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951-2095集-第5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看把父母跟老师摆在第一。不孝父母,不懂得尊师重道,他不会成就,无论做得怎么样辉煌,最后会失败。这个道理不能不懂,这个道理有很深因果的道理在里头。圣贤人的成就是孝敬,佛菩萨的成就也是孝敬,在大乘教里面讲,证得圆满的佛果,那个孝敬才圆满,那叫大孝。
  我在早年讲经的时候说过很多次,四十岁之前要扎根,根深蒂固;四十到六十要弘法利生,学释迦牟尼佛讲经教学;六十以后,要当护法,培养下一代,帮助下一代,全心全力照顾底下一代。协助弘法利生的人,就是四十到六十的,辅助他们;培养四十岁以前的,好好照顾他。这个时候的护法内行,知道应该怎么护法,为什么?自己亲身经过的!我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我在弘法过程当中,我需要些什么,你是过来人,过来人护法是内行。不是自己亲身经历体验的过来人,有的时候护法还变成了障碍,但还是有功德,为什么?没有护持是非常非常艰难,还是有好处,不过不圆满。我说了很多遍,但是真正听懂了,肯照这样做了,不多,我不但没有看见,我还没有听说过。世出世间这些大圣大贤常常教导我们,从我做起,我要真正这样干法。我今年八十岁,我要退下来当护法了。这部经没人讲,所以每天讲两个小时经,其他的时间我都在做护法的工作。
  弘法的人才,最重要的是有他上台讲经的机会,这个要护法帮忙。我这一生能有这一点小成就,完全得力於韩馆长,她要不发心帮助我这桩事情,我就不能成就,那就是什么?舞台,你唱歌要有表演的舞台,没有舞台不行;我们讲经要有讲台,要有听众。韩馆长帮助我三十年,就是让我天天有讲台,天天她去张罗,邀人来听,有听众。我跟她讲,听众多少没有关系,三个、五个都行。所以她很开心,并不是我要她找几百人、几千人,那她就头痛了,她就为难了。三、五个人好找,她的交际很广,亲戚朋友很多,而且大家听了欢喜,这听众当中他又去带听众。所以我们确实是从三、五个人开始,到以后有一、二十人,到最后经常差不多有五十人左右的样子,最初的十年。以后欢喜听的人愈来愈多,这都是听众去拉听众,去介绍佛法。所以这个护持比什么都重要,你讲经讲得再好,没有场所讲。
  我们过去在台中学教,台中有两个讲堂提供给学生用的,灵山寺每个星期讲一次经,是男生用的,台中莲社每个星期六讲一次经,灵山寺是星期天。台中莲社的莲友来听经,人数大概一百人左右,两个地方练习讲经。一次两个同学上台,讲演的时间是一个半小时,但是一个讲国语、一个讲台语,好像是翻译一样,其实他们同用一份讲稿,讲稿是相同的,就是一个人讲一段,我们是这么练习出来的。讲稿全是复讲老师的,这在佛法里叫科班出身,我们是从最基层的地方来学起,学出来的。可是这个要成就难,一个星期只能上一次台,两个人,一个人实际上四十五分钟,那学到哪一年才能学得出来?所以我就比较著急。还好,我的法缘还不错,我就找这些老同修,我到你们家里去讲好不好?行!所以我到同修家的客厅里,没有正式的讲台,到人家家里面,三、五个,六、七个,他的邻居、朋友邀集起来,一个星期讲一次,在张三家里讲一次,李四家里讲一次。我一个礼拜就至少有三次到四次,这样练才能练得出来。以后到台北去讲经,有好几个道场邀请,我全部答应。道场是一个星期讲一次,这个道场星期一讲《普门品》,那个道场星期二讲《地藏经》,那边那个道埸讲这个,我记得一个星期讲五种经。每个道场,道场它不能连著的,它没有这个时间,一个星期一次讲经的法会。这些都是韩馆长去联系,她打听哪个道场喜欢听什么经来告诉我。要不是这样的练习,搞不成功。所以对於讲台,我们自己锲而不舍,天天有机会,我天天都要讲。我记得最兴盛的时候,大概有几个月,不到一年,我一个星期讲经超过三十个小时。早晨,这上午、下午、晚上统统有,很热闹。那个时候,这准备的时候是一点妄想都没有,为什么?你要讲好多种经,好多地方讲,这么密集,那个心都用在经教上,不能懈怠,不能懒散。好机会一定要抓住,这才能成功。
  所以自己要勇猛精进,护持的人对你照顾面面周到。弘法能成就,最重要的靠护法。老师教给我们这条路,教给了方法,如果没有得力的护持人,自己要不肯发心的话,你还是不能成就。我们在台中当年跟李老师学习经教的,他有个经学班,就是台中莲社经学班,办了两年,二十多个同学,真正成就没几个人,什么原因?就是长时薰修,要不能把握这个,常常中断,就不行。讲经的人如果说半年不讲经,他就完了,他要再想讲经的时候,他就接不起来了。所以从前老师比喻给我们说,打拳的人天天要练,「拳不离手」;唱歌的人、唱戏的人天天吊嗓子,「曲不离口」,他才能成就。一中断,气就没有了,再接就很困难了。这你就知道,护法要对你鼓励,要对你帮助,你自己不能懈怠。这样一配合才能成就。这个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到哪里去找个好护法?可遇不可求。为什么?护法人要长远心,韩馆长碰到我之后,一直到她老人家往生,三十年,三十年如一日,这个恩德大,在这个世间确实不多见,这么样的热忱,面面都想到,成就一个人。她成就我弘法,我成就她护法,都不容易。
  这一句讲的是「成德依缘,故生佛前」,这个缘是第一殊胜,不是容易碰到的。佛陀生在这个世间,刚好我们也生在这个世间,同一个时代,而且还同一个地区,你才能遇得到。在佛陀那个时代,交通不发达,旅行最好的交通工具是骑马、马车,再就是风船、帆船,哪有现在这么方便?从台北走到高雄,总得走十几天你才能走到,哪有现在这高铁一个半钟点就到了!这古人不能想像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现在科学技术发达,运用这些好的工具。这桩事情,早年方老师就常常提醒我,虽然我们没有能力,也不敢想,可是他讲过很多次,我们印象很深:要利用电视,要利用大众传播。在那时候有无线电台,利用电视,利用这种工具来讲经教学,弘法利生,听众就多了。可是我们那个时候出家,没有人供养,这需要很多钱,到哪里去找?而老师教导我们,督促我们很严格,就是不化缘,这是我们一生都遵守老师的教诲。别人自动供养可以收,不能伸手向人要钱,绝对要禁忌。台中莲社、慈光图书馆都守住这一条。老师说,如果一个道场,人家来讲经你常常来化缘,吓得那些听众下一次不敢来听经,为什么?听经要钱的。这就是违背释迦牟尼佛的教诲。他自动捐献的可以接受,还得要问清楚,他钱从哪里来的。如果他有钱,所谓是净财,可以。如果他知道佛法好,自己贫穷,去借高利贷来供养,这决定不能要,为什么?这财不干净。或者他变卖他的家业来供养,都不可以,都不许可。所以佛法,真正佛法,确实值得人尊敬。我们没有财供养,我们宣传就好,我们赞叹就好。让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来做弘护正法的事业,这就是如法的,这是对的。下面第七句:
  【方便演说寂静三昧。】
  我们看清凉大师的注疏,「寂前上求下化之纷动」。我刚才讲的这些话,老师教导我们,与这一句有关系。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是佛法,这是如来家业,我们看到这四个字,就能深深体会得什么是佛法,上求是求智慧、求德行,下化是教。你学成之后干什么?教学。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他从十九岁离开家庭出去求学,上求。在那个时代,印度宗教学术很发达,好像我们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很类似。印度无论是宗教还是学术都重视禅定,所以他这里有个「寂」字在此地,重视禅定。禅定能够突破空间维次,能够见到不同维次空间的真相,这种知识是现量的,不是推想的,让你亲自能够接触到。所以他们对於六道里面状况非常清楚。释迦牟尼佛是个非常好学的人,孝亲尊师,我们相信他的定功绝不在别人之下。佛经里面讲的四禅八定,就是那个时代在印度普遍流行的。四禅八定修成了,上面你能够达到无色界天的非想非非想处天,下面能看到阿鼻地狱,整个六道的状况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诸位要记住,四禅八定不是佛教的,是当时那个时代的时尚风气。这个定从什么地方传来的?记载里面,从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是印度很古老的宗教,它能够传到现在,有它的道理,就是它著重修定。我在这些年当中,最近十几年跟他们有往来。他们的历史,根据他们说,至少比佛教要早一万年,他说一万几千年的历史。佛教就算中国的记载才三千年。那真是个古老的宗教。
  所以,释迦牟尼佛出去求学的时候,这个肯定就学成了。他学了十二年,从十九岁学到三十岁。孔子也讲「三十而立」,自立了,释迦牟尼佛也是三十而立。孔子是十五岁有志於学,立志就是他的一生的方向目标确定,他学成就了。释迦牟尼佛立志於学绝对不是十九岁,十九岁是出去参学,离开家庭出去参学。这大圣大贤给我们做的示现,给我们做的榜样,好样子。学了十二年,应当在印度所有的学派、宗教他都学过了,广学多闻。对於一个好学的人来说,我常常想到,他肯定还有一些问题没解决。第一个,六道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有六道?六道之外,还有没有世界?这些问题在印度宗教学术界里都找不到答案。所以释迦牟尼就跑到恒河边上找一棵大树,在大树下面入定,把十二年所学的放下,入更深的禅定,他突破了,突破了四禅八定,这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