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美洲1620-第1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朱尚武开口之后,大臣们便都安静了下来。

“传旨,召宋人入宫,朕要亲自的和他们谈妥这个事情。”

朱尚武愿意出头来谈这个事儿,对于朝臣们来说那是最好的了。

他们都乐意朱尚武接下这个担子,而不是他们这些人。

毕竟,泱泱天朝上国,现在居然穷的要去借银子这个事儿要是传了出去,可是不怎么好听的。

一旦要是被周边的那些番邦小国知道了的话,他们会怎么样的看待大明呢?

至少,这事儿不能让他们来做,他们可都是还要想着青史留名的了。所以呀,像是这种以后会被写进史书,遭来百姓们痛骂的事儿啊,还是让皇帝殿下来做好了。

嗯!

天子嘛,背黑锅的好人选呀。

临时朝议事散去之后,大臣们各怀心机的回到了家中。

朱尚武则派出了自己最信任的宦官离开了皇宫,带着一队护卫径直的前往理藩院所在,去对赵宏宇他们宣旨了。

只是,宦官来到了理藩院之后,却发现宋人并不在理藩院这边居住。敢情宋人嫌弃理藩院这边太过于简陋和狭小,所以在外面自己找住处了。

得!

对于这些大爷可得罪不起,自己还是继续走一趟吧。

作为朱尚武亲信宦官,这个名字叫做薛三才的太监,当然十分清楚这些宋人对于皇帝陛下。还有京城意味着什么。

匆匆忙忙的离开了理藩院,薛三才薛大太监带着队伍来到了理藩院外的客栈街道。

不过,一连串的打听下来之后,薛大太监发现这里居住的宋人地位不是很高,多数都是一些小官儿和士兵。

他们对于很多事情都无法做主。

至于他们所要找的正主,则在京城另外买了一个宅子。住进哪所宅子当中去了。

想不到啊,这些来自什么美洲的宋人,还这么的会享受。

和以往的那些番邦小国使臣根本就不一样。

不过这也不奇怪,人家的老祖宗也曾经是这个国度的主人啊。

虽说现在他们貌似是落魄了,去了一个蛮荒之地。

不过,人家的出身到底是高贵的。和老朱可不一样。

因此,对吃穿住讲究一些,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薛三才对此在心里却十分的吐槽。

连国家都没有了的人,还这么讲究做啥呀。

如今这里可不是赵宋皇朝了,而是朱明王朝啊。

你还以为这里是你们老赵家统治的国度吗?

吐槽归吐槽,因为宋人的重要性。薛三才也不可能发作一番。

要是得罪了这些宋人,让陛下那边恼火的话,他可是要吃不了兜着走的。

所以,很难得的薛三才居然耐子性子,没有发火的迹象。

这让跟着他出宫的一些小太监们,暗自在心里感到好奇不已。

要知道,薛三才的脾气可是坏的很。

别看在朱尚武面前是乖巧很,可一旦要是出宫那可就不一样了。

薛三才一脸两次都没有找到正主,走了这么远的路,他已经累的不行了。

不过。他现在可不敢休息,因为他不敢耽误陛下的要事。

好吧,他只能再次的找到赵宏宇的宅子,到那边去找到正主宣读旨意了。

而这一次同行的,还有一众宋帝国的禁卫军士兵。以及罗德尔尼和一些雇佣兵们。

薛三才看着这些服饰怪异的宋国士兵,心里啧啧称奇。

没有别的原因,仅仅是对宋国士兵们的服饰之非主流,感到惊奇而已。

他们的服饰和大明主流审美观很是不同。

不过呢,既然是他国之人,这一点和明人不一样是不奇怪的了。

而对于同行的葡萄牙人,这位皇宫大太监倒是没有太过于好奇的。

因为在明末时期,从欧洲那边抵达明国这边的有不少欧洲人,很大一部分虽然混迹于东南沿海一带,很少进入大明腹地。

但是,还有一些具有冒险精神的教会人员来到了京城,并且见到了皇帝的。

所以,跟在皇帝身边的薛三才,也是见过一些欧洲人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没有对欧洲人感到太过于好奇。

就是黄毛蓝眼,像是要怪而已。

嗯,身上的味道很浓,臭的很。

其他的也没有什么不同。

他们不是真正的要怪,也需要吃喝拉撒的。

比起这些佛郎机人,倒是同样黑发黑眸的宋人来的亲近一些。

虽说他们的口音有些不太一样,服饰也很怪异。

但人家那也是华夏血脉,炎黄族裔啊。

比起外族人来说,这些宋人心理上还是很容易就接受了的。

在宋国近卫军的带领下,薛三才他们很快的就来到了赵宏宇购买的宅子大门外。

赵宏宇购买的这所宅子,位于理藩院不是很远。

在大门口这边,薛三才看到了刚刚走出大门出去办事儿的一个倭人武士。

哟呵!

这些宋人的队伍中,还真是什么人都有啊,就好像是个大杂烩似的呢。

想不到连倭人武士都有呀。

不过,很快的薛三才就想到了一个事儿,有关于锦衣卫汇报的关于倭国那边的事儿,所以他便释然了……因为锦衣卫的密保中提到过,宋人对倭人貌似发动了战争,并且还逼迫倭人朝廷割让了九州这才停止了战争。

因此,想来这些倭人都来自宋人已经控制下的九州吧。

第1153章大人,尽快决断吧

“大人,如果城外的女真人还这样的继续进攻的话,那么我们是无法抵挡太久的。所以末将还是请求大人考虑一下突围吧,即便是舍弃一些人,但我们却可以保存更多的人啊。”

拐子城的城墙上,到处都是经过激烈战斗所留下来的痕迹。散乱扭曲不规则倒在地上的尸体,从服饰上看的出来有明军的,也有女真人的。

城墙上黑烟滚滚,残存的士兵们脸上都充满了对未来的绝望神采,显得是那么的麻木和茫然。

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前途根本就看不到一点点的希望。

这人啊,要是没有了希望,那么精气神儿什么的也就没有了。

他们就会变得和行尸走肉一样,刻板机械的活着。

眼下,拐子城内的明军士兵们,就是这样的一种状态了。

杨凤仪浑身硝烟,在一众亲卫的簇拥下走在经过了激战的城头,先前对他说话的人正是在议会中,几提议要舍弃一些伤病突围的武官吴三桂。

虽说当时杨凤仪对于吴三桂的提议非常动心,也打心中很是赞成。

但是,奈何其他的将领们对此不同意,所以这事儿也正能作罢。

当时杨凤仪当然也可以用他的身份来压制那些反对的声音,只是这样的话会影响诸将对自己的感官。

而眼下正是需要众将士团结一心的时候,杨凤仪可敢让众将和自己离心离德,要知道城外还有一万多女真骑兵正将他们紧紧地包围着呢。

而且要是他想舍弃了部分伤员,将他们丢在拐子城中任由女真人破城之后,对他们展开毫无人性的屠杀的话。那么搞不好可就会引起一场兵变了。

如果真的发生这样的事情,那么拐子城中这三万多人的残兵败将可就没有任何出路和希望了。

所以,即便是杨凤仪内心赞成这个叫做吴三桂的武将的提议,但他还是没有执行这个计划。

吴三桂也十分的无奈。

因为他也清楚督师大人所担心和衡量的事儿是什么。

与此同时,杨凤仪的判断出了一些小小的意外。

原本他判断的是。城外的女真人不会主动的进攻拐子城,因为他们主要就是包围他们,以将他们这些残兵败将控制在这里。

到时候等到入侵到京城的主力回归时,在一起解决了拐子城中的明军。

毕竟女真人不善攻城战,因此他们不可能耗费太多的兵力和损失在拐子城这个地方。

一万二千骑兵用来进攻有三万人的城池,这是白痴才能做出来的事情。显然城外的女真人将军不可能是这样的白痴。所以围城才是上上策。

再说了,女真人全都是骑兵,他们根本就不用担心城内的明军突围。

因为离开了城池的话,在野外浪战明军根本就不可能是他们的对手。

基于以上的判断,杨凤仪认为在拐子城内,至少也有五天到七天的安全期。

可是。他错了,错的非常离谱。

女真人在围城的第二天,便发动了攻击。

并且令杨凤仪出乎意料的是,女真人用来进行攻城的主力并不是女真骑兵,而是从后方调来的归顺军。

归顺军,是明末的一大特色。

这支军队的组成部分,是以被后金女真从大明国土掠夺的明人组建的。

毕竟女真的后金过人口稀少。如果要和人口众多的大明对抗的话,那么他们就需要拥有这样的一支军队存在。

而有了这样的一支军队,在以后和大明的较量中,女真战士损失的数量就变得很少很少了。

对于后金来说,这是非常有利的。

于此同时,被后金抓去的那些明人,在后金的生活非常凄惨。

对于这样一个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他们无论如何都要抓住。

至少,只要活的比其他人舒服一些就可以了不是吗。

国家的观念,在这个时代是淡漠的。

所以。为女真人打仗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哪怕女真人是外族人。

至少,为女真人作战,女真人会将战利品给他们一部分,并且还有军饷足额发放。

要是为大明作战的话。军饷不足不说,他们同样也是活的非常困苦啊。而且还要面对明朝的地主和官员们的欺压,所以给后金的女真人卖命真心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了。

而后金女真人的这一个策略,从执行的那一刻开始就证明是非常正确的。

这个政策事实上给后金带来的巨大的好处。

并且,女真人的这一个策略,还影响了后世的倭国。

也就是抗战的那个时期倭国的对华战争策略。

所谓的皇协军的由来,就是倭人照搬明末后金桂顺军这样弄出来的。

此时的后金女真人可不知道,他们的这一手段居然被人发扬光大,在数百年后还在使用。

这些桂顺军的战士们,作战也非常勇猛。

除了严酷的军法之外,当然也有破城之后巨大的利益摆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