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隐形官阶-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干说什么也不肯接受,感动地说:“想不到我离开了丰阳县,同志们还待我这么好,住宿你认了,我同意,反正都是公家的钱。但这钱我就不能收了,心意我领了。”

    局长说:“萧书记见外了不是?你虽然离开丰阳县了,在我们的心目中,永远是我们的好领导。这钱也不是我私人送给你的,是曹书记和郗县长特意让我来办这个事情的。你收下也得收下,不收下也得收下!”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萧干只得感激地笑纳了。他心里很清楚,不仅这个局长会办事,而且曹明祥和郗应松也想得周到。特别是曹明祥,肯定是没有让自己当上县长,欠了自己一个良心债,带点补偿的意味。再说,他们县的环保项目说不定也要自己帮忙的。

    得了这一万元钱,萧干动了心思。这宾馆确实不能长期住下去了,虽然说条件是没有说的,有人侍候,冬暖夏凉,“方便”方便,但这梁园虽好,却不是久恋之家。再加上老婆孩子在礼拜天也会到市里来相聚,一直住宾馆就没有多大意思。再说,上边有政策,处级干部可以解决两地分居问题,只是市委组织部和人事局总是推来推去,一直不给办理。近来,在自己已经没有过高要求的前提下,有了可望解决的明确迹象,得赶紧买套房子,先安窝后安锅才是正理。

    于是,萧干回去和妻子商量,不如早日买套房子。妻子也说,早晚都得买房子,你看着办吧。

    萧干趁星期六和星期天休息时间,转了不少房地产公司,了解到现在的房地产价格高得吓人,而且有不断上涨趋势,越往后越贵。终于在滨河小区,搞到了一套三居室的房子,房价将近三十万元,自己不但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结清房价,而且孩子即将考入大学,也要花钱,倾囊而出是不行的。可是,为了及早有个窝,还是狠狠心,咬咬牙认了。好在可以通过按揭付款的办法,免得经济上造成过大的压力。在去房地产公司交割首期付款十五万元时,萧干又是一阵心绞痛,吞下了两粒“天王救心丹”才得以缓解,这东西越来越离不开了,和手机一块儿经常装在衣袋里。

    到了年底,办公室主任给萧干送来了一把宾馆餐饮部的签单条子。办公室主任抱歉地说:“都怪我没有给你服务好,这些单是你自己签的,咱局里有规定,副职除了正职同意,不安排招待客人。凡是你的签单,局长一律不给签字报销。”

    萧干接过这些条子,一口气上不来,赶紧掏出药瓶子往嘴里塞了救心丹,忍气吞声地问:“你为什么不早说?要是说了,我有客人时,自然会对局长说的,局长不会不同意安排的。我根本没有对局长说过一次,局长也许认为我自作主张了,你这不是制造我们之间的矛盾吗?”

    办公室主任辩解说:“哎呀,都怪我,我还以为你懂得,或者都对局长说过了呢。”

    萧干没法和这个阴险的家伙多争辩,又问:“其他副局长也都是这么处理的吗?”

    办公室主任狡黠地说:“是啊,都是这么处理的。不过,他们请客一般都是找他们管辖的部门和单位自我消化了。我这个办公室没有权也没有钱,实在对不起你了。”

    萧干的气不打一处来,想想来这个市直单位任职不是个好事儿,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就是不争那个县长,继续留在县里当原职,甚至到人大、政协去任职,也不至于如此狼狈。三杜思宝没有料到的是,这一次陪同市委副书记宋炯进京跑项目,竟然奠定了两年后回到县里任职的基础。这是一个中外合资的火力发电厂项目,投资额度很大,有两亿欧元,相当于二十多亿人民币。

    宋炯分包这个项目,据说是有背景的。这是因为他能够当上我们唐都市的副书记,也是有背景的。齐书记调走以后,省委已经把外地的一个地委组织部长调整过来,配备成市委副书记,接替了齐书记的工作,这里的组织部长同时调整到外地去任地委副书记,由唐都市的常务副市长过来接替他任组织部长,市委办公室秘书长去接任常务副市长,县里上来了一个县委书记,接任了市委秘书长。这一次党政班子的重新洗牌,另外还牵扯到一批干部,这里不再一一叙述。有意思的是,市委突破了职数限制,从省里增派了一名副书记,就是宋炯。

    宋炯上任以来,平常不怎么露面,所以在电视、电台报道和《唐都日报》上很少露脸、露名字,显得比较神秘。市直单位头头和县市的主要领导们,好像都认为这个副书记是方书记请来的人才,利用他特殊的关系,专职为唐都市跑项目的。因此,宋炯这个副书记,每个月的时间,差不多都住在省里和京里,经常见不到他。听说他这个人,到了省里或者京里,关系网密布,到处都有管用的朋友,而且不像其他官员,食宿在唐都市驻省办事处和驻京办事处,却住在高级宾馆。市领导专门授权给他,只要能把项目跑成,允许他一掷千金,可以大把大把地花钱。

    在杜思宝陪同他进京之前,已经听说这个项目基本上跑了下来,就是宋炯的特殊背景起了重大作用。社会上流传有多种离奇古怪的说法,都是猜测宋炯这个人和这个项目的。较为主流的说法是,这个宋炯,当年不过是另一个地市的小混混,因为和“文化大革命”中落难的中央大首长的儿子是要好的同学朋友,在那些岁月中,帮助过大首长的儿子,两个人很有点患难至交的意思。后来,大首长恢复了名誉和职务,他的儿子暴发性地在落难的地方,当上了县委书记,把这个宋炯立即重用了。更为奇特的是,大首长的儿子并不是省人大代表,却在一次省人代会上,他们那个地市的人大代表们有感于大首长的威望,几十个人联名提名他当副省长的候选人,居然顺利地当选了。大首长的儿子一当上副省长,不忘旧恩,提携故交,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久就把宋炯这个铁哥们儿,带到省里一个单位任职。宋炯开始不会当领导,这并没有关系,他只要会在机关里领工资、高消费就行了,经常出入省政府,和突飞猛进的大首长的儿子打得火热,仍然不失共患难的情谊。大首长的儿子在副省长的位置上没有几年,又被调整到国家某部委任职,到了那里,没有办法再带上宋炯了,况且把宋炯已经培养得羽翼丰满了,也许是宋炯向他要求什么了,于是,宋炯没有离开本省,戏剧性地来到我们唐都市,当上了跑项目的专职副书记。

    宋炯的升迁是个传奇,然而,关于宋炯的人品却被人们渲染得不怎么好。许多人街谈巷议的是,这个宋炯就是靠着和大首长的儿子一起吃喝嫖赌起家的。他能够一直与大首长的儿子沆瀣一气,一直关系比较铁,原因就是他能够揣摩大首长儿子的心意,大首长的儿子特别信任他。许多不足以与外人道的事情,为大首长的儿子搞的有益于身体健康、心情舒畅的娱乐活动,都是宋炯策划参与的,让大首长的儿子的苦难年华,用灯红酒绿补偿了回来。传得最不像样子的,就是他能够到各大专院校和大医院、大酒店等美女如云的地方物色猎物,供大首长的儿子消遣。人们常说,凡是一道“吃过糠、下过乡、扛过枪、嫖过娼”的人,关系最铁,他们就是属于这种类型的朋友。不管传言是不是真的,关系到了这个份儿上,宋炯能够到唐都市任职,就不足为怪了。

    传得神乎其神的是宋炯的个人能量。在宋炯到任之前,市里筹备这个项目已经很久了,与外商的谈判不下数十个回合,一直攻不下来。关键是外商把国家立项这个难题抛给了唐都市委、市政府,国家在当时又严格控制上此类项目,所以被卡着了脖子。正是这个宋炯接手后,很快就被国家计委批准了。据说就是宋炯通过那个大首长的儿子,跑到正要准备登机出国访问的分管计划的副总理那里,“叔叔长叔叔短”地一番死缠,副总理站在专机前,用大首长的儿子递上去的一支笔,在报告上草草地画了几句,这个项目就正式立项了。所以,宋炯成了唐都市的功臣。

    杜思宝接到通知以后,按照要求,要先同宋炯见个面,把活动的行程安排一下。杜思宝就到市委办公大楼去,面见这位副书记。本来是约定好的,到了市委领导办公的三楼,仍然被宋炯的贴身秘书挡驾了。秘书说宋书记有事儿,让他在小会议室里稍候。干练的秘书用一次性杯子给他倒了一杯茶水,就回到自己的办公地点忙去了。

    环保局的第五副局长杜思宝,基本上没有来过市委的三楼。到了这里,心理上有一种森严的感觉。让他一个人坐在常委们议事的小会议室里,等候一个大领导,更加使杜思宝惴惴不安。开始坐都不敢坐,后来才见其他人来找领导们,大大方方地坐下来,仿佛很熟悉这里的环境,也效仿他们,半坐半蹭地歪在沙发上。

    就这样,足足等了两个多小时,杜思宝忍不住探头探脑地张望了多次,才见到一个花枝招展的女青年,从宋书记的办公室里出来,袅袅婷婷地走了。又过了大约半个小时,宋书记的秘书才过来,招呼杜局长去面见宋书记。

    秘书轻轻敲敲宋书记的门,里边传出威严的声音:“进来!”秘书就带杜思宝进了宋书记的办公室,办公室里一股幽香袭入杜思宝的鼻孔。

    秘书介绍了杜思宝的身份,侧身出去了。杜思宝这才敢直起头来,瞻仰了从来没有谋面的宋炯。宋炯这个人面目清癯,架一副金丝眼镜,很有点文绉绉的样子,坐在老板椅内,瘦小的身子似乎填不满其中的空缺。

    宋书记慢条斯理地对杜思宝讲了这次进京的任务,原来是关于火力发电厂的一个辅助项目。带杜思宝去的原因,主要是让他当环保方面的技术顾问。杜思宝当时的感觉是,这位领导虽然瘦小,却很有派头。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