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献通考1-第2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卒乘衣车来载太子太子,太傅杜乔忧惧不能止,开门将出,而至,手剑当车曰:
“太子国之储副,人命所系。常侍来,无尺一,何以得将太子去,何知不与内宠
奸臣共挟邪谋?今日之事,有死而已。”乃遣乔诣台启自,得中奉敕,乃听之)。
自魏明帝以後,久旷东宫,制度阙废,官司不具(吴孙权即位,孙登为太子,兼
置四友等官。以诸葛恪为左辅,张休为右弼,顾谭为辅正都尉,陈表为翼正都尉,
是为四友。於是东宫号为多士)。晋初,詹事、左右率、庶子、中舍人诸官并未
置,惟置卫率令典兵,二傅并摄众事。至咸宁元年,始置詹事,以领宫事。宋孝
武置东宫率更令等官,其中庶子、庶子、中舍人、舍人、洗马各减旧员之半。後
周加置太子谏议员四人。至隋罢詹事,分东宫置门下坊、典书坊(北齐已有典书
坊),以分统诸局(比门下、内史二省)。门下坊有左庶子二人,内舍人四人,
录事二人,统司经、宫门、内直、典膳、药藏、斋师等六局。典书坊有右庶子二
人,舍人、通事舍人各八人,领内坊。唐置詹事府以统众务,置左右二春坊以领
诸局(龙朔二年,改门下坊为左春坊,典书坊为右春坊。咸亨初复旧,景€元年
又改为之)。左春坊置左庶子二人,中允二人,司议郎四人,录事二人,左谕德
一人,左赞善大夫五人,崇文馆校书郎二人,亦统六局(六局之中,唯改斋师为
典设,馀局名与隋同。其六局长官,唯司经置洗马、宫门置大夫,馀各置监,以
局名冠之,所职如其名。龙朔中,改宫门大夫及诸监并为郎,遂为永制也)。右
春坊置右庶子二人,中舍人二人,舍人四人,录事二人,右谕德一人,右赞善大
夫五人,通事舍人八人,兼领内坊(内坊置典内二人,掌ト内诸事。诸坊局小吏
各有差)。因隋制也。
    宋仍唐制,东宫有六傅,下至率更令、仆,右官存而无职司。至道元年,建
储闱,置宾客二人,左右庶子、谕德、中舍各一人,并以他官兼充。左右春坊铸
印,置吏员,及太子登极则省春坊司,累朝皆然。真宗在东宫建堂习射,名继照
堂,有句当官三人(以诸司使及内侍充)。仁宗在东宫肄学,建堂名资善堂,有
都监一人(以入内侍都知、押班充)。
    ○太子六傅
    太子师保二傅,殷、周已有,逮乎列国,秦亦有之(孝公时,商鞅设法黥太
子师傅是也)。汉高帝以叔孙通为太子太傅,位次太常,後亦有少傅(高帝东征,
留太子监关中兵,谓张良曰:“子房虽病,强卧而傅太子。”时叔孙通为太傅,
留侯行少傅事。又疏广字仲翁,为太傅,兄子受为少傅,父子并为师傅,朝廷以
为荣。又韦玄成、丙吉并为太傅。又匡衡、王丹并为少傅)。後汉太傅礼如师,
不领官属,而少傅主太子官属。汉、魏故事,太子於二傅执弟子礼,皆为书不曰
令。少傅称臣,而太傅不臣(吴薛综、综子莹、莹子兼,三代并为太子少傅)。
晋泰始三年,武帝始建置东宫,各置一人,尚未置詹事,官事无大小,皆由二傅。
少傅立草,太傅书真,以为储训。并有功曹、主簿、五官。秩与後汉同。皇太子
先拜,诸傅然後答之,如弟子事师之礼,二傅不得上疏曲敬。武帝後以储副体尊,
遂命诸公居之;以本位重,故或行或领。时侍中任恺,武帝所亲敬,复使领之,
盖一时之制也。咸康元年,以给事黄门侍郎杨珧为詹事,掌宫事,二傅不复领官
属。及杨珧为卫将军,领少傅,复省詹事,遂崇广傅训,命太尉贾充领太保,司
空、齐王攸领少傅,所置吏属复如旧。二傅皆进贤两梁冠,黑介帻,五时朝服,
佩水苍玉(《晋令》曰:“太子太保,银印青绶。”)。其後,太尉汝南王亮、
车骑将军杨骏、司空卫、石鉴皆领傅、保,犹不置詹事,以终武帝之代。惠帝
元康元年,复置詹事(二傅给菜田六顷,田驺五十人,夏後不及田者,食奉一年,
给赤耳安车一乘)。又愍怀建官,乃置六傅三太、三少,以景帝讳师,故改太师
为太帅,通省尚书事,詹事文书关由六傅(《职官要录》曰:“晋太子六傅,各
有丞一人。”)。自元康之後,诸傅或二或三,或四或六。渡江之後,有太傅、
少傅,不立师保。宋有太傅、少傅,各兼丞一人。其保傅并银章青绶。齐与宋同。
武帝时,以王俭为少傅,旧太子敬二傅同,至是朝议接少傅以宾友之礼。梁太傅
位视尚书令,少傅视左仆射(《职官要录》曰:“三少旧视左仆射,冠服同三太
也。”)。陈因之。自宋以下,惟有傅而无师保。後魏有太师、太傅、太保,谓
之东宫三师;少师、少傅、少保,谓之东宫三少(孝明在东宫,宣武皇帝欲以崔
光为太子师傅,光固辞。帝令太子南面再拜,宫臣皆从太子拜。光北面立,不敢
答拜,唯西面拜谢而出,乃授光太子少傅)。北齐皆有之,出则三师在前,三少
在後。後周不置。隋与北齐同。唐六傅不必备,唯其人,太子出则乘辂备仪,以
为後从。贞观中,太宗撰太子接三师之仪:“出殿门迎,太子先拜,三师答拜,
每门让。三师坐,与三师书,前名惶恐,後名惶恐再拜(先天元年十二月诏:
“东宫三师、三少宜开府,置令、丞各一人,隶詹事府。”寻罢)。”
    宋朝师傅不常设。仁宗升储,置三少各一人。李文定公以参知政事兼掌宾
客,及升左相,遂进兼少傅,此宰相兼宫僚之所从始也。丁谓兼少师,冯拯兼少
傅,曹利用兼少保,是时实为东宫官,馀多以前宰执为致仕官。若太子太师、太
傅、太保,以待宰相官未至仆射者,及枢密使致仕,亦随本官高下除授。太子少
师、少傅、少保,以待前执政,其少师非经顾命不除。若本官至尚书即除少傅,
丞郎、给谏只除少保。若因迁转,则递进一官,至太师即迁司空矣。天禧末,皇
太子同听政,乃以首相兼少师、枢密曹利用兼少保。自後神宗、钦宗、孝宗、光
宗在东宫,皆不置。开禧三年,史同知弥远自詹事入枢府,乃进兼宾客。已而太
子侍立,遂以钱丞相象祖兼太子少傅。明年,景献太子立,并置二相,钱左相改
兼少师,史右相兼少傅。未几,右相丁内艰,左相亦去位。又明年,右相起复,
遂进兼少师焉。
    ○太子宾客
    汉高帝时,有四人年老,以上慢侮,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谓之四皓(东
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高帝不能致。及将废太子,太子迎四人至,
侍从太子,须眉皓白,衣冠甚伟。高帝既见,曰:“烦公幸卒护太子。”太子由
是不废。至孝武帝,又为太子立博望苑,使通宾客。晋元康元年,愍怀太子始之
东宫,惠帝诏曰:“幼蒙,今出止东宫,虽赖师傅群贤之训,其游处左右,宜
得正人能相长益者。太保卫息庭,司空陇西王泰息略、太子太傅杨济息毖、太
子少师裴楷息宪、太子少傅华е息恒,各道义之门,有不肃之训。其令五人更往
来,与太子习数,备宾友也。”其时虽非官,而谓之东宫宾客,皆选文义之士,
以侍储皇。其後无闻。唐显庆元年正月,以太子太傅兼侍中韩瑗、中书令来济、
礼部尚书许敬宗、左仆射兼太子少师于志宁并为皇太子宾客,遂为官员,定置四
人。掌调护、侍从、规谏。凡太子有宾客之事,则为上齿,盖取象於四皓焉。资
位闲重,其流不杂(天宝中,贺知章自太子宾客度为道士,还乡,舍宅为观。玄
宗赋诗赠别,时议荣之)。
    宋至道元年建储,乃置宾客二人,以他官兼。天禧四年,参政任中正、枢副
钱惟演、参政王曾并兼太子宾客,执政兼东宫官自此始。中兴後,宾客罕除。开
禧三年,景宪太子立,始以执政兼宾客,後复省。
    ○太子詹事(少詹 丞 主簿 司直)
    詹事,秦官(应劭曰:“詹,省也,给也。”),汉因之。掌皇后、太子家
(皇后、太子各置詹事,随其所在以名官。《汉官》曰:“詹事位长秋上,亦宦
者,主中诸官。”《後汉志》曰:“初,成帝鸿嘉三年,省詹事职并大长秋。是
後,皇后当法驾出,则中谒中宦者职吏权兼詹事,奉引讫罢。宦者诛後,尚书选
兼职吏一人奉引,此皆皇后詹事也。”)。汉时,太子门大夫、庶子、洗马、舍
人,皆属二傅。其太子家令丞、率更令丞、仆、中盾、卫率等官,并属詹事。後
汉省詹事,而太子官悉属少傅。魏复置詹事,领东宫众务。晋不置,至咸宁元年
复置,以掌宫事(事具《六傅篇》)。及永康中,复不置。自太安以来又置,终
孝怀之代。其职拟尚书令,掌三令、四率、中庶子、庶子、洗马、舍人等官。银
印青绶,介帻,进贤两梁冠,绛朝服,佩水苍玉。宋与晋同。齐置府,领官属
(齐沈文季为太子詹事)。梁、陈任总宫朝。後魏有太子左、右詹事。北齐东宫
众事,无大小皆统之,领三寺及左右卫二坊。後周置太子宫正、宫尹。隋开皇初,
置詹事,二年罢之。唐复置詹事府,詹事一人,掌内外众务,纠弹非违,总判府
事,置少詹事一人以贰之。龙朔二年,改詹事为端尹(詹事府为端尹府),少詹
事为少尹,咸亨初复旧。垂拱元年,又改詹事为宫尹,少詹事为少尹,神龙初复
旧。
    丞,秦官。汉因之。後汉省。魏、晋隋詹事省置。至晋永康中,詹事特置丞
一人,掌文书关通六傅。过江,多用员外郎,迁尚书郎。宋、齐因之。梁、陈制,
一梁冠,皂朝服,铜印墨绶。後魏、北齐并有之(後魏杨昱字元略,为詹事丞。
孝明为太子,尚在怀抱,其所出入,唯乳母而已,不令宫僚闻知。昱谏曰:“太
子动止,宜令翼从。陛下若召太子,必降手敕,令臣下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