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951-2095集-第2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来,标准是什么?标准是自性。这个标准好!不是佛菩萨制定的,凡是随顺自性,与性德相应的,这是正确的;与性德相违背,那就是错误的。譬如我们平常讲自私自利,自性里头没有;名闻利养,自性里头也没有;五欲六尘,自性里头还是没有;贪瞋痴慢也没有,没有就都错误的,这些东西我们把它修正过来,这叫真修行。所以修行,佛就开了许多的方法,诸位常常听到八万四千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八万四千是个数字,实际上不止!我们在四弘誓愿里面念的是「法门无量誓愿学」,那就不止八万四千。所以我们要知道从哪里修起,我们功夫才真正得力。
  现在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细心去观察,学佛的同学,在家学佛这个烦恼习气,就是我们刚才讲的十六个字,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还是统统具足。学佛之前是这个样子,学佛之后不见得减轻,甚至於学佛之后还增长,这个麻烦大!所以功夫不得力。出家学佛也不例外,戒律就不谈了,也谈这十六个字,出家学佛的人,自私自利有没有放下?名闻利养有没有放下?五欲六尘有没有放下?贪瞋痴慢有没有放下?如果这些东西不放下,那经上所讲的善男子、善女人没你的分,你不在这个范围之内。所以说修行从哪里修起?总的纲领,十方诸佛还得包括三世,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教化众生,总纲领就是戒定慧。因戒得定,因定开慧,佛法终极的目标是智慧,所以学佛学的是什么?学智慧。智慧不是从外面得来的,真实智慧是我们自己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
  惠能大师开悟、明心见性了,也就是回归自性,自性是什么样子?他说了五句话,那就是说自性的样子。他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用现在的话来说,没想到,没想到自性是清净的。「何期自性,本不生灭」,自性是不生不灭的,这就是真的,这不是假的。佛法里面讲真假,标准就是从这个地方建立的,不生不灭是真的,凡是有生灭都是假的,那就不是真的。你看看我们现实的环境,有情众生,这是佛经的术语,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什么?动物,有情众生是动物。动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像世界、星球属於矿物,有成住坏空,那就是什么?统统有生灭。现在科学家告诉我们,不但这些东西有形相的有生有灭,还有没有形相的,空间、时间都不是真的。我们学佛,开始学没注意到,听到科学家说,才感觉到时间、空间不是真的。佛有没有说过?有!在《百法明门论》里面,二十四个不相应里面就有时分、方分,方分是讲空间,时分就讲时间,那是不相应行法,是个抽象的概念,不是事实,说得很清楚。三千年前佛就把这个事情说出来,科学家到现在才发现,也算是不容易了。所以真的不生不灭,自性不生不灭,这就是真的。佛法里面说自性,也说佛性、也说法性、也说第一义谛,这桩事情的名词佛总说了将近一百个。为什么?这是教学的智慧,教你不要执著。名词是假的不是真的,「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你不要执著佛在经上讲的这些名相,你懂得它的意思就好,不要去分别,所以这个用意很深。说到名字即佛,我们是有名无实。
  修行功夫得力,那就要升等,叫什么?「观行即佛」,观是观察,行是真干,真的向佛菩萨学习。怎么学法?经典里面的理论是我们思想见解的依据,凡是我们的想法看法跟经典的理论相应,这是正确的,这就没有错误。我们的言论行为要用戒律做标准,符合戒律的,你的言论是正的、你的行为是正的。所以经论是修正思想见解的标准,戒律是修正言行的标准。我们都能认真依照这个方法来修行,这叫观行,功夫得力了,就是在外表上有一点像了,像学佛的人。照这么说来,现在在家出家学佛的,应该都是观行即,这才对!为什么连我们前面所讲的自私自利、名闻利养都放不下?原因在哪里?我们总得要去找!把原因找到,把这个原因消除,我们功夫才能得力。如果这些障碍不消除,我们无法入门。
  这就要想到,古时候佛法传到中国来,是在汉明帝的时候,公元六十七年,将近二千年。佛法是师道,师道一定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所谓孝亲尊师。世尊灭度之后,他的弟子们也是四面八方去传教、去教学。在许多地方一、二百年,三、四百年就消失,就没有了,只有传到中国来的这一支,一直到现在还存在。中国这一支传到东亚,韩国、日本、越南,他们的佛教都从中国传过去,还包括蒙古跟西藏。要知道西藏的佛教,最早是文成公主传过去的,以后有一部分从印度直接传到西藏,最早是文成公主传过去的,把佛像、经书带到西藏。所以这一支真的是在中国生根、茁壮、开花、结果,成绩不但不输给印度,实在说超过印度多多!这什么原因?因为中国本土提倡孝道、提倡尊师,佛是老师,所以这个环境好!这个水土非常适合於佛陀教育的长成,是这么个道理。
  一直到满清末年,在家学佛、出家学佛都还有个样子,我们讲观行即佛,那在中国是非常普遍。中国大乘八个宗,代代都有贤圣出现,代表的人物就是各宗的这些祖师大德,那都不是普通人,他们在观行即之上,又上一层楼,那是天台大师讲「相似即佛」,很像佛了,学得很像;无论是在思想、见解、言行,学得很像。相似那当然还不是真的,为什么?他没见性,见性才是真的,没有见性,那叫相似即佛,这个要知道。相似即佛是四圣法界,不是六道,六道里面是观行,观行位没有离开六道;离开六道是相似位,阿罗汉、辟支佛、菩萨、十法界里面的佛,这真的是圣人。相似位如果把无明放下,我们讲破无明,他就是真佛,他不是假佛,他不是相似,叫「分证即佛」。他不是圆证,他是分证,为什么不是圆证?他的烦恼习气没断,无始无明习气没断,他分别执著的习气都断了,这是天台大师所说的。无始无明习气断了,那是圆满究竟的佛果,所以他说佛有六种。
  《华严经》里面佛说得很好,「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德是德能,我们今天讲你的道德、你的技能;相是相好,我们中国人所讲的福报,中国人常说五福临门,佛法里面讲不止五种福,福慧都是无量无边,这自性里统统有的。只要见性统统现前,没有一样不现前,这是真正能令众生得安乐,还有比这个更安稳的吗?还有比这个更乐的吗?没有了。所以安乐不是从外头求来的,是我们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可是现在我们迷失了,迷失之后,以为我们自己没有安乐,要去追求安乐,这是一个错误的误导。尤其是把安乐误会了,什么叫安?什么叫乐?现在大家把安乐跟欲望挂了钩,以为得到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这就叫安乐。你细心去观察,社会大众是不是这种见解?追求这种安乐,他有没有得到安?他有没有得到乐?你去问问那个富贵人,我见过不少,也向他们请教,拥有亿万的财富,他告诉我说:他心不安,他不快乐,晚上睡觉都要吃安眠药,没有吃安眠药是不能睡觉的,很痛苦!这不安不乐。这就是谚语所说的「富而不乐,贵而不安」。
  佛法里面讲的安乐是真安,为什么他能得到真安,我们这个世间人得不到?安乐都是果报,这两个字连起来,安是因,乐是果。你要不安,哪来的乐?那怎样才能得到安?安也是个果,前面的因是什么?因是平,中国人说平安。他心不平,他怎么会安?平也是果,上面还有因,和。他跟人不和,他哪来的平?你愈往上面去推,推到最后、最前面,给诸位说《大学》上讲的「格物致知」。物是什么?物就是欲望;格是什么?格是格斗。换句话说,你要把欲望放下、把欲望舍弃,你才能得和平安乐,根是在欲望,所以佛家讲的三重障,这我们不能不知道。我们今天学佛,学了这么多年,连个观行位都得不到,这应该很惭愧。功夫好的人,人家在一生当中可以修到相似位,我们连观行位都没拿到,原因是什么?我们的障碍没有排除,带著障碍来修行,所有一切修行的功夫全被障碍破坏了。
  佛门里有个术语大家都知道,「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也说「火烧功德林」,这两句话不一样,意思相同,你修学的功德一发脾气全完了。由此可知,修行不容易。实在讲,懂得就不难,不懂得是真不容易。从哪里修?先从把烦恼放下,也就是我们这么多年来常常提到的这十六个字,要放下。放下自私自利,为什么?因为它是最严重的障碍,它是一切障碍的根本,就是一切烦恼的根本,你要断烦恼、你要开智慧,你得从根断;从枝叶上断不了,烦恼还会生起来,把根挖掉,烦恼就不生了。根就是自私自利,有自私自利你才会有名闻利养、才有贪恋五欲六尘的享受、才有贪瞋痴慢的烦恼,所以一定从根把它拔除。这个法子怎么修?佛教给我们十善业道,这是佛法修行最基本的课程,《十善业道经》。无论是哪个宗派,哪个法门都必须从十善业道开始。我们现在学佛,谁从十善业道开始的?即使是从十善业道开始,也不能成就,原因是什么?世尊在经上曾经这么说过:「佛子,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由此可知,大乘是以小乘为基础。
  佛教传到中国,对於小乘经典的翻译很丰富,大乘经典的翻译,传到中国来的确不多,大概是重要的东西传到中国来。因为大乘的分量大,那个时候交通不方便,运输非常艰难。但是小乘经典,因为它的分量少,小乘经很多经不超过五百字的很多,就像一篇文章一样。我们现在《大藏经》里面,《四阿含》就是小乘经,跟现在南传巴利文的《藏经》去对比,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