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女吉祥 作者:汐还(起点2013-02-03完结,种田、权谋、家斗)-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慧还不知道,她跟那段公子相遇的事情,已经落在了文竺的眼中,也不知道,因为这个段公子,以后要有无穷尽的烦恼。她只是恨恨的看着文竺,恨不得在文竺那张粉嫩白净的小脸上使劲打上一把掌。

    第九十六章 状元

    半个月之后,终于到了通州。那时是申初,天上乌云密布,阴暗不明,像要下大雨的样子,压得人有些透不过气来。
    文竺看着那灰暗的天空,心情也如那一般的阴沉,京城,她又回来了,只是一切已经不一样。想起父亲,想起兄长,又想起那个害她之人,心中不由一痛,她能么?身为一个隔房的孤女,如何在这庄府建立自己的势力,如何对付那个几乎可以对她生杀予夺之人?可使劲的捏了捏手中那只香囊,她眼中露出些许坚韧,她已经为六妹妹报了仇,她已经死过一次,那么,她还怕什么呢?
    窗外,乌压压的码头上排着长长的船队,庄家在京中不过是个小官,自是没有什么特权,跟在那一排排的船后缓缓靠岸。
    自济南府以来,晕船情况好了许多的汤氏把众人叫到了跟前,她毕竟也是官家出来的小姐,虽是没落,也不是那眼皮子浅的,一早就吩咐了众人进京后凡事要小心,如今又说了一遍,不要逞那一时之气,低调行事云云。特别是文慧,除了训话,还单独找了她,看样子是极不放心的,弄的文慧那进京的高兴劲儿瞬间没了踪影。
    一个时辰后,天空开始落雨,船梯搭好,众人陆续的下了船,早有丫鬟取了油纸伞来撑开,众人撑着伞急步往码头内行去。只是奇怪竟无人来接,崔管事数日前已经送出信去,通州离京城不过半日的功夫,怎么说也应该到了。
    崔管事无奈,冒雨雇了数辆马车,先将夫人小姐送到码头上的客栈上,又跟船家商量,待这雨停了再来卸行李,船家是老实人,自应下不提,崔管事又吩咐了忠伯在船上住着,自去想法子寻庄家二房的人。
    众人在客栈住了一晚,第二日一早,天色放晴,崔管事方领了一个精瘦精瘦的仆人进了门,一见那人,文竺心中不由冷笑,陶氏这是对老家的人不满,打发要饭的呢,竟然派了这个人过来相迎。
    别看这人精瘦的,眼睛却闪着光,他穿了一身普通的下人衣服,先给汤氏行了个礼,方道,“小人吴三,给四夫人请安了”
    汤氏见了却没说话,只等他解释,他听着没动静,便也不待汤氏说话,自行站了起来道,“昨儿个小人到了码头之时正下大雨,四处问询了一番也没有找到,想着夫人小姐们定是今日才到。只得回了客栈,今儿一早又去打听,这才碰到了忠伯……”
    这话说的半点破绽没有,但汤氏却不是那没出过门的乡下妇人,她看着吴三轻浮的目光,轻哼了一声道,“你家夫人呢?”
    再怎么说,也是老太太安排的,又递了书信,就算二老爷不过来相迎,陶氏也应该过来,哪怕只派个子侄过来也是对老家人的尊重。这下人一看就是那精滑的主儿,昨儿个定是看着下雨,想着接了人也回不了城,这才怠慢了,找了这么个借口。
    吴三听了略有些吃惊,他听说是个乡下小地方来的妇人,还带了两个小姐,既没有男丁,也不是长辈,心中便有几分的轻视,自己家的夫人也不是这么上心,便偷了个懒,没想到一来就碰了钉子。
    身为庄家最有名的精滑之人,他虽不是管事,但陶氏却也乐意用他,主要是他的嘴巴油滑。此时他心中不以为意,随口就道,“我家夫人惦记多时了,当然是要亲自来接,奈何出门前一日突然犯了头疼,只得在家躺着,这大公子和二公子都还在书院,尚未休沐,只得派了小人过来……”
    虽是受了怠慢,但找不着正主儿,这下人嘴皮子溜,汤氏便忍了一时之气。心里却是有了计较,她给画屏使了个眼色,画屏心中明白,只取了一个大大的赏封给那吴三,口中却道,“你辛苦了,我家夫人说本想着给个大的,但你昨儿个竟没找着我们,回头禀了二夫人说不准要罚你,这赏钱自然也不好给多,只给你个三等的,让你长个记性。”
    那吴三不疑有它,心里没悔死,这三等赏封都这样了,若是自己早早的来接,岂不是多多了。
    这边吴三暗自悔恨,那边汤氏又吩咐了几句,众人重新换了衣裳出来。崔管事吩咐了人将那些箱笼抬下了船,又装到了雇来的马车里。吴三带来的几辆庄府的马车,坐人刚刚好。
    众人出了客栈,丫鬟将脚凳摆了,夫人小姐们便陆续的上马车。
    急促的“嗒嗒”声传了过来,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飞奔而来,停在了客栈的外面。文竺一时看的眼睛湿了。
    一个穿着玄色领袍的高佻男子从马上跳了下来,高鼻大眼,自有一股气度。他快步走到汤氏的面前,衣襟一撩,向前一步跪了下去,“侄儿文定来迟,请四婶娘恕罪”
    看在文竺的眼中,文定似已经变了,不再是那个平静亲和而略带了羞赧的兄长,此时的文定举止大方,秀雅的眉宇间隐隐有了刚毅。是自己的死改变了他,还是他真的长大了,父亲应该很欣慰吧。
    就在文竺的发呆中,汤氏已经下了脚凳,将文定扶了起来,“侄儿快起来,你能来接婶娘,婶娘就已经很高兴了”看着文定衣衫上的水渍,汤氏猜测这个侄儿想是今儿一早特意从书院赶来相接的,不觉得眼中带了几分亲切,指着文慧和文竺,“这是你四妹妹和六妹妹”
    文慧连忙福了一福,称了一声,“二哥”
    文定道了声好,又转过身来看文竺,却是吃了一惊,他惊讶着道,“这是……六妹妹文竹?”
    文竺这才回过神来,却发现自己已经泪流满面,忙轻轻拭去,开口掩饰,“二哥对不住,我只是想起那一年跟祖母一同进京的时候。你,还有二伯父,还有大堂姐……”
    汤氏心下明白,这孩子跟二房的大姑娘曾小住过一阵,感情自不一般,文定跟那大姑娘是亲兄妹,容貌也略有相似,所以才失态了,她递了帕子过去道,“好了好了,见了二哥是喜事,莫要哭了。”
    文定眉头略皱了一皱,犹豫着道,“六妹妹……和我那大妹,真有些像呢”
    一时间文竺又落下泪来,有多久,没有人这样叫过她了?可是她不能失态,只得狠心的转过头去,轻轻用帕子将眼角的泪滴拭去。
    转眼,众人都上了车,文定骑着马在一旁跟着,又找了来吴三训斥了一顿。吴三嘴上认了错,心里却是不服,虽是少拿了赏钱,但家里是大夫人做主,这位二少爷再是举子也管不着这些庶务。自己只要面上过的去便罢了,大夫人既然不怠见的人,自己又干嘛去讨好?
    陶氏在庄家其实算是二夫人,但因着庄崇礼之前是有元配的,陶氏便很忌讳这个“二”字,因此,便让下人们都唤她大夫人,庄崇礼对这些锁事并无在意,只要不回老家,自然也没人管她。
    吴三心中有气,觉得赏银拿的少了不说,还被少爷骂了一顿,回头在陶氏面前可要叫几声委屈才是,自己是陶氏派出去的,这位四夫人对自己无理不说,还跟二少爷告状,自己失了颜面,可不就是庄府和大夫人失了颜面。他却不想想,完全是汤氏觉得被怠慢,才故意如此。
    不过刚到一日就受此委屈,以后若是住在庄府,可要麻烦了,想到这儿,汤氏便有了在外租个小院的想法。
    文竺还不知道人还没到庄府,汤氏就已经对陶氏的印象大打了折扣,甚至想搬到外面去住了。她低头把玩着手中的帕子,脑海里却是那波澜不起的静湖,还有冬桃和宽儿的脸。
    半日之后,马车终于进了城,一路行进在宽阔的道路上,文竺忍不住将车帘撩起个缝向外看去,她又回来了,看那远处的红墙黑瓦,看那街边的杂耍,还有马车旁骑马行进的文定,她偷眼看去,心中一阵酸涩,眼看就要落下泪来,只得放下了车帘,生生的将那泪水忍了回去。好在同车的文慧也在另一侧看着窗外的街景,并未在意她的失态。
    几声锣响将文竺的思绪唤了回来,她撩起车帘,冲着锣声传来的声音望去,隐约看到一匹挂着长长红绸和硕大花球的高头大马从远处缓步走来。转瞬,几排鞭炮被人点上,与锣鼓声响成一片,刺鼻的火药味传来,文竺等人皆捂了口鼻。
    随着绯红色的烟雾混杂着碎屑逐渐散去,露出那马上高大俊朗的少年,他穿着大大的红袍,头戴乌纱,浓眉大眼,面色红润,只是那片嘴唇却是太薄了些,薄的只看到一线暗红。
    “快看,状元来了”前方的人群拥挤,不时有人喊着,原来是状元游街。
    马车不得已停了下来,但此景却是难得,众人都撩起车帘来看,最积极的就是文慧,她瞪着双不大的眼睛,饶有兴致的看了过去,待看到那马上的少年,不由面色一红,抿嘴笑了。在她眼里,这状元可不是比她那指腹为婚的未婚夫要强去百倍。
    忽然,街尾处的人群一阵骚乱,随着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同样的一匹高头大马冲了进来,看热闹的人们惊慌失措地向路边躲去,连围着放炮打锣的衙役小厮都被吓的回避到一旁。
    马上坐着的是一位同样的年轻人,只看背影,那一身的锦衣华服,定然是权贵子弟。
    两匹马眼看就要相撞,那状元郎却不闪不避,浓浓的眉毛下面那双深邃的眼睛并无半点惊慌,只是薄薄的嘴唇抿的极紧。文竺也心下叹服,这份镇定自若自己是比不得的。
    倒是文慧已是“啊”的一声捂住了嘴,众人不由都替那人担心起来。

    第九十七章 遗孤

    文慧吓的闭上了眼睛,文竺一时不忍,也扭过头去,直到听到众人的嘘声才又转过来看。
    那锦服男子已是骑着马匹远去,新科状元也是好端端的坐在马上,并未怎样,想来是那人及时的绕了开去,但显然也是万分凶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