。清骑兵三进三退,对郑军无可奈何。正在这时,郑军背后升起黑烟,待清军再冲时,郑军已疾跑到清军马前杀人了。郑军用的是3人1队的团牌杀人砍马阵。郑军用的长刀刀锋特别锋利,一刀就能把铁甲军马砍为两段。原来铸刀时,用铁匠百人挨递打1刀,故钢刃特利。清军士兵说 :〃郑军厉害,1刀杀6段。〃大家问是什么缘故,他说 :〃3人骑马奔驰,他以刀一齐削去,6条马腿都断了,这不是砍6段吗 !〃然而当时郑军虽勇,但清军骑兵却不马上退去,这是因为管效忠站在第二队,谁退就杀谁。
战斗打了很久,郑阵中一将举白旗一挥,兵士立即两边分开好像要退避,有的走不及,就伏在地上。
清军望见,以为郑军要逃跑,可以乘势冲杀,就驰马向前。不料郑阵中忽发一声炮响,士兵全都杀出来,杀死清军1000多人,吓得清军都散了。罗部下白先锋,朗部下王先锋,都被杀死。管效忠换了3匹马才逃走,原来他一上马马头就被砍落。
清军退到银山上,追兵赶到;又走山上,很久才冲下来,郑军不动,都是铁甲胄,铁面罩子,只露两足。用长刀破清军骑兵,锐不可挡。清军大败。
二十日,管效忠率清军与郑军战于扬篷山中了郑军的阵法,之后又遭郑军追击,清军溃败。
管效忠出兵时有4000人,到最后只剩下140人了。他不禁长叹说 :〃我自满洲入中原,身经十有七战,没有这两阵那样死战的 !〃常州王镇兵仅存37人,高谦只剩80骑退入镇江。
镇江城门紧闭,城内人心惶惶。镇江守将高谦与太守戴可立,把炮架在城上准备守城。郑将马信骑马来到城下大喊 :〃速速献城,迟就屠城了!今外兵已杀尽,你们不信,请看扬篷山 。〃守城人非常害怕。次日戴可立率人出城迎郑军入城。
郑成功问戴可立 :〃你是戴太守吗 !〃戴可立说 :〃是,请郑帅发落。〃郑成功说 :〃你本无罪,念你献城有功,仍命你为太守 。〃郑成功进入镇江后安抚百姓,奖赏从征将士。镇江上下一片欢腾。
郑成功乘胜发出声讨清朝的檄文,全文如下:〃恢复天下兵马镇国大将军郑,为义切君亲,声援南北、计图恢复,布告同心鼎造中兴,早膺上赏事。切惟王者一统,治服四夷。大义严于春秋;首言尊攘,丰功勒于秦汉,不讳鞭驱。粤我大明三百年基业,德配唐、虞;先皇帝十七载忧勤,功侔天地。胡天不吊,国步多艰。 一祸盛世之顽民, 再□滔天之逆子。肆予荼毒,继被腥膻。裂寇毁冕,羞此沐猴;断发文身,操同人彘。寡人妇而孤人子,不闻塞上飞鸿;南走越而北走胡,尽是长平坑卒。惨矣黔首靡遗,幸而苍天悔祸。东南占天子之气,四海献赤帝之符。恭遇皇帝神武天援,仁孝性成,英协高皇,勋追成祖,文称师济,武列纠桓。不期而会者海外一十四国,同心而应者土司三百五营。连袂云,挥汗雨,谁云越士三千;左带山,右砺河,不弱秦关百二。领滇、黔而镇巴蜀,牧养秦、晋之效,群定冀北;踞湖南而跨岭表,击楫闽、粤之□,小视江东。惟钟山抷土,乃十七帝之英灵,于兹凭式; 南国士民,受三百年之恩养, 报效于今。先取金陵, 肇开皇业。独是麻、 黄为蜀地之咽喉,英、霍、为楚、豫之指臂,左连东吴,右通濠、泗。其间削籍勋耆,埋名隐姓;忠臣义士,剑侠奇人。细柳闻天子之诏,尺土龙蟠;大树振将军之名,千里寻穴,矧崇山久成铁笼,峻垒愿借金汤。凡我同仇,义不共戴。勿夺先声,徒成烽火之戏;矢为后劲,同坚背水之盟。且一战而敬谨授首,再战而贝勒成擒。招来万亿游魂,屈指二三余逆。于此人力,可卜天心。瞬息夕阳,争看辽东白豕;灭此朝食,痛饮塞北黄龙。功永勒于汾阳,名当垂于淝水。世受分茅,勋同开国。谨檄 。〃
檄文富有文彩,铿锵有力,表现了郑成功的儒家风范,对于北攻金陵,反清复明,确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号召书。
北伐军一开始就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声威大振。东南各地的反清力量纷纷起来响应。清朝政府大为震惊。在一个接一个的胜利面前,使郑成功求战心切,想很快攻下南京,然而却导致兵败金陵无功而还。
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六月二十八日,郑成功召集诸将商议进攻南京。甘辉认为北据瓜洲、镇江而截北来援军,南占北固山而封江浙通路,则金陵可以不劳师而收复。郑成功则不以为然,决心立即进取南京。甘辉又建议从陆路进攻快,可以一鼓作气拿下南京,又可沿途攻州破县阻截敌人援兵,郑成功也没有采纳。
七月四日,郑成功率北伐大军乘船溯流而上,猛扑南京。沿途守将闻风丧胆,纷纷献城归顺。郑成功七月七日到达南京城外观青门。
由于郑军的声威,所到之处闻风投顺,甚至出现了一些戏剧性场面。郑成功派小哨徐明等前行芜湖,因为误入浦江港,遇上了敌兵。这时郑军只有虎卫将4员刚登上岸,他们面对清兵200人,徐明等小哨4人也只好上岸相助。清兵200人面对这8员猛将竟不知所措,以为天兵骤降,惊惶逃走。这8人乘势追到芜湖南门,而芜湖守兵都从北门逃走。城中百姓迎接这官兵8人入城镇守。大街上很快流传了童谣:〃是虎乎否?八员铁将,惊走满城守虏 。〃郑成功到了南京城下,不禁感慨万千。望着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