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郑成功传-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在日本时寄住在日本长崎附近肥前平户岛主翁翌皇家中。翁翌皇也是福建泉州人,经商到日本,娶了一个日本女人为妻。因其十分富有,在日本居住时间已久,便当上了平户岛主。翁翌皇有个侄女,其父母早亡。翁翌皇见其无依无靠,便把她接到家中抚养。

  郑芝龙居住在田川家时,她才17岁,出落得天娇绝俗,美丽异常;且秉性温柔,通晓中日两国文字。二人彼此颇有好感,日久情深,遂结为夫妻。一年后,田川氏生下了郑成功,名叫福松。

  郑芝龙办事干练,社会交际广泛,和当时的葡萄牙、荷兰殖民者、日本武士、中国海盗都有接触。当时李旦是中国最大的海盗走私集团的首领。郑芝龙在平户投靠李旦门下,因其胆大心细,做事能力极强,很快显示出了超群的才能,深得李旦赏识。不久李旦病死, 李旦的船队便由郑芝龙率领, 号称〃飞黄将军〃。在日本时,郑芝龙与颜思齐等人便已结拜为把兄弟,他们之间结下了共死誓言,后因策划反对德川幕府的行动泄密,被迫逃到台湾。在台湾与高山族人民共同团结,开荒渔猎,把千百年沉睡的荒地变成良田。不久颜思齐病死,众人就推举郑芝龙为首领。

  郑芝龙以台湾为基地,一面进行垦荒生产,一面组织船上的兵丁进行操练,在海上拦劫商船,官兵奈何他不得。由于郑芝龙集团纪律严明,郑芝龙为人重义气,讲信用,不吝惜钱财,颇得民心。沿海百姓大多为他通风报信,充当耳目,使其海上贸易进行得非常顺利。

  郑芝龙集团不断扩大,引起了明政府的不安,同时海上贸易违反了明政府〃闭国绝洋〃的政策,明政府便多次出动水师,企图消灭郑芝龙集团,肃清海面。但却屡屡被郑芝龙打败。

  明朝官兵发动三次大规模的征剿行动,都被郑芝龙以灵活的计谋、雄厚的实力所击败,不得以,便派卢毓英招降郑芝龙。郑芝龙出于维护和扩大自己既得利益,以海上兵、船都属于他个人财产为条件,接受招抚,被明政府授予福建海防的游击将军。

  郑芝龙接受招抚以后,利用他在福建的地位,垄断海上贸易,成为富甲全闽的人物。他拥有部众3万余,帆船千余艘。

  他在平安镇建了一个庞大的贸易基地,并设置了庞大的私人武装。安平镇的商业繁荣,商店都是郑氏产业。郑芝龙建立的商行,还在京师、山东、苏杭等地营业。

  他以政府名义扩大队伍,消灭了在东南沿海与他势均力敌的大海盗李魁奇,打败了杨六、杨七、刘香等几股海盗。这样,就吞并了海上贸易的竞争对手。

  郑芝龙对荷兰侵略者也进行了英勇而巧妙的斗争,得到了明政府的嘉奖,更扩大了自己的威望。

  他以火船冲击荷兰巨舰,烧柞木船对付高大夹板船。通过两次大规模海战,使荷兰侵略者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猖狂侵犯东南沿海了。

  荷兰人对中国军队颇为顾忌,认为中国官兵有狂悍野性而决死战斗的精神,完全不顾先进的枪炮火焰。

  打败荷兰殖民者是当时了不起的大事,明朝皇帝提升郑芝龙为福建地方军事长官总兵官,满朝文武也对他刮目相看。从此,他的势力更加强大,地位更加显赫。

  郑芝龙的成就,为郑成功后来的成才与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4、扶桑田川氏

  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氏也具有中国人的血统。其父亲是一位精于锻造的铁匠,到日本后为武士锻制刀剑,与一日本女子结婚,生下了这个女儿。女随母姓,也叫田川氏。

  田川氏由于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中,自小就饱受了生活的磨难,所以比一般的女孩更能够吃苦。

  他父亲虽身为铁匠,但也是自幼饱读诗书,因屡考不中而弃文从匠。在对女儿的教育中,他严守中国人的教育方法,教她诗书礼仪,使田川氏从小就明大理、识大义,成为众人夸赞的好女孩。

  当田川氏父母双亡时,因为平时深受翁翌皇的喜爱,便被接到翁家生活。在翁家她勤俭孝道,做事得体,也颇受众人夸赞。

  郑芝龙离开日本时,郑成功只有一岁。田川氏带着长子郑成功和次子七左卫门在日本生活。由于亲人相继病故,田川氏无倚无靠,带着两个孩子过着清贫的生活。

  虽然生活贫穷,田川氏没有忽略对孩子的教育。她告诉孩子做人的道理,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时小郑成功太淘气,田川氏便把他叫到身 边,讲做人应该上进,不应该浪费时间的道理,边讲边止不住地流泪。小成功逐渐体会到了母亲的难处和爱心,变得很听母亲的话。他要好好学习,为贫穷的家里争一口气。

  田川氏怀着对郑芝龙无限的思念经常带孩子到大海之滨,希望能看到乘帆而来的郑芝龙。她告诉孩子说 :〃福松,在海的那边是你的故乡,你爸爸就在那儿 !〃由于田川氏非常美貌,常有人给她提媒,都被她断然拒绝了。

  母亲的勤劳贤慧和不屈的人格,给年幼的郑成功很大的影响。他在田川氏的教育下,变得越来越爱学习了。并且,他很有正义感,经常帮助弱小的孩子。


第二章 少年壮志忧国忘身

  〃自古英雄出少年 〃,这话对郑成功来说并不偏激。他7岁之前在日本平户,就有着不凡的志向。回到中国后,由于天资聪颖,加之有名师指导,学问长进很快。但他有着远大的志向,并不只顾读书,也时刻注意着局势的变化,并思考自己较成熟的治世方略。

  1、异国思归

  郑成功出生在日本平户,取名叫福松。直到7岁时才得以被郑芝龙派人接回中国。在异国他乡,福松过着孤苦的生活。

  在福松一岁时,郑芝龙便逃出日本。福松成了逃犯的儿子,遭到人们的冷眼和非议。当他刚刚懂事时,就没有父亲的保护和族人的帮助,只与母亲和弟弟相依为命。

  母亲的教诲使得在贫困中生活的福松更具有生活的信心。由于田川氏通晓中国文字,便教授给他《百家姓》、《三字经》等基础知识。福松天资聪颖,加之母亲的教子有方,很快就掌握了许多基础性的知识。

  母亲常给他讲启发他善心、爱心和远大志向的故事,使福松很早就知道了文天祥、戚继光等英雄人物。

  由于贫穷,也没有族人的照顾,福松家常受别人的欺负。福松很气愤,问妈妈这是为什么,田川氏告诉他说 :〃因为我们家穷,又没有你爸爸在家撑腰,所以我们家就比较弱了;又因为你爸爸是反对政府而被迫离家的,人们就更有理由欺负我们了。等你长大了,成材了,就没有人敢欺负我们了 。〃福松听了妈妈的话,知道了自己家受气的道理,便逐渐产生憎恶 欺侮弱小的人。

  有一次,福松看见几个小孩在围攻一个小孩,他冲上去把他们分开,并斥责那几个小孩不该欺负人。那几个小孩不服气,要与他打架,都被福松给打倒了。那些小孩哭着骂福松是没有父亲的人,也不是日本人,叫他快点滚回中国。福松听了非常伤心,决心一定要回到中国、找到父亲。

  从田川氏口中,福松对父亲有了大概的了解,更加想早日见到父亲。郑芝龙也曾多次派人来接田川氏母子,都遭到德川幕府的拒绝。

  田川氏进一步对福松进行仁、义、礼、智、信方面的教育,使福松具有了尊尊的思想基础和忠君爱国的思想基础。

  直到1630年,福松7岁时,郑芝龙再次派人来接家人,德川幕府才在郑芝龙〃先礼而后兵〃的压力下同意让郑成功回国,而田川氏却不能离境。

  能回国见父亲了,福松特别高兴。但母亲不能一起去,他也很难过。为了表达对母亲的依依不舍和安慰母亲,他特意在家门前亲手栽植了一棵椎树。后来,这棵树成长为大树,盘结苍郁,蔚为〃松浦心月〃的胜景之一,长期为日本友人凭吊。

  几年的异国贫苦生活,使郑成功比同龄的孩子成熟得早,懂的事多,这为他少年上进打下了基础。

  2、汤武雄怀

  郑成功回国后, 郑芝龙给他改名为 〃森 〃,字〃句俨〃。 先带他到南安石井拜谒郑家祖祠,然后回到安平城。自此,开始了郑成功另外一种生活。

  初到安平城,郑成功大开眼界,从未见到的大城、楼房,给他很新鲜的感觉。城西是海门,江上摆满了战舰、商船,桅杆上飘着〃郑〃字号旗。船、军队、楼房、商店……这一切都是郑家的,他走到哪里,都受到人们的尊重。

  郑芝龙很喜爱郑成功,不仅因为郑成功具有像他一样的容貌气质,也为了远在扶桑他所思念的田川氏。

  能照顾好郑成功,也或多或少地补偿了对田川氏的歉意,毕竟,他还未尽到做丈夫的责任。

  为培养郑成功成材,郑芝龙花重金聘请了一位很有学问的老学究做他的老师,教他读书识字。

  郑成功少年时代,正值明王朝土崩瓦解的时候,国事越来越混乱。老师也是忧国忧民的爱国之士,便常拿英雄志士的诗篇让郑成功学习,以期郑成功能成为济世的英雄。

  老师给他讲矢志兴吴、舍身力谏的伍员,高节不屈、海岛传声的田横,危言深论、激浊扬清的范滂,闻鸡起舞、击楫中流的祖逖,忠勇无敌、名垂千秋的杨业,三呼渡河、壮心未已的宗泽,尽忠报国、心昭日月的岳飞,法天不息、正气浩然的文天祥,横戈戍边、威镇宁锦的袁崇焕……这些忠肝义胆、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志士英豪,给郑成功很深的印象,燃起了他要做一代英豪的雄心。尤其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丽诗篇,在郑成功的心灵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郑成功天赋聪明,涉猎广泛,勤奋刻苦,8岁时会背诵〃四书五经 〃,10岁能写八股文。12岁时,老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