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951-2095集-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不可以执著。你哪一天真正懂得不可以执著,而真的不再执著了,你的灵性就提升了。在佛教教学里面讲,你的悟性提升了,悟性就是灵性。这个悟性到底是什么?是自性里面的性德,是自性里面的般若智慧,自性里面的智慧德能,你障碍去掉,它就透出来。去掉一分就透一分,去掉两分就透两分,不是说统统去掉它才会透出来,不是的。像我们点的灯一样,我们用纸把它包起来,这个纸如果包一千层的纸,就看不见了,黑的。你撕掉一张就透一张光明,撕掉两张就透两张光明,不一定要全撕掉它才透光。差不多你要是能够撕掉一半的话,就相当亮了,统统撕完的时候,那就是自性全部显露了。
  所以我们要晓得,古圣先贤所传的典籍,是自性般若智慧的透出,它不是从思想生的,所以它不是创造、不是发明。今天你写书、著说,你有发明、你有创造,都从思想里头来的,思想不是好东西。你看我们中国人造字,所以我说中国古人是佛菩萨再来的,不是凡人。你看「思」,什么叫思?心里有分别就叫思。思不是画个格子吗?心上画个田字,田是格子,你分别了叫思。「想」是什么?想是心里有相,著了相,执著了。你看思是分别,想是执著,这不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告诉你,跟佛法有什么两样?你把分别执著拿掉,真心显露,是不是这样的?你看中国的字。你再想想这大乘的教,有没有味道?一点都不错。所以不能要思想,有思想就坏了,思想都有,是凡夫、六道凡夫;想没有,有思,那是四圣法界的;思想都没有,就是一真法界的,就是佛。佛没有思想,菩萨还有思,没有想,凡夫有思想。我们学佛的人好好想想这个味道。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九八三卷)  2008/9/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983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我们从第六段看起,「东南方善慧菩萨」偈颂第八首:
  【若人了知佛。及佛所说法。则能照世间。如佛卢舍那。】
  这是偈颂第三段最后的一首,第三段是讲「观成」,也就是说我们用心观察,这要用真心,不能用妄心。用真心观察,依报庄严都没有自性,都是缘起性空。末后一首是「双结知佛法益」,这末后一首偈,这就是第六首里面跟我们讲的法空,第七首跟我们讲的我空,双结我法二空。清凉大师给我们提示的是「文显可知」,就是这首偈很明白,我们一看就知道了。而实际上我们还是很难理解,如果从前面一直学下来的,当然没问题;如果前面我们没学习过,从当中学起的,那就有一定的难度。『若人』,这是假设,如果有一个人,他明了,他知道佛,对於佛真的明白,以及佛所说的一切法,也能够明了。我们要问,不过后面还会说到,佛是什么?什么叫做佛?学习大乘的人不能不知道。「佛」这个字是从印度梵文翻译过来的,直接来说它的意思是智慧、是觉悟。当时翻译佛经的这些大德,为什么不把它翻成智或者翻成觉?这是因为中国文字里面的智跟觉,还不能包括佛陀的含义,所以只有用音译,然后再加以解释。我们才晓得它是智,但是不像我们中国人所领会的智的意思,为什么?它说三种智,这三种智,第一个是一切智,第二个是道种智,第三个是一切种智。我们中国这个智没有这么多意思,佛这里头它有这么多意思在里头。
  什么叫一切智?「一切智」是知一切法的总相,那个智慧叫一切智。总相是什么?佛法里面常说「万法皆空」,像我们前面所念的法空、我空,知一切法皆空,《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大般若经》总结的是「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都是知法总相。什么人真正明了、承认呢?在佛法里面讲是阿罗汉,阿罗汉就知道一切法的总相,所以他的心清净,他能放下了。知道一切法都不可得,包括自己的身体,包括自己的我们中国人讲的灵魂,都不可得,所谓物质跟精神都不可得,这个我们在《华严》里面学了不少。第二种,知一切法的差别相,叫「道种智」,这个道是道理,种是一切法种种不同。宇宙之间万事万法是什么道理出现的?这就难,这比前面难得太多了。每一种法,性、相、理、事、因、果,任何一法都有这六方面,这六方面都能通达。譬如说我,我这个人,我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有我?我为什么在这个时代出现?我出现这个时代是为什么?问题可多!白天我们睁开眼睛看到太阳,晚上我们睁开眼睛看到月亮、看到星星,它从哪来的?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那这个世间法可太多了,说不尽。种种一切法的业因果报你全都明白了,这叫道种智。道种智,菩萨知道了,知道道种智当然知道一切智,知道一切智未必知道道种智。所以菩萨智慧比阿罗汉高,阿罗汉只晓得一切法皆空,不知道这一切法的由,幻相怎么来的他不知道。第三种叫「一切种智」,一切就是一切智,种智就是道种智。一切种智,一切智跟道种智是不二的,一切智知空,道种智知有,一切种智知空有不二,这个智慧才圆满,这个智慧是佛陀所证得的,具足一切种智这是佛。所以你看这个智里头有这么多的意思,空有确实是一不是二。
  在《华严》里面佛讲得这么清楚、讲得这么明白。我们没有开悟、没有证果,长年听佛讲经说法,接受大乘的薰习,渐渐也明白了,这种明白不是我们亲证,这是听说,世尊为我们开示的。可是开示之后,我们自己有事情,有什么事情?有行证。行就是落实,要把佛法的理论落实在生活当中,这些道理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从真正实质生活里面去证实。证实什么?证实空有不二,这入佛境界。如果证实万法皆空,那是阿罗汉的境界。阿罗汉是小乘的圆满,空有不二那是大乘教的圆满。要证实,证实之后你就得受用。怎么证实法?你知道一切法皆空、一切法不可得,你才肯放下。放下什么?从哪里放起?这个很重要。佛在这个经上告诉我们,要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放下执著你就证阿罗汉果,万法皆空你才真正得受用,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亲证这个境界。放下分别执著你就成菩萨,放下妄想分别执著这成佛,你才真正入华严境界。如果不能契入佛菩萨的境界,我们依然还是个凡夫,也就是说具足妄想分别执著依旧搞六道轮回。这样学佛,现在人称之为佛学,你没有得受用,听佛讲的没错,你自己也懂,为什么你还搞六道轮回?你放不下。
  我们从最基本的地方来说,这是真正想在这一生成就不能不知道的,自私自利有没有放下?不放下不行。为什么?不放下自私自利,你肯定就有名闻利养、你有五欲六尘,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你有贪瞋痴慢,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叫轮回心,轮回心所造作的叫轮回业。你造轮回业,六道轮回就出现,这个境界就出现,你造的是善业,果报在三善道;你造作的不善业,果报在三恶道。六道轮回从哪里来的?自己造的,与别人不相干,与佛菩萨也不相干,确实是自作自受。能把这些事情讲清楚、讲明白,这就是『佛所说法』,佛给我们讲的这叫世间法,这要知道,没有出离世间。世间跟出世间也是不二,这法就妙极了,法是一,哪有出世间、不出世间?没有这个。现在我们总算是听清楚、听明白,听的遍数太多了,古人所谓「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听上一千遍也明白了,但是还不得受用。不过我们知道修学的方向、目标,只要自己真干,确实有把握,不怀疑。没有忧虑、没有怀疑,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就叫出世间法,所以世出世间没有界限,没有两样。我们在一切人事物里面没有执著,就是阿罗汉应化在世间,跟一切众生和光同尘。相上看是一样,理上看完全不一样,一个是真的以为有六道轮回,在里头受苦受难;一个知道一切法皆空、了不可得,他心地清净一尘不染,那怎么会一样!凡夫有苦乐忧喜舍五种受,身有苦乐,心有忧喜;阿罗汉没有了,真的是离苦得乐,没有这苦,苦乐忧喜舍没有了,这就不同。我们同在这个世间,我们有苦乐忧喜舍,阿罗汉没有。
  如果在如来的果位上,那更不可思议,如来的果位是怎么?我们现前环境,他是如来,他是佛,或者说他是法身菩萨,我们共同住在一起。我们受六道轮回的果报,他们受不受?他们不受,他们在这个世界,在他的,用我们人间话来讲,在他心目之中这个世界是实报庄严土,完全不一样!这对我们来讲,大乘教有个名词叫「不思议解脱境界」,不思议解脱境界就在眼前。如果我们能够体会到,能够承认,为什么?有理论的依据,有理一定有事,这个事在理上是讲得通的。我们就会相信,中峰禅师在《三时系念佛事》里面所说的,「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你懂得这个意思,你就一定能够推想到,我心即是毗卢遮那,毗卢遮那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释迦牟尼,释迦牟尼即是我心。不就这个意思吗?佛如是,菩萨亦如是,一切有情众生无一不如是,触类旁通!如果你遇到一个冤亲债主,这个人常常跟你过不去,这是某甲,佛经上常用的是某甲,是你的冤家,是你的仇人,你能懂得这句佛法,某甲即是我心,我心即是某甲,问题不就化解了吗?恩怨平等。这个某乙是我的恩人,某乙即是我心,我心即是某乙,怨亲平等,什么问题都化解了。人事环境上没有问题了,物质环境一样,你看物质环境,中峰禅师说「此方即是净土,净土即是此方」,懂得这个你不就明白了吗?此方即是天堂,天堂即是此方;此方即是地狱,地狱即是此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