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献通考1-第4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馔并依恒典。”贞元九年十一月九日谒太庙,有敕至庙行礼不得施褥,盖至敬之
所自合履地而行。南郊亦宜准此。”)。
    △唐诸帝亲飨庙
    太宗二(贞观元年正月十日,十七年四月十一日,亲谒太庙,谢承乾之过)。
    苏冕曰:“贞观六年,监察御史马周上言,陛下践阼以来,宗庙之飨未曾亲
事,遂使大唐一代之史不书皇帝入庙之事,将何以贻厥孙谋,垂则末叶,且三年
已亲飨宗庙矣,未知何事致此不同。”
    高宗四(永徽三年正月十八日。乾封元年四月八日。总章元年十二月十九日。
仪凤二年正月十四日)。
    中宗一(神龙元年十一月六日)。
    睿宗一(景€三年正月一日)。
    元宗七(先天元年十月四日。开元六年十月六日,十七年十一月四日。天宝
元年二月十八日,六载正月十七日,十载正月九日,十三载二月八日)。
    肃宗二(乾元元年四月十三日,元年建子月二十九日)。
    代宗一(广德二年二月二十七日)。
    德宗四(建中元年正月四日。贞元元年十一月十日,六年十一月七日,九年
十一月九日)。
    宪宗一(元和二年正月)。
    穆宗一(长庆元年十月)。
    敬宗一(宝历元年十月)。
    文宗一(太和三年十一月)。
    武宗二(会昌元年正月,五年正月)。
    宣宗一(大中七年正月)。
    懿宗一(咸通元年十一月)。
    僖宗一(乾符二年十一月)。
    昭宗二(龙纪元年十一月,天复元年四月)。
    ◎唐开元礼
    皇帝时享於太庙仪(凡一岁五享,谓四孟月及腊。宗庙三年一以孟冬,五
年一以孟夏,及诸享摄事并附)。
    △斋戒
    前享,有司卜日,如常仪。皇帝散斋四日於别殿,致斋三日於太极殿,服通
天冠,绛纱袍,结,并如圜丘仪。应享官斋,具《序例仪》(仪同)。
    △陈设
    前享三日,尚舍直长施大次庙东门之外道北,南向,尚舍奉御铺御座。守宫,
设文武侍臣次於大次之後,文官在左,武官在右,俱南向。设诸享官次於斋坊之
内(摄事,右校清扫内外,守宫设享官、公卿以下次於斋坊)。九庙子孙於斋坊
内近南,西向北上。文官九品以上於斋坊之南,东方南方蕃客又於其南,东方、
南方蕃客又于其南,俱每等异位,重行,西向北上。介公、阝公於庙西门之外
近南。武官七品以上於介公、阝公之南,西方、北方朝集使於武官之南,西方、
北方蕃客又於其南,俱每等异位,重行,东向北上(其褒圣侯於文官三品之下,
诸州使人分方各於朝集使之後,摄事无大次及九庙子孙以下至此仪。)。前享二
日,太乐令设宫悬之乐於庙庭,如圜丘仪(所异者,树路鼓及设歌钟、歌磬於庙
堂上前楹间耳)。右校清扫内外,前享一日,奉礼设御位於庙东陛东南,西向
(摄事御位。下放此)。设享官公卿位於东门之内道南,执事者皆位於其後,每
等异位,俱重行,西向,以北为上(摄则公卿位於道北,执事位於道南)。设御
史位於庙堂之下,一位於西南,东向;一位於东南,西向。令史各陪其後。设奉
礼位於乐悬东北,赞者二人在南,差退,俱西面。设协律郎位於庙堂之上前楹之
,近西,东向。设太乐令位於北悬之间,北向。设从享之官位:九庙子孙於享
官、公卿之南,昭穆异位(虽有贵者以齿);文官九品以上位於子孙之南;东方、
南方朝集使於文官之南;东方、南方蕃客又於其南。俱每等异位,重行,西面北
上。介公、阝公位於西门之内道南;武官九品以上於介公、阝公之南,少西,
当文官;西方、北方朝集使於武官之南;西方、北方蕃客又於其南。俱每等异位,
重行,东面北上(其褒圣侯於文官三品之下,诸州使人分方各位於朝集使之後)。
设门外位:享官、公卿以下皆於东门之外道南,每等异位,重行,北面西上。子
孙之位於享官、公卿之东,少南,文官九品以上於子孙之东,东方、西方朝集使
於文官之东,东方、南方蕃客又於其东,俱每等异位重行,北面西上。设介公、
阝公位於西门之外道南,武官九品以上於介公、阝公之西,少南,西方、北
方朝集使於武官之西,西方、北方蕃客又於其西,俱每等异位,重行,北面东上
(其褒圣侯於文官三品之下,诸州使人分方位於朝集使之後,摄无九庙子孙以下
至此仪)。设牲旁於东门之外,当门西向,以南为上。设廪牺令位於牲西南,
史陪其後,俱北向。设太祝位於牲东,各当牲後,祝史各陪其後,俱西向。设太
常卿省牲位於牲前,近北,又设御史位於太常卿之西,俱南向。设樽彝之位於庙
堂上前楹,各於室户之左,北向。春夏每室鸡彝一,鸟彝一,牺樽二,象樽二,
山二。秋冬每室彝一,黄彝一,著樽二,壶樽二,山二。皆加勺幂(凡宗
庙幂皆以黼),皆西上,各有坫焉(享设樽彝於庙堂上下。每座彝一,黄彝
一,牺樽二,象樽二,著樽二,山二,在堂上,皆於神座之左。献祖、太祖、
高祖、高宗樽彝在前楹,北向。懿祖、代祖、太宗、中宗、睿宗樽彝在户外,
南向。其壶樽二、大樽二、山四,在堂下阶,北向西上。享则鸡彝、鸟彝,
馀同享)。设簋笾豆之位於庙堂上,俱东侧阶之北。每座四簋居前,四次
之,次以六,次以六,笾豆为後,每座异之(摄事,簋与正数半
之),皆以南为上,屈陈而下。设御洗於东陛东南,亚献之洗又於东南,俱北向。
水在洗东,篚在洗西,南肆(篚实以、瓒、巾、爵)。执樽篚幂者各位於
樽篚幂之後(仪:享日未明五刻,太庙令服其服,布昭穆之座於户外。自
西序以东,皇八代祖献祖宣皇帝,皇六代祖太祖景皇帝,皇高祖高祖神尧皇帝,
皇祖高宗天皇大帝座皆北厢,南向。皇七代祖懿祖光皇帝,皇五代祖元皇帝,皇
曾祖太宗文武圣皇帝,皇伯考中宗孝和皇帝,皇考睿宗大圣真皇帝座於南厢,北
向。每座皆设黼,莞席纷纯,藻席画纯,次席黼纯,左右几)。
    △省牲器
    省牲之日午後十刻,庙所禁断行人,太庙令整拂神幄。祝史各取毛、血,每
座共实一豆,祝史又洗肝於郁鬯,又取率共实一豆,俱置馔所。馀并如圜丘
仪(率,肠脂。祝史洗肝於郁鬯,并同圜丘仪)。
    △銮驾出宫
    前出宫三日,本司宣摄内外各供其职,守宫设从享官五品以上次於承天门东
西朝堂。如常仪。前二日,太乐令设宫悬之乐於殿庭,如常仪(驾出,悬而不作)。
享日未明七刻,捶一鼓为一严(三严时节,前一日侍中奏裁),侍中奏开宫殿门
及城门,馀并与圜丘仪同,唯祭官称享为异耳。
    △晨
    享日未明四刻,诸享官各服其服,太庙令、良酝令各帅其属入实樽(鸡彝、
彝及牺樽、象樽、著樽、壶樽之上樽皆实以明水,山之上樽实以元酒,鸟彝、
黄彝实以郁鬯,牺樽、著樽实以醴齐,象樽、壶樽实以盎齐,山实以清酒。
之樽,彝及五齐上樽皆实明水,山上樽实以元酒,黄彝实以郁鬯,牺樽实
以沈齐,象樽实以醴齐,著樽实以盎齐,壶樽则实以醍齐,太樽则实以沈齐,山
实以清酒),太官令帅进馔者实诸笾豆簋。未明三刻,奉礼帅赞者先入位,
赞引引御史、博士、太庙令、太祝、宫闱令及令史、祝史与执樽篚幂者入自东
门,当阶重行,北面西向,立定。奉礼曰:“再拜。”赞者承传(凡奉礼有词,
赞者皆承传),御史以下皆再拜,讫,执樽篚幂者各就位。赞引引御史、诣太
祝诣东陛,升堂行扫除於上,令史、祝史行扫除于下,讫,引就位(又太庙
令帅其属陈瑞物於庙庭大阶之西,上瑞为前,中下相次,及伐国所得宝器,上次
先後亦然,俱藉以席。摄事不陈瑞物宝器)。未明二刻,赞引引太庙令、太祝、
宫闱令诣东陛升堂,诣献祖室,入开坎室,太祝、宫闱令奉出神主置于座(
则未明二刻陈腰舆于东陛之东,每室各二,皆西面北上。立定,先引引太庙令、
太祝、宫闱令帅内外执事者,以腰舆自东陛升,诣献祖室,入开坎室,太祝、宫
闱令奉出神主置於舆,出诣座前,奉神主置于座讫,以次奉出懿祖以下如献祖仪),
讫,引太庙令以下次奉出懿祖,次奉出太祖,次奉出代祖,次奉出高祖,次奉出
太宗,次奉出高宗,次奉出中宗,次奉出睿宗,神主置於座,如献祖之仪(皇祖
妣以下神主皆宫闱令奉出,俱并而处右)。讫,引太庙令以下降还本位(摄事、
赞引各引享官俱就门外位,无驾将至,下至从享官位仪也)。驾将至,谒者,赞
引引享官,通事舍人分引九庙子孙、从享群官、诸方客使先至者俱就门外位。驾
至大次门外,回辂南向,将毕,降,立於辂右。侍中进,当銮驾前跪奏称:“侍
中臣某言,请降辂。”俯伏,兴,还侍位。皇帝降辂,乘舆之大次,伞扇华盖侍
卫如常仪。太庙令以祝版奉御署讫,近臣奉出,太庙令受,各奠於坫。通事舍人
引文武五品以上从享之官皆就门外位。太乐令帅工人、二舞入就位,文舞入陈於
悬内,武舞立於悬南道西(其升堂座者,皆脱屦於下,降纳如常)。谒者引司空
入,就位,立定,奉礼曰:“再拜。”司空再拜,讫,谒者引司空诣东陛升堂,
行扫除於上,降,行乐悬於下,讫,引复位。初,司空行乐悬,通事舍人、谒者、
赞引各引享官及九庙子孙、从享群官、诸方客使入,就位(摄事无九庙子孙以下
至皇帝再拜仪,但享官再拜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