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那就好。”
“主公,军师,请。”魏延侧身说道。
刘修当先入城,后面依次是庞统、黄忠、徐庶、糜竺,而后大军以及俘虏随后。
大军被安顿在了校场,原本是曹兵兵营,此时成为了刘修大军暂时驻扎地。
县府内,刘修坐在主座上,缓缓扫视堂下。
“哪位是丁县令啊。”刘修的身上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上位者的威严,虽然话语很淡,但是丁茂在听到刘修称呼自己名字之后,身体忍不住打了个颤。
“下官在。”丁茂连忙上前,跪在地上,身体几近匍匐在地。
刘修笑了笑:“丁县令不必拘谨,既然你已经弃暗投明,说明你还是识时务的,以后宛城依然有你做县令。”
“谢主公,下官一定恪尽职守,替主公治理好宛城。”
“起来吧。”
“谢主公。”丁茂站了起来,感恩戴德道。
“丁县令将宛城的人口、钱粮来汇报一下吧。”
“是,宛城现在有人口十一万,粮食十万石,钱财合计有三十万贯。”
这么多,刘修表情异样,不过随即释然,南阳处在盆地中,沃野千里,物产丰富,六七年无战事,百姓安定,有这么多钱粮也实属正常,不过曹操做梦也想不到这些东西归自己了吧。
“士元,如今钱粮充足,接下来在城内张贴征兵告示,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和文长了。”刘修看向庞统与魏延。
庞统拱拱手道:“诺。”
魏延抱拳道:“诺。”
“新的宛城,民心不稳,还请丁县令多多费心了,另外贴出告示,告知百姓,三天后拿出一部分钱粮分发与百姓。”
“诺。”丁县令说道。
糜竺对于宛城这么多的钱粮十分的眼红,全部都被刘修所得,竟然只字不提酬谢的话,毕竟自己率领三千人马来支援你,不然你怎么可能有机会拿下宛城,所得钱粮理应分我们一半才对。
“恭喜刘太守入驻宛城。”糜竺站起来,笑眯眯的冲着刘修作揖道。
“呵呵,子仲不必多礼,这次能够拿下宛城,我还要感谢子仲与元直相助,二位回去以后替我好好谢谢叔父与孔明,改日有机会必定亲自登门拜谢。”刘修抬了抬手笑道。
完了?糜竺一怔,说两句谢谢就想打发人吗。
“刘太守,我主驻扎新野之地,替荆州防备曹操,然而新野毕竟是弹丸之地,无粮可征,如今我主粮草短缺,如果刘太守方便可否则支援一二?”
听完糜竺的话,刘修如何能不明白他的意思,这是要跟自己分享战利品啊。
刘修的眼睛迷城一条线。
第一百一十二章刘修翻脸
对于糜竺意思,徐庶苦笑一声没有说话,他知道想要从刘修手里分享粮草根本是不可能的,如今四方战地,没有粮草就不可能供养起军队,更别提招兵买马了,如今刘修缺少人马,这些钱粮恰好可以壮大自己的实力,刘修怎么可能损害自己的利益而成全刘备呢。
可惜糜竺看不明白。
“呵呵,子仲说的不错,这次若无叔父帮助,宛城不可能攻破,当初我与孔明说好,如果得了宛城,便会将南阳的数县划与叔父治理,现在我会兑现我的诺言的。”刘修说道。
“不知道刘太守欲将哪几县让与我主?”糜竺问道。
“育阳、棘阳、湖阳、平氏、比阳五县划归叔父所管辖,这样足够诚意吧。”刘修笑道。
糜竺的脸色难看:“这几县现在可都在曹操手里啊。”
“呵呵,如今我得宛城,没有粮草支持,夏侯惇与曹仁必然撤军,叔父只要派遣人马收复这几个地方就可以了。”
庞统与魏延对峙一笑,心道自己主公真是精明,这几县原则上是属于南阳郡管辖,然而实际上是被曹操控制,许于刘备想来他也无可厚非,毕竟这符合当初的约定。
“毕竟我主念在叔侄之情,派兵帮助刘太守收复宛城,若无我主相助,刘太守可不一定能够拿下宛城,宛城钱粮,刘太守理应分一半与我主才是。”糜竺不死心,继续道。
刘修的脸色一沉:“子仲言重了,各取所需罢了,若没有你们相助,我也能够拿下宛城,只不过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而已,何况我取了宛城,夏侯惇等人必然撤军,这样看来,我反而替你们解了新野之危,你们不感谢我,反倒跟我邀功起来了,我将南阳五县划于你们,你们已经是占了大便宜了,可不要得寸进尺啊。”
“你……。”糜竺怎么样想不到刘修说翻脸就翻脸,此时只能气的说不出话来。
“钱粮之事,休要再提,否则别怪我翻脸无情。”刘修冷冷道。
“好好好,太守大人好自为之,此番回去我必定将刘太守的话如实相告我主,糜竺告辞。”说完糜竺一甩披风,转身出了县府。
徐庶看着糜竺气呼呼的背影,苦笑一声,也是作揖道:“刘太守,元直兄,在下也这就告辞了。”
“元直何必着急呢,多呆几天,修仰慕元直许久了,希望可以和元直能够秉烛夜谈一番。”刘修起身走到徐庶面前说道。
对于刘修的好意,徐庶也不傻,不过他不可能抛弃刘备而投奔刘修的。
“多谢刘太守美意,如今新野危急,庶寝食难安,何况宛城已经拿下,庶也要回去复命。”说完徐庶拱拱手,转身走了。
看着徐庶的背影,刘修怅然若失。
“呵呵,元直胸中确实有大才。”庞统走到刘修身后,笑道,他自然能够从刘修的脸上读懂他的心思。
“呵呵,我知道,可惜不能为我所用啊。”刘修叹气道。
对于徐庶的性格,刘修也是知道的,当年曹操将他娘掳到许都,迫使其归去投靠曹操,可惜曹操得到了他的人,却得不到他的心,在其一生中,没有替曹操献出一谋一计。
刘修也想强行将徐庶留下,不过这么做肯定会引起徐庶的反感,而与刘备也会彻底撕破脸。
“对了,主公为何与糜竺翻脸呢,宛城丢失,曹操必然不甘心,肯定会再次攻打我们,我们还需要与刘备保持盟友的关系共同抵抗曹操,此时不是翻脸的时候啊。”庞统一脸的不解问道。
刘修笑了笑道:“即便如此,士元以为刘备会怎么做?”
庞统想了想,顿时醒悟,笑道:“主公真是英明啊,刘备屈居弹丸新野之地,如今主公愿意将南阳五县划给他管理,地盘足足扩大了五倍,他自然会接受,即便心中不爽,也不太可能与主公翻脸,毕竟曹操的危险实实在在,他还需要主公与其一起抗曹。”
“没错,暂时刘备是不可能与我翻脸的。”
“不过统还有一事不明,主公为何要将所得钱粮拿出一些分于百姓呢,此举固然能够短时间内收买人心,稳定民心,然而稳定民心手段多的是,为何独用这一种,要知道我们现在也需要钱粮招兵买马,提高自身实力,这样才有机会抵抗曹操,守住南阳,十万石粮草虽多,然而也经不起长时间的消耗啊。”
显然刘修的决定并没有与庞统商量,庞统心中疑惑。
刘修看了一眼庞统,没有回答,而是问了庞统一个问题:“士元,如果曹操亲率大军前来,你觉得我们还能守住南阳吗?”
庞统显然被刘修跳远的思维弄懵了,随即思考了片刻道:“不好说,曹操平定北方,南下是肯定,只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如果是三五年之后,待我们在南**基稳固,与刘备联合,还是有机会与其一战的。”
“士元说的没错,只怕曹操不会给我们时间了。”
“主公,为何这么说?”
“原因有三,其一,孙权拿下了江夏郡,对荆州虎视眈眈,如果荆州被孙权拿下,则必然实力大增,到时候孙权足可有与曹操划江而治的实力,此必然是曹操不想看到的,其二,我们攻取了宛城,扼守荆州北部门户,与刘备结盟,对许都形成了危险,此也不是曹操想看到的,所以他不会给我们时间稳定局势的,其三,如今我父病危,曹操正可以趁机南下,拿下荆州,有如此三原因,曹操必然会很快南下,所以我们也要早作打算啊。”刘修目光深邃,肃穆道。
庞统的眼睛一亮,颇为欣赏的看着刘修。
仔细想想,庞统发现刘修说的很有道理,发现比自己看的都透彻,只有刘修自己知道,若不是熟知历史,自己怎么可能分析的头头是道。
“主公思虑深远,统不及也。”庞统深深的一拜道。
刘修笑了笑,扶起庞统道:“士元莫要过谦,多亏士元相助,不然我焉能有今天。”
第一百一十三章夏侯撤军
新野,安乐乡。
夏侯惇愁眉不展,坐在军帐中,因为张飞与赵云合并屯兵与淯水南岸的安乐乡,牢牢的把守住安乐乡城,夏侯惇虽然收集了几十艘渔船渡江作战,但是都没能拿下安乐乡城,所以十分的郁闷,眼看粮草要耗尽,夏侯惇一筹莫展。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小将猛然掀开帐帘,走了进来,疾呼道:“将军,北方过来一队人马,你快来看看。”
听到此事,夏侯惇眉头一皱。
“可看清是什么人吗?”
“看其装束好像是我们的人。”小将说道。
“走,出去看看。”夏侯惇站了起来,向着帐外走去。
出了军帐,夏侯惇向北望去,果然看到一望无际的平原上,一队人马零零散散,毫无章法的向着营寨而来,为首的是一个身高八尺的壮汉,看起来狼狈不堪。
夏侯惇心中一突,一种不好的预感袭遍全身,因为他认出了当先之人,正是镇守宛城的胡车儿,此时胡车儿不应该在宛城抵挡刘修吗,怎么可能会跑到这里来,而且看其模样,以及兵马的军容,很想是战败了。
待到胡车儿率领的两千人马走到营寨口,夏侯惇的一颗就往下沉,如果宛城丢失,绝对是一个坏的不能再坏的消息了。
“打开城门。”夏侯惇大喝一声,顿时看守营寨的几个小兵将营寨门口的障碍物搬离,打开寨门。
胡车儿见到夏侯惇,脸色憋的通红,因为他实在是无言来见夏侯惇,他知道这次丢掉宛城,自己要负很大的责任,曹操必然不可能这么放过他。
“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