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彭瑾不担心诚意伯府的一干人会借机为难她,她担心的是周府的大门未必肯为她敞开。
这么想着,彭瑾眉梢便染上了愁意。
云雾没有注意到,清点完礼物,拿了一小罐腌渍的梅子出来,打开了,捧到彭瑾面前,又递了一根竹签儿过去,道:“小姐,吃颗梅子压压吧,刘妈妈说孕妇吃这个很能舒缓胃里的不适。”
酸酸甜甜的香气扑鼻而入,直让人觉得口颊生津,胃口大开。
彭瑾怕一会儿恶心干呕,误了事,顺从地接过竹签儿,拈了颗梅子放进嘴里。
霎时,一股清甜酸爽的气息拂过肠胃,舒爽极了。
彭瑾忍不住,又拈了一颗放进嘴里,酸甜清爽的味道,让她忍不住眯起了眼睛。
云雾见彭瑾爱吃,提着的一心终于放下去了。
方神医早有交代,怀孕头三个月最是危险,稍有不慎就会小产,严重的甚至会损伤母体,往后再难有身孕,因此最忌劳累奔波。
所以对于彭瑾的此番出行,云雾其实是不赞同的。
但是想到刘识被关进了大理寺的监牢里,彭瑾在家里也未必坐得住,倒不如出来找些事做,也省得郁结于心,损伤了身体精神。
只要她仔细地看顾着些,应该没有大碍的。
这么想着,云雾不由地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来,仔细地盯着,小心地伺候着,生怕有一点闪失和意外。
清晨路上行人本来极少,再加上昨日学子围堵贡院请愿的事闹得是沸沸扬扬,人人都想着自保避祸,就更不愿意在这个敏感时期上街招摇了。
马车一路畅通无阻地驶到了周府门口。
车夫稳稳地勒停马车,恭敬地禀报:“姑奶奶,周府到了。”
一路上都在闭着眼睛想着该如何开口才合适的彭瑾,闻言刷地睁开了眼睛,坐直身子,深吸一口气平复心绪,用双手轻轻地拍拍脸颊,嘴角弯出一个温婉得体的微笑,打起车帘,扶着云雾的手,踩着车夫备好的马凳子,稳稳地下了马车。
彭瑾搭着云雾的手,亲自上前去叫门。
车夫和两个护院,自去负责把马车上的礼物拿下来,一会捧进周府里去。
彭瑾扣了三下门,不长不短,不紧不慢。
这是礼貌。
很快,角门应声而开,一个门房模样的中年人探出头来,问道:“是什么人敲门?”
云雾上前笑应道:“是彭家的姑奶奶,想要来拜访周夫人。”
门房露出恍然的神情,匆匆扔下一句“等着”,立刻就缩了回去。
很快,大门就从里面打开了。
门房对着彭瑾恭敬地施礼道:“见过刘夫人,夫人里边请。”
倒像是一副早就候在这里的模样。
彭瑾怔了怔,旋即了然,笑着对门房点点头,道:“有劳了。”
想想也是,周妈妈怎么可能不连夜把她打探周翯和周夫人的喜好,准备上门拜访的事情报给周夫人知道呢!
在这个敏感的当口,即便是她不说,周翯和周夫人也能猜出她来此所为何事。(未完待续。)
第127章 惊异
彭瑾心底纳罕,以门房恭敬热情的举止来看,周翯和周夫人对她似乎很是礼遇和关爱,就像是一双慈爱的长辈在面对自家遇到难事的晚辈一般。
这真是让人意外!
在太熙帝的震怒之下,还能如此轻易热情地放了她进去,周翯和周夫人此举已经实属难得。
如果这还可以用刘识深得周翯的喜爱和赏识,而且周翯也亲自参与谋划了学子围堵贡院请愿这件事来解释的话,那么,周翯和周夫人,又为什么会如此礼待欺负他们的女儿的亲家小姑子呢?
周翯尚可理解,男人嘛,一生拼搏的是建功立业、名留青史,不在意这些后宅妇人间的琐事,那作为母亲,周夫人又为什么会待欺负自己女儿的人这么好呢?
要知道,安排门房迎接女眷,这都是周夫人份内的事。
只要周夫人有心为周淑仪出口恶气,完全可以吩咐门房晾她一晾。
可是,周夫人不仅没有这么做,反而早早地就吩咐门房恭敬地候着她了。
彭瑾想,若是将来有人恶意欺负她的孩子,她即便是碍于辈分长幼之分,或是亲戚的情面,不好直接报复回来,也绝对会对此人不假辞色的!
周夫人此举,到底是碍于情面,还是另有目的?
彭瑾想了那么多,其实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罢了。
她收回思绪时,看到云雾已经乖觉地上前,把一个装有一两散碎银子的荷包塞给了门房,口中称谢道:“多谢了。天寒露重,一点买酒钱。”
门房落落大方地收了,不见得财的激动,也没有假意的推辞,躬身请了彭瑾等人进去。
端的是一副磊落光明的样子。
彭瑾想到诚意伯府的门房王平那副趋炎附势、见财眼开的样子,暗自喟叹,真是有什么样的主人,就有什么样的门房。
周府并不大,却精致玲珑,一步一景,曲折有致。
彭瑾心里装着事,无心细赏风景,不过是一路前行,匆匆记路罢了,却也能从这匆忙的几眼中,看出主人的独具匠心、潇洒逸趣。
这一点,倒是和彭家父子比较相像。
怪不得,两家能结为姻亲。
若是没有当初栖霞山上凑巧的相遇,原主大概也不会嫁入诚意伯府这样的人家吧。
彭瑾一路走来,感慨良多。
周翯和周夫人住的正房叫做养颐堂,坐落在周府的正中央。
彭瑾走到时,太阳已经升到了树梢,冲散了秋晨的凉雾,露出一院子苍翠的树木,飞起的檐角,还有几个穿梭其中应差的丫鬟婆子。
周府的晚辈们刚请完早安离开,养颐堂里一片宁静。
早有小丫鬟机灵地向彭瑾行了礼,快步进屋通禀去了。
不一会儿,打帘子的小丫鬟便打起帘子,笑盈盈地请道:“刘夫人,快快请进。”
彭瑾便微笑着点头谢了,抬脚踏进了屋子。
云雾捧着礼盒跟在后面。
养颐堂正房五间阔,周夫人在东次间接待了彭瑾。
彭瑾踏进东次间时,周夫人已经从榻上站了起来,微丰白皙的脸上挂着和蔼可亲的微笑,上前几步接住彭瑾,拉着她的手笑道:“世侄女来啦!你若是再早来一步,大家热热闹闹的一屋子,才好说话呢!”
周夫人说的不过是场面话而已,商讨救出刘识这样的事,又岂是可以当众言说,热闹讨论的!
彭瑾也是特地算好了时间,故意和来养颐堂请早安的周府小辈们错开的。
彭瑾反握住周夫人的手,笑得温柔得体,心里却难掩忐忑,乖顺地回道:“侄女还怕来得早了,扰了夫人您休息呢!”
说着,彭瑾便扶着周夫人重新在榻上落了座,笑道:“原本侄女早就该来府中给夫人请安的,只是家中琐事缠身,一直脱不开身,这才拖到了今天。还望夫人不要怪罪侄女才是。”
原主嫁入诚意伯府之后,确实一直被各种打压和欺负,脱不开身,而她也不愿意出来应酬,面对陌生的外人,彭瑾这话,也全然算是撒谎。
“匆促上门,也不知道夫人和大人都喜欢什么,侄女便按照自己的心思备了几份小礼,还请夫人笑纳。”彭瑾笑道。
随行的云雾,闻言立刻上前,将礼盒呈给了周夫人身边的妈妈。
“都是自家人,这么客气做什么!”周夫人面上笑呵呵地说道,心底却在惊讶不定。
周夫人听女儿周淑仪提起过这个婆家小姑子几句,说是幼年时遭逢母丧,打击过大,一时失了心志,整日地把自己藏在小角落里,谁也不见。
后来经过多方医治,稍稍好了一些,却已然养成了孤僻乖戾又软弱好欺的性子。
再大一些,又嫁入了诚意伯府那等没有规矩的人家,常常受到欺凌,却也只知道一味地忍耐顺从,从不回娘家抱怨,请人帮忙,弄得彭永新和彭瑜就是有心帮她讨回公道,也不好贸然上门开口。
当时还是周妈妈说起彭瑾这个小姑子性子乖戾难伺候,一旁的周淑仪便张口喝断了周妈妈,向周夫人细细地解释了这其中的缘由。
周夫人固然知道周淑仪这么做是不想让她担心,心里又是欣慰又是感怀的,但是就此对从未谋面的彭瑾多了一分怜悯和心疼,还特地嘱咐了为周淑仪抱屈的周妈妈,说话行事一定要小心谨慎,多多地听从周淑仪的吩咐,不许妄自行事,招惹彭瑾。
当然,周夫人这么做,也是不想女儿周淑仪在彭府里难做。
做媳妇和做女儿是不一样的,要收起在娘家时的天真烂漫、恣意骄纵,穿上知书达理、贤良淑德的外衣,从容得体地待人处事,交际应酬。
可是,面前这一位温婉贤淑、进退有度、从容应对,正笑意盈盈地问她是否喜欢盒子里的礼物的人,哪里有一点和周淑仪说的是相似的?!
周夫人心底惊异不止,面上却不显,顺着彭瑾的话,扫过小几上打开的四个盒子里的物事,眼睛刷地一下就亮了。(未完待续。)
第128章 定心
一套前朝临江独钓青花瓷的茶具,曲线流畅,调色深浅相宜,“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意境扑面而来。
一把汉代的宫中团扇,以皎洁如霜雪的齐纨素为料,描以绯红如烟霞的合欢花,挥动团扇,似乎可以想见班婕妤被困深宫,红颜孤老,挥扇哀歌的凄凉。
周翯为人风雅,闲时最爱一壶清茶,半卷好书,来打发半日悠闲。
而看透仕途险恶风波的周翯,近年来随着年纪渐长,归隐之心也渐重,也曾发过要漂泊江湖,做一散发江翁,悠游自适的感慨。
周夫人夫唱妇随,便练就了一手好茶艺,而且个人极为偏爱花色淡雅的青花瓷茶具。
周夫人本身就出身于书香门第,嫁给周翯之后更是深受其影响,犹嗜诗书,在为数不多的女诗人中,她最爱的,就是身处尔虞我诈的深宫,却依旧保留着对美好情感的向往的班婕妤。
彭瑾的这两份礼物,可算是送到了周翯和周夫人的心坎里。
周夫人看着这两份保存得极为完好的古玩礼物,心底愈发地惊异不止了。
昨日周妈妈深夜亲自过府传话,说是彭瑾派人去向她打探周翯和周夫人的喜好,大概是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