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951-2095集-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定要知道人生苦短。我们生在人道减劫这个阶段,佛告诉我们,人的寿命,最长的时候八万四千岁,人的寿命那么长,最短的时候十岁。这个增减,所谓增的时候,一百年,我们现在是往下降,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间的时候,人的寿命就是平均寿命一百岁。一百年减一岁,那照外国人的算法!释迦牟尼佛过世到现在二千五百年了,那就减掉二十五岁,现在人平均寿命是七十五岁。一百年减一岁,减到十岁,那个时候人最可怜,最苦,寿命只有十岁。十岁是最低,从十岁再开始,再往上升,一百年加一岁,加到八万四千岁,从八万四千岁再减到十岁,这个一增一减叫一个小劫。我们现在处在减劫当中,所以灾难多,业障重,这个世间冤亲债主多,佛菩萨少。不是佛菩萨不来,佛菩萨来了,众生造的业更重,为什么?毁谤圣贤。可是诸佛菩萨大慈大悲,善巧方便他还是来,来怎么样?来示现的是我们普通的凡夫,你看不出来,你也瞧不起。你看他好像常常他也做错事,他也说错话,其实那真的是菩萨,你没有慧眼你见不到。这就是示现在世间装糊涂,他不是真糊涂,来帮助这些苦难众生。这就是诸佛菩萨无处不现身,无时不现身,众生愈是有苦难的时候,来的频率就愈多。现在这个道理我们也能体会得到,人心本善,这是本觉本善,自自然然的感应。这种感应里面,确实也没有分别执著,也没有起心动念,自然的,佛经里面讲「法尔如是」,一切法它本来就是这样的。感应,我们前面也学了不少,有显感显应,显感冥应,冥感显应,冥感冥应四种不同。感应是时时刻刻不间断的,现在讲波动,波动是感应,粗的波动我们能感觉。微细的波动我们没有法子感觉,那要心很细,心很定。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八地菩萨,接近究竟圆满的佛果,他的心清净,所以他能看得到那种极微细的波动,就是一弹指里有三百二十兆的波动,他能感觉到,非常微细,七地以前都感受不到。
  佛教导我们,我们要记住,「心无所取」,对一切法都不能有执著。小乘里面所修的,辟支佛所修的十二因缘,十二因缘里面,佛教人放下爱、取、有,他就超越轮回。有佛出世他叫缘觉,没有佛出世他叫独觉,独觉比缘觉聪明,缘觉有佛指导他,独觉没有人指导他他能开悟。真正学佛,就要学「其心无所取」,我们在这边学《华严经》也要「其心无所取」。如果你取相,《华严》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是释迦牟尼佛的《华严》。如果你无所取,你听佛讲《华严》,你看《华严经》,豁然大悟,入这个境界,那是你自己自性里面的《华严》现出来,要无所取你才能见得到,你才能入这个境界。你所悟的《大方广佛华严》跟释迦牟尼佛悟的完全相同,所以你展开经卷就非常亲切,自己的境界。这个关键、枢纽,就在这一句话要「其心无所取」,你才能得到。这个取要记住,心无所取,不是事上,事上取不取不相干,要心上无所取才行。事上无所取,心里还老念著,这不行。大小乘,小乘是论事不论心,他浅,功夫浅,大乘是论心不论事。譬如偷盗,小乘人看到人家财物,想去偷他的,但是没有,不犯戒,他戒算是清净的。一定是真的把人家财物偷来了,那才叫犯戒,犯了盗戒。这跟现在法律上判刑的,一定要有物证,证明你有罪;没有物证,这个没有罪,这小乘,所以小乘戒好持。大乘戒难了,大乘论心不论事,我想偷他的,只动个念头,并没有这个事,已经破戒了;你说杀生,动个念头想杀他,你就破戒了。小乘人,我恨他,我想杀他,但是我没有行动,这是不破戒的,小乘戒好持,大乘戒难持。《华严》是属於大乘,所以给你讲论心不论事,心清净,言行一定清净;心不清净,言行就不清净,这非常重要。
  所以我们常常记住,对人、对事、对法我们尽心尽力去做,这里面没有自私、没有私心,没有私心并不是说你没有执著、并不是说没有分别,没有为名利,没有为自己的好处,常常想著正法久住,帮助一切众生,福慧双修,这是好事情。如果分别执著没放下,人天福报,是福德;如果执著放下了,那就变成功德。执著放下了,还有分别、还有妄想,小果,小果是阿罗汉、是辟支佛。在《华严经》第七信的菩萨、第八信的菩萨,第七信阿罗汉,第八信辟支佛。这是讲他们断烦恼就是放下的功夫是平等,可是大乘菩萨的智慧比小乘就高得太多,那小乘人是望尘莫及,讲放下的功夫是一样的,都把执著放下。我们不学《华严》,对这些修行最重要的原理原则不知道,学了这些经教才知道,真正晓得什么叫功德、什么叫福德。能够帮助你得清净心,帮助你得平等性,这是功德,福德得不到。所以都是属於断恶修善,用心不相同。
  清凉大师注解里面讲,「谓见佛无取,即是见如」。如是真如,真如就是本性、就是自性、就是法性,见性成佛。他底下这句说得好,「如即佛所知也」,这句话就是《法华经》上所讲的「佛知佛见」。《法华》是一乘教,《华严》是一乘教,释迦牟尼佛一生讲那么多经,我们只知道大乘、小乘,大小乘当中还有个中乘,说的人比较少,中乘是辟支佛,小乘是阿罗汉,大乘是菩萨。还有个一乘,一乘是什么?一乘不是菩萨,不是阿罗汉、辟支佛,一乘是成佛,直接成佛的。世尊在《法华经》上说,诸佛如来接引众生「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没有二乘、三乘,后头说「除佛方便说」,那我们就晓得,讲二乘、讲三乘是方便说。从这里看到佛法的真平等,为什么方便说?因为你迷得很深,给你讲一乘你不懂,你不信,你不能理解,那就给你讲方便法。这就显示出佛无有定法可说,这是我们一定要学的,没有定法,佛法里没定法。正如同大夫给病人治病没有一定的处方,把了脉,看了这个人的病,再给他开方子,这个方子对他有效,对别人没效,每个人害的病不一样,处方不相同,这个理容易懂。世尊教化一切众生,一切众生迷悟程度不一样,业障、果报也不一样,所以他教学的方法也就不一样,这就是所说的无量法门,八万四千法门,不可能害同样的病。我们学佛就得注意,现在佛不在,大夫也不在,没有大夫,也没有菩萨,也没有善友,那像什么?看护护士也不在。我们有病,三藏十二部是世尊当年为众生处方,开的这些处方,我们要是随便吃,有的时候要小心,不但不能治病,还送了命,这个道理我想诸位不难懂,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佛法要学错了,就跟害病吃错药一样,你说这个事情麻不麻烦?这也就是很多人学佛,为什么没有成就的原因在此地,吃错了药。
  可是佛真的是很慈悲,知道他老人家过世之后,后面的这些众生会遇到很多困难,所以他给我们一个原则,给我们提示,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这就给我们一个大的方向,我们知道如何选择。在正法里面,这是佛灭度一千年,也有人说五百年,戒定慧三学统统能成就。像法,佛灭度之后一千年,佛教传到中国是佛的像法初期,禅定成就,所以禅的风气在中国非常盛行,它正是那个时代。这个时代人的根性比不上正法,持戒不能成就、不能得定、不能证果,所以修禅定,在中国这一千多年来禅风非常之盛。像法也是一千年,像法以后就是末法,末法一万年,所以释迦牟尼佛的法运一万二千年。现在佛去我们二千五百年,这外国人讲的;中国典籍里面记载的是三千年,诸位查一查就知道,好像是三千零三十几年。末法时期了,净土成就,我们选择净土就没错,这是遵守释迦牟尼佛的遗教,他老人家指导我们的。除这个指导之外,每个宗派里面的祖师大德,都是佛菩萨为我们现身说法,我们不能看轻,不能疏忽,尤其是身分暴露。在中国身分暴露,众所周知的智者大师,释迦牟尼佛再来的;善导大师,阿弥陀佛再来的。阿弥陀慈悲来了很多次,善导是阿弥陀佛,永明延寿是阿弥陀佛,国清寺里面丰干和尚是阿弥陀佛。现在我们也知道,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的,这是什么?身分暴露了,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再来的。身分一生不暴露的太多了,这是佛菩萨对众生的恩德,无论从理上讲、从事上讲,我们在现前有较深的体会。这些祖师大德无论是在家、出家,他们的示现很值得我们做参考。
  现在我们学净土,我们要依靠印光大师。我学佛的时候亲近李老师,李老师的净土法门是印祖教他的,他是传承印祖的法。我们跟李老师学的时候,接受李老师的教诲,老师谦虚,都是给我们做样子,都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不敢为人师。所以李老师对我们这些学生教学的身分,他是用学长,我年岁比你大,我学得比你多,我们是同学,我来帮助你。不敢以老师自称,我们称他老师,他称我们同学,我们在一起学习。我跟他五年,他就直截了当告诉我,他说我只能教你五年,往后我给你介绍个老师。我说谁?印光大师。印光大师他不在了,印光大师的《文钞》在,他送了我一部《印光大师文钞》。那个时候只有正集、续集一共四册,现在多了,现在全书出来,还有第三集,精装本七册,以前只有四册。他告诉我修学净土,依《文钞》所说的理论、方法、境界,决定不错。所以他把他的老师介绍给我做老师,我们变成同学。
  我对於这个感触很深,所以我这一生教学我不敢称老师,我们都称同学。我也介绍给诸位,介绍一个好老师,老师是谁?我把无量寿佛介绍给大家,无量寿佛就是《无量寿经》。依照《无量寿经》里面的理论、方法修学,我们就是阿弥陀佛的学生,我们都是同学。经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