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和渤海交界处,似乎准备封锁各国舰队的退路,一场一比八的对峙出现。
而为了应对远东的强硬态度,14日,美国公布货币法,确立金本位制度,1盎司纯度的90%的黄金相当于20。6美元,因为这个时候,世界各国都知道,远东虽然发行纸质货币,但是没有黄金做储备,所以确立金本位制度,就是在经济上给远东一个致命的打击,但是他们不知道,远东在阿拉斯加州的黄金矿,每年都在为远东提供上百吨的黄金储备。
同时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宣称,大清门户开放政策还需要在大一些,随后立即获得英、德、法、意等国的支持,同时,英国国会通过“战争公债法案”,再次拨款5500万英镑军费给布尔战争,从而布尔战争继续延续,英国继续派遣5个整编陆军进入非洲境内。
第一七五章:八国的联军(第五更)
接着美国陆军部,在菲律宾设立军官区,不过就在各国准备看远东该如何应对的时候,远东和俄国,在朝鲜汉城签订多项双方海军秘密协定。
远东的强硬和沙俄的联盟,让各国感到了强烈的不满意,接着他们就加大了对清政府的施压,5月20日列强驻京使团,召开特别会议,随后强烈要求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21日英、美、法、德各驻华公使再次照会清政府,敦促严厉镇压义和团及惩办镇压不力的官吏。
而清政府则是立即下令严禁义和团,先后派出多批军队参与镇压,数千义和团在石亭设伏击毙杨福同,被称为涞水大捷,这次戕官事件使清廷大为震惊,随后直隶中部芦保铁路沿线,约3万义和团占据了涿州城,知州龚荫培无计可施,便绝食坐以待毙,这是义和团占据和控制的第一个州城,在此之后,清政府又派出聂士成等参与镇压,与义和团多次交战,但此时直隶地区的义和团运动已呈现出诛不胜诛的局面。
义和团的迅猛发展,使各国列强大为恐慌,他们纷纷要求清政府采取措施消灭义和团,在外国势力的压力下,实际掌握政局的慈禧太后,多次发布严禁义和团的上谕,并组织军队进行围剿,但由于多种原因,一时难以扑灭义和团,在北京西什库教堂,当时是外国天主教的总堂,主教樊国梁的建议下,各国列强遂计划于5月28日派出使馆卫队进入北京。
不过立即遭到了清政府拒绝,最后在5月31日被迫于同意,但提出“以二三十人为率”,结果列强先后派出400多人进京,大大超出了清政府的限制,后来列强又派遣西摩尔带领2000人前往北京,这些行为对清政府形成了严重威胁。
列强向北京强行进军和义和团抵御外国军队,使清廷对义和团的态度开始出现转变,面对列强咄咄逼人的态势,清廷内部主和与主战,主剿与主抚的分歧更加严重,清政府于6月5日派赵舒翘和何乃莹,去涿州“劝散”义和团,不过逐渐清政府开始承认义和团为合法组织,这种态度直接导致6月初义和团大量进入北京。
在初期,义和团与北京的外国人关系紧张,但并未发生大规模流血事件。
对此,清政府一面继续发布镇压义和团的命令以消除列强派兵的理由,一面又调集军队进入北京以防不测,对外国人抱有敌意的董福祥所率领的武卫后军(甘军)即在6月9日被调入北京驻守,6月11日,日本书记官杉山彬前去迎接入京的西摩尔联军,在永定门外被甘军所杀,事后,大臣荣禄亲赴日本使馆道歉。
6月12日,北京东华门外教堂起火,不少教民牵而北去,这是义和团入京第一次有关事件,随后北京的局势迅速恶化;6月14日,克林德带领水手一排行于内城之上,发现有义和团练习,即毫不迟疑发令开枪,当场打死二十余人;15日,义和团围攻北京西什库大教堂,6月17日,八国联军突然出兵攻占大沽炮台,当天远东宣布进入一级战略态势,驻防朝鲜的5个陆军野战军和东北野战集团军,在鸭绿江边境整装待命。
远东所有海军舰队船只,全部进入了指定控制海域,陆军人不离强,海军炮不离膛,一场前所未有的紧张态势一触即发,也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庚子事变,慈禧太后下令杀死包括各国公使在内的所有外国人,21日清廷向各国列强宣战。
八国联军为,日本帝国、美利坚合众国、奥匈帝国、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意大利王国及俄罗斯帝国的八国联军,他们分别派出陆军,日本八千人,俄军四千八百人,英军三千人,美军二千一百人,法军八百人,意军五十三人,奥军五十人。
军舰约50艘,陆战队约540人总派遣的军队人数为23540人,八国以日本派遣的军队人数最多,奥匈帝国派遣的人数最小只是象征性派遣75人,日本成为八国联军的主力。
在收到这样的消息之后,李宁宇当场就拍着桌子说道这样的一段话:“好呀!小日本,你丫的自己找死,本大爷就代表炎黄子孙彻底灭了你!”。
此时的日本,在甲午海战失败之后,由于受到了美、英、法、德等国的支持,新成立的联合海军舰队,已经比原来的实力更加的优越,但是这次出兵北京,他们为了防御远东,并没有派出新联合舰队,但是这不代表他们就可以安然无事。
此时远东已经拥有三大海军舰队,虽然在吨位上和实力上,并不能有效的封锁各个海域,但是对付小规模的舰队还是十分有把握。
就在6月21日,清廷向各国列强宣战之后,远东代表和清政府代表恭亲王,在北京签订了一项公开军事联盟协定,随后公开通知八国,随即沙俄、奥匈帝国退出了八国联盟,并且将海军舰队也撤出了渤海、黄海海域。
对于远东的这次突然一反常态,各国随后进行了秘密协商,但是就算沙俄和奥匈帝国的退出,联军还是有45艘战舰和2万陆军,但是他们也知道面对已经在鸭绿江,布置了80万精锐陆军的远东,他们还是没有太大的胜算,所以他们采取了迂回的方式。
首先继续在大沽口驻防,随后命令各个殖民地的陆军向大清内推进,似乎有种准备一口就将大清吃掉的念头,这样也给清政府带去了无比的压力。
印度、越南、缅甸等地同时出兵,对此远东也立即作出了回应,原本台湾驻防的第八野战军,15万人和一支台湾守备军,合计20万陆军士兵,在和清政府协商下,由远东南海舰队的护送,抵达海南岛驻防,似乎做出了准备随时出兵越南和缅甸。
第一七六章:跨过鸭绿江(第一更)
1900年6月22日,在东方浩浩的黄海上,碧海蓝天,波翻lang涌,百舸争流。
不过任何看起来的和平与安宁,都处处充满了危机,黄海的两岸都住着黄皮肤黑眼睛的人们,但是一边是生机盎然的繁荣景象,另一边则是水深火热的民不聊生。
就在当天的下午一点钟,海水下面一支由12艘z…2型潜艇组成的编队,正在这里潜伏着,似乎在等待着它的下午茶。
这是被世界各国列强誉为海中黑洞的远东攻击潜艇编队,它们此时没有停泊在船坞中,而是早早的来到了这处即将发生冲突的海域,黑黝黝铁皮,紧紧地包裹着潜艇内部,艇艏部呈圆钝的纺锤形,潜艇的横剖面几乎都为圆截面,上层凸起部位犹如背脊,内设双层浮力舱。
潜艇从中部开始向后逐渐变细窄,尾部呈尖状,平衡稳定四尾舵和五叶大螺旋桨,舰桥上还有几根可伸缩杆子,分别是潜望镜的桅杆和无线电通信桅杆,潜艇外部采用了一种新材料,是由橡胶制成,厚度15毫米,它主要是用来减低潜艇仓内,传出的振荡声音,用于来降低被敌人的声纳侦查,以达到一定的隐形目的。
“报告!编队长,一切准备就绪,请你指示!”一位中校军衔的远东海军军官,走到林泰曾的面前很认真地说道。
“好!立即通知各艇,在战斗前,一定要做到细致准备、服从指挥、快速反应!大少爷把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我们,是充分相信我们一定能完成这次任务,所以我们绝对不能辜负。”林泰曾此时的脸色显得很凝重。
“是!不辜负信任,保证完成任务!”中校军官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很用力神色也异常激动。
也在此时此刻,朝鲜和大陆的边境,鸭绿江畔,远东陆军最高指挥部里面,坐着一群年轻男子,他们有的在一起熙熙攘攘的聊着,有的在交头接耳交谈各种事情,但是他们似乎都有一个重点,那就是何时发兵。
就在这个时候,一位身穿白色军装的李宁宇径直走了进来,而看到他的到来,所有人一下子都站了起来,同时大声敬礼说道:“大少爷!”。
不过这样的称呼,李宁宇这次有点意见了,所以他就立即跟在场的众人说道:“今后的这段时间,大家还是叫我李军长或者总指挥吧,这次不同以往,我属于一名军人,所以有些不属于军人的称呼都改掉吧!”。
“是!”众人再次点头答道。
李宁宇满意地看看大家,在示意众人坐下之后,李宁宇就接着讲道:“这次八国突然出兵,我相信大家都不会觉得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但是这次我们主要的任务很重,想要打破所谓的八国联军,今后除了在陆军上的挺进之外,海军也需要跟我们密切配合,所以我才会亲自任职总指挥!”。
“你们都是远东陆军的高级军官,都指挥着一只上万人的野战师,所以你们要保证自己的拳头一旦打出去,就要打得准,打得狠,并且还要能收得回,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八国联军取到有效的威慑、震慑、遏阻着三个作用,并且让那些不安分的列强,不敢在有任何幻想,快、准、狠,将敌人一口吃掉!”
“大家都知道,最近这些年,远东的日子其实没有那么好过,像美国、法国、德国都在扼制我们的发展,并且联合起来遏制我们,特别是小日本,在战败之后,不思进取,还敢出来蹦跶!是可忍孰不可忍!对于挑衅行为,我们远东历来都是坚持一