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情陷地中海-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美国人失败的原因,人们长期以来无法破解,以致相当长时间再也没有人敢去碰这个困难的研究课题。姜云松调研了大量的科学文献,经过细心研究分析对比,终于将它破解了。因此,他选定了这个项目,作为自己冲击世界纪录的突破口。 

  诺默教授听了姜云松这番独到的分析,高兴得直点头,鼓励道:“接着说下去。” 

  姜云松说:“根据这样的分析,我准备抛开传统的研究方法,采用直接测量。” 

  有丰富实验研究经验的诺默说:“要知道,直接测量维持不了很长时间的,所以人们才都采用间接测量。” 

  姜云松破解了美国人失败的原因之后,脑海中已经构思出如何攻克难关的大方向。 

  他采取了西方科学家少有的思维方法,应用唯物辩证法和中国道家“祸福相倚伏”理论发现,恰恰是人们几十年惯用的研究方法,造成了他们的失败。他必须反其道而行之,避开这种经典的研究方法,独辟蹊径到达光辉的顶点。 

  他担心这种思维方法不能立即被西方教授认可,就直接把考虑到的具体办法说出来:“我们可以利用电子计算机来控制实验过程,这个困难也许可以被克服。” 

  用电子计算机的高速度,克服直接法的时间局限性,在有限时间内高速完成大量的测量工作。 

  以当代最新的技术手段,让被人丢弃多年的研究方法起死回生,在新的条件下焕发出它的光芒。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中国道家的“返本复初”,在高科技研究领域发扬光大了。这是多么独特多么巧妙的构思! 

  安德烈·诺默没话说了,他对这位新收的中国学生很满意。 

  布朗见时机已到,看了姜云松一眼,朝着诺默教授说:“他提出要把研究工作的时间由一年半改为一年。” 

  诺默一怔,问:“为什么?” 

  布朗就把事情的原委向他解释了一遍。 

  诺默摇摇头:“这是不可能的。” 

  布朗说:“他说可以白天晚上都工作。” 

  “日夜工作也不可能将时间加倍的。”诺默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 

  “安得烈,他行。他从学习计算机语言做起,只用一个月就解决了所有的数学难题,把计算机软件都做出来了。”理论导师迪沃教授说。 

  听了同事的话,诺默教授的眼睛瞪得圆圆的,看着外表显得有些愚憨的姜云松,老半天不说话。迪沃教授的话清楚地表明,这个黄种年轻人头一个月就做出了常人做不到的奇迹! 

  姜云松大智若愚,山区人的眼神显得呆板。如果没有实际相处,光凭他的外表很难给人予信心。但诺默教授毕竟相信自己老同事的眼力,终于松口说出:“那就试试吧!” 

  室主任布朗带着姜云松准备离开,诺默突然对姜云松说:“是这样的,你这篇论文涵盖的内容很宽。即使你能写完,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教授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也看不完。” 

  想了一下,他接着说:“你把论文分成几个部分送来。写好一部分,送来一部分。我让他们先看起来。” 

  姜云松问:“我可以用英文写吗?” 

  他诧异道:“你法语这么好,为什么要写成英文?” 

  “因为我国内的同事懂法语的人不多,我希望将来他们能读我的论文。” 

  诺默点点头:“明白了。我的美国学生也是用英语写的,没有问题。” 

  他对这位心挂祖国的学生,又增添了一分好感。 

  四 

  从巴黎回到核能研究中心,姜云松开始了将近一年的罕见的艰苦脑力劳动。 

  他想起了在清华大学核反应堆工地学习的情景:老师们每天工作到半夜,第二天一早,照样精神抖擞上班。母校老师在学生身上贯注的拼搏精神,在他身上发扬光大了。他天天都是夜里工作到下半夜二点多钟,早晨六点就起床重新投入紧张的工作。 

  对他来说,辛苦倒算不上什么,要紧的是如何把他的思路在实验研究工作中实现。毕竟他以前并未独立做过传热学实验研究呀!他查阅科学文献,向外国同事求教,苦心孤诣寻找解决办法,设法克服可能造成实验误差的种种因素。 

  这期间,他真正懂得了高强度脑力劳动的滋味了。探索人们尚未发现的规律的思索过程,令脑子日夜处于兴奋状态。夜不能安眠,日不能甘食。每天起床,枕上总要留下一堆头发。 

  他亲身体验到,这种发现与探索的脑力劳动强度,远比后来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计算的劳动强度要大得多。这段时间,他的人生道路出现了一次从工程师向科学家的飞跃。 

  他开始在两条战线上作战:在理论上,利用自己编写的计算机软件进行上百种工况的理论计算;在实验上,要尽快找到各个技术难点的解决办法。 
 





一一零




  为了按诺默教授的要求把部分完成的论文先送去学校,他决定把论文的理论部分先写出来。 

  玛丽琳娜帮了大忙,他的论文写出一部分,就用电脑帮他打出一部分,贮存在电脑里。她为能与他分担休戚而兴奋,仿佛往键盘上弹去的每个指尖,都倾注着自己的柔情蜜意。 

  姜云松向她讲解的思维方法,她不能完全明白。这位接受了中国文化的白人姑娘看出,姜云松骑上中国古代思想家的骏马,就要做出超越西方科学家的成就。他是一名学贯中西的智者,是智力比拼的战场上所向披靡的勇士!她对他的爱,更加深沉,更加强烈了。 

  考虑实验研究方案时,姜云松想到了研究室里的两个人。一位是他所尊敬的老专家索雷先生。索雷先生的经验一直在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他还可以继续向他求教。 

  还有一位则是他以往接触不多的人,那就是能量工艺研究室的控制仪器研究组组长马斯。 

  马斯是德国专家。脑袋很大,前额宽阔,肥胖的肚皮使得他总是把皮带的位置放在肚脐下边好几个厘米,长相酷似一尊弥勒佛。 

  马斯和温默罕同为研究室主任布朗手下的两位专业组长。姜云松看到他们两人经常抬杠,阿拉伯人模样的温默罕跟弥勒佛碰到一块儿就争吵不休。他是温默罕手下的人。按照中国人的习惯,他避免与温默罕的对头多接触,以免招致温默罕的不快。 

  他听络腮胡子德盖茨说过,马斯在测量技术上有很丰富的经验。经过犹豫,姜云松还是敲开马斯办公室的门,向他求教测量研究的技术经验。 

  一经接触姜云松就发觉,马斯是个思路很开阔的人,具有德国人那种思想严谨的特点。姜云松把自己的实验研究思路向他讲述之后,马斯说:“实验研究的测量工作,影响因素很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工况的不稳定性,加上物理现象本身有起伏不定的变化特点,你可能难以辨别真像。” 

  他看姜云松在专注地听着,点点头接着说:“毫无疑问,你必须克服这些造成误差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 

  马斯非常细致地,把可能存在的方方面面问题,都谈了出来。他嘱咐姜云松,要注意这些可能存在的问题,想办法克服这些难点,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马斯的指点,使姜云松终生难忘。临了,他向姜云松介绍了他采购的电源装置,说这个电源可以用到姜云松的实验中。 

  索雷老头向姜云松详细讲述,在传热学实验研究中,各种运行工况的变化规律。对后来姜云松的实验方案设计,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按照索雷和马斯的指点,姜云松把待解决的问题列成清单,一个一个寻找对策。除了与工程师们讨论外,他还向运行值班的实验员,甚至仪表工人求教。 

  这些知识的积累,在他的脑中产生了飞跃,形成了完整的实验研究方案,着手进行实验系统的设计工作。就这样,对集体知识的消化,使他的智慧得到升华,一步步向着科学的峦峰攀去。 

  工程师德盖茨按照他制定的技术指标,帮他向图尔市的制造厂订制实验用的高热流电加热元件。 

  繁重的工作压在姜云松身上。他既要设计机械系统,还要设计实验测量系统,并且要考虑用电子计算机对实验进行过程控制、数据采集、在线数据处理的电子仪器系统。依靠精心设计的系统,实验运行过程中,当时就可以得到经过各种偏差处理的数据,做出各种实验结果的曲线图。 

  用电子计算机控制这些实验,是成败的关键之一。否则,不仅马斯提到的那些干扰因素无法排除,而且完成这上百个实验系列,采用以往的人工测量办法没有一年半载时间是不行的,他的“直接测量法”就会失败。想在十个月内同时完成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的研究,并且用英语写成论文,根本就没有可能。 

  在实验装置制造安装中,他实实在在地沾了那帮工人朋友的光了。国内提倡的联系群众作风,竟然在国外也能发挥它的威力。 

  姜云松的图纸在车间里到达任何工位,工人们看到是他的图纸,或者看到他拿着部件来车间,就把手头的工件往旁边一推,先干起他活儿来。无形中,姜云松的制造加工任务成了车间的特急任务,使得他设计的实验装置,以最快的速度被制造出来。 

  老师傅亚历山大负责试验段的制造,是关键的加工项目,姜云松经常到车间看他操作。一天下午,姜云松看到亚历山大全神贯注,很费劲地加工外表面的导槽。他有些纳闷儿,就拿过图纸来核对,发现自己一时疏忽,把设备外表面的加工精度写成跟试验段内部一样,就说:“这个五级精度写得不合适。外表面没有必要这么高,只要内部尺寸精度满足就行了。” 

  谁知亚历山大瞪了他一眼,好像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高鼻子往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