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队以铁牛撞城车开路,冲过谷道。到了另一边立刻以车为营,构成防御,掩护周军大部通过谷道。等人马达到一定数量后,再集阵对辽军设围的人马进行反击。
按兵不血刃便可克敌为上策的说法,这不是一个绝妙的计划。因为会有一场腥风血雨的大战,因为周军的伤亡会非常惨重,甚至比辽军还多。但相比之下,目前为止这是个成功几率最高的计划,而且是个不需要太多准备就可以实施的计划,可以用最短时间冲过双宝山直扑幽州城,不给辽军喘息的机会。
既然没有更好的办法,也就没人会提出异议。各营将官立刻按部就班进行准备,五天后,兵马就已经全部安排妥当,意图也交代清楚。又过了两天,需要的武器、工具也都齐备。柴荣收到各营准备妥当的汇报后当即下令,第二天五更时实施攻击计划,势必一举夺下双宝山。
可计划总没有变化来得快,越是迫切、越是成功在即的事情,发生变故的几率往往也最多。周军第二天攻占双宝山的计划也是一样,变故出现在前一天日头还未完全落下山的时候。
当时柴荣带着李重进、呼延穆等一众将军、谋士正在兵营中再次检查各项准备,忽然远远听到营门瞭塔上警钟长鸣。他们赶紧上马赶到营门口,却发现来的小队人马是大周西北道粮饷都监李晏和他的护卫队。
李晏带来的是个坏消息,他此番回去筹集督运粮草,结果在就近的几个州府都未能筹到。这些州府最近不但官库没有南来粮食入库,而且市面上也粮食紧缺,百姓纷纷抢购储存。因此近半个月里粮食的价格疯涨,同时上涨的还有茶价、肉价、丝绸价,盐价、铜铁价三司专管,虽然未曾上涨,但市面上根本无货。后据驿站报传,造成这些的原因是南唐增加过境货物税金。吴越、南唐的粮盐都不北运了,因为过境税金加收之后贩卖粮盐便无利可图。大周的粮食平时自给自足绝没有问题,但遇到这样的征战,不但需要本国以往的储存,而且还需要从其他国家购买。现在不但是没得买了,而且本国还出现抢购储存的现象,那大军所需的粮草便无从筹集了。
粮草供应不上,那么双宝山攻占下来便没有任何意义。此处没有城防居民,就算缴获了辽兵的粮草也只够维持周军几日。而过了双宝山便是金沙滩,金沙滩的名字虽然好听,其实就是一片沙漠。辽人一般是用大量牛马背负用水过沙漠,水可饮用,牛马屠宰之后便是食物。周军不可能像辽人一样赶着大批牲口出征,必须是要携带大量粮草和水才能过去。虽然金沙滩这个沙漠范围不算太大,以现在军中尚存的粮草应该可以走过沙漠。但过去之后如果不能将幽州一举拿下,或者在过沙漠时出现什么意外情况的话,就好比上一次的沙尘暴吧,那么携带的粮草和水就不够用了,到时不用辽军攻杀,干渴和饥饿就会让周军全军覆没。
柴荣正为粮草的事情郁闷,忽然又有南疆急报。呈上来后柴荣一看不禁大怒,原来蜀国兵马突出西川道,带着大量粮草往秦、成、阶、凤四州集结,大有图谋中原之势。这四州原为中原范围,契丹灭后晋时,蜀国趁机攻占。大周始终将这四州当成心腹之患,因为借助这四州为落脚点,蜀国可以随时侵袭大周腹地。柴荣征战北汉、大辽之前,也考虑到蜀国这方面的危险。但一个是蜀国现在兵马强盛,属地富庶,要想攻下这四州并不容易。而且突然间对邻国用兵师出无名,不像北征,可以借着从辽蛮手中重收幽云十六州的名义。于是北征之前他派特使与蜀国交好,并且结盟共御西边吐蕃国,所做这一切就是用来防止蜀国往自己的要害处来一刀。另外,他此次出征为未将实力最强的禁军带出,也是预防其他方面会有异动。可没想到蜀国还是不守信义,竟然在自己大战的紧要关头,趁着周国出现动乱,做出歹毒的小人行径来。
怎么办?众将军谋士都等着柴荣拿主意。柴荣长叹一声:“看来天不佑我就此收复幽云十六州,让辽蛮苟以残喘。明日拔营撤兵,回圣京再作计较。”
世称周世宗柴荣是五代十国第一明君主,由此便可看出此誉不虚。他思维缜密,能收能放,咽得下也吐得出,绝不会因为口边之食而不顾足臀之痛。
这次是周兵北征辽国最好的战绩。几年之后柴荣再次攻打辽国时,虽然连克两关三州,却突染疾患,再次被迫回师,连双宝山都未能攻到。何以如此,其中未解之谜后面书中会有详解。
也是因为周兵从未能闯过双宝山到达金沙滩,无法了解金沙滩的真实环境、地理特点和暗藏危险,这才会有后来北宋时杨家将被困金沙滩,一番血战八子只余两子的惨局。
栀意浓
“栀子只开两枝红,艳俏已摄蜀人魂。再得满城芙蓉绕,谁知其中败与成?”
在蜀国成都偏僻处的一家茶馆中,有对卖唱父女拉琴击拍,曲转调旋,余音绕梁。一众茶客聆听若醉,但都只是沉迷于女子的秀美和曲调的悠扬,却没几人注意到所唱诗文的内容。
不知此诗文是谁所作、为何而作,内容看似写实又兼有臆想,是否暗喻着某种玄机,又或者传达了什么隐藏的信息。
此曲唱完,未等大多数茶客从沉迷中醒来,已经有一道人起身出了茶馆。直到那道人已经走到茶馆大门口,身后才响起一阵击掌叫好声。
叫好声未落,一个俊秀的年轻书生也站起身来,往茶馆外走去。起身时衣袍被椅子扶手挂带起来,露出暗藏腰间的一块鎏金铸铁号牌。那铁牌子是“睚眦暴目”型,上面铸有“学宫十五”的字样,字体工整。
书生出门后朝道人离去的背影看了一眼,然后转身朝另一个方向走去,很快便消失在烟翠霓缀的秀色之中。
而此时那道人也停下脚步,回身看了一眼书生离去的方向。
在蜀国后宫慧明园中,红染绿凝更加秀美。此处有一方牡丹苑,其中各种牡丹名种皆有,齐全不输洛阳。但在牡丹苑旁还有一个红栀圃,其中的两枝红栀子花可就是天下仅有的。这红栀子花的花种是青城山的申道人所献,只有两粒。长成之后花开奇绝,艳若牡丹,清若幽兰,香若寒梅,因此被慧妃花蕊夫人奉作仙品,引为至爱。宫中其他嫔妃、宫女难亲此花容,便依形刺绣,装饰在团扇衣物上。红栀子花的花形样式流传宫外,蜀人个个效仿,以饰此花形为美、为耀、为尊尚。
当茶馆中曲飞琴扬之时,那花蕊夫人却正坐在依树傍花的盘榻上描画撰词。园门之外蜀皇睿文帝孟昶急吼吼地从抬辇上下来,颠着大肚子往门里走来。门口太监刚要传报迎驾,被孟昶抬手制止。他悄然溜到花蕊夫人身旁,从身后将其拥住,双手入怀,握住温软两团。
花蕊夫人先是一惊,手中画笔拉出长长一道,直至画页之外。待微微回头见是蜀皇孟昶后,便柔柔地放松身体,任凭孟昶的双手在身上游走,嘴巴在脖颈间啃咬。刺激之时发出轻呼娇喘,手中画笔则在画册与桌面上胡乱涂成一团。
“皇上,昨夜不是欢愉至子时吗?怎么现在又兴盎难抑?是我给你做的绯羊首补阳有奇效,还是申道士又教你什么房中御术了?”花蕊夫人一边扭动柔软的身躯,一边带着娇喘断续问道。
“是太高兴了,朕不但是要御你,朕还要御天下。”说完这话,孟昶一下将花蕊夫人放躺,宽衣解带,便在这院中红栀子花旁奋力摧花弄蕊。
孟昶已经许久不曾表现出如此男人的豪气、帝王的霸气,这不禁也将花蕊夫人的兴奋劲头激起,夹裹缠绕,积极迎合。同时心中暗想:看来今天早朝之上肯定是有什么大好的事情刺激到了孟昶,让他又拾起些雄心壮志。
孟昶今天早朝上真的是得到了好消息,而且不止一个。第一个好消息是无脸神仙有新仙语出来,是一句“富可坐金嬉,旧谷换活食”。此仙语找大德仙师申道人解释后,结论竟然是于蜀国大利。
无脸神仙的仙语只说平民事,不说官家皇家事。但申道人不但能像解卦一样把平民所问仙语解释出来,而且还能从平民事再推出国运盛衰、运势玄机。这申道人便是因为有此本领,然后又有进献红栀子花和教孟昶房中术、养生道的功劳,才被封为蜀国大德仙师的,并由国库出资在成都城内给他建了一座解玄馆。除此之外,孟昶还赐给他九花金牌,凭此可自由出入朝堂和内宫。
“富可坐金嬉,旧谷换活食”是广汉一群富足的耕户在求询自己家族前景时得到的仙语,而且他们先后分几次求询得到的都是这一句。于是找到申道士解释此仙语中所含玄机,申道士推算出,此为预言广汉耕户将遇大富之事,多年耕种的存粮有机会以高价换取到可以不断延续增长的活财。而这个机会不仅是对广汉人而言,或许还可推及到所有蜀民身上。
第二个好消息恰恰应合了第一个好消息。南唐提高出境和过境货物税金的事情其实很早就有探报、折子递交至成都,但是提高税金而产生的效应直到现在才逐渐体现出来。南唐和蜀国之间隔着楚地和南平,再加上蜀国物产自给自足还有富余,不会受到什么影响。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南唐税金的提高,遭受负面影响最大的竟然是大周和北汉。现在南方粮食货物北运无利可图,甚至亏损,大周本国盐产只能走旱路,距离远、费用高,三司辖价必须官家贴钱才够成本。而其他相关用品也因为税金提高减少或暂停了北运。于是数日之内大周物价飞涨,市面上不但粮食、食盐等各种必需品出现紧缺,就连布匹、绸缎、笔墨纸张这些非必需品也都相继缺货。
得到这个消息,宰相毋昭裔连说“大好!”。毋昭裔非但是宰相,而且还兼管盐务,知道粮盐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更知道粮盐方面如果运作恰当,可以在短时间内富民强国。粮盐一旦艰难,随即而来的可能就是国难。大周目前出现了如此非常状况,国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