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啸大明-第9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最后一天,按照商毅的行程,应该是由周少桓在府里设宴招待商毅。在中国古代,君主到臣下的府中做客,是极大的荣誉,也表示对臣下的绝对信任。

不过发生了青州的袭击事件之后,李松晨也向商毅建议,取消这一项计划,这到不是还怀疑周少桓,而是万一周少桓的府里混入了清廷的细作,又趁机行刺商毅怎么办,比如周元辉不是就被清廷策反了吗?谁敢说没有第二个周元辉。尽管刺杀成功的可能性并不大,但依然存在着危险性,而且又会把周少桓给卷进来。

但商毅则考虑到如果仍然到周少桓府里作客,对于彻底安定山东地区的军心、民从,包括周家在内,都有极大的作用。可以让周少桓和周世奇知道,商毅对他们依然保持着信任。

致于担心周少桓府里有清廷细作,商毅认为这种可能性并不大,如果周少桓府里那么好混进来,清廷也就不用费这么多周折,而且就算是有,也不用怕,只要加强预备也就行了,假如真的发生了行刺事件,还可以将计就计,假说是商毅和周少桓设下的一个圈套,诱出清廷的细作人员。因此商毅仍然坚持依照制定好的行程进行。

而周少桓得知商毅依然要架临自己的府邸之后,也十分感动,另外虽然现在已经正实,自己并没有反叛的意图,但发生这样的事情,对周家的声誉,也是不小的打击,因此他和周世奇也需要商毅的这种表示依然信任的态度,那怕商毅只是到自己府里打个转就走,像征意义也十分重大,就能够向人们表示,周家依然还是受商毅的信任。

因此周少桓也决定,在商毅架临自己府邸的时候,除了周世奇,还有自己的妻子,儿子,还有几个最贴近的家人之外,其他的从人全部都限定活动范围,并由商毅带来的士兵看守,绝不许靠近商毅的活动区域,就连厨房都腾出来,交给商毅随军的厨子使用,各项食物,调料也都用最新鲜的,以防有人投毒。

商毅得知了这些布置之后,也不禁苦笑无语,不过在这种非常时期,也确实只能这样。

在当天一早,周少桓府里的门前悬灯结彩,大门全部大开,而在大门两侧,一直到府内,全是士兵把守,周士奇,唐镇,周少桓,还有周少桓的妻子唐绢,儿子周嗣继五人在大门口等候迎接商毅的到来。周士奇是一身官服,唐镇和周少桓都是一身崭新的军装,而唐绢和周嗣继也是一身华服。

上午九时左右,商毅一行来到了周少桓的府前,几人依次上前,给商毅行礼,连唐绢也行了一个万福。其实商毅和唐绢也认识很早,不过男女有别,两个几乎没有什么交流,但唐绢和叶瑶瑱是结拜的姊妹,这样算起来,还长着商毅一筹,因此商毅也还了一礼。

最后一个过来的,当然是周嗣继,显然周少桓是做足了相当的工作,这小家伙先是跪在地上,给商毅磕了一个头,叫了一声道:“大王万岁。”随后又站起来,居然还向商毅行了一个军礼,道:“周嗣继向大王报到。”虽然声音还是奶声妈气,但动作居然也是模是样。

商毅见了,也忍不住大笑起来,仔细看这小家伙,长得圆脑袋虎头虎脑,圆眼晴溜溜乱转,果然是十分可爱。于是商毅拍了拍他的小脑袋,伏身问他叫什么名字,几岁了,周嗣继到也不认生,都一一回答。后来商毅又把他抱起来,也没有哭闹。

这时周世奇道:“大王,我们先进去再说吧。”

商毅也点了点头,笑道:“好,大家进去吧,我就抱着嗣继进去。”

商毅的这个举动当然让周家的人十分高兴,于是周少桓和唐绢在前面引路,周世奇和唐镇左右陪同着,众人一起来到周府的大堂上。

坐下之后,唐绢也把周嗣继拉到自己的身边来,不敢让他再缠着商毅。而商毅从怀里拿出一个手掌大小的怀表,递给周少桓,笑道:“这一次来得比较匆匆,也没有带什么好东西,只有这支怀表还算是过得去,就送给嗣继,当一个玩具吧。”

周少桓赶忙起身,双手接过了怀表,只见这只表的表壳是用纯金铸造,连着一根黄金链子,表盖上雕刻的是五只蝙蝠的图案,喻意为“五福临门”,而且在表盖边缘,是一圈莲花纹图案,并且镶着十二块指甲大小的玉石,打升表盖,表盘是用一块翡翠制成,指针是用黄金制造,时间数字是用白银镶嵌,外面罩上了块透明的玻璃,还能听得见“嘀嗒!嘀嗒”的响声。

钟表是在这个时代,欧洲少有能在中国畅销的商品,不过这块怀表并不是从欧洲进口,而是在南京新开业的一个钟表厂里生产出来的产品,也算是中国的第一代钟表产品,而这一块怀表,自然是其中的上成之做。

周少桓虽然不懂古玩,但也看得出,整块表看起来做工相当精细,而且用料非常考究,价值绝对不菲。说是给周嗣继当玩具,实际就是商毅赏赐给周嗣继的一件物品,如果以后商毅称帝,也算是御赐之物了。因此这块怀表本身的价值再高,也绝不用超过这个像征意义。

而周世奇的心里,却又有另外一个想法,本来这次来山东,周世奇就有和商毅促成儿女婚姻的打算,但因为发生了青州的事件,周世奇也就绝口不对儿子提了,现在商毅不仅依然十分信任周家,而看样子也十分喜欢周嗣继,因此周世奇心里又生出了几份希望来,看来今天晚上到是可以和儿子、媳妇把这件事给挑明。让唐绢去和叶瑶瑱联络,这方面的事情,首先由女人之间先来沟通一下更好。

有了小孩子作为沟通的桥梁,气氛也融洽得多了,随后商毅在周少桓府里待了一个多时辰,吃过了中饭之后,才正式离开。而这次活动,也取得了相当圆满的效果。

第五卷 飞天篇 第六十八章 中原三策(上)

山东发生的事情,清廷基本一无所知,不过清廷就是知道了,也无计可施,一来是在山东并没有形成动乱局面,清廷并没有插手的机会,二来是现在清廷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中原地区。

在七月下旬的时候,多尔衮率领着大队人马,从大同撤离,来到了开封。

这时在开封驻扎的洪承畴,共有兵力约四万余人,分兵驻守开封府、大名府两地。其中包括一支新军神军营,共一万五千人。而多尓衮从大同撤离,带来的兵力约有八万余人,也有一支新军神威营,共有一万八千多人。两下合兵,总兵力有近十三万。而这时尼堪、韩岱的五万大军,还有阿济格的七万大军,以及从京师赶来的两万人马,都在路上。

这时清军在中原一线的其他兵力还有驻守徐州、归徳府一线的勒克徳浑部约十二万人马;驻守河间府、真定府一线的博洛部约七万人马,驻守汝州、许昌一线的耿仲明部近八万人马,其中有五万是吴三桂部的川军,因此也可以算作是耿仲明和吴三桂的联军。另外日本和朝鲜方面也派人回复清廷,允诺立刻出兵。

得知多尔衮到了开封,洪承畴也赶忙出城迎接,但见了多尔衮之后,洪承畴也不禁大吃一惊,原来几个月不见,多尔衮的样子已经大变了,额头起了几道皱纹,眼眶已经明显深陷了,形容十分焦悴,而且颔下的一部虬髯也显得枯燥干涩,而且其中还有不少白须。但在两腮处却是一片艳红。一看就知道是心火郁红,肝火旺盛的样子。只有一双眼睛到是炯炯有神,还算是显得十分精神。

这时多尔衮实际才只有三十八岁,正当壮年的时候,虽然平素贪酒好色,内宠颇多,但也是养尊处优,而且又位高权重,什么时候都是一付意气风发的样子,就是当年辽东被中华军偷袭之后,多尓衮被气得口吐鲜血,后来又被迫以退为进,辞去摄政王的职位,躲避风头,但也没有憔悴到现在这个样子。

不过洪承畴想想也能够理触,就从去年年底开始,一直到现在,这才过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清廷竟然连续发生诸多的事情,先是北京暴乱,接着北方各地纷纷举义反正,而且前不久又连失济南、南阳两地,拆兵十余万。可以说局面毎况愈下,内忧外患,国势一泄千里。多尔衮做为大清的实际的最高统治者,不仅穷要于应付当前的局面,而且还有朝野上下对他的指责和非难,心里的憔虑、着急也是可想而知的,因此自然也劳心费力,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余岁。

对于多尓衮,洪承畴可是相当的感激的。

洪承畴降清,是在崇桢十五年(1642年),当时清廷还是皇太极当位,尽管为了招降洪承畴,皇太极也确实是下了一番血本,甚致不惜让庄妃以色相诱,但皇太极最主要的目地,只是把洪承畴当作一个符号,因为连洪承畴都可以降清,那么明朝还有谁靠得住呢?而在洪承畴降清之后的两年时间里,其实一直都被皇太极闲置起来,并没有受到重用。当然这也和当时皇太极还不准备大举入关,攻占北京有关。

但洪承畴真正受到清廷重用,委以大任的时候,确实是在多尔衮当政以后。因此洪承畴对多尔衮的感激之情,对其对自己的知遇之恩,确实一直不忘。在两次南征期间,洪承畴确实是相当卖力,可以说是竭尽自己的所能,为清廷,也是为多尔衮效力。后来南征失利,洪承畴也主动为多尔衮承担战败的过失,虽然被降级罢职,但依然还在为清廷谋划,建议清廷按中华军的模式,训练新军,也可以算是尽心竭力,鞠躬尽瘁了。

商毅公布了清廷的原明官员反正投降的条件之后,洪承畴也确实曾有些动心,但想了一想之后,还是打消了这一念头,因为当时清廷还未显出明显的颓势,在表面上看还能与南京相对持;而且洪承畴也自觉和其他的原明官员不同,其他人都是在明朝己灭,清廷入关,改朝换代己成定局的情况下才降清,而自己却是在大明尚存,被俘之后未能为国尽忠而降的清,洪承畴也不好意思再当第二次叛臣,另外洪承畴也估计,自己数次与中华军为敌,就是投降过去,也不见得能有好结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