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郑成功传-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铡⒛媳倍⒅凵降鹊海加陕惩跖杀咽亍F溆嘀畹阂脖黄渌怂荨V3晒λ刂频闹挥邪财揭恍】榈胤剑延谑┱梗荒茉诠睦擞臁⒑3巍⒄蚝N莱鋈胙盗肥孔洹⒄链唬⒅铝τ谡心上筒牛鄙峡骨寤盍α俊S纱酥鸾プ炒罅α浚┐笳剂烨颍酝剂ν炜窭剑指疵魍醭奶煜拢隽瞬磺目骨宥氛录!

  1、任天下之智力,争天下之归心

  隆武三年(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十二月初一,烈屿上空旗帜飞扬,郑成功在此召开文武群臣大会,誓师重振大明江山。他自称罪臣国姓成功勤王,仍用〃招讨大将军印 〃,并散家资特赏将士。

  郑成功扯起〃杀父报国〃的旗帜,参加大会的将士们纷纷响应。郑成功自知目前兵微将寡,力量弱小,恐怕难成大事,便与众人商量首先要发展武装,壮大力量,到各地招集散兵、招纳贤才。

  郑鸿逵主动承担了招集郑家旧部,联络占领厦门岛的郑彩、郑联兄弟俩的任务。郑成功则在安平镇树起〃杀父报国〃的大旗,招集安平附近的青壮年参军。很快,郑成功在安平镇便招集了300多人。

  郑成功还与陈辉、张进等人乘船来到南澳,高树抗清的义旗,鼓舞了沿海一带军民的报国热情。郑芝龙旧部洪旭、黄廷、林习山等有志将领,纷纷率部在南澳投奔郑成功。

  郑成功在招集士兵、训练队伍的同时,为了号召四方豪杰,共举义旗,还广泛地开展了〃招贤〃活动。派人四处设〃招贤馆〃、〃集义场 〃,招集东南沿海一带有志抗清的英雄豪杰。

  郑成功知道,在当前的情况下,抗清是全民族的事情,单靠少部分人的斗争是难于取胜的,只有发动广大群众的力量, 才能有希望达到复国的目的。〃任天下之智力,争天下之归心〃是取得抗清胜利的关键。

  当时,有许多有志之士,远途跋涉来到这里。有的放下锄犁,有的放下鱼网,走进招贤馆、集义场。

  在泉州西门外潘山村以北,有一座长约十丈的石桥,凌驾于流经泉州、汇入大海的东溪之上。此桥至今犹存。据传说,郑成功揭竿起义时,曾命张进带一队亲兵来到潘山,竖起一面招兵的旗帜。张进命人在桥头摆了一张方桌,上面放置一碗清水,一支蜡烛,一副火刀、火石。张进派两个亲兵守候在那里,只要看见有人过来动着方桌上的东西,立即前来报告。头两天,在桥上经过的人看到这般情景,不知有何用意,只是好奇地看看就过去了。第三天的中午,只见一个挑鱼的大汉,飞快地向石桥走来,当他来到桥中央时,看见桥头那边正飘着一面招兵旗帜,便将鱼倒下桥去,朝着桌子跑了过来。

  他看了看桌上的东西,又看了看招兵的旗帜,便走到桌前,拿起宝剑将那盛满清水的碗打得粉碎。他又拿起火刀、火石,熟练地将那蜡烛点燃。看到此番情景,在旁守卫的亲兵赶忙去报告张进。

  张进急忙赶来,含着笑问大汉:〃请问壮士尊姓大名?〃那大汉答道 :〃小民陈发 。〃张进又问道 :〃壮士以剑击水,以火燃烛,不知有何用意 ?〃陈发答道 :〃宝剑击碎清水, 以喻'反清';火石点燃蜡烛,以喻'复明'。 小的愿随国姓爷,以尽微薄之力 。〃在陈发的带动下,曾跟陈发一起干活的一些小伙子,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一起跟来投到郑成功军中。在潘山地区出现了一幕幕长辈送儿、妻子送郎参军的动人场面。

  这个故事在潘山一带广为流传,郑成功部将张进募兵的石桥遂被人称为〃招贤桥〃。投靠郑成功军队的还有南安县溪东村以李启轩为首的18条好汉;以及后来名振南国的大将甘辉、当过明朝都察院御史的老先生沈佺期、后来威震敌胆的大将陈豹等。

  郑成功高举义旗,得到了各州县百姓的拥护;他礼贤下士,各地英雄豪杰纷纷投奔而来。他慧眼识英豪,除得到上面提到的英雄好汉外,还从戏班里选来了扮演武松的李景林和洪旭,量材使用,分别委以重任;对从清军起义过来的人员,也是推心置腹,以诚相待,原清军浙江台州军将马信投奔郑成功,郑成功就命他为前锋镇指挥官,充当收复台湾的先锋。

  这样一来,各路英雄一齐奔向郑成功的军队,郑成功麾下谋臣如云、猛将如雨,又有成千上万真心实意拥护起义的士兵和老百姓,这就为郑成功反对内外敌人的伟大事业储备了最宝贵的因素人。

  中国东南沿海的爱国谋士、将才大多归于郑成功麾下;老百姓拥护郑成功的起义,可谓得天下之智力与民心,郑成功的抗清力量壮大了起来。

  2、游战南国

  经过郑成功的苦心经营,郑成功从南澳回来时,已有了数千人的队伍。他听说桂王已在肇庆即位,便放弃了隆武年号,改用永历记年。

  郑成功命洪政和陈辉为左右先锋,杨才和张进为亲丁镇, 敦泰、余宽为左右护卫镇。这年四月(公元1647年),郑成功联合郑彩、 郑联兄弟,进攻海澄。清军入福建后,海澄一度成为清与残明势力争夺之地。郑军这次进攻,只攻破了九都地方,但因计划不周,而清军援兵又及时赶到而失利。洪政中流矢受重伤,监军杨潢阵亡。郑成功不得不退兵。

  郑成功整顿兵马,鼓舞士气,准备再战。郑鸿逵颇为欣赏郑成功不怕挫折的勇气,但同时担心郑成功行动鲁莽,万一孤军深入,会给清军造成可乘之机,便写信给郑成功 :〃无论什么事情都要先稳固根本性的基础,然后才能求得稳定的发展。现在你只占据安平这个弹丸之地,又没有天险可以依靠,一旦清军攻打过来,你怎么办呢?你应该火速回军,我领军相助,我们两军合力攻下泉州,做为暂时的安身之地。然后养兵蓄锐,攻打清军之不备 。〃郑成功觉得叔父的话很有道理,当即回兵安平。

  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八月,郑成功与郑鸿逵合兵进攻泉州。清朝福州提督赵国祚驻守泉州,他认为郑成功年轻无能,不过率领一群海盗而已,一战即可将其击溃。他率领骑兵500人,步兵1500人,分两队前往桃花山迎战。一队人马从涂门出发,一队人马从东门出发,直冲郑成功营垒而来。

  郑家合兵约有10000人,分别部署在桃花山下。郑成功见清兵杀来,便令洪政、陈新两员大将迎战。战斗从早晨一直打到中午,双方相互冲突相拒,未见胜负。郑鸿逵见不能立时取胜,便命林顺从旁夹攻。同时郑成功也命余宽出奇兵截杀清军。清军经不住郑氏大军的勇猛攻击,阵势大乱,郑成功乘机挥军追杀,清军大败而逃。郑军追至城下,也鸣金收兵。

  郑军每次攻击泉州城,清军溜石寨参军解应龙都出兵救援,使郑军不能全力攻城。于是,郑成功决定设计除掉这个隐患。

  他带着队伍来到泉州城下,命人吹号进军,猛攻泉州城。赵国祚看见城下到处都是郑军的旗帜,好像所有的队伍都在攻城,急忙呼救。解应龙果然率兵来援助。他却不知道,郑成功已派出一支部队,攻击他的溜石寨,而另派一支队伍,埋伏在解应龙所经的大路上。当解应龙走到中途时,得到快马来报,说郑军正在攻溜石寨。他急忙率军回救,路上走入郑军的埋伏圈。解应龙所率1000人被团团围住,他本人被乱军打死。溜石寨也被攻破了。

  郑军声势大振。赵国祚才开始注意加强防守,不敢轻视郑军,日夜在城内巡察。

  郑成功见解应龙被歼,已无后顾之忧,便亲自督阵,在泉州城四下摆好大炮,四面齐攻。命令洪政、陈新、余宽、郭泰等将,率兵架起云梯一齐登城。赵国祚千方百计防守。郑军没能打下泉州城。

  清漳州守将王进,绰号〃王老虎 〃,作战非常勇敢。听说泉州被围,他说服总兵杨佑,说明〃唇亡齿寒〃的道理,杨佑答应了他的要求。为了防止漳州被郑彩军队攻击,王进只带了1500人去援助泉州。

  王进率骑兵500名、步兵1000名,分三队前行泉州。第一队由总领旗赵英和左哨千总杨得功会同安营游击廉郎,声言攻击安平。因为安平是郑成功的根据地,郑成功肯定会回兵救援。王进亲率一队,相机而动。第三队由右哨千总李玉和游击祁光秋作为援兵。首先派人号称是王进率大部队,会合潮州援兵数万人,抵达泉州城下,攻击郑成功部队,以解泉州之围。

  郑成功与郑鸿逵商量后决定分兵回救安平,余部进攻泉州城和防范王进军队的进攻。

  王进率军来到大盈,命杨得功、董之制造进攻安平的假象,自己悄悄带领骑、步兵,乘夜由冷水井出发,经何坑,前出到南安,突到泉州城下。洪政率兵出战,败下阵来。赵国祚在城墙上远远望见,知道救兵已到,便命士兵在城上四面呐喊,以造成相助之威。

  郑鸿逵心虚,以为清军大队人马来到,不敢再战,急忙退回金门。郑成功正率部在王陵防守,而郑鸿逵已退,自己势孤难战,便也退回安平。

  王进进入泉州城后,恐郑军知道真相后进行反攻,谢绝赵国祚的挽留,率军急忙返回漳州。

  果然,郑成功侦知真象后,追悔莫及。急命几路人马截追王进部队,然而此时王进军队已过去两天了。

  泉州之役郑成功虽未达到目的,但他在桃花山打得清军落花流水,在福建人民中产生巨大影响。他的声望日益提高。又有许多人投靠到郑成功手下,如原浙江巡抚卢若腾、进士叶翼云、举人陈鼎、武艺精熟的蓝登、通晓谋略的施琅及显贵等人。郑成功对他们非常尊重,待如上宾。郑成功加紧操练部队,并在安平筹集粮饷。

  泉州之役也给清军很大的震动,造成了不少的困难,郑军越来越引起了清政权的重视。

  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闰三月,郑成功率部进攻同安。把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